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地理成果展

地理成果展

發布時間:2021-02-24 03:07:40

㈠ 新航路開辟是地理大發展的重大成果,其出現的條件包括

建議一下有關的提法。
「地理大發展」?地理怎麼「發展」?為「地理大發現」吧。
地理大發現是指15~17世紀(又稱大航海時代,即新航路的開辟),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
「新航路開辟」與「地理大發現」,是一會事情。如果說要說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倒是「地理大發現」是歐洲人為了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所帶來的成果。這話得倒過來說,「地理大發現是開辟新航路的成果」。

「地理大發現」的歷史背景(即提問所指「出現的條件」)
1、十四、十五世紀,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最初萌芽,南歐一些國家,手工業及商業貿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一些商人渴望向外擴充貿易,獲取更多財富。
2、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布爾金)的陷落。1453年,東羅馬帝國首府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所攻陷,從此整個中東及近東地區,全部成了穆斯林的天下。由於君士坦丁堡的特殊地理位置,歐洲人從此不能再向他們的前輩那樣通過波斯灣前往印度及中國。歐洲人失去了重要的港口和交通樞紐,必須找到一條新的航運路線。
3、對新的殖民地和財富的渴望(以下略)。
4、對未知世界的想往。
5、基督教傳教熱情。
6、西方航海技術的發展與先進。
7、很重要的一點。人類對於宇宙、地理科學知識的進步。哥的尼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圍繞太陽轉。從而,啟發引導哥倫布、麥哲倫等許多探險家去發現新大陸和環地球航行。
等。

㈡ 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應用成果和地圖展覽用什麼做的

舉時間:復2017年11月8日-10日第七屆全制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展覽會暨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博覽會(以下簡稱「展會」),將於2017年11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與2017年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同期、同地點召開。南京地區主要參展單位有:久測儀器、環球測繪儀器等等、廠家有:蘇一光、中海達、華測、思拓力、科力達、徠卡、拓普康等等、

㈢ 求有關地理的新聞報道

2005年10月17日至18日,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第九屆年會在浙江杭州召開。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喻永昌秘書長主持開幕式。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陳軍會長等致辭。會議的主題是「地理空間信息產業化與電子政務建設」。

北京時間25日凌晨,我國第22次南極考察格羅夫山隊共收集隕石5282塊。(一月)

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深海探測船———日本「地球」號已整裝起錨,向地球更深處探索。美聯社25日報道說,「地球」號去年完工,裝載世界最大深海鑽頭,一間高技術流動實驗室,耗資573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現在它將開始為期一年的「試用期」。

中醫治療高血壓獲取重大成果發現氣候變化秘密、尋找有助於解釋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和了解地震成因,是「地球」號三大目標。

隨著全球氣候日益變暖,沉睡在北極冰川下面的豐富資源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日本《產經新聞》18日發表了題為《北極資源之爭愈演愈烈》的文章,全文如下:

北冰洋周邊的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和挪威這5個國家,都對沉睡在北極豐富資源垂涎已久。由於全球變暖,各國為確保本國航線而採取的行動更加速了彼此間對北極圈資源利益的爭奪。北極圈也由此成為沿岸各國為爭奪資源而激烈「沖撞」的最前沿。

在一個位於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和丹麥格陵蘭島之間、面積只有1.3平方公里的無人小島的歸屬問題上,加拿大和丹麥兩國僵持不下,就是因為那些隱藏在北冰洋海水下面的礦產和水產資源。

實際上,各國爭奪的「戰場」還不止這一個無人小島。挪威和俄羅斯在巴倫支海域展開了爭奪,俄羅斯和加拿大又都主張擁有從北冰洋沿岸到北極點這部分地區的主權。1961年《南極條約》生效,凍結了各國對南極主權的爭奪。但北極目前尚未簽訂這樣的條約,因此各國只能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處理北極附近地區的資源開發、大陸架以及公海利用的事宜和爭端。因此,丹麥、挪威和加拿大紛紛向北冰洋派遣調查隊,積極地展開調查活動。

此外,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蓋面積迅速縮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國對北極周邊地區的窺視。

北緯60度以北的地區是地下資源的寶庫。雖然受永久凍土和海水的妨礙,開發計劃一直原地踏步,但美國的研究機構仍然在2005年推測阿拉斯加州的北極圈附近擁有高達35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除了石油和天然氣以外,北極的鐵、鋅、鑽石等礦產資源的埋藏量也相當可觀,據說地球上尚未被人類發現的資源中有1/4蘊藏在北極。

由於中東局勢不穩定和海盜猖獗,蘇伊士運河和馬六甲海峽這兩條航線均存在很大風險。因此,日本也對北冰洋這條航線頗為關注。從事該航線可行性研究的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財團特別研究員北川弘光認為:「北冰洋航線能夠比向南繞行節省約一周的時間。同時,還能探索確保能源的新途徑,危機管理層面上的意義極其重大。」

來自歐洲和新加坡的科學家稱,他們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魚,這種魚生活在東南亞的泥碳沼澤中,即使完全發育成熟,大小也和大點兒的蚊子差不了多少。科學家們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公布了他們的發現,並稱這種名為Paedocypris progenetica的魚是鯉魚的遠親。

Paedocypris progenetica通體通明,生活在印尼蘇門達臘島和馬來西亞婆羅洲的高酸泥碳沼澤中,目前正受到當地林業和農業的威脅。它個頭非常小,科學家藉助立體顯微鏡才能測量其大小。Paedocypris progenetica的生活環境非常獨特,人們稱這些沼澤為「黑水」。下面的泥碳土有幾米厚,上面的水呈紅黑色,象濃茶一樣,酸性非常高,PH值為3和酸蘋果相同。

科學家們在蘇門答臘逮到了最小的Paedocypris progenetica

成年樣本,那是一條發育成熟的雌性魚,它從鼻子到尾巴全長7.9毫米,這使它不僅成為全世界最小的魚,同時也成為全世界最小的脊椎動物。它打破了此前一條西非矬蝦虎魚保持的紀錄,那條魚在完全性成熟後的體長是8毫米。

科學家們還在馬來西亞婆羅洲的沙撈越發現了一種相關的Paedocypris魚種P micromegethes,這種魚體長大約8.8毫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二小的淡水脊椎動物。

新加坡國立大學「拉夫萊斯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的馬萊斯-考特拉特和譚煜輝發現了這條魚。為他們提供協助的是「英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拉爾夫-布里茨和德國杜賓根「馬克斯-普蘭克發生生物學學院」的Kai-Erik Witte。

考特拉特稱P progenetica「頭骨沒有得到完全進化」,因此大腦裸露在外。為了適應所生存的特殊環境,它們的鰭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雄性魚的骨盆帶前端有一塊很硬的肉墊,交配時有助於附在雌魚身上。他說:「發現了這么小的一種奇特的魚,表明我們對東南亞的生物多樣性了解還很少。更加嚴重的是,因為這種魚的棲息地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此物種的命運令人堪憂。」

㈣ 請問:地理大發現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

.「地理大發現」包括三個重要事件,它們是達·伽瑪新航路的發現、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專及麥哲屬倫的環球航行.在14、15世紀,資本主義已在西歐一些國家萌芽.資本主義發展,要求向海外尋找市場和殖民地,各國統治者極力發展海運事業,這就為地理大發現提供了重要的動力.

㈤ 地理名家以及他的成就

1、徐霞客

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2、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1880年11月1日生於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蘭考察冰原時遇難。德國地質學家、氣象學家,大陸漂移說創立者。

3、莫霍洛維奇

克羅埃西亞地球物理學家。他發現了地殼和地幔之間的界面;後來這個界面就被命名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霍面)他生於伊斯特拉半島的沃洛斯克。

4、埃拉托斯特尼

公元前276年出生於昔蘭尼,即現利比亞的夏哈特;公元前194年逝世於托勒密王朝的亞歷山大港,希臘數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詩人、天文學家。埃拉托斯特尼的貢獻主要是設計出經緯度系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

5、酈道元

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酈道元年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少時博覽奇書,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

酈道元撰《水經注》四十卷。且其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可稱為中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㈥ 《地理·中國》2019 各期主要內容

10《地理中國》屬科普類電視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欄目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

㈦ 地理學的最新研究進展

當代中國地理學進展與趨勢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地域分異規律與區域系統。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揭示出自然地域分異的特點和地帶性規律,成為各部門研究和應用的重要依據;中國農業區劃、中國自然地理系列專著等成果,均具有世界意義。
(2)地表自然過程的綜合研究 。
深入開展對地表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的研究,並加以綜合.
土地科學的系統研究進展顯著,並已發展為與全球環境變化相聯系,開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研究。
冰川、凍土、沙漠、湖泊、濕地等專門自然地理的時空演變與過程研究的成就突出。.
通過黃土、冰芯、湖芯、樹輪及歷史文獻等的深入研究在古地理氣候與環境變化領域的成果矚目。.
(3)人地系統與區域發展研究
人文地理研究熱點之一的區位論,從農業、工業拓展到城市,創立了「中心地理論」,並開展了城市化研究;
區位論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文地理學及其分支學科的發展,完成了不同尺度的經濟區劃和區域規劃研究.
地理學家率先開辟對自然資源、自然災害和人類環境的綜合研究,成為當代地理學應用研究的主流;
人地關系的地域系統研究從宏觀深入到微觀領域,涉及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機理、指標體系、模型、動力學和決策支持系統等。.
(4)國家地圖集系列的編纂
20世紀,國際地理學界有幾次編制國家地圖集的高潮;30年代以法國、瑞典為代表;60年代以英、美、蘇為代表,蘇聯的國家地圖集還延伸到全世界和海洋領域.
中國近50年來先後編制國家、省區及歷史、自然、人口、經濟、農業地圖集系列30餘種;國家自然、人口、經濟和農業等地圖集的規模和質量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5)地理信息系統的建立與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是處理和分析大量地理數據的綜合性技術系統,具有對空間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對現實世界的模擬能力,並能產生新信息為決策服務;
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使地理學傳統的綜合性、區域性得到充分的技術保證,並形成了為地理戰略咨詢與地理工程建設服務的信息(資訊)產業.
地理信息系統的成果廣泛應用於資源、環境、市規劃、作物估產、災害預警評估等領域,為重要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手段。

㈧ 地理學發展的代表人物及其貢獻

自遠古至18世紀末,是古代地理學時期,主要以描述性記載地理知識為主,而且這些記載多是片斷性的,缺乏理論體系,地理學內部尚未出現學科分化,各國的地理學基本上是在該國封閉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在早期,以中國和古希臘的成果最顯著。中國的《尚書·禹貢》、《管子·地員》、《山海經》、《水經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較早的地理學史料。到了後期,歐洲地理大發現涌現出了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地理探險家,他們的發現極大的推動了地理學的發展。
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學時期。近代地理學形成的標志是德國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爾的《地學通論》兩書的問世。
洪堡德為自然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以後德國的李希霍芬、法國的德馬東為自然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美國的戴維斯和德國的彭克分別創立了侵蝕輪回學說和山坡平行後退理論,標志著地貌學的建立;奧地利沃漢恩的《氣候學手冊》、俄國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氣候及俄國氣候》、德國柯本的世界氣候分類,為氣候學奠定了基礎;英國的華萊士對世界動物區劃分為動物地理學奠定了基礎;俄國道庫恰耶夫的土壤地帶學說為土壤地理學奠定了基礎;李特爾和德國的拉采爾建立了人文地理學等等。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現代地理學時期。現代地理學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產物,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其標志是地理數量方法、理論地理學的誕生和計算機制圖、地理信息系統、衛星等應用的出現。現代地理學強調地理的統一性、理論化、數量化、行為化和生態化。

㈨ 找一下在地理方面有成就的名人的簡介。謝謝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視徐霞客為游聖,步徐霞客足跡,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界的嶄新時尚。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游准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游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游記。

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游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華山、恆山諸名山。但游記僅寫了一卷,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一。

第三階段為51歲(1636)至54歲(1639)為紀游後段,歷時4年,游覽了浙江、江蘇、湖廣、雲貴等江南大山巨川,寫下了9卷游記。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9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55歲(1640)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56歲(1641)正月病逝於家中。遺作經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

㈩ 人文地理學研究成果可用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哪些領域

人文地理學研究成果可用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哪些領域
可以用於礦產、交通地理、地理思想史、城市地理、經濟地理、城市社會地理、旅遊地理、地理信息系統等

閱讀全文

與地理成果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