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寫我的數學教學故事呢
今天早上,老師把數學練習冊發下來,我一看,「怎麼錯了一題應用題?」內我驚訝地容說。又仔細一看,原來少寫了一步換算呀。我仔細地想了一想,20400米應該等於多少千米呢?20400÷1000=20.4(千米)哦,原來是 20.4千米,我便把20.4千米填了上去給老師批,老師看了說:「340×60的得數的單位應該是米,而不是千米。」我看了看,原來是上面一個算式的單位寫錯了。我又改了,這才給老師批了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給老師批兩次,以前一次就可以給老師批好了。我覺得我們要一次就可以給老師批的才是好學生,所以我以前在楊市是中上等。
❷ 中國現代數學成果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16世紀(明代中葉)以前,在數學的許多分支領域里,我國一直處於遙遙領先的 地位。
只是後來在封建制度的束縛下,我國包括數學在內的整個科學技術領域都逐漸落後了。而歐洲則在經歷了文藝復興之後,很多學科一躍超過了東方。
"戊戌變法"後,國家廢科舉,一些有識之士興學堂,開始傳播西方的科學文化。到"五四"時期,一批學子把西方科學移植到中國,為今天中國的科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熊慶來便是其中傑出的一員。他於1921年從法國留學歸來,即將近代數學引進中國,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數學系(當時稱算學系),培養了大量的數學人才。他是中國現代數學辛勤的開拓者。
周恩來總理於1955年視察雲南大學時,還特別提到這位當時尚在國外的大數學家、大教育家。他說:"熊慶來培養了華羅庚,這些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我們要尊重他們。"
熊慶來,字跡之,1893年9月11日(農歷)出生於雲南省彌勒縣朋普鎮息宰村。這是一個只有七八十戶人家的偏僻山村,熊慶來的啟蒙教育就是在這里完成的。
1907年,婚後不滿一個月,酷愛學習的熊慶來到昆明考入方言學堂,兩年後,又升入雲南英法文專修科,學習法語不到一年,他便能流暢地同法籍教師對話。
1913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雲南省教育司主持的留學比利時的公費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侵入了中立的比利時。熊慶來只好離開陷落的比利時,轉經荷蘭、英國,來到法國,由於戰爭,法國的礦業學校也關閉了,他便改學數學和物理學。
留學7載,他深受巴斯德、居里夫婦等科學偉人的性格、思想、情操等方面的巨大影響。他先後在巴黎大學、馬賽大學等4所大學攻讀,取得了高等數學、高等分析、力學、天文、高等普通物理學等證書,並獲理科碩土學位。
1921年春,風塵僕僕的熊慶來從法國學成歸來。懷著為桑梓服務的熱望,他回到了故鄉雲南,任教於雲南甲種工業學校和雲南路政學校。
同年,才開辦的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前身)寄來聘書,請熊慶來去創辦算學系。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熊慶來帶著妻子和8歲的兒子秉信來到了龍盤虎踞的南京,一展宏圖。
年僅28歲的熊慶來不僅被聘為教授,還被任為系主任,他工作負責、授課認真,當時能講授高深數學理論的僅他一人,故他同時擔任了《微分方程》、《高等分析》、《球面三角》、《微積分》等多門課程的數學工作。
5年中他編寫了《高等算"學分析》等十多種講義,他患嚴重痔瘡不能坐,就伏在床上寫。過度的勞累又使他患了胸膜炎,但他仍廢寢忘食,不顧病痛地工作。
他非常愛惜人才,經常接濟窮苦學生。為了培養國家人才,他嘔心瀝血,不辭勞苦。譽滿當代中國科壇的嚴濟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胡坤陛等都曾得到熊老的幫助。
熊慶來常常寄錢給在法國學習的嚴濟慈。有一次,校方因故不發工資,他讓妻子去典當皮袍子,寄錢給嚴濟慈。嚴濟慈在法勤奮學習,成績優異,此前,法國是不承認中國大學畢業文憑效力的。從嚴濟慈起,法國才開始承認中國的大學畢業文憑與法國大學畢業文憑具有同等效力。
1926年,清華學校改辦大學,又聘請熊慶來去創辦算學系。他在任清華算學系系主任的9年間,又辛勤培養了一大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優秀人才。有人說:"中國的數學家約有一半出自清華算學系。
華羅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初中學歷的他通過自學,於1930年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這篇論文後,熊慶來慧眼識人才,便把當事務員的他從江蘇金壇中學請到清華。 熊慶來重才華輕學歷,在很講究學歷的清華力排眾議,破例地留下華羅庚並以"助理"名義安排工作,讓他有時間、有條件學習。
華羅庚得到熊慶來的直接指導,並可隨意聽教授們的課,又有條件潛心鑽研,可謂"如魚得水",得以迅速成長,一年之後他被任為助教,再一年後升為講師,又兩年後成為文化基金會研究員。
1936年,經熊慶來和理學院長葉企蘇的推薦,華羅庚登上北去的列車,橫穿西伯利亞,跨越英吉利海峽,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做訪問學者。後來,華羅庚在數論及分析領域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成為馳名中外的大數學家。
著名的物理學家錢三強、趙九章、彭恆武都是熊慶來在清華任教時的學生。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法國《世界報》載文評述,談起錢三強的貢獻時,還特別指出他是熊慶來的學生。
1930年,熊慶來在代理清華學院院長時,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數學研究機構--清華算學系研究部,他是指導老師之一。螢聲當代數學界的美籍大數學家陳省身,就是當時該部的研究生。
1931年,熊慶來代表中國出席在瑞土蘇黎世召開的世界數學會議。這是中國代表第一次出席國際數學會議。世界數學界的先進行列中,從此有了中國人!
會議結束後,熊慶來利用清華規定的五年一次的例假,前往巴黎專攻函數論,於1933年獲得法國國家理科博土學位,他定義的無窮級被國際上稱為"熊氏無窮級",載人了世界數學史冊。
1934年,他返回清華,仍任算學系主任。翌年,他聘請法國數學家H·阿達瑪和美國數學家、控制論的奠基人N·魏納到清華講學。為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開拓視野,幫助他們提高研究能力。
當時的研究生陳省身、吳大猷、庄圻泰、施樣林、段學復等人,後來都成為著名學者。熊慶來在晚年曾謙虛地回顧說:"平生引以為幸者,每得與當時英才聚於一堂,因之我的教學工作頗受其鼓舞。"
1936年,在熊慶來和其他數學界前輩的倡議下,創辦了中國數學會會刊,熊慶來任編輯委員。這個會刊即是現今的《數學學報》的前身,可稱是中國的第一張數學學報。
1937年,應雲南省政府之請,熊慶來回到闊別16年的家鄉,擔任雲南大學校長。當時的雲南,經濟、文化都極為落後,辦學條件萬分艱苦。然而,熊慶來內心卻澎湃著一股為桑梓服務,發展雲南教育的熱情,一心要"把雲大辦成小清華"並於1938年7月爭取到將雲南大學從省立改為國立。
熊慶來認為辦好學校的首要關鍵是精選教師。他憑借自己在學術界的聲望,聘請了許多知名學者到雲大任教。人們稱贊他"有蔡元培兼收並容的風度"。當時雲大師資陣容之強大,毫不遜色於一些老牌大學。
他信任人,也善於用人。他給予各學院院長和系主任在很多問題上的自決權,尊重他們的決定。只要拿得出成績。把系、把學院搞得好的,他總是放手讓你干。
他沒有校長的架子,一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關心別人,逢年過節,他常把單身教員請到家裡吃飯。
他勤儉辦學。事必躬親。為了聘到好的教授,他提出給外省來的教授以高薪,他自己和雲南籍教員,則只領取規定的工資。
在他的表率作用和嚴格要求下,學校機構精幹,工作效率頗高。注冊組、庶務組人少事雜,卻把諸事管理得井井有條,並以熱情周到的接待讓新來的教師覺得雲大"是個可以安身立業的地方。"
熊慶來還強調要樹立好的校紀校風。他認為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杜絕考試作弊;課堂教學、實驗、習題等環節一環也不能放鬆。如此嚴格要求的結果,使雲大畢業生的質量可與一些老牌大學媲美。
熊慶來任校長的12年中,雲大從原有的3個學院發展到5個學院,共18個系,另附專修班和先修科各3個,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大批有用之才,為改變雲南文化落後的狀況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雲南學生運動蓬勃開展。6月,熊慶來接到教育部通知,要他立即前往巴黎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就在他登上飛機出發之際,教育部宣布解散雲南大學,並撤銷其校長職務。
聯合國會議結束後,他便暫留巴黎,想在晚年再研究數學問題,以補前12年行政事務纏身而疏離學術研究之憾。
1956年,法國要出一套數學叢書。經法國數學界的推舉,其中關於函數論的專著,光榮地落到了一個中國人--熊慶來的身上。於是,他不顧半身不遂之苦,奮力完成了這部專著,深為國際數學界所稱道。
然而,祖國在他心中一直是個神聖的字眼。熊慶來在完成了為法國數學叢書寫作的那本函數論專著後,毅然帶病歸國。
熊老回國後,任數學研究所研究員,並擔任了所常務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函數論研究室主任。他在歸國歡迎會上誠懇表示:"我願將我的一點心得獻給下一代同志,我願在社會主義的光芒中,盡瘁於祖國的學術建設事業。"
他一面自己加緊研究,一面積極推動我國數學研究的發展。他於1960年、1961年、1964年幾次在全國和北京地區的函數討論會上作了學術報告,為函數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從1961年起,他倡導舉辦的函數討論班,每兩周在他家聚會一次,除庄科、庄圻泰、范會國、趙進義等老教授外,還有北京高校的一些中青年教師、研究生,可謂數學上的"四世同堂"。
熊老除積極推動研究工作外,還指導青年研究人員和招收研究生,孜孜不倦地培養青年一代。現在為國際數學界所稱道的青年科學家楊樂、張廣厚便是他70高齡時最後帶的兩個研究生。
楊樂、張廣厚在函數值分布論研究中關於"虧值"與"奇異方向"間的具體聯系的研究成果,還被國際上譽稱為"楊張定理"。80年代,這兩位青年數學家多次應邀赴歐美國家講學,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楊樂曾深情地說:"如果我從北大畢業後,沒有得到熊老的培養,沒有科學院這樣一個環境,那是絕對做不出這樣的成績來的!"
可是,令人萬分痛心的是,這樣一位貢獻巨大的學者,在"十年浩劫"中競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和"熊華(羅庚)黑線"人物,受著無休無止的批鬥和摧殘。
1969年2月3日的深夜,熊老在凜冽的寒風中與世長辭了,桌上還攤著上床前沒有寫完的"交代",一代數學泰斗就如此凄涼地離開了人間……
然而,歷史卻不會忘記這位為中國數學作出巨大貢獻的人。1978年,他的冤案得到了平反。
"太華巍巍,拔海千尋;滇池森森,萬山為襟;卓哉吾校,與其同高深。努力求新,以作我民;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今天,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慶來中學"已在他的家鄉彌勒縣建立起來,許多後來者正沿著熊慶來開辟的研究道路,奮力前進。
❸ 提交小學數學研修成果,包括經過修改後的教學設計方案、修改說明和研修過程表格,那個高手幫幫我,謝謝!
教案?
❹ 我的數學成績怎麼樣了(作文I200字)
學習數學不僅要有強烈的學習願望和學習熱情,而且還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才可能把數學學好。從分析數學學習活動可知,學習方法既受課堂教學的制約,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所以,我們一方面提出與課堂教學相配合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又根據數學學習的自身特點,概括出一些特殊的學習方法。一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的方法與數學課堂教學相適應的學習方法,就是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的方法等的基本方法。1、預習的方法預習是上課前對即將要上的數學內容進行閱讀,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於掌握聽課的主動權。預習是獨立學習的嘗試,對學習內容是否正確理解,能否把握其重點、關鍵,洞察到隱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時在聽課中得到檢驗、加強或矯正,有利於提高學習能力和養成自學的習慣,所以它是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一環。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新知識往往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因此,預習時就要找出學習新知識所需的知識,並進行回憶或重新溫習,一旦發現舊知識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時,就要及時採取措施補上,克服因沒有掌握好或遺忘帶來的學習障礙,為順利學習新內容創造條件。預習的方法,除了回憶或溫習學習新內容所需的舊知識(或預備知識)外,還應該了解基本內容,也就是知道要講些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採取什麼方法,重點關鍵在哪裡,等等。預習時,一般採用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式,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系劃出來或打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與問題,最後確定聽課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或打算,以提高聽課的效率。在時間的安排上,預習一般放在復習和作業之後進行,即做完功課後,把下次課要學的內容看一遍,其要求則根據當時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思考一些問題,鑽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練習題或習題;時間不允許,可以少一些問題,留給聽課去解決的問題就多一些,不必強求一律。
❺ 我的數學日記初一第一單元內容我的收獲,我的反思,我的……
又是一個綠葉枯黃的秋天,看著落葉慢慢地飄落,心中不免有一絲凄涼版!
如煙的往事權,又在耳邊回盪,也許是這落葉勾起的,葉,春天的時候,發出一點兒的嫩芽,嬌滴滴的,異常可愛!黃金的盛夏,正是它們茂盛的時候,那是,它們是最好的庇陰場所。然而,在這個豐收的秋天時,它們的光華卻消失了,只剩下枯黃的葉子,一片片飄落,零落到地上,滿是苦祭。而樹,因為沒有了葉的襯托,秋的零落使原本茂密的大樹只剩下了一個光禿禿的樹枝,我獨自沉默了,圍繞著我的,只是死一般的沉靜!
❻ 我是一名普通教師,職稱表中教育教學研究成果怎麼填
應該是發表的或者獲獎的論文、專著、課題等,應該側重於「研究」
❼ 百度文庫賞識教育與數學教學階段性成果怎麼寫
孩子會增加自信心,督促孩子改進。學習主動性更強,但是填寫的時候。回 第三。 希望能幫答到您第一:聽課反饋是肯定要有的。盡量客觀的填寫出孩子的實際情況,要多鼓勵孩子:這就是素質教育中的賞識教育,也不要只說孩子缺點,比如批評孩子和覺得孩子哪裡都不好。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太帶主觀色彩:這只是簡單的做個歸納,優秀的要提出表揚,盡量多說優點,有待改進的也要提出。 第二,像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謝謝採納,我知道成都的慧讀慧寫是國內素質教育領軍品牌,具體您可以查詢一下
❽ 談談「我的數學教育觀」
數學教育評價作為一種過程,能夠按照某種標准,以一定的方法,對數學教育的過程、結果等進行描述和價值判斷。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期望數學教育評價能夠著眼於發展,也就是,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發展性評價新體系。
一、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的功能
在高中階段,數學教育評價對於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具體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功能:
1.診斷功能
評價是對教學結果及共成因的分析過程,藉此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問題。全面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如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學生個人來說,主要是由於智力因素,還是學習動機等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教學評價如同體格檢查,是對教學現狀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診斷,以便為教學的決策或改進指明方向。
2.激勵功能
評價對教學過程有監督和控製作用,對教師和學生則是一種促進和強化。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定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這是因為,較高的評價能給教師、學生以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發他們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即使評價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師生奮進的情緒,起到推動和督促作用。
3.調控功能
評價的結果必然是一種反饋信息,這種信息可以使教師及時知道自己的教學情況,也可以使學生得到學習成功和失敗的體驗,從而為師生調整教與學的行為提供客觀依據。教師據此修訂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指導;學生據此變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教學評價有利於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隨時得到反饋調節的可控系統,使教學效果越來越接近預期的目標。
4.教學功能
評價本身也是一種數學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甚至產生飛躍。如測驗就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經驗,它要求學生事先對教材進行復習,鞏固和整合已學到的知識技能,事後對試題進行分析,又可以確認、澄清和糾正-些觀念。另外,教師可以在估計學生水平的前提下,將有關學習內容用測試題形式呈現,使題目包含某些有意義的啟示,讓學生自己探索、領悟,獲得額的學習經驗或達到更高的教學目標。
正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為《綱要》)所指出的,課程評價改革的目標是,「改革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選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事實上,新課程評價的功能是促進學生發展。新課程評價的功能重在強調「發展」,即從「選拔適合教育的兒童」轉到「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新課程評價應該為所有學生都獲得良好的發展而創造平等、公正的機會與條件。可見,從"選拔"走向"發展",意味著教育評價要立足差異性,從思想上、情感上、行動上接納智力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個性心理品質不同的學生;意味著不再將評價視為篩選淘汰的工具,而是一種積極而及時的診斷問題,總結成績,改進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案,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教育評價從"選拔"走向"發展",也就意味著由"證明"走向"改進",即由原來的了解現狀,探明價值,轉變為不僅要進行事後評價,評價教育結果是否達到目標,更注重於發揮教育評價在教育活動之前、之中的導向功能,促使教育活動改進,使教育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達成,使受教育者獲得發展。
總之,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的功能不僅包括,全面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和進步,改善學生對數學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供反饋信息,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包括收集有關資料,改善教師的教學,同時,也包括為修改課程計劃、教學計劃等項目方案提供有效信息,進而促進教學和課程不斷更新。這也正像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秘書長M.Niss的所說的那樣①,數學教育評價不僅能夠給教師、學生和家長、學校等提供有效信息,而且,成為建立決策或行動的基礎,調節、控制教育體系以及學校、教師及其教學,特別是各種課程的修改或改革,對學生而言,評價具有控制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起到抑制或強化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同時,能夠促進社會現實的形成,亦即,數學教育評價對學生、教師、學校的社會現實會產生強烈的影響,這就說,對學生而言,評價及其結果將直接影學生對數學學習精力與時間投入的優先次序、對數學學習的習慣與態度、對競爭與社會(尤其是學校生活)的態度等等。
二、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的內容
中小學教育評價的內容一般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學校評價,課程評價,教學評價。在高中階段,建立發展性的中學數學教育評價,核心內容在於做好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學生學業評價和數學教師評價。發展性評價是一種以促進評價對象的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學評價。發展性評價強調以人為本,以促進評價對象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因而,在高中數學教育評價的各項內容中,關注發展性目標的落實,就變得特別重要。
⒈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是對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對構成課堂教學過程各要素(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等)之間相互作用的分析與評價。隨著數學教育的重心轉移到關注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日漸上升為重要的教育目標,構建發展性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成為必然趨勢。對此,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方面加以具體落實:
(1)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宜突出體現診斷性、形成性和建設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評價只是說明了這種發展的豐富多樣的可能性和各種線索,因此,對一堂課的評價不必刻意求全,重要的是把握課堂教學的核心,審視其成功與不足,追尋其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切實可行的辦法或建議,為課堂教學的增值建言獻策。
(2)關注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
任何課堂教學的效果都必須通過調控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得以實現,課堂教學是否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生有最深切的感受和體驗。因此,我們提倡通過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獲得結論及其過程等等學生的行為表現,來評價課堂教學的成敗。即便關注教師的行為,也應從關注教師如何組織並促進學生的討論、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來評價教師課堂行為表現對學生的「學」的價值,即「以學論教、教是為了促進學」。
(3)確立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學習情境的創設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促進者,參與評價和分析課堂教學的質量理應成為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課前必須認真備課一樣,課後反思也應成為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這種實踐反思是開啟教師自我發展的內驅力的源泉,也是教師責任感與進取心的本質表現。
其實,課堂教學是將文本課程轉化為實踐,轉化為學生發展的現實渠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調整與改進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新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主張立足於促進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通過多種評價方式,獲得真實的評價信息。評價的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課堂教學目標是否明確、適當,是否遵循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要求,並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
②教學目標是否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③教學內容是否圍繞教學目標選取,並契合學生的承受能力和發展需求。
④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遵循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的要求,並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
⑤學生的參與度與參與面是否足夠深廣。
⑥教學效果是否有效,教學的效率是否理想。等。
當然,目前,關於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正處在發展和變革時期,一些列課題值得深入研究,如,一堂好的數學課的標準是什麼?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有哪些?在現行教學班條件下如何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數學課堂上的交流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這些交流如何促進教學相長?等等。
⒉ 學生數學學業成就評價
當前,高中生數學學業評價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剛剛啟動的高中數學課程改革要求必須有新的評價方式與之相適應,既要考察學生在數學學業方面的現實水平,也要考察學生在數學上的發展潛能。特別是,對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評價,既要反映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的狀況,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數學思維過程,以及考察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應了解學生學習數學時的情感與態度,因為有效的數學學習來自於學生對數學活動的參與,而參與的程度卻與學生學習時產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關。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對學生數學學業成就評價的新理念集中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實現考試觀向發展性評價觀的轉變。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中學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因而,要求評價從過多地側重考試這一評價手段轉向採用多樣性的評價方法,以便更全面地收集和反映學生學習結果和行為變化歷程的信息與資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
(2)評價內容應體現數學教育目標的整體性。不僅要重視知識與技能掌握狀況的評價,而且要重視高層次的數學創造技能、數學應用、提出假設與論證、組織規劃、預測展望等方面的能力的評價,以及在數學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要全面落實數學教育目標,就必須採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進一步改進數學教學,充實評價內容。
(3)評價方式應具有可操作性、層次性和多樣性。雖然說,對學生數學學業成就的評價,筆試仍然是一種重要的評價方式,但並不是唯一的方式。應更多地採取諸如口試、課堂觀察、課後訪談、調查、撰寫小論文和項目活動報告、建立個人成長記錄等開放的及多樣化的方法,全面考察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同時,力求評價指標簡明、方法易行,方便使用。
總體而言,高中生數學學習評價(包括學業成就評價,以及日常的形成性評價等等)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1)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數學知識不僅包括「客觀性知識」,即那些不因地域、學習者而改變的數學事實。如乘法運演算法則、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等,它們被整個數學共同體所認同,反映的是人類對數學的認識;數學知識還包括從屬於學生自己的「主觀性知識」,即帶有鮮明個體認知特徵的數學活動經驗。如對「復數」的作用的認識、分解立體圖形的基本思路、解決某種數學問題的習慣性方法等,它們僅僅從屬於特定的學習者自己,反映的是他在某個學習階段對相應數學對象的認識,是可錯的。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數學事實性的知識,如定義、定理、公式,特定的證明,歷史性的資料等。
知識與技能評價中還包括對過程性內容的評價,如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演算法的過程;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做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
(2)數學能力
數學能力,首先是基於上述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應用能力等。同時,還要重視對學生數學表達、交流、與人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能力的評價。
數學能力具有豐富的含義,如,張奠宙先生在從回顧歷史和展望將來的視角對常規思維數學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了具體的科學的界定②.常規數學思維能力的10個方面:①數形感覺與判斷能力;②數據收集與分析;③幾何直觀和空間想像; ④數學表示與數學建模; ⑤數學運算與數學變換; ⑥歸納猜想與合情推理; ⑦邏輯思考與演繹證明; ⑧數學聯結與數學洞察; ⑨數學計算和演算法設計; ⑩理性思維與構建體系.
數學創新能力的10個方面: ①提出數學問題和質疑能力; ②建立新的數學模型並用於實踐的能力; ③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 ④推廣現有數學結論的能力; ⑤構作新數學對象(概念、理論、關系)的能力; ⑥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數學聯結的能力;⑦總結已有數學成果達到新認識水平的能力; ⑧巧妙地進行邏輯聯接,做出嚴密論證的能力; ⑨善於運用計算機技術展現信息時代的數學風貌; ⑩知道什麼是「好」的數學,什麼是「不大好」的數學.
(3)數學學習態度、情感與數學價值觀
評價的目的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發展既包括認知的發展,也包括情感的發展和數學價值觀。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要評價其記憶、理解、思維能力等認知方面的發展,還要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要考察學生是否主動地參與教學、對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感興趣、對與數學有關的問題是否充滿好奇心、遇到難題時是否能夠積極地努力去克服和解決等等。
當前,在高中生數學學業成就領域,如下一些問題仍值得深入研究:怎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只學不用」、「只會學不會用」的現象發生?怎樣評價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和行為表現、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如何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數學思維策略、思維水平和思維品質?應從哪些方面評價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什麼時候進行情感與態度評價最合適?進行情感與態度評價的方法有哪些?比較而言,用什麼方式(比如,用分數,或用等級,或用評語,或用成長記錄袋等)對學生的數學學業成就進行評價最能反映學生的特點,又方便教師的操作?等等。
特別地,新理念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並且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方面加以具體落實:
(1)對學生參與程度的評價③
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所有教學效果都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對此,可以通過評價學生參與的全面性、學生參與思維活動的深入性、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等途徑,實現對學生參與程度的評價。
(2)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
評價一個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要考慮到以下6個方面的因素
①學生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還要對所在小組中其它同學負責;
②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一起討論交流,學習者群體智慧和思維可以為群體共享。那麼能否取長補短、能否對他人起一定的指導作用便成為評價衡量的一個標准。
③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負有個體責任;
④增進合作交流技巧是學生學會合作的標志,因此具有良好的分工意識也成了衡量的關鍵之一。
⑤學生能夠相互解釋所學東西、能夠相互幫助理解和完成作業;
⑥學生間能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進行有效的溝通。
(3)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
情感與態度是學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流露,必須善於捕捉學生的點滴進步,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問題情境,對學生表現出的優點或階段性的成功給予肯定,從正面激勵、評價學生。
(4)對學生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
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獨立思考,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數學思維策略、水平和思維品質。
另外,數學表達能力是學生能夠准確、合理地運用數學語言表達(無論是口頭的描述、藉助紙筆或是通過演示)自己思維、對數學的認識的能力。這是評價學生數學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
⒊ 數學教師專業水平評價
作為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數學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導力量,教師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解、認同和參與狀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效。如何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專業人士、家長等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能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真正調動起工作積極性和熱情,成為教育評價研究的重要內容。數學教師專業水平評價的基本理念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評價應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的。教師工作是一門專門職業,每位教師都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總結與改進,都有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內在需求和可能性,評價應成為促進教師獲得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2)評價應重視教師的個體差異。正是教師在人格、職業素養、教學風格、師生交往類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才使得教育教學變得豐富多彩。評價應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並根據這種個體差異來確立個體化的評價標准、評價重點及相應的評價方法,明確地有針對性地提出每位教師的改進建議、專業發展目標和進修需求等。
(3)評價應強調教師的民主參與和自我反思。與他評相比,教師最了解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對象,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優勢和困難。因此,對教師的評價必須充分發揮教師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師在整個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鼓勵教師進行自我評價。
當然,目前,對於數學教師專業能力評價,尚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如,關於專業知識水平,如,數學教師亟須更新哪些專業知識?關於教學能力與教學風格,如,如何根據評價內容制定相應的評價標准?常用的數學教師評價工具有哪些?教師自評的原則是什麼?自評的內容和標准如何確定?自評的程序和方式有哪些?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育評價中,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因此,數學學習的評價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更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意志和數學價值觀。
❾ 教育的成果應該用什麼衡量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修養,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修養,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和知識更新能力;具備較高的文學素質修養,有清晰的思路和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修養,要博學多才;具備較高的教研和科研素質修養,研究教學的規律和本專業的前沿問題;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修養,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學生和多麼復雜的問題,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要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具備較高的管理素質修養,組織好課堂教學,管理好學生。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用愛去澆灌這些祖國的花朵。真正做一個優秀的小學教師,必須富有愛心,真正了解壓在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沉重,所有的成功花朵都需要汗水的澆灌,進行不間斷的學習,不僅學習所任教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涉及小學數學教育相關的領域也必須了解,如心理學、教育學等,補充新的知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准備好每一課,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這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時間,但想到你的手裡掌握著一個個天真爛漫孩子的命運,我想一切困難都能夠克服。
21世紀是以知識和能力為主要資源的時代,教育面臨著日益復雜而艱巨的任務,教師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才能肩負起這個偉大的歷史使命。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秀教師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在我們的身邊,教師們經常埋怨沒有空閑的時間,每天都被備課和批改作業弄得暈頭轉向,更別說讀學術著作了。我便是其中的一個。書架上那些學術著作充當了一種擺設,總是到需要的時候才去找一些資料。俗話說得不錯:「書到用時方知少」,經常會感到自己知識含量少,文化底蘊差。現在我明白了,教師只有不斷讀書,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用科學的教育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有一教育名言說:「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想這桶水還是很有限的,我們每一位教師心中要有一條奔涌的知識河流,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才能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如果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對學生的問題就有可能無法解答,無法給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這樣的教師如何讓學生信服,又怎能擔負起教育這個神聖的使命呢?有人說「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我想,我們應當把它當做教育路上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要永不滿足於現狀,邊學邊干,做一名終身學習的教師。
❿ 我數學有了進步想說什麼
這次數學我有來較大的進步,現自在我來跟大家說說我的經驗,首先是我端正了學習數學的態度,努力學習。第二是我利用寒假的時間溫習學過的數學知識。第三,數學要做好,不能死記硬背,要舉一反三,會融會貫通的使用各種定理。最後,我想說,數學就是要多練習,多思考。希望我的經驗對你有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