1. 馬占魁的成果
從投稿練筆開始,便傾心於大量閱讀,勤奮寫作。年被《中國時報》社聘任為駐在記者,後又任特派記者、特派員(該報記者的最高級別)。退休後創辦《飛龍》雜志。主要著作有《見聞錄》、《孽緣》、《大陸去回》、《探母*迎娘》、《根之旅》、《呂松吉這個人》、《長風萬里》等。自辦的雜志停刊後,又兼做《中縣民議》月刊的編輯撰稿工作。今雖古稀之年,但依然好學、好動。他引用古人話雲:「人生七十才開始」,自己不願閑坐家中,因而攻讀長青大學,選修國畫山水與花鳥,數年來已略有心得。對自己的作品,他說「雖非名家之作,但也有模有樣;而主要者在於派遣時間,繪畫自娛而已」在大陸明水及其他地方都留有他的書畫作品。
水源木本,情系桑梓。馬先生不忘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他是回鄉探親最早、次數最多的章丘台胞之一。初曾繞道日本回歸故里,後20多年間,先後回內地30多次。每次回歸,多是觀光旅遊,飽覽華夏美好河山,到處探幽覽勝,尋古采風,並與一些地方文化藝術組織及人士交流,豐富寫作素材和經驗知識。他愛家鄉,敬老母。曾將老人接到台灣居住,後又奉母意,送至十九郎庄姨母家供養頤養晚年。他關心故鄉的教育事業和經濟建設。80年代,曾捐資1萬元改建馬家小學校舍,後又出資4萬元,用於拓寬、接通馬家村西的柏油路,受到鄉人的稱道。近又投資在十九郎庄他姨母鄰近購地基建房,以便改善姨母居住條件,並作回鄉時落腳之所。
2. 主要成果
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以下:
(1)通過對近萬米露頭剖面的實測,建立了塔北地區寒武—侏羅紀的露頭層序劃分方案,共劃分出6個巨層序,13個超層序組,42個超層序,129個三級層序,並建立起相對水深變化曲線。
(2)在劃分各層位生物地層帶的基礎上,確定了各地層單位的絕對年齡值,首次建立起塔北地區寒武紀—侏羅紀層序年代系統。
(3)首次進行生物群落分析,劃分出32種生物群落類型,據此推斷出各地質時期沉積環境變遷和相對水深變化規程。
(4)利用現有地震資料對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層(從寒武系至第三系)進行了系統、細致的層序劃分,共劃分出70個地震層序。並通過層序界面性質及規模的詳細分析,將其組合為三級(四分),從而建立起系統的地震層序地層格架。
(5)對沙32井和沙11井進行了系統的層序地層分析,根據基準面升降變化旋迴和層序疊置關系,將其分為4級,建立起塔北地區鑽井層序地層方案。
(6)建立了三個典型露頭的層序地層模式,詳細分析了各個層序的體系域特徵。
(7)根據地震和測井層序內部的體系域構成、三級層序疊置形式及平面展布特點,歸納出塔北地區的層序地層學特徵。
(8)根據地震剖面上上超點的遷移方向,編制出塔北地區上超點曲線。
(9)探索出一套利用測井資料研究沉積基準面變化的技術思路和方法,並形成系統軟體應用於塔北地區。根據測井曲線編制出反映海(湖)平面變化的可容納空間變化曲線,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10)研製開發出硅質碎屑岩和碳酸鹽岩層序地層發育演化動態模擬系統,闡明了復合密集段和復合層序的形成機制和類型,並成功地應用於塔北三疊系、石炭系和碳酸鹽岩的層序地層演化模擬,合理地解釋了有關地質問題。
3. ( )的成果
(豐碩)的成果
4. 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過多種方法綜合對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的定量研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及認識:
(1)水源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和研究表明,水源區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在: ①水土流失嚴重; ②森林資源退化; ③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④環境污染形勢嚴峻; ⑤礦山環境不斷惡化。
(2)初步建立了水源區的土地利用/覆被遙感圖像分類體系,進行了水源區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數據統計和變化趨勢分析。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相結合,以 1989 年和 2000年的 LandsatTM 遙感數據源為依據,運用 ENVI 和 PHOTOSHOP 等圖像處理軟體和 MapGIS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進行了水源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研究,建立了該區的土地利用/覆被遙感圖像分類體系。根據影像特徵建立判讀標志,採用人機交互方式進行———影像判讀,採用屏幕數字化方式提取兩個時相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進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數據統計和變化動態分析,揭示出該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3)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進行了水源區生態環境敏感性與生態功能評價。研究表明,水源區屬土壤侵蝕中度敏感區、生物多樣性及生境極敏感區及高度敏感區; 南部丹江口水庫庫體周圍和丹江支流的水體周圍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 北部山區是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丹江口庫區及周圍的淺山丘陵區是重要的土壤保持區。
(4)建立了水源區的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在系統分析研究該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基礎上,建立了該區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此次研究選取了與生態環境質量關系密切的氣象、水資源、地形地貌、植被、土壤、人口與土地、災害和環境污染 8項一級指標,23 項二級指標。
(5)多種方法綜合對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的定量研究表明,該區生態環境質量一般。目前該區的生態環境已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生態系統結構有變化,但尚可維持基本功能,受干擾後易惡化,生態問題顯現。人類活動是導致該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近期內生態環境仍然表現為繼續惡化的趨勢。
(6)對水源區生態環境進行了預警研究。在現狀評價基礎上,依據歷年統計資料趨勢外推獲取預警時段 2010 年和 2020 年的預測數據。結果表明: 未來 15 年,水源區生態環境質量處於一般狀態,生態環境呈現逆向演化趨勢,惡化速度不容忽視。根據警度區間劃分表可知,警情逐漸由中警向重警逼近,生態環境質量由一般狀態向惡劣狀態過渡。因此,需要對水源區進行報警。
(7)提出控制水土流失與面源污染,進行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合理開發與保護礦產資源等生態環境建設對策; 提出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法制和體制管理,建立生態環境建設的經濟保障機制,加大水源區城鎮基礎建設投入,加強水質和生態環境監測手段,加強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宣傳與公眾參與等保障措施。
5. ()成果
科技成果
我是老師,有什麼不懂的可以繼續問我
很開心為你解答,希望你能採納
6. 什麼的成果
豐碩的成果 令人矚目的成果 輝煌的成果
7. 楊品紅的主要成果
自工作以來,共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與開發課題項,已通過鑒定21項,結題15項,51個子項填補國內或國際空白,16項獲得國家、省部及市級發明與科技進步獎;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7項;編著與參編書7部,發表論文130餘篇,16篇獲省級以上優秀論文獎。推廣累積面積達1500萬畝。 ●魚類保育與利用:①首次對國內二倍體食用鯽魚進行馴化選育。在洞庭湖區發現並選育出我國首例二倍體食用鯽魚---洞庭青鯽,該魚生長速度快,當年可達400g/尾,二齡可達1200g/尾,其體型美、肉質鮮於其它鯽魚,成果填補國內空白,居國內領先水平。②首次全人工繁育並成功產業化生產「蒙古紅鮊」、「青梢紅鮊」等魚種魚苗。③首次進行鯉草異源四倍體後代—83-2系抗病草魚F6-8的遺傳學與養殖進行研究,並獲得大規模生產。④首次對鱅魚種質進行選育目前已到F2,二齡可達4kg/尾。⑤制定了「洞庭青鯽」、「蒙古紅鮊」、「翹嘴紅鮊」、「三角帆蚌」種質質量地方標准。●大水面能效漁業技術:從1985年開始從未間斷對大水面開發技術研究。首次提出與論證大水面定點人工能量投入的可行性與效應,首次對大水面人工能量投入後「草-藻-肥-水-魚」5因素關系的研究。完成了珊珀湖養殖增殖技術研究與應用、東湖生態漁業技術研究應用等,在處理微污染富營養化湖泊、水庫水體和無公害大水面投餌施肥養魚方面獲得專利2項,使大水面水質得到優化的同時,魚產量和效益成10倍增長。成果17項指標填補國內或國際空白,居國內領先水平。●淡水快速育珠與產業化關鍵技術:首次制定三角帆蚌種質質量標准,組建首家三角帆蚌原種場,提出了的三角帆蚌質量標准綜合評價模型和進行三角帆蚌三倍體誘導與培育及對三角帆蚌進行選育;取得稀土育珠專利和超大型淡水珍珠育成及淡水珍珠深加工一系列成果與專利(或申請)。使淡水珍珠的單產在縮短養殖周期18個月的情況下,由原來每隻蚌2.8g/只,上升到現在的30g/只,優級珠率由原來的28%,提高到現在的56%。超大型珍珠比例,由原來的不到10%,提高到現在的60%。成果填補國內外空白,居世界領先水平。珍珠深加工技術專利已應用於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行業,生產出相關產品數十個。●淡水魚深加工:主要對大宗水產品進行研究,其領域為冷鮮魚保鮮與魚蛋白加工等方面,洞庭青鯽魚蛋白粉的加工等。
8. 彭商強的主要成果
作者關於全球金融市場運行的主要預測成果匯總如下: (1)2007年10—11月,關於國內股市在6 000點上下已經見頂的預測和「價值投資」板塊清倉出局的提示; (2)2007年11月,關於中石油上市後的走勢及其對大盤指數影響的分析; (3)2008年3月13日,以「別不好意思提『熊市』」為題作文,率先承認股市已經轉熊,同時建議全面清倉出局; (4)2008年7月,關於連續下跌6年之後美元已經見底,且即將迎來第一波幅度約30%反彈的分析; (5)2008年7月,在全球油價每桶看多到200、250乃至300美元的一片喧囂聲中,堅持國際原油價格已經見頂於每桶147美元; (6)2008年8月至年底,對美股指數未來走勢的分析,尤其是關於必破萬點及8 000點的預測; (7)2008年3—10月,對國內股市不斷下跌的各大目標點位的具體分析及預測; (8)2008年10月16日,在大盤仍繼續大幅下滑的過程中,關於國內股市房地產板塊已經率先築底並可以積極參與的分析; (9)2008年12月27日,應新浪財經博客邀請,對2009年全年大盤點位運行及最熱門板塊預測,認為2009年上證綜合指數運行的上限點位就是120周線(8個月之後指數正好觸及120周線掉頭),同時指出有色類、房地產和科技股將是2009年最具上漲潛力的板塊; (10)2009年1月14日,以「一陽定乾坤,多頭思維正式開始」為題,對大盤指數開始強力看多; (11)2009年8月初,對上證大盤指數3 478點已經顯現頭部點位及金融、房地產、金屬、煤炭四大板塊均應清倉出局的提示;
9. 一()成果
一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