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工作成果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來工作成果(天誠國源土):
1、圖件
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權屬界線圖;土地利用現狀掛圖等。
2、各地類土地面積匯總表和土地總面積匯總平衡表
村土地面積匯總表;鄉(鎮)土地面積匯總表;縣(市)土地面積匯總表;土地總面積匯總平衡表。
3、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報告
縣(市)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報告;鄉(鎮)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說明書;有關專題報告。
①縣、鄉(鎮)、村各類土地面積的統計表
②縣、鄉(鎮)土地利用現狀圖
③分幅土地權屬界線圖
④縣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報告,鄉鎮土地利用現狀說明書
⑤縣、鄉(鎮)土地邊界接合圖表
② 國土資源調查取得的成果
中國國土資源統計年鑒.2005
③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基本內容和主要成果是什麼
調查的資本內容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是以縣為單位進行的,其任務是分縣查清各內村和各權屬單位的土地總面積容和分類面積及其分布狀況,為建立土地登記、統計制度和科學管理土地提供依據。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資本單位,農區到村(行政村),林區和牧區到鄉,並按全國統一的土地分類標准進行分類。調查所使用的基礎圖件,在農區是近期1:10000、重點林區以及相應比例尺的航片或影象平面圖。通過野外調繪和補測,將地類界、行政和權屬界、以及變化了的地物界線轉繪到地形或影象地圖上。以修繪後的地圖作為工作底圖,量算出各類土地面積,並自下而上逐級統計匯總出各權屬單位及各行政轄區的土地總面積和土地利用現狀分類面積,繪制各行政轄區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及其他相關圖件。 調查的主要成果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工作結束後,應提交如下成果資料:
④ 地籍調查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地籍調查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數量、用途、版等級等基本信息,
為土地登記提供權依據資料。
地籍調查是土地登記工作中為確定土地權屬、
明析產權的實質性調查,
其成果資料是保
護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權益、
解決土地產權糾紛的重要憑據。
同時,
通過地籍調查
還可全面掌握一個地區的土地類型、
數量、
分布和利用狀況,
以及土地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之
間、
在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分配情況,
從而為建立科學的土地管理體系,
為合理利用和保護
土地,為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及有關政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控土地供需、規
范土地市場等提供信息保障。
地籍調查形成的資料成果主要有:
(
1
)地籍調查表、宗地草圖和界址點、界址邊勘丈原始記錄。
(
2
)地籍控制測量原始記錄、控制點網圖和平差計算成果。
(
3
)解析界址點成果表。
(
4
)地籍鉛筆原圖和著墨底圖、地籍圖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圖
⑤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中成果匯總的任務是什麼
(抄1)數據匯總。在土地襲利用資料庫的基礎上,逐級匯總各級行政轄區內的各類土地利用數據以及基本農田和城鎮建設用地等數據,增加非調查區域的港澳台地區的土地數據,形成國家及各級行政轄區內的綜合及專題調查匯總成果。
(2)圖件編制。利用資料庫管理和計算機輔助制圖等技術,採用縮編等手段對全國土地調查圖形數據進行整理縮編,編制出國家、省、地(市)、縣級系列土地利用圖件、圖集和各種專題圖件(集)等。
(3)成果分析。根據土地調查結果,結合相關資料信息,開展土地利用狀況分析。對耕地、基本農田等各類土地的數量、分布、利用結構及其變化狀況進行綜合分析,評判土地利用的集約節約程度,預測變化趨勢,為土地開發潛力挖掘,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提出建議。根據土地調查及分析結果,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編制第二次土地調查報告。
⑥ 二調主要成果有哪些
第二次土地調查的主要成果 通過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全面獲取覆蓋全國的土地利用現狀信息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信息,形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土地調查成果。具體成果主要包括:數據成果、圖件成果、相關文字成果和土地資料庫成果等。 (一)數據成果 1、各級行政區各類土地面積數據; 2、各級行政區基本農田面積數據; 3、不同坡度等級的耕地面積數據; 4、各級行政區城鎮土地利用分類面積數據; 5、各級行政區各類土地的權屬信息數據。 (二)圖件成果 1、各級土地利用現狀圖件; 2、各級基本農田分布圖件; 3、市縣城鎮土地利用現狀圖件; 4、土地權屬界線圖件; 5、第二次土地調查圖集。 (三)文字成果 1、綜合報告 (1)各級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報告; (2)各級第二次土地調查技術報告; (3)各級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分析報告。 2、專題報告 (1)各級基本農田狀況分析報告; (2)各市縣城鎮土地利用狀況分析報告。 (四)資料庫成果 形成集土地調查數據成果、圖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內容為一體的各級土地調查資料庫。主要包括: 1、各級土地利用資料庫; 2、各級土地權屬資料庫; 3、各級多源、多解析度遙感影像資料庫; 4、各級基本農田資料庫; 5、市(縣)級城鎮地籍信息系統。 五、第二次土地調查的組織實施
⑦ 城鎮土地調查成果
3.7.2.1 設區市、縣城、重點建制鎮調查成果
(1)地籍調查技術設計書;
(2)地籍調查表;
(3)地籍平面回控制測量成果答表;
(4)界址點成果表;
(5)地籍圖及分幅接合表;
(6)以街道為單位宗地面積匯總表;
(7)城鎮土地分類面積統計表;
(8)城區土地利用圖;
(9)城鎮地籍調查報告(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分析報告);
(10)專項調查統計表;
(11)城鎮地籍信息系統。
3.7.2.2 市匯總成果
(1)專項統計調查匯總數據;
(2)市城鎮土地利用分析及專題報告。
⑧ 縣級農村土地調查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主要有:農村的土地面積、農用地面積(耕地面積、林地面積等)、未利用土地面積和建設用地面積等。
⑨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主要成果
通過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全面獲取覆蓋全國的土地利用現狀信息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登回記信息,答形成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土地調查成果。具體成果主要包括:數據成果、圖件成果、相關文字成果和土地資料庫成果等。 1.各級行政區各類土地面積數據;
2.各級行政區基本農田面積數據;
3.不同坡度等級的耕地面積數據;
4.各級行政區城鎮土地利用分類面積數據;
5.各級行政區各類土地的權屬信息數據。 1.各級土地利用現狀圖件;
2.各級基本農田分布圖件;
3.市縣城鎮土地利用現狀圖件;
4.土地權屬界線圖件;
5.第二次土地調查圖集。 1.綜合報告
(1)各級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報告;
(2)各級第二次土地調查技術報告;
(3)各級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分析報告。
2.專題報告
(1)各級基本農田狀況分析報告;
(2)各市縣城鎮土地利用狀況分析報告。 形成集土地調查數據成果、圖件成果和文字成果等內容為一體的各級土地調查資料庫。主要包括:
1.各級土地利用資料庫;
2.各級土地權屬資料庫;
3.各級多源、多解析度遙感影像資料庫;
4.各級基本農田資料庫;
5.市(縣)級城鎮地籍信息系統。
⑩ 政府和政府部門如何對土地調查成果負責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土地調查成果負總責,主要負責專人是第一責任人。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對調查的各個環節實行質量控制,建立土地調查成果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切實保證調查的數據、圖件和被調查土地實際狀況三者一致,並對其加工、整理、匯總的調查成果的准確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