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論文,如何通過專利手段保護研究成果
技術創新和專利保護
我國即將加入WTO組織,但是我們的技術創新成果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還很淡薄。基於此,闡述了我國施行專利法的成績和不足。分析專利保護應貫穿於技術創新的全過程,指出只有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大專利保護,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前言
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其核心是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而創新成果只有得到法律保護才能發揮它的競爭優勢,因此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競爭的熱點又集中到了知識產權的競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已成為國際技術合作、產品貿易和外交往來的前提和基礎。發達國家幾百年專利制度的歷史和我國實行專利制度十幾年的實踐證明,專利制度作為知識產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市場經濟公平有序競爭,推動和保護技術創新的有力法律制度和有效機制。因而專利的擁有量也反映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水平。事實上,世界上一些經濟大國和科技大國,同時也是專利大國。如日本每年的發明專利申請達40多萬件,美國20多萬件,德國15萬余件。再如IBM公司、杜邦公司、日立公司、飛利浦公司等國際知名的大公司,目前擁有的專利有數萬件,每年的發明專利申請就有數千件,有的高達1萬多件。可見發達國家的企業是十分重視利用專利來保護他們的創新成果的。
1我國施行〖專利法〗的現狀
我國自1984年頒布施行〖專利法〗,經過15a的努力,已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專利法律保護體系,專利申請與審批量大幅度增長,到1999年,年專利申請量已達13萬余件,我國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在專利立法、審查、體系建設等方面,走完了發達國家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所走過的道路,成績斐然,舉世矚目。但是,我們的專利保護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相當大。從專利申請量來看,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自1984年4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國內為131564件,國外為143501件,國外申請量佔52%.據統計,19941998年我國受理的有關計算機、醫葯、生物、通訊和半導體等高技術領域的發明專利中,國外申請分別佔70%、60.5%、87.3%、92.4%和90%.另據統計,我國從1985年以來14a中,申請國外專利僅為2000項,而日立、索尼公司1a在國外就申請40005000件。這一組組數字表明我國專利保護的形勢不容樂觀。但是,這並不說明我國在高新技術領域創新沒有作為。近年來,我國每年取得的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達3萬余項,其中大部分可以申請專利,而事實上每年受理的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發明專利僅只1萬多項。而那些具備申請專利條件而沒有申請專利的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卻以發表論文、學術交流、評獎等方式公開出去,而一旦公開就等於供別人無償使用。那麼,科技成果和技術創新的價值何在?形成這樣一種局面的原因只能說明我們的專利保護意識過於淡薄。這也是源於我國多年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科技、經濟兩張皮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科技創新成果遠離市場,承擔科研項目任務的主體部門在科研課題任務完成後,往往只注重申報成果、發表論文、評獎,而忽視申請專利保護。這種重申報成果輕申報專利的錯誤認識和做法應該迅速扭轉,要知道再高級的成果也無法與國際接軌,法律只保護專利,不保護成果。如果某個人或某個企業對無償獲得的科研創新成果,經過一番改進分類後,申請了專利,那麼我們成果的研製者就要再花錢買下該專利或買下該專利技術的實施許可,才能使用自己所研製的成果,否則就要處於侵犯專利權的被動地位。在當今全球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正以其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技術優勢與我們爭奪高技術領域的市場及潛在市場的形勢下,這種使科研創新成果因未申請專利保護而流失的現象,絕對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2專利保護貫穿於技術創新的全過程
2.1用好專利文獻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研究結果表明,全世界最新的發明創新信息,90%以上首先都是通過專利文獻反映出來的。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工作中,應首先進行專利文獻檢索,目的就是防止侵犯他人專利權,對於已有專利在先的技術應當避開;根據檢索出的對比文獻,可以清楚地了解本領域技術發展現狀及最新發展趨勢,以便在高起點上確定研究課題和產品開發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復研究,造成科研資金和資源的浪費。實踐證明,在創新研究、開發的過程中,用好專利文獻,可節約40%的科研開發經費和60%的研究開發時間,這是一條捷徑。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建立起了收藏有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近4000萬份文獻的專利文獻館,這個巨大的信息資源寶庫,等待著我們的科研人員去挖掘、去利用。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都應當根據自己所從事的技術領域或專業,建立起自己的專利文獻資料庫,跟蹤國內外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使科研人員能夠隨時檢索到所需要的技術信息,搶占本領域技術創新的制高點。
2.2申請專利,保護技術創新成果
搞技術創新,進行產品開發要投入資金、人力和設備,高技術開發更需要有高投入和承擔高風險。因此,只有申請專利保護,才能享有對自己的技術創新成果的獨占權,實現知識產權保護。當技術創新成果或新產品開發進行到形成可實施的技術方案時,就應及時申請專利,並取得專利證書,只有在這時,專利的主體才具有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如哈爾濱中葯二廠曾研製開發出一種好葯消咳喘,很暢銷,但由於沒有申請專利保護,在不到2a的時間內,全國就冒出20多家與該成果完全相同的產品,致使該廠曾經供不應求的消咳喘,大量積壓,銷售量、利潤大幅度下降。沉痛的教訓使該廠認識到了專利保護對一個產品、一個企業的重要性,後來該廠與省中醫研究院聯合開發了「雙黃連粉針劑」,並申請了專利,產品投放市場後,沒有一家仿冒,銷售量連年大幅度增長。由此可以看到,正是這種新產品取得知識產權以後,才能起到對市場的壟斷作用,不僅很快收回研製開發產品的全部投入,而且還獲得比投入大得多的豐厚回報,用以進行下一步的技術創新,促使技術創新活動形成良性循環。如果是獨創性較高的技術創新成果,除應申請基本專利外,還應對圍繞基本專利技術的相關技術申請一系列的相關專利,以形成專利網。如一項產品專利是基本的,那麼對該產品的加工工藝、製造該產品的新材料、生產該產品的專用設備等都應申請專利保護,形成專利保護網,這就是專利網戰略。
2.3在引進專利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具有專利權的新技術、新產品
引進他人的專利技術使自己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別人的先進技術,所花費用比起自己研製開發往往要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引進他人專利技術之前,應當進行該技術的專利有效性檢索,查清這項專利技術是何時申請的,何時授權的,是何種專利,現在的法律狀態如何,如果是外國專利技術,還應查清它的第一申請國是哪個國家,有沒有在我國申請專利,是否是有效專利等,這對我們的企業是非常重要的。我國在引進英國皮爾金頓公司浮法玻璃生產線的過程中,對方提出轉讓費為2500萬英磅,相當於2.5億元人民幣,因為其含有137項專利技術。這么多的專利技術都是有效專利嗎?專利文獻檢索結果顯示,其中的51項專利已經失效,我方以此為據,迫使英方把轉讓費由原來的2500萬英磅降為52.5萬英磅。由此可以看出專利的有效性檢索,對於我們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有效進行國際合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對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對其進行改進、創新,並對改進的技術申請專利,取得專利權,從而對技術的轉讓方構成制約,使他不能無償使用我更新改進後的技術,日本是世界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來發展本國經濟最成功的國家。據統計,從19501976年,日本集中引進了外國先進技術2800餘項,支付379億美元的引進費用,如果僅靠自己的力量研究開發這些新技術,大約需要2600億美元和更多的時間,日本正是依靠這些引進技術,通過自己的消化、吸收、改進和創新,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現了經濟跨越式發展。這種成功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鑒。
2.4申請本國專利的同時申請外國專利
目前,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個人電腦加速普及,各種現代通訊手段及互聯網路在全球的發展,把世界各國各地區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世界經濟正在朝著全球科技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加速前進,特別是我國即將加入WTO組織,隨著關稅壁壘的逐步取消,國內國際市場融為一體,無內貿外貿之分,我國的企業和科研單位不管其主觀願望如何,都要面對全球性的競爭。而且誰也不能放棄國際市場,尤其是從事高技術創新開發的企業和科研單位,花費巨額投資,承擔高風險,開發出的高技術創新成果只有佔領國際大市場,才能收到比投入高數倍乃至數十倍的高附加值的回報,因而在自己的技術創新成果申請中國專利保護的同時,還應在該技術或產品的預出口國家或其他有市場前景的國家申請專利保護。因為專利文獻是世界范圍內公開的,而專利保護是有地域性的,申請哪個國家的專利就受哪個國家〖專利法〗的保護,未在那個國家申請專利保護,人家就可以無償使用,所以申請國外專利對於取得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是非常重要的。
2.5切實執行〖專利法〗規定的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一獎兩酬」制
〖專利法〗規定,職務發明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的所有單位或者持有單位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一次性獎勵,專利項目實施後,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按一定比例提取酬金支付給發明人或設計人。「一獎兩酬」制,把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勵和報酬的重點放在了從項目實施後取得的經濟效益中提取,酬金與效益掛鉤,公平合理,創造的效益越大,獲得的報酬越多。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按照〖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制定了詳細的獎勵辦法,極大地調動了全院科技人員技術創新的積極性,該院某課題組從專利許可費中一次提取報酬70萬元,其中主要發明人獲得酬金10多萬元,其技術骨幹取得報酬4萬5萬元。由此我們也看到了「一獎兩酬」制的切實兌現,充分體現了創新技術的價值,既可激勵科技人員以更高的熱情去創新去開發技術含量更高、市場前景更好的新技術的積極性以及對其取得專利的技術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的積極性,又使我國的國有企業和科研單位的職務發明專利的申請量大幅度提高,也防止了國有無形資產以各種方式或渠道流失。
2.6依法保護知識產權
專利制度從法律上確定了獲得專利的技術創新成果是商品是財產的地位,其權利人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同有形財產一樣。專利權人的無形財產權不容侵犯,〖專利法〗第六十條規定,對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的侵權行為,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里規定了出現侵權糾紛的處理途徑有兩個,一個是行政處理,法律賦予了專利管理機關處理侵權糾紛的行政職能,這種行政處理程序簡單,靈活,結案快,費用低,特別適合中國國情;再一個途徑就是司法保護,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專利保護給予專利權人在一段時間內的獨占權,當這個權利受到侵犯時,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就可以依法維護自己的專利權不受侵犯。應當注意,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2a,自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如果超過了時效,專利權人就會喪失勝訴權。
3結束語
總之,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和科研單位,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專利保護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中,求得自主生存、自主發展,成為競爭中的強者。
Ⅱ 論文成果形式的描述怎麼寫
論文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體現。運用這專種通用的結構屬形式來進行成果推廣、信息交流等。
成果形式(包括:論文,專著,譯著,教材,獲獎)的一般描述:"名稱","發表刊物(含轉載情況),出版情況","發表時間","字數 (千字)","署名 情況","
Ⅲ 論文成果怎麼寫
一個科研項目的成果在最終完成時,有三個「成果」去向。一是出本專著;二是寫篇回科答研報告;三是以論文形式發表。
我最近在學寫論文,以我個人的理解和知識背景,論文成果主要是些通過此次科研講明你得到了什麼結論以及該結論對實際產生的意義。或者是產生了哪些價值。
希望對您有用。
Ⅳ 畢業論文成果質量 特色 創新方面的評語
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這個並不難,我會寫。
Ⅳ 論文的成果形式描述怎麼寫
論文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體現。運用它們進行成果推廣、信息交流、促進...
成果。這種通用型結構形式
Ⅵ 什麼是論文成果形式描述
本文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體現。內 此一般結構用於促進結容果和信息交換。 結果形式(包括論文,專著,翻譯,教科書,獎項)。 一般描述為「名稱」,「出版出版物(包括重印情況),出版情況」,「發布時間」,「字數(千字)」,「簽名案」。
畢業論文是專科及以上學歷教育為對本專業學生集中進行科學研究訓練而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撰寫的論文。一般安排在修業的最後一學年(學期)進行。
不同類型的論文適用於不同發表需求的作者,一般來說,職稱論文依舊是發表需求最大的一類論文,晉升職稱是很多職場人士的目標,而隨著競爭的激烈,發表高水平的職稱論文是越來越多的作者的需求。
因此,發表職稱論文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尤其核心期刊這種級別水平的刊物,熱門刊物等到發表的文章可能已經排到了明年。
一些專業度比較高的普刊也是需要排隊發表的,只不過需要等待的時間短一些,因此職稱論文也好,發表畢業論文也好,作者需要做的就是盡早准備發表工作,不要因為時間的把握影響晉升和畢業。
Ⅶ 論文成果的社會價值怎麼寫啊
論文主要用於科學技術研究及其成果的描述,是研究成果的體現。運用這種通用的結構形版式來進行成果推權廣、信息交流等。
成果形式(包括:論文,專著,譯著,教材,獲獎)的一般描述:"名稱","發表刊物(含轉載情況),出版情況","發表時間","字數
(千字)","署名
情況","
Ⅷ 論文查重獨創性聲明和致謝要去掉嗎
有可能會影響總結果!
Ⅸ 論文為獨創時,是寫獨立作者還是唯一作者呢
當然是獨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