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同濟大學臨床醫學以後的發展前途如何(2019以後)
臨床醫學畢業可以去縣醫院
去事業單位
也可以去葯廠之類的地方
Ⅱ 同濟大學的醫學院到底怎麼樣 有人說差得很是不是真的
醫學是同濟大學開設最早的專業。1907年德國醫生寶隆創辦了「德文醫學堂」;經過近100年的發展成為現在的綜合性大學——同濟大學。
醫學專業經過了將近半個世紀的變遷。但是同濟大學仍然非常重視重新發展醫學,於2000年恢復了醫學院。近年來,醫學院作為同濟大學的重點建設和發展學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且還將在將來創造不凡的業績。
目前,同濟大學醫學院設有基礎醫學院、預防醫學院(籌)和五個附屬醫院:附屬同濟醫院、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附屬東方醫院、附屬肺科醫院及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主要開展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科生(包括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和研究生培養,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醫學院以培養全面、人道的醫學生為目的,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 秉承精英化醫學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同濟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設施完備,理工文法實力雄厚的特點,利用長期對外合作辦學的優勢,通過開展「名師上講台」、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等方式,力求培養出融知識、能力、人格為一體的文、理、醫相結合的人才。
同濟大學醫學院簡介
醫學院擁有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的「WHO圍產保健合作中心」;擁有兩個上海市重點學科(胸外科重點學科和護理學科重點學科)、三個上海市重點專科(心力衰竭診治重點專科、口腔種植修復重點專科和創傷骨科重點專科);中醫心腦血管和視覺復明(與外院共建)兩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擁有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和上海市早產兒醫療護理中心;擁有上海市結核(肺)重點實驗室。近年來,通過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營造科研氛圍,學科建設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在《SCIENCE》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重要學術論文,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等在內的一批科研成果。
依據同濟大學「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培養目標,醫學院把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國際化合作教育作為貫穿醫學院教育思想觀念的主線。
(1) 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在同濟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框架下,參考和汲取現代質量管理的內涵和技術,醫學院逐漸建立了具有醫學教育特點的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並且在逐步細化相應的質量標准。醫學教育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把質量管理的理念和技術用於教學工作的過程(環節)管理、目標管理;用於師資隊伍建設、青年教師培養,教學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質量優化、教學質量督導和監控等方面。
(2) 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醫學教育的關鍵是培養能夠服務於社會、掌握臨床實踐技能、能夠體恤患者病痛、具有人文服務技能的有用人才。醫學院在教育思想觀念上統一認識,明確了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制訂了嚴格的臨床見習與實習的管理制度,定期組織見習和實習帶教教師的培訓,建立了以臨床操作技能為內容的「醫學院臨床模擬教學中心」;建立了以客觀化多站式考試(OSCE)和標准化病例(SP)為特點的臨床實踐技能考核體系;增加了醫學人文教育實踐和對現代精神衛生問題識別和處理能力的培訓,增加了醫患溝通技巧培訓。
(3) 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醫學院具有良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礎。醫學院已經接連舉辦了12屆旨在鼓勵學生動手參與各種科研活動的「大學生學術節」;舉辦了以指導學生發現並解決臨床問題為目的的「青稞節」。這兩項活動為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提供了平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每次活動學生們都發表了眾多論文。醫學院還設立了「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金」,從組織管理、經費支持、課程設置等方面全面推進學生創新實踐工作;在長學制學生中設立了導師制,為大學生參加基礎科學研究和臨床科學研究提供了途徑。
(4) 開展國際化合作教育:同濟大學作為國家對外開展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直致力於通過國際交流合作來提升學科綜合實力,並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對德國、法國合作在社會和學術各界具有廣泛的影響。醫學院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舉措就是要依託同濟大學的對外合作優勢,開拓國際化人才培養途經,分別與德國和法國有關大學建立了交換學生項目,互派大學生進行臨床階段的培訓,通過有效的組織管理,使國際合作教育成為醫學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也成為醫學院教育思想觀念中重要的內涵。
目前,同濟大學剛換校長,是從事醫學研究方面的,相信同濟醫學的明天更加輝煌!
Ⅲ 同濟大學醫學院最好的專業
同濟大學醫學抄院最好襲的專業自然是臨床醫學的本碩連讀(現在叫臨床醫學5+3一體化培養),關於具體的臨床醫學方向,同濟大學擁有兩個上海市重點學科(胸外科重點學科和護理學科重點學科)、三個上海市重點專科(心力衰竭診治重點專科、口腔種植修復重點專科和創傷骨科重點專科)。
Ⅳ 同濟大學醫學院在全國醫科里的地位是怎麼樣的
同濟來醫學院擁有世界衛生組織命自名的「WHO圍產保健合作中心」;擁有兩個上海市重點學科(胸外科重點學科和護理學科重點學科)、三個上海市重點專科(心力衰竭診治重點專科、口腔種植修復重點專科和創傷骨科重點專科);中醫心腦血管和視覺復明(與外院共建)兩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擁有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和上海市早產兒醫療護理中心;擁有上海市結核(肺)重點實驗室。近年來,通過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營造科研氛圍,學科建設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在《SCIENCE》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重要學術論文,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等在內的一批科研成果。
同濟大學醫學院其實就是同濟大學的前身,怎麼說呢,這個醫學院在上海很吃的開,在全國醫科類學院能進前10吧,全國好的醫學院基本都在部隊。
Ⅳ 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怎麼樣有前途嗎
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目前隸屬於同濟大學醫學與生命科學部,設有口腔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附屬東方醫院。 作為同濟大學重點扶持的學科,學院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2003年暑期,整體搬至位於四平路校區、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新醫學院大樓。
學院在學部主任傅繼梁和院長胡大一的帶領下,組建了冠心病現代干預診治中心、腦血管病診治中心、微創醫學中心等現代學科群,搭建了實驗研究的公共平台,引進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學科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全國醫學類院校排名在40多名左右
同濟大學醫學院1個博士點,14個碩士點
綜合實力屬於一般,前途一般。
醫學院擁有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的「WHO圍產保健合作中心」;擁有兩個上海市重點學科(胸外科重點學科和護理學科重點學科)、三個上海市重點專科(心力衰竭診治重點專科、口腔種植修復重點專科和創傷骨科重點專科);
中醫心腦血管和視覺復明(與外院共建)兩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擁有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和上海市早產兒醫療護理中心;擁有上海市結核(肺)重點實驗室。
近年來,通過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營造科研氛圍,學科建設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在《SCIENCE》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重要學術論文,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等在內的一批科研成果。
Ⅵ 同濟大學醫學院怎麼樣
在新世復紀之初,醫學重新紮制根於同濟大學,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此後同濟大學的醫學專業成為重點建設的學科,走上復興之路。同濟大學醫學院通過"分段要求、貫通培養、堅持標准、合理分流"的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培養有社會責任感、能引領學科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拔尖創新醫學人才 。醫學院由醫院管理處、基礎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與納米科學研究院、護理系、康復治療學系等院系組成。
學院是有口腔醫學專業的。
Ⅶ 同濟大學醫學院的歷史沿革
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了「德文醫學堂」至今已逾百年歷史,曾經培養出裘法祖院士、吳孟超院士等一代著名醫學家,並被譽為「醫生的搖籃」。
1908年,「德文醫學堂」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
1912年,醫正科三級學生張近樞、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國大學醫科考試規則參加學堂的第一次畢業考試,均順利通過,如期畢業。他們是同濟歷史上的第一屆畢業生。
1924年5月20日北洋政府教育部下達第120號訓令,批准同濟醫科為大學。從此以後,5月20日定為校慶日。
1927年8月,由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為國立同濟大學,原醫、工兩科分別更名為醫學院、工學院。
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布局調整中,同濟大學醫學院整體遷往武漢,使得同濟大學在較長時間沒有醫學專業。1955年8月,中南同濟醫學院更名為武漢醫學院。1985年7月,武漢醫學院又改名同濟醫科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但同濟人的醫學情結至深,一直為再開醫學專業作不懈的努力。
2000年4月,與原上海鐵道大學合並,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成為同濟大學重點建設的學科。短短十餘載,臨床醫學作為同濟大學的重點建設和發展學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2001年,醫學院設立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
2002年,同濟大學列入"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2003年,為提高醫學教育質量,學校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專業建設,投資億元的醫學大樓在校本部建成,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2005年,醫學院開始在長學制學生中實施本科階段導師制。
2006年,醫學院啟動醫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計劃。
2007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評價優秀。
2009年,醫學與生命科學實驗教學樓投入使用。並相繼建立醫學模擬教學中心和臨床技能考試中心,組建標准化病人隊伍用於學生技能訓練。學院全面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2010年,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醫學院著手設計臨床醫學專業「5+3」人才培養模式;在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的帶動下,在校內通過「試點班」的形式啟動「卓越醫師培養計劃」,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同年,醫學院在各個附屬醫院建設「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為創新人才培養搭建平台。2010年起,醫學院充分利用同濟大學國際合作平台,與歐美多所大學的醫學院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拓展了國際合作培養醫學生的資源。每年20-30%的醫學生有海外臨床實習和科研實習的機會;與美國聯合培養MD/PhD,與英國聯合培養MD/Msc,聯合培養PhD。
2011年,獲得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及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
2012年,醫學院全面啟動臨床醫學五年制、七年制專業課程改革舉措。國家級臨床綜合實訓中心建設項目教育部立項。獲得進行「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依據同濟大學「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培養目標,醫學院把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國際化合作教育作為貫穿醫學院教育思想觀念的主線。
1、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
在同濟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框架下,參考和汲取現代質量管理的內涵和技術,醫學院逐漸建立了具有醫學教育特點的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並且在逐步細化相應的質量標准。醫學教育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把質量管理的理念和技術用於教學工作的過程(環節)管理、目標管理;用於師資隊伍建設、青年教師培養,教學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質量優化、教學質量督導和監控等方面。
2、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
醫學教育的關鍵是培養能夠服務於社會、掌握臨床實踐技能、能夠體恤患者病痛、具有人文服務技能的有用人才。醫學院在教育思想觀念上統一認識,明確了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制訂了嚴格的臨床見習與實習的管理制度,定期組織見習和實習帶教教師的培訓,建立了以臨床操作技能為內容的「醫學院臨床模擬教學中心」;建立了以客觀化多站式考試(OSCE)和標准化病例(SP)為特點的臨床實踐技能考核體系;增加了醫學人文教育實踐和對現代精神衛生問題識別和處理能力的培訓,增加了醫患溝通技巧培訓。
3、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醫學院具有良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礎。醫學院已經接連舉辦了12屆旨在鼓勵學生動手參與各種科研活動的「大學生學術節」;舉辦了以指導學生發現並解決臨床問題為目的的「青稞節」。這兩項活動為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提供了平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每次活動學生們都發表了眾多論文。醫學院還設立了「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金」,從組織管理、經費支持、課程設置等方面全面推進學生創新實踐工作;在長學制學生中設立了導師制,為大學生參加基礎科學研究和臨床科學研究提供了途徑。
4、開展國際化合作教育
同濟大學作為國家對外開展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直致力於通過國際交流合作來提升學科綜合實力,並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對德國、法國合作在社會和學術各界具有廣泛的影響。醫學院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舉措就是要依託同濟大學的對外合作優勢,開拓國際化人才培養途經,分別與德國和法國有關大學建立了交換學生項目,互派大學生進行臨床階段的培訓,通過有效的組織管理,使國際合作教育成為醫學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也成為醫學院教育思想觀念中重要的內涵。
Ⅷ 同濟大學的臨床醫學好不好
能考進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的學生,肯定是很優秀的,而且高考分數都偏高,因為這是按照同濟大學的分數在招生,而且應該很多都是差了那麼一點點,從同濟土木、建築或者汽車等熱門專業調劑來的。
但是,這個醫學院的水平很差,師資糟糕,附屬醫院不入流,對你而言如果是5年制的,讀研務必去復旦或者交大,如果你是7年本碩的,說實在話,你很慘,臨床和科研基本都廢了,自己要努力+考博換學校吧。你要知道,到目前為止,整個上海地區的醫學界就是復旦、交大,外加少部分二軍大的格局,同濟醫學沒有任何話語權,而且今後也不可能有話語權。
同濟大學醫學院是原來的鐵道醫學院,就是2本還是3本的醫學院,拿什麼跟天津醫科大學比?不是一個檔次的。同濟大學醫學院全國排名50+,而高考考進這個醫學院的學生分數除了北醫,其他醫學院基本都可以隨便選,你來同濟大學醫學院虧得離譜。如果你是第一志願填報,說明你根本就不了解中國的醫學教育,填報志願失誤,杯具了;如果是調劑,只能怪自己分數不夠啦。
學醫講究師徒傳承,臨床方面必須要有一流的教學醫院做後盾。光靠你自己努力沒用的,進三流的所謂的教學醫院,說得不好聽,教你的老師都不入流,你怎麼可能入流?學醫不是數理化,那個你還可以自學,醫學是實踐科學,你必須在一流的環境中才有可能領略到醫學的精髓。同濟在醫學人才培養方面非常欠缺的,當然合並了這么爛的醫學院,換誰都一樣,但是對你來說,就是巨大的損失。
因此,對你的問題,我只能說來同濟大學醫學院就意味著你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你得加倍努力。在上海醫學招聘會上,非常多的醫院明確表示不要同濟大學醫學院的學生,他們認為你們就是鐵道醫學院的,很悲慘的。就算你獎學金拿著也沒用,同濟大學醫學院的牌子別人都不認的,你已經出局了。
你今後就業一個比較討巧的辦法是爭取留在同濟大學附屬醫院比如東方醫院(地理位置好),第十人民醫院和同濟醫院,婦幼保健院也不錯的。
希望你不要泄氣,等你畢業的時候就會體會到我跟你說的確實就是現實情況。你也可以問問大你幾屆的學兄學姐,了解一下行情。其實呢,復旦、交大的醫學博士能夠進東方醫院這樣的二甲醫院已經很不錯了,所以你你也不用郁悶,呵呵
Ⅸ 同濟大學醫學院排名
同濟大復學醫學院排在全國50名左制右。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德文醫學堂」,是同濟大學的前身,也是同濟醫學專業的開端。
20世紀50年代,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布局調整中,醫學院整體遷出至武漢,但同濟人醫學情結至深,歷經百年滄桑後,同濟大學在新世紀之初重建醫學。
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原上海鐵道大學合並,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恢復設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經過快速發展,同濟大學醫學學科的整體水平已躋身全國醫學院校前10%。
同濟大學醫學院有基礎醫學院、護理系、生物醫學工程與納米科學研究院、8家附屬醫院、6家附屬醫院(籌)以及20餘家教學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習基地,臨床教學資源豐富,附屬醫院總床位數12000餘張。
Ⅹ 好,請問各位同濟大學臨床醫學真的怎麼樣
臨床醫學進入全國前15名左右,口腔醫學不錯 排在全國前十名。
上海市政府,以及專同濟大學內部支持很大,屬主要是資源優勢:地理位置地處上海,國家扶持資金項目相比其他省份高很多,國外大學項目合作交流多,就業機會多,985頭銜,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200名,雙一流名單,獎學金也多,這些都能引進很多優勢資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個這個是其他的一些省份的院校是無法比擬的。
至於合並原鐵道醫學院,和他以後的發展沒關系,要向前看50年,也要向後看50年。資源!資源!!這個是很重要的。
當然如果你的實力考不上復旦交大,又想去上海,去同濟大學醫學院是個很好的選擇。
做醫生要很努力,如果你不努力沒有真本事,再好的醫學院也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