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四川高校成果轉化

四川高校成果轉化

發布時間:2021-02-22 11:03:39

『壹』 科技成果轉化

我部十分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近年來加大了資源利用技術、工程勘查施工技術以及環境技術的開發研究力度,現已形成了一批具有部門特色的先進技術。通過廣泛應用,帶動了這些領域的發展,初步形成產業化。新型中空玻璃專用分子篩生產新工藝

國內目前的中空分子篩沿用傳統的3A分子篩生產工藝,產品質量無法適應迅速發展的中空玻璃行業的要求。通過研究,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粒徑中空分子篩新工藝和新產品(IG-3A)。該產品的粉塵僅有25微克/克,粒度小(0.6~0.85毫米),粉塵和強度指標均優於普通3A和進口產品。IG-3A分子篩採用多種粘結劑混配方法,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國小粒徑分子篩成型的技術難題。利用獨創的表面活化處理技術,有效地提高了產品表面硬度,降低了產品粉塵。

IG-3A中空玻璃分子篩打破了國外產品對國內市場的壟斷,通過工業試驗產品的初步銷售,目前已佔領國內40%的市場,為降低中空玻璃的製造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新型中空玻璃行業的迅速發展作出了貢獻。產品成本7000元/噸,售價按13000元/噸計算,噸產品利潤達5000~6000元,經濟效益顯著。

IG-3A分子篩

礦物纖維替代部分木漿造紙試驗及產業化研究

以雲南省的硅灰石為原料,通過超細粉碎、改性復合,然後將礦物纖維與植物纖維以不同比例混合,抄造出書寫紙、膠版印刷紙、銅版原紙和灰底白板紙。印刷試驗表明,紙張適應性良好,且紙品中灰分達28%~33%,留著率61%~75%。掃描電鏡分析表明,礦物復合纖維材料與植物纖維一起,構成了新型的植物纖維-礦物復合纖維網狀結構,礦物纖維在紙品中不只是簡單的填料,而是以功能材料形式存在的。該項技術大大節約了森林資源,降低了紙張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該項技術已實現了5000噸/年的產業化規模,產品先後成功地在全國5~6家造紙廠推廣應用。2000年被國家計委列入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

添加礦物纖維抄紙圖

2001年國土資源部科技發展報告

『貳』 四川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的工作職責

四川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自成立以來,在省科技廳領導下,致力於為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提供科技成果登記和統計、技術合同登記和統計、科技成果收集和保管、科技成果信息的發掘、利用和轉化等綜合服務,並且承擔了各類科技服務平台建設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負責四川省科技成果的登記和統計工作,頒發科技成果登記證書,經審查合格登記的科技成果,可以獲得申報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基本資格,並優先推薦申報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編輯、出版、發行《四川省科學技術成果公報》,向省科技廳、國家科技成果網提供每年科技成果中各種數據的統計報表。
(2)承擔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和統計工作。根據國家科技部《技術合同認定規劃》及相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合同進行認定登記;開展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及延伸服務,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撰寫《四川省技術合同統計分析報告》,為科技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3)負責全省科技成果檔案的收集、整理、編排、縮微、檔案保存、庫房管理等工作,並進行系統化、信息化、科學化管理。
(4)通過各種方式發掘、交流、利用科技成果檔案中的信息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和知識流動,提高科技成果檔案信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通過各類科技服務平台建設,整合全省科技成果資源,形成科技創新網路環境,面向全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科技服務。

『叄』 四川省大學排名

四川省大學排行如下:

1: 四川大學

2:電子科技大學

3:西南交通大學

4:西南財經大學

5 :四川農業大學

6 :成都理工大學

7 :四川師范大學

8:西南科技大學

9:西南石油大學

10:成都中醫葯大學

排行第一的四川大學現況:

2017年1月,被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同月,成為首批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1月,四川大學等9所「雙一流」建設高校聯合組建了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同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2019年2月,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增列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2019年9月,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理事單位;同月,四川大學宜賓園區正式開園。12月26日,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四川大學等8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協議》。

(3)四川高校成果轉化擴展閱讀:

基本注釋

註:2014中國大學各項指標等級評價方法

2014中國大學各項指標等級評價採用百分比法,用A、B、C、D、E共5等11級表示各大學的實力。各等級定義如下:

A等:前10%為A等;其中實力最強的前2%是A++級,介於2%~5%(含,以下同)之間的是A+級,5%~10%為A級。

B等:介於10%~30%之間為B等,佔20%;其中 10%~20%為B+級,20%~30%為B級。

C等:介於30%~50%之間為C等,佔20%;其中 30%~40%為C+級,40%~50%為C級。

D等:介於50%~70%之間為D等,佔20%;其中50%~60%為D+級,60%~70%為D級。

E等:最後的30%為E等;其中70%~85%為E+級,85%~100%為E級。

在本排行榜中,本科畢業生質量C級及以上的,列出排名和等級,C級以下的只列等級,不列排名。教師平均學術水平在B級及以上的,列出排名和等級,B級以下的只列等級,不列排名;新生錄取分數線在B級及以上的,列出排名和等級,B級以下的只列等級,不列排名。

四川省面積48.76萬平方公里,2012年人口8076萬人,人均GDP29608元。截止2009年,共評價29所普通本科大學,其中985工程大學2所,211工程大學3所。教師37804人,在校博士生11115人,碩士生58154人,普通本科生493561人,留學生1962人。

『肆』 四川省科技廳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

(該項目始於2001年):旨在增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資源配置,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充分挖掘農業科技的潛力,真正發揮農業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撐作用。通過該項目實施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經濟整體素質,增強農業的競爭力。
獲國家級科技計劃支持情況2005年我省有300個科技項目列入國家級科技計劃,共爭取年度科技經費2.23億元。 (2004年度)
(一)科技成果:省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登記)531項
(二)專利:我省受理申請專利7260項,獲專利4430項。
(三)論文:我省發表科技論文39017篇。 (2005年度)
(一)獲省級科技獎勵情況。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此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獎勵人數不超過5名。1999年首屆評選出科技傑出貢獻獎獲獎人員3名:周開達、李伯剛、馮孝庭。
2001年評選出第二屆省科技傑出貢獻獎獲獎人員2名:沈志雲、榮廷昭。
2003年評選出第三屆科技傑出貢獻獎獲獎人員3名:徐僖、鄭家奎、黃潤秋。
2005年評選出科技傑出貢獻獎獲獎人員1 名:黎漢雲。 2005年共評出省科技進步獎219項其中特等獎空缺,一等獎17項,二等獎50 項,三等獎152項。
獲國家科技獎勵情況2005年獲國家科技獎勵共26項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8項。

『伍』 四川的本科院校有哪些

1、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簡稱「川大」,坐落於四川省會成都市。 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並而成。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7050畝;擁有全日制本科生3.7萬餘人,碩博士研究生2萬餘人,外國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3700餘人。

2、電子科技大學

坐落於四川省會成都市,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兩電一郵成員。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醫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3、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入選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中歐精英大學聯盟成員、援藏計劃培養單位。

4、西南財經大學

位於四川省會成都市,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金融學為重點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金融人才庫」。

5、西南民族大學

座落於四川成都,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與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創建於1950年7月,於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為西南民族大學,是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王維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關懷下,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

『陸』 四川省高企申報如何撰寫科技成果轉化的績效說明(表格形式)

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5%;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 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找科易網,他們有提供這方面的服務。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柒』 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怎麼樣

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是2017-10-25在四川省成都市注專冊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屬,注冊地址位於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高新區天府五街200號5號樓A區4樓。

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10100MA6C5F5L0R,企業法人四川弘科啟迪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委派代表:劉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四川發展啟迪科技成果轉化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更多信息和資訊。

『捌』 四川高考排名2萬3左右可以走個什麼大學不虧,求推薦。

1、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川農大」,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援疆學科建設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四川2011計劃、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盟、中美大學農業推廣聯盟、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都服務全川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員單位,全國首批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單位。

是一所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科技為優勢,農、理、工、經、管、醫、文、教、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源自1906年創辦的四川通省農業學堂,1927年和1935年兩次並入四川大學。

1956年由四川大學農學院整體遷往原西康省省會雅安成立四川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至2020年1月,學校有雅安、成都和都江堰3個校區,佔地總面積約4500畝,館藏文獻資源1165.89萬冊(件)。有教職工3700餘人,其中教授326人、副教授578人。

設有學院27個,研究所(中心)15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本科專業91個;全日制在校生4.4萬餘人,其中本科生3.8萬餘人,研究生近6000人。

學校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以及環境與生態學[16]四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

2、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Che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以理工為主,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核技術、環境科學為優勢的多學科性省屬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

學校創辦於1956年,原名成都地質勘探學院,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部分幹部教師組建。學校組建後,原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體,先後成建制遷入。

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學校先後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2000年劃轉四川省。

截至2020年4月,學校佔地2887畝,建築面積97萬平方米;現有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設有研究生院和17個教學學院。有教職工3396人,全日制在校生36353人,其中本科生30540人,研究生5194人。

3、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中歐精英大學聯盟成員、援藏計劃培養單位。學校肇始於1896年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此後屢遷校址,數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學揚名海內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尤以土木、礦冶兩學科獨樹一幟。

1952年經院系調整,更名唐山鐵道學院,專事軌道交通人才培養。1964年學校內遷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學校辦學主體遷成都。2000年學校劃歸教育部管理。截至2019年11月,學校有犀浦、九里、峨眉三個校區,佔地5000餘畝。

設有研究生院和2個異地研究生院(青島研究生院、唐山研究生院);設有26個學院、1家附屬醫院;擁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0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1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專業學位博士點,4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擁有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專任教師2448人,全日制本科生29025人、碩士研究生10489人、博士研究生2364人、留學生900人。

『玖』 謝梅的主要成就

《中國傳統文化原典》,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9
《文化四川:文化體制改革與四川文化強盛建設的探索與實踐》,2009.05
《西部大開發與西部報業經濟》,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9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5
《公共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12
《辦公室管理工作》,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04-01 獲得「最受歡迎教學拓普一等獎」;「上海貝爾教學一等獎」;「電子科技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獎」;「電子科技大學優秀函授教師獎」;「電子科技大學辯論隊優秀指導教師獎」;「電子科技大學三育人獎」等多項獎項。
獲得「中國秘書學會論著評獎委員會三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行政專業委員會二等獎」;「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學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成都演藝場館體系建設構想,《中國文化報》,2008,年7月,被文化部網站、中國文化產業網站等多家網站轉載;
詩學視野下的「工拙」論溯源,《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04期,人大復印資料《古代文學研究》2006年11期全文轉載;
全球化背景下四川文化產業的國際雙向同構平台構建,《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文化研究》2006年05期全文轉載;
中國文論的日本化歷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06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雅格布森「主導」理論與中國新聞娛樂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4期
整合式演藝場館營銷機制研究--成都市演藝場館1+N+M模式解析,《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 第5期
數字傳媒產業自組織運營模式研究,《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1期
張力與工拙——中西文論范疇之比較,《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 第3期
關於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面臨的體制障礙分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5期
西部大開發中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分析,《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年 第14期
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倫理實現基礎——公共管理主體道德性的研究,《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年 第12期
我國數字傳媒經營現狀及存在問題,《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3期
試論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必然性和緊迫性,《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5期
網路傳播環境中的輿論傳播分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 第8期
利用網路媒體構建和諧社會輿論環境,《理論與改革》2006年 第2期
網路文學的比較研究視野,《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2期
論毛澤東的幹部建設倫理思想,《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年 第3期
網路思想政治工作的倫理分析及對策,《天府新論》2005年 第1期
建立適應知識經濟的行政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模式,《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 第3期
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市場化途徑,《農村經濟》2005年 第12期
網路經濟對企業文化的負面影響,《電子科大學報(社科版)》.2004年 第1期
企業文化博弈透析,《Language Studies》2004年 第3期
淺談網路經濟對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 第2期
信仰教育:網路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1期
對日本的企業文化的借鑒與思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5期
行政改革中思想教育工作的系統模式,《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3期
企業文化的作用機制分析,《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 第1期

閱讀全文

與四川高校成果轉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