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年喀什地區有多少個縣市,多少個村,多少人口需要鞏提升脫貧成果
2020年科什地區有多少線是多少村?多少人口需要補提升脫貧成果,他這個人說是每天都是在變化的,沒有我的具體人數只有個大概的人數,嗯,他表示這些人口的增殖是浮動也是不是很大的?
Ⅱ 你認為全縣脫貧攻堅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是什麼應該如何解決
一是個別縣級部門僅注重思考本單位幫扶村的具體工作措施、幫扶內容,忽略了部門自身工作職責,未能站在全局高度進一步思考脫貧工作應該如何計劃、如何著手。如勞動技能培訓工作、民政救助兜底工作、易地搬遷安置工作。
二是貧困戶「五個獲得感」完成進度不一,貧困戶健康檔案需進一步完善;貧困戶畜牧養殖等短期見期產業進度緩慢。
三是個別鄉鎮上報的前期工作總結,相互抄襲、應付了事,沒有結合各自鄉鎮實情及前期開展進行認真的自查總結,對於一些貧困戶居住分散、偏遠,住房條件和基礎設施差,鄉鎮仍未引起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按部就搬。
四是各扶貧規劃項目已經上報,但是上級財政資金仍未下撥,存在一定的「無米下鍋」現象,財政與金融部門協調配合不足,融合力不強。
五是移風易俗等觀念脫貧工作推動不夠深入。
六是部分鄉鎮存在脫貧攻堅工作實績虛報、瞞報現象。
工作建議
一是建議加快「村級產業扶持周轉資金」的投入使用,積極穩妥地用好、用活周轉金。逐步培肓、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逐漸轉變貧困村經濟基礎薄弱、貧困家庭種植規模小,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的現狀。在扶貧項目資金安排上多考慮邊遠貧困鄉村,建議可視特殊情況給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
二是建議將涉及農村道路、水利等基礎建設方面的項目資金「打捆」使用,進一步解決資金「碎片化」問題,切實匯成資金流、打出組合拳。同時應加大對基礎設施條件差、貧困程度深、居住分散地區的關注力度。
三是建議深入實施新型農民技能培訓。多提供先進、專精知識培訓,並根據貧困戶需要制定培訓計劃,徹底解決資料過老,培訓知識不夠專、不夠精,貧困戶興趣不大、接受消化培訓知識有難度等問題。
四是建議加大移風易俗工作力度,每月安排1-2次宣傳活動,循序漸進改變群眾傳統思想觀念,力求從內生動力上解決貧困面貌。
五是建議盡快制訂出台明確的督查內容、督查細則、成果應用等規范性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績可考。同時把縣脫貧攻堅指揮部下設的10個工作組利用起來,發揮真正作用。
脫貧攻堅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11月11日上午,孟店鄉組織召開班子成員會議,專題研究在市專項審計和縣脫貧驗收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抓緊整改,提高脫貧攻堅效果。
會上,副鄉長韓廣月對脫貧攻堅貧困村、貧困戶各項退出指標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通報,並要求會後立即抓緊整改。重點指出貧困村十項退出指標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主要有三項:一是農村股份合作組織只
Ⅲ 貧困地區脫貧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專生率屬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舉世矚目,但這不是終點。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緊要關頭,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幹部到被幫扶的困難群眾,更加需要堅定信念、明確方向、同力協契,為實現全面小康全力沖刺。來源:人民網
Ⅳ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對我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版人民群眾獲權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徹底改變了貧困地區的面貌,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
在脫貧攻堅實踐中,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把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作為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4)縣區穩固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貧困意味著落後,意味著差距,意味著壓力,一個縣成為貧困縣,地方黨委、政府以及民眾應該當作一件愁事,認真反思,變壓力為動力,積極查找問題,查找原因,謀劃脫貧措施,落實脫貧政策,力爭早日脫貧。貧困縣不能以貧為榮、以貧為喜,不能滿足於靠貧吃飯,安貧樂補。相較之下,退出貧困縣固然是一件光榮事,但還遠未到慶祝的時候。
貧困縣摘帽,只是完成了脫貧攻堅的第一步,只是完成了一個小目標,在脫貧之後,還有很多更要緊的事情要做。比如,鞏固脫貧的成果,防止返貧,將扶貧的注意力聚焦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或邊緣戶,在脫貧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區域致富之路。
Ⅳ 2020年喀什地區有多少個縣市多少村多少萬人口需要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一、區域范圍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境內,古稱彭蠡,《尚書·禹貢》有「彭蠡既瀦,陽鳥攸居」之說,又有彭蠡湖、彭蠡澤、彭澤、彭湖、揚瀾、宮亭湖等多種稱謂。南北長173公里,東西最寬處達74公里,平均寬16.9公里,湖岸線長1200公里,湖體面積35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經調蓄後,由湖口注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是一個季節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水系年均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的16.3%。鄱陽湖是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是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的世界六大濕地之一,也是我國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網成員,集名山(廬山)、名水(長江)、名湖於一體,其生態環境之美,為世界所罕見。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位於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鎮、鷹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撫州、宜春、上饒、吉安市的部分縣(市、區),共38個縣(市、區)和鄱陽湖全部湖體在內,國土面積為5.12萬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國土面積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經濟總量占江西省60%。該區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保護區,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劃定的全球重要生態區,承擔著調洪蓄水、調節氣候、降解污染等多種生態功能。鄱陽湖又是長江的重要調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約占長江徑流量的15.6%。鄱陽湖水量、水質的持續穩定,直接關繫到鄱陽湖周邊乃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用水安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還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峽西岸經濟區等重要經濟板塊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區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長極之一,具有發展生態經濟、促進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良好條件。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38個縣市區 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共青城、九江縣、彭澤縣、德安縣、星子縣、永修縣、湖口縣、都昌縣、武寧縣;鄱陽縣、余干縣、萬年縣;東鄉縣;浮梁縣;余江縣;新干縣; 瑞昌市;豐城市、樟樹市、高安市;樂平市;貴溪市 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灣里區、青山湖區;潯陽區、廬山區;珠山區、昌江區;月湖區;臨川區;渝水區
編輯本段二、區域定位
根據《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發展定位是: 1.建設全國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示範區 2.建設長江中下游水生態安全保障區 3.加快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帶動區 4.國際生態經濟合作重要平台
編輯本段三、戰略目標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規劃近期為2009年至2015年,遠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務是創新體制機制,夯實發展基礎,壯大生態經濟實力,初步形成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新模式;到2015年實現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位居全國前列,率先在欠發達地區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生態文明建設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到2020年,構建保障有力的生態安全體系,形成先進高效的生態產業集群,建設生態宜居的新型城市群,為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良好基礎。 區域規劃
編輯本段四、現行意義
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有利於探索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新路,有利於探索大湖流域綜合開發的新模式,有利於構建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實施的新支點,有利於樹立我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新形象。國務院指出,要把鄱陽湖區生態經濟區規劃的實施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貫徹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保護鄱陽湖「一湖清水」的重大舉措,促進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推動這一地區科學發展。國務院要求,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要以促進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為主線,以體制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轉變發展方式,創新發展途徑,加快發展步伐,努力把鄱陽湖地區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經濟示範區。
編輯本段五、產業基地
光電產業基地:以南昌為中心,重點建設硅襯底發光二極體(LED)晶元及器件項目、LED照明光源項目、高亮度LED顯示屏項目、LED背光源項目、有機發光器件(OLED)項目、計算機等終端電子產品項目、第三代移動通信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新能源產業基地:以南昌、新余為中心,重點發展高性能且資源高效利用的高純硅材料、太陽能電池組件與發電系統、兆瓦級以上風電設備和螺桿膨脹發電機組等項目。 生物產業基地:以南昌、樟樹為中心,依託南昌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樟樹中葯產業傳統優勢,重點推進中葯現代化,建設治療艾滋病新葯、抗癌原料葯、新型功能糖、血細胞分析儀器、磁共振成像系統等產業化項目,積極培育生物醫葯、生物農業等新興產業,形成從生物醫葯到生物醫療器械、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的完整產業鏈。 銅冶煉及精深加工產業基地:以鷹潭、南昌為中心,以江銅集團為龍頭,提高銅冶煉水平,重點開發銅引線框架、銅板帶、銅箔、特種漆包線等高精度、高性能產品。 優質鋼材深加工基地:以超量或等量淘汰省內落後鋼鐵產能為前提,依託新鋼、萍鋼、南鋼現有生產能力,以區域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船板、彈簧鋼、建築用鋼、線材等鋼材深加工產品,提升鋼材深加工水平。 煉油及化工產業基地:以九江為中心,實施九江石化油品質量升級工程,適時實施化肥原料路線改造項目,落實環保措施;以永修為中心,重點發展有機硅單體和有機硅系列深加工;以樟樹、新干為中心,積極開發離子膜燒鹼、純鹼以及無機氯產品和有機氯產品。 航空產業基地:以南昌、景德鎮為中心,積極參與民用飛機製造,承擔國際航空轉包生產任務,重點建設南昌航空工業城。 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以環湖中心城市為重點,重點開發乘用車、商用車、特種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以及小型高速柴油機、汽油發動機、變速器、柴油車超低排放後處理裝置。 產業布局
編輯本段六、城市發展
南昌: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文化引領和綜合服務功能。強化昌北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的引領作用,重點發展汽車、航空、醫葯食品、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產業,全面提升先進製造業基地水平;加快發展金融、商貿、物流、會展、旅遊、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金融、旅遊集散中心,全國重要的服務外包示範基地。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時經濟圈,聯動發展新建、安義、進賢、余干、南昌縣城和豐城、樟樹、高安市區。 九江:進一步發揮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加快臨港產業開發,積極發展商貿旅遊業,建成贛北區域中心城市、現代化港口旅遊城市、區域性物流樞紐和長江沿岸重要工業基地。以九江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瑞昌、沙河、湖口、彭澤沿江城鎮板塊以及德安、共青、永修、星子、都昌南部城鎮板塊。 景德鎮:依託千年瓷都的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積極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大力發展功能陶瓷、結構陶瓷、生物陶瓷、工藝陶瓷和精品建築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建設世界瓷都、贛東北工業重鎮和文化生態旅遊城市。以景德鎮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浮梁、鄱陽、萬年縣城和樂平市區,形成以景德鎮為中心的贛東北城鎮群。 鷹潭:發揮銅產業基礎、交通樞紐、旅遊資源優勢,建設世界銅都、贛東北物流中心和道教文化旅遊城市;依託中心城區,向東逐步與貴溪城區連接成片,向南逐步建成寶山片區,進一步建設余江縣城。 新余:著力發展光伏、鋼鐵和旅遊產業,建設光伏產業基地、特種鋼材製造基地和贛西區域中心城市;以主城區為依託,重點建設下村、羅坊工業基地。 撫州: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醫葯輕紡和文化產業,創建工業新城和文化生態旅遊名城;以新城區為依託,聯動建設東鄉縣城,加快融入南昌一小時經濟圈。 在2010年,又開展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知識答題競賽活動。
編輯本段七、具體措施
――保護生態環境,創建一流生態文明示範區。主要是實施「綠色生態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為重點,推進污水達標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節能降耗減排工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及濕地保護工程,血吸蟲病防治工程等建設。同時,大力推進鄱陽湖生態水利樞紐工程的前期工作。 ――加快經濟發展,使環鄱陽湖區成為江西崛起的帶動區。主要是大力發展新型工業、生態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有序推進昌九工業走廊建設;積極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加強城鄉統籌,使環鄱陽湖區成為江西城鄉協調先行區。合理發展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產業為基礎、功能互補、空間布局合理的環鄱陽湖城市群;繼續落實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各項政策措施,形成穩定、健全、高效的工作機制。 ――建立生態文明與經濟文明高度統一的長效機制。科學制定規劃,指導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強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強鄱陽湖保護治理、促進經濟開發等方面的法規;制定新型產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分行業制定鼓勵、限制、禁止發展的產業目錄;利用財政轉移支付,加大對生態保護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扶持力度。
Ⅵ 喀什地區有多少個縣市,多少個村,111.85萬人口需要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喀什地區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1個縣級市、10個縣、1個自治縣,分別是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岳普湖縣、伽師縣、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麥蓋提縣、巴楚縣、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Ⅶ 貴州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實現小康還要多長時間
對於我們來說,2020年已經是那種需要完全脫貧了,就是已經十年全面小康。
Ⅷ 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分別是哪些
甘肅、廣西、四川、寧夏、新疆、雲南、安徽、江西、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河南、湖南、海南、重慶、西藏、陝西、青海、湖北等21個省區市的貧困縣,實現了全部脫貧摘帽。
甘肅省共有75個貧困縣,其中58個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中共十八大以來,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19年底,有67個縣陸續摘帽退出,但還剩下東鄉縣、臨夏縣、通渭縣、岷縣等8個深度貧困縣未退出。
經省級行業部門單項驗收核查、第三方評估檢查等程序後,甘肅省政府研究同意8個縣從貧困縣序列退出。甘肅省政府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展特色產業,保持攻堅態勢,進一步查漏補缺,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8)縣區穩固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省政府發布《關於批准普格縣等7個縣退出貧困縣的通知》,至此,我省成為全國第19個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省區市。
這7個退出的貧困縣分別是:涼山州普格縣、昭覺縣、布拖縣、金陽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經審核,7個貧困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退出、脫貧人口錯退率、貧困人口漏評率均低於2%,群眾認可度均高於90%,
實現了鄉鄉有標准中心校、達標衛生院和便民服務中心,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明顯,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得到提升,穩定脫貧、可持續發展機制基本形成,達到貧困縣退出標准。
Ⅸ 中國中西部40個縣如何實現脫貧摘帽
據國務院扶貧辦8月17日消息,2017年申請脫貧摘帽的中西部20個省區市125個貧困縣中,我國中西部40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截至目前,我國已有68個貧困縣實現了脫貧摘帽。
與2016年貧困縣退出相比,2017年退出的貧困縣呈現出哪些新特點?貧困縣退出的評估檢查如何確保脫貧摘帽真實可信,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脫貧摘帽後,還有哪些具體幫扶措施,鞏固脫貧成果?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和國務院扶貧辦考核評估司副司長楊煉對此進行了回應。
脫貧摘帽是干出來的
評估檢查結果顯示,40個縣中,25個中部地區貧困縣綜合貧困發生率全部低於2%,15個西部地區貧困縣全部低於3%,均符合退出條件。中部地區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山西吉縣由2013年的31.7%降至2017年的0.32%,西部地區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廣西龍州由31.79%降至1.91%,均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夏更生介紹,與2016年貧困縣退出相比,此次脫貧摘帽的40個縣呈現出四個新特點:「一是脫貧摘帽步伐加快,二是脫貧工作質量明顯提高,三是貧困群眾獲得感更強,四是群眾認可度更高。」抽查的脫貧戶中,98%以上表示家庭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或有所改善,93%以上表示家庭收入增加非常明顯或比較明顯,分別比2016年高3個百分點和7個百分點以上;40個縣群眾認可度全部超過90%,滿意度最低的縣在93%以上,比2016年高3個百分點。
「能夠實現脫貧摘帽,因為始終做到堅持問題導向,把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作為總抓手,掃清了脫貧障礙;始終做到堅持群眾主體,充分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內生動力空前高漲;始終做到堅持三級書記抓落實,突出一把手負總責,確保攻堅措施更加精準,為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四川省儀隴縣副縣長陳智說。
「這些縣能夠脫貧摘帽,是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戰的結果,是各級扶貧主體組織推動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真幫實扶的結果,是扶貧體制和方式不斷改革創新的結果。」夏更生說,歸結到一點,脫貧摘帽是干出來的,主要體現在五個「真」,那就是真抓、真投、真幫、真干、真考。5年來,40個脫貧摘帽縣的扶貧投入達到了過去的幾倍、十幾倍。脫貧摘帽堅持省級核查、市級初審、縣級自查層層把關,嚴守標准,較真碰硬,真考實核,有力保證了貧困縣脫貧摘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