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發布時間:2021-02-23 16:48:38

A.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夢的實現有哪些要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根本方向和旗幟引領。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實際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赫然寫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上,熠熠生輝。在當代中國,要實現中國夢,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朝著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方向奮勇前進,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聚焦點、著力點、落腳點,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只有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道路引領。實現中國夢,必須找到正確道路。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這條道路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託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願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是一條艱辛探索之路;這條道路是在改革開放中逐步孕育、發展和成熟的,始終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一條改革創新之路;這條道路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奇跡,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是一條國家富強之路;這條道路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高度關注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進,是一條為民謀福祉之路。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就一定能實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強大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所凝聚和釋放的巨大精神力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精神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寫出的科學社會主義「新版本」,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理論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景,使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自強不息,永遠朝氣蓬勃地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集中體現,是中國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新形勢下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精神支撐。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行為准則,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中華民族的文明素養,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充分調動各利益相關者及行為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心共圓中國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物質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同樣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謀福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著眼於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政治訴求,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在目標追求上完全對接,在價值取向上完全一致。人心齊,泰山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這樣,就能使全國各族人民自覺地把民族的夢想和個人的夢想結合起來,把夢想與實干結合起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國夢提供製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是一種理論和實踐,也是一種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中國夢只有信賴制度、依託制度、恪守制度,才能真正實現。應該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特色鮮明、富有效率,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體制。

B. 為什麼說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最偉大的夢想

濤同志今年來7月23日在省源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貫穿的一條紅線,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經過長期努力,取得了三大成果,即「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站在歷史新起點上,面對國內外新形勢,要開創工作新局面,奪取事業新勝利,最根本的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就鮮明地回答了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思想理論指導實踐、建立和完善什麼樣的社會主義制度、向什麼奮斗目標前進這些事關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理論基礎。

C.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最新發展

中央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從嚴管黨治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等,提出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治國理政的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
一、中央總書記指出,強調總布局,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
我們要牢牢抓好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協調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十八大以來中央按照這個總布局,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工作,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二、中央總書記在大布局的各項建設中提出了許多新觀點。
在經濟建設方面,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在政治建設方面,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在文化建設方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在社會建設方面,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社會政策要托底,創新社會治理;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以系統工程思路抓生態建設,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等。
中央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講話中,集中論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布局的新概括。
三、中央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使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實踐證明,我們黨是一個堅持科學理論武裝、先進性特徵鮮明的黨,是一個一切為了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一個經受得住各種風險考驗、不斷成熟自信的黨,始終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
四、中央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與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相比,與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相比,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組織建設狀況和黨員幹部素質、能力、作風都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
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我們要聚精會神抓好黨的建設,按照樹立科學理念、積極改革創新、遵循客觀規律、注重實際成效的思路,切實把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到實處,使我們黨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戰鬥力。

D. 論中國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

從背景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命題是在探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版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權景下提出來的。十八大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到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有希望的背景下適時提出和闡述中國夢,目的就是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向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再動員。
從目標來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總任務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總目標。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兩者的奮斗目標是一致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社會發展必須要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初步建立,保障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十年來的快速發展,但是,沒有完美的制度體系,只有不斷健全和完善的制度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百年來的中國夢,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引領下,堅持科學理論指導,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切實加強制度保障,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E.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什麼是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夙願與共同追求。深刻把握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和特質,是深化中國夢研究的基礎,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

中國夢的理論內涵和特質

中國夢是關於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思想,是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和鮮明的特色。

系統的理論架構。中國夢具有全面系統的理論架構,是由多層次、多維度子系統交織而成的理論體系。它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執政黨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國家統一、外交等諸多領域和層面,融合了建設經濟富國、政治大國、文化強國、軍事強國、美麗中國、和諧世界等多個維度的內容。

科學的思想品質。中國夢是在科學理論指導、科學制度保障、科學方法運用的基礎上探索形成的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戰略思想。一方面,它從實際出發,初步回答和解決了「什麼是中國夢、為什麼要提出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另一方面,它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精髓貫穿其中,倡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追夢理念,將實現中國夢的過程自覺置於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有機統一的軌道上。

深遠的指導意義。中國夢戰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和廣大幹部群眾的廣泛認同,中國夢的內涵外延將不斷拓展、體系架構將日益完善、作用意義將全面體現,對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中國夢的實踐內涵和特質

中國夢是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過程中,立足我國實際和現實國情、順應人民期望而形成的理想追求。因此,中國夢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不是坐而論道的清談,而需要身體力行。

實踐路徑的自主性。中國夢是我們自己的夢,實現中國夢也只能靠我們自己,靠我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每個中國人為之付出熱情和心血。如果我們自己不主動找出路、不自覺深挖潛力,而單純將希望寄託於外人、外部、外力、外國,往往會事與願違。因此,實現中國夢必須走穩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實踐過程的長期性。中國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而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不同的時期、背景、形勢之下,中國夢呈現不同的階段性特徵。近代中華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以來,仁人志士們發出了民族復興的吶喊,並鼓舞帶領民眾為之積極行動,其場景恰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在當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夢的展開是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理想追求的,其場景恰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未來的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發達階段,中國夢的展開將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追求,其場景恰如「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實踐方式的有效性。改革開放是中國夢得以提出的底氣與基礎,也是實現中國夢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沒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所創造的輝煌發展業績、所打下的堅實發展基礎,我國綜合國力、民族凝聚力、國際影響力就不會提升上來,我們就不能底氣十足、信心滿懷地面向世界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另一方面,我們之所以能大張旗鼓、理直氣壯地提出和實現中國夢,也正是因為有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作堅強支撐。

中國夢的民族內涵和特質

中國夢既然以「中國」來命名,其民族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中國夢是以鮮明的中華民族內涵和特質為世人所認知的。

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國是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在歷史演進中形成發展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同時倡導天下為公、追求天下大同。這些優秀思想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建構提供了豐富養料,使中國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血脈相連。

體現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代表著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夢既給整個中華民族明確了一個高遠的奮斗目標和輝煌的未來,同時實打實地聚焦和整合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訴求,著眼於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從中得到實惠。中國夢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腳踏實地的;不是空洞無物的,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承載中華民族未來與希望。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明的偉大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光明前景。對個人而言,夢想是人活著、奮斗著的重要精神動力,失去了夢想,人們也就沒有了精氣神,也就失去了精彩的人生;對民族而言,夢想是自立自強的依託,失去了夢想,民族也就沒有了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中國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未來與希望。

中國夢的時代內涵和特質

中國夢是在我們黨長期執政、我國面臨重大發展機遇與挑戰的時代背景下,在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主流,同時充滿矛盾與沖突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深深的時代烙印,飽含鮮明的時代特色。

努力回應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正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處於各種矛盾和挑戰的凸顯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等得到持續改善與提升,國內政治社會和諧穩定,黨的領導堅強有力、黨的執政卓有成效、黨的自身建設成就斐然。這些都為我們把握難得發展機遇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我們面臨來自國際國內黨內黨外的諸多挑戰,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中國夢就是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並展開的。

努力占據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當前,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各國都在搶抓競爭主動權。綜合國力既包括經濟、科技、軍事等硬實力,也包括文化、價值觀等軟實力。一個民族的理想信念與夢想追求是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要在世界上立足並有所作為,就必須確立自己的理想追求、建構自己的遠大夢想。有了自己的夢想,我們才能與其他國家形成比較,理性權衡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獨特的中國風度、中國氣派、中國精神、中國特色,努力占據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輝煌。

努力促進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深入推進,世界上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交鋒日益凸顯,世界各國通過世界市場、全球性問題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我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奮力前行的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也著眼於本國、本地區的發展與未來,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夢想。從這個角度說,中國夢是世界夢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夢想殊途同歸,共同指向人類繁榮美好的未來。中國夢的實踐與實現,將促進世界上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從而為不同文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作出積極貢獻。

F. 如何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之一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從中國夢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是民族的夢、更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內涵,中國夢有著一以貫之的群眾性和科學性。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
中國夢與每個人都有關系,每個人的小夢想匯聚而成的大夢想,正是當今中國要為之奮斗的目標。中國夢的踐行者和締造者正是人民群眾。
中國夢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摸得著、看得見。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好理解,那麼中國夢的表述就更為生動、鮮活。中國夢就是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內涵,這一內涵不停留在文字之中,不停留在理論體系,而是實實在在存在於人民群眾的生活之中。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人生出彩,夢想成真,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以及由他們的夢想匯聚而成的中國夢,就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發展變化的直接體現。
中國夢繼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有的獨特理論品格。「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美好夢想是相通的。」中國夢,開創了國家夢與人民夢的共同表述;繼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貫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實踐了理論創新和理論武裝的新方法;同時,保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時俱進的開放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緊緊圍繞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三大基本問題展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體現了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中國夢是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和進展過程中所提出的。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正是不斷地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原則下提出創新、進行實踐、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中發展進步的。
中國夢的提出,為中國和中國人民提出了實踐過程中的指導思想和行動原則。無疑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注入了新的內涵。

G.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______。

中央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從嚴管黨治黨、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等,提出許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治國理政的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

一、中央總書記指出,強調總布局,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

我們要牢牢抓好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協調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十八大以來中央按照這個總布局,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工作,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二、中央總書記在大布局的各項建設中提出了許多新觀點。

在經濟建設方面,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在政治建設方面,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在文化建設方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在社會建設方面,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社會政策要托底,創新社會治理;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以系統工程思路抓生態建設,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等。

中央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講話中,集中論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布局的新概括。

三、中央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使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實踐證明,我們黨是一個堅持科學理論武裝、先進性特徵鮮明的黨,是一個一切為了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一個經受得住各種風險考驗、不斷成熟自信的黨,始終是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

四、中央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與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相比,與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相比,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組織建設狀況和黨員幹部素質、能力、作風都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

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我們要聚精會神抓好黨的建設,按照樹立科學理念、積極改革創新、遵循客觀規律、注重實際成效的思路,切實把從嚴治黨的要求落到實處,使我們黨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戰鬥力。

H.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區別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說一千道一萬,十八大精神歸根結底為一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出現了兩個概念,一個是「中國夢」,一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就是要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和發展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因子首先孕育在1981年「歷史決議」中。這個「決議」認為我們黨已經逐步確立了一條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道路。1982年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同志首次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1985年他進一步指出:我們已經開始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子。1987年黨的十三大對此確認說:在總結建國30多年來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在研究國際經驗和世界形勢的基礎上,開始找到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條道路後來被簡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十七大首次對這條道路的內涵作了明確界定和規范表述。十八大報告進一步豐富其內涵,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表述全面完整,內容豐富,其要點有三:一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二為「五位一體」的全方位建設;三為未來的奮斗目標(個人:「全面發展」;人民:「共同富裕」;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歷程。30多年來,黨中央通過對改革開放經驗的不斷總結和提升,其內容在不斷豐富,稱謂也相應地隨之變化。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主要經歷了六次概括。一是十三大構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輪廓,初步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階段、任務、動力、條件、布局和國際環境等基本問題。二是十四大對新概括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冠以「鄧小平同志」的名字,稱之為「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並高度評價這個理論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三是十五大將這個理論明確地稱為鄧小平理論,指出這個理論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四是十六大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升為指導思想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開始簡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再等值,開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本源理論。五是十七大提升科學發展觀的地位,指出它是與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後,將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指導思想的創新理論統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六是十八大在將科學發展觀明確為黨的指導思想後,再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了新的概括,指出這個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至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容比較成熟,能夠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
(三)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歷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大內涵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思想也很豐富,但對其作總體性的理論概括卻是近兩年的事。
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就已初步建立起來。此後又不斷調整、豐富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制度,一方面一直作為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內容加以強調和堅持;另一方面作為民主政治建設在不斷豐富和發展。單項的、某個方面的理論概括在不斷進行。如十三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十四大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整合起來論述。十五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十六大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十七大明確地將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作為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四大基本制度。
歷次黨代表大會對民主政治經驗的不斷總結,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了思想積累和理論提升的准備。在黨的十七大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和理論體系的內涵之後,胡錦濤同志在2011年「七一」講話中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概念,並對其內涵作了初步概括。有了這個基礎,十八大進一步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表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十八大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關系和作用有新的定位,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樣,道路的功能、理論體系的功能和制度的功能相互匹配,「三位一體」的關系就完整了,其特色更加全面、完整、鮮明。基於此,我以為,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問題,經過30多年的不斷總結,已經得到了比較完滿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思想理論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