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漢口租界的日租界
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日本強在漢口 設立租界。原定范圍是上接德租界(今六合路與陳懷民版路之間一線),下至權燮昌小路(今郝夢齡路),東起江邊,西至平和街(今中山大道),佔地面積約為247畝半。條約上雖規定了每畝地下銀和漕米數,但無丈量地畝總數,更無數銀總數,不過是畫餅。八年後,日將租界向北擴展150丈,到今劉家棋路與麻陽街(鄰近黃浦路)之間一線,新增面積375.25畝,合計總數達622.75畝。日本領事館設在今張自忠路與山海關路之間的濱江飯店內。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政府宣布收回日租界,由漢口市政府直接管理。
Ⅱ 漢口租界對武漢經濟的發展是好是壞
當然是好事啊!出界促進了漢口地區以及武漢的經濟發展,奠定了20世紀初期中國大武漢的基礎
Ⅲ 想知道: 武漢市漢口租界在哪
漢口租界的話,臨江大道附近比較多,江漢路步行街也有,但不如臨江大道多。而且可以從臨江大道轉到後面的黎黃陂路喝喝咖啡什麼的··
Ⅳ 漢口租界的俄租界
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7年)俄、法兩國以迫使日本歸還我遼東半島有功,.向清政內府要求在漢口共同容擇定一個地區,建立它們的租界。俄、法兩國商定:俄佔這一地區的三分之二,法佔這一地區的三分之一。分別與清政府訂約。它們共同擇定的地區是:從今合作路(與英租界相接,當時叫界限路)至一無路,共長288丈,也是從江邊到今中山大道。俄佔三分之二,為192丈,從今合作路至車站路東段(原為法租界的威爾遜路)。但今洞庭街以內,俄租界只到黃破路稍下一線。所以整個俄租界的乎面圖像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L。面積為414畝6分5厘,年繳地丁漕米銀83兩4分2厘。 俄國領事館設在今湖北省電影公司院內(其下為美國領事館)。俄國人也在今中山大道外側修築一道圍牆,上與英租界圍牆相接,下至今黃陂坡路與黃興路之間。1923年,中蘇協議告成時,蘇聯政府將俄租界歸還我國。我國設立第二特別區。
Ⅳ 漢口租界對漢口的雙重影響是什麼
首先,漢口是在《天津條約》中被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的出現總的來說加快了中國兩半社會的進程。當然,漢口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也更加嚴重,自然經濟更快瓦解,但同時也促進了漢口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Ⅵ 漢口租界的德租界
德國在俄、法商國的前一年,以迫使日本歸還我遼東半島為借口,而在漢口設立回租界。它要求在英租答界以下,但不與英租界毗連。具體范圍在今一元路以下(今武漢市人民政府大院內為其領事館所在地),至六合路與陳懷民路之間一線,東南抵長江邊,西北至中山大道,佔地600畝。年繳地下漕銀121兩3錢2分。當時沿德租界西北一線,堤黃陂、孝感等地商販、工匠集聚之地,逐漸繁榮起來,常受德國殖民主義者騷擾。清政府在百姓的要求下設警自衛,同時由陳景堂出資,沿德租界西北側建造房屋,形成街道,命名為華景街(華字表示這里是中國人管理的地方,景字是業主名字中間的一個字)。
此後又有韓永清出資籌建一條街,仿此命名,這就是今天公安路與三陽路之間的華清街。辛亥革命以後,在革命黨人與北洋軍閥的戰斗中,這里曾發生大 火,德國領事想趁火打劫,要求越界築牆,擴展租界,遭到當地群眾的強烈反對,未能得逞。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後, 我國於1917年與德絕交,並拒絕荷蘭公使為其代管,當即收 回德租界,成立第一特別區,設特區管理局。
Ⅶ 武漢-漢口原來是那些國家的租界他們都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鴉片戰爭後忡英天津條約》的簽訂,使漢口開埠,外國列強紛紛湧入。在246平方公里區域內(北抵京漢大道,南至江邊,西起江漢路東至一元路的范圍)劃分了英、俄、法、德、日、美等國租界,建立了12個外國領事館,設立了近30家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先後有18個國家前來通商。建港、辦工廠、開商行,使漢口呈現出一派帶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的繁榮景象一905年,漢口外貿出口額達1.3億兩白銀,成為僅次於上海,居全國第二位的商貿中心。漢口已是殖民者們樂而忘返的「東方芝加哥」。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是舊時租界的縮彩。該路全長 604米,建於 1900年(光緒 26年),為黃破人所建,故老黃膠路。後劃入俄租界,稱夷瑪路。因兩任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挪人1946年此路改為黎黃破路。兩側有多棟歐式建築物,如:道勝銀行舊址、俄國巡捕房!日址、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洛伽碑路高 普住宅區舊址等17處舊址,宋慶齡等歷史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跡。「八·七」會議舊址與該路毗鄰。1997年7月江岸區政府決定建設黎黃破路街頭博物館,以示紀念。
漢口道勝銀行舊址建於 1896年,道勝銀行於1927年9月停業。大革命時期,為武漢國民政府財政部,後為民國中央銀行武漢分行。1927年宋慶齡在此工作和生活過。
漢口俄國巡捕房舊址建於1902年,為工部局的警察科,沒治安。情報、司法等課,1900年前後有外籍和華籍巡捕叨人1924年撤銷。
漢口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建於1915年,為美國海軍在漢設立的俱樂部,由康生記營造廠承建,磚木結構,正面四層另加地下室和屋面暗層,外圍鐵砂磚。
漢口路伽碑路高級住宅區舊址1910-1927年由英商始和洋行投資所建,石格司設計,漢協盛營造廠承建,三層混合結構,共計刀棟,略帶西班牙建築藝術風格。
漢口英國領事館舊址位於漢口天津路二號。建於1861年,是武漢最早的領事館建築。在漢口獎租界內(江漢路江邊至中山大道,江漢路至合作路)。英租界是舊漢口的第一個外國租界。領事館有西式二層樓3棟,坐西朝東,1944年被炸一部分,後進行過維修,現為參事室辦公樓。
漢口德國領事館舊址位於漢口一元路2號,在德租界內(一元路至六台路,臨江至中山大道),坐西朝東,為一幢二層磚混結構維多利亞建築,四周巷廊,輕盈活潑,建築面積3202平方米,現為武漢市政府辦公地。
漢口美國領事館舊址位於車站路。1905年建,磚木結構,樓房主體為三層,建築造型帶有「巴洛克」風格,曲線牆面呈現動態,宏偉別致,韻律感強。
漢口英國匯豐銀行舊址位於青島路上。1913年始建,四層花崗石結構,平面呈矩形,帶通立面的並列巨柱形成柱廊。室內正中為營業大廳,用天井採光,建築古樸粗擴、體形雄偉高大,具有古希臘建築風格。
漢口橫濱正金銀行舊址位於南京路2號,大樓曾三次重建。現建築系1921年建,武漢淪陷後,正金銀行掠奪了所有在漢的中國銀行資產;太平洋戰爭後又鯨吞了全部在漢的外國銀行的資產,為日本對中國經濟的侵略服務。舊址為四層花崗岩岩石結構,臨街的東南兩立面的擎天巨柱,系用雙柱組合形成柱廊,建築恢宏、粗擴。
漢口江漢關舊址位於沿江大道江漢路口。漢口海關於1861年11月成立,它是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的工具。始建1921年,1924年建成。樓分四層,高約21米(不包括鍾樓),鋼筋混凝土和花崗石砌築,刻鑿粗獷的花紋線條,使大廈更顯得堅固壯觀。設有欽望台和鍾樓,現為武漢誨關辦公樓。
除以上所介紹的幾處外,現還有一大批保存尚好的歷史建築,如位於漢口洞庭街74號的漢口俄國領事館舊址、漢口洞庭街33號第一家在漢設立的外資銀行漢口英國麥加利銀行舊址、漢口沿江大道97號漢口美國花旗銀行舊址、漢口上海路天主教堂舊址、漢口江漢路電信銀行舊址和漢口日清銀行舊址等等。幾百處的舊址和遺址,反映了城市形態上的歷史演變和城市建築的風貌,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和文物保存價值。
Ⅷ 漢口租界的到具體范圍
江漢抄路到黃襲浦路
沿江大道到中山大道http://..com/question/87950568.html?oldq=1
Ⅸ 漢口租界的介紹
漢口租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西方列強於19世紀至20世紀初遺回留答的歷史建築。漢口租界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中山大道至沿江大道之間。從江漢路起,依次為:漢口英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日租界和漢口比利時租界。20世紀初,漢口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城市,被稱為「東方芝加哥」。漢口濱江一線總長1088丈,總面積為2804畝4分。這一帶至今還矗立著各國風格的舊式樓房。漢口得名於地處漢江之口,漢口的發展,始於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以後,其主要是利用長江、漢水的水運之便,作為碼頭和商業市鎮發展起來的。古代有「九省通衢」之稱,後鐵路運輸發展,水陸並運,因處於我國南北中間位置,與其他省市聯系方便。
Ⅹ 建立在漢口租界是如何形成
好像是中國和英國佬簽了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