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愛兵保證書

愛兵保證書

發布時間:2021-02-18 11:00:37

❶ 尊干愛兵,兵兵友愛保證書

歌曲:官兵友愛歌專輯:軍旅歌曲5 你呼喚我 我呼喚你 軍號把我們集合在一內起 無論官還是兵 隊列里都是一二容一 雖說是崗位不一樣 官兵情 戰友愛 勝似親兄弟 好戰友啊親兄弟 人生最美是軍旅 是軍旅 喊一聲戰友啊 淚花閃 官兵情意難忘記 難忘記 你幫助我 我幫助你 理想把我們連接在一起 官愛兵 兵尊干 征途上共同戰風雨 雖說是 官兵情 戰友愛 勝似親兄弟 好戰友啊親兄弟 人生最美是軍旅 是軍旅 喊一聲戰友啊 淚花閃 官兵情意難忘記 難忘記

❷ 看完《三國演義》後,寫出喜歡劉備的原因(150字以內即可)在線等,急!!!不用寫的太深,結合一下書

斷斷續續的看過《三國演義》,似懂非懂。近期看了一些評價文章,很有幫助。在沸沸揚揚褒貶不一的評價面前,作為後人,客觀公正的評價歷史和文學作品,是一種責任。
《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描寫了公元3世紀曹操、劉備、孫權 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悠久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了那個時代極其尖銳復雜的政治軍事沖突,這對後人影響巨大。對於《三國演義》,我有自己一知半解的看法,特別是,我挺喜歡劉備的。
我喜歡劉備是有理由的。
劉備起家艱難,缺少政治資本,沒有經濟和軍事實力,即使在戰場上智勇雙全卻也飽受輕視和排斥,寄人籬下。在這樣的境遇下,劉備奉行道德的感化作用,注重自身道德的修養,後來才在劣勢中贏得了發展。劉備這種以德感人,以德服人的做法,使人佩服!
劉備知道兒子的弱處,故對兒子提出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的告戒,體現了他為人的睿智明理,這也成了後人做人的座右銘。
劉備愛兵愛民愛屬下,那是真真切切。劉備在被曹操追擊,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依然不捨得丟棄隨行百姓,誓與百姓同甘苦共患難,後來萬余士兵被打死打散,妻子死去,兩個女兒散失。這次,劉備在軍事上失敗了,卻在政治上勝利了,人們相信他、追隨他。
劉備被呂布夜襲徐州後對關張說的那句話,「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了尚可縫,手足斷了安可接。」 ,體現了劉備的御人術之高明,兄弟情之真誠,使人感動。
劉備與曹操不同,曹操是奸雄,滿身霸氣。劉備在政治上行「仁政」,人格上重道德,才能上尚智勇,被人們譽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故謀臣武將,都能終生相隨,君臣關系魚水般融洽。劉備是靠智慧取勝,智慧若水,柔而不斷,打不爛,拖不跨。
劉備甘做弱者,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具有遠見卓識和深厚城府,因而也就終成大業。流傳至今的三個故事,應使我們深思深省。
一是桃園結義。張飛,是一個酒販屠戶。關羽,是在逃殺人犯。身為皇親國戚的劉備,俯下身來,與他們結義,並由此又得到了五虎上將張翼德和儒將武聖關雲長。一個「義」字仨兄弟,一段佳話傳千古!
二是禮遇張松。這張松本意是想賣主求榮把四川賣給曹操的,但劉備卻鑽了個空子禮請張松,宴飲三日,淚別長亭,因此輕易而舉的得到了四川,這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三是三顧茅廬。劉備深知「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道理,求賢若渴,肝膽相照,為得到諸葛亮,忘記年齡和身份,三次親顧茅廬拜見諸葛亮,請其出山輔佐大業。劉備在兩次拜訪撲空的情況下,不顧關羽和張飛的勸說,堅持非親自求見求諸葛亮不可,正是劉備這種堅持不懈、禮賢下士的人格精神以及力求框扶漢室的「正義之舉」,打動了諸葛亮,這才有了諸葛亮出山,並誓死效忠劉備的壯義之舉。也由此,成就了一名千古名相。劉備對人才的渴求,那可算得上是情真意切。
通過劉備這三個小故事,我們可以這樣想,一個人,無論成敗,都應該謙虛謹慎,穩打穩扎;為了整體大局,能屈能伸,該求人就求人,該低頭就低頭,切不可得意而狂妄忘形!
再到後來,劉備知道諸葛亮智謀雙全,但不敢保證自己死後他是否會忠心輔佐,故以退為進,封諸葛亮為將軍,主理內外政事。聰明絕頂的諸葛亮淚流滿面,發誓效忠。但劉備仍不放心,將內外軍務交由李嚴管理,使二人互相牽制,都不敢妄動。趙雲是忠於劉備的,於是劉備把趙雲叫到身邊,說,你是劉禪的救命恩人,在我死後,希望你繼續照顧他。言下之意, 是要趙雲監視諸葛亮和李嚴並確保劉禪的統治地位,這著實是一高招,體現了劉備對政治局勢的把握和深謀遠慮。因此,劉備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梟雄!
但是,我也注意到,劉備在心理方面的確有問題。公元221年,劉備即位不久,關羽、張飛被東吳殺害,劉備氣憤至極,於是親率大兵征吳,222年7月慘遭失敗,悲憤過度,悔恨成疾,次年4月病死。這與他平時狂妄輕敵思想和遇事心理承受能力有關。因此說,劉備還是不夠沉穩。這人啊,還是要悠著點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啊,這千年歷史如同這滾滾長江向東流,一去不復返。那些歷史上的英雄豪傑也像似這些浪花般翻騰過,燦爛過,但最後也是一一消逝了。看那青山依然在,聽那江水依然流,太陽依然的東升西落,這是自然!是與非、功與過、成與敗,統統留給後人評說吧!

❸ 部隊帶新兵申請書怎麼寫

新兵連的幹部的班長都是由組織指定的,如果要這個想法的話,在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軍事素質和管理能力的情況下,直接向其上級申請就可以了,連以下向連主官申請,口頭申請就可以了,不用寫申請書和保證書。

❹ 武警新訓班長對新兵的保證書

在大家即將擔任新兵班長的時候,我想問大家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新兵訓練的目的是什麼?有的同志可能會回答是提高新兵的隊列、戰術動作水平,培養頑強的戰斗精神,強化作風紀律和禮節禮貌養成等。這些回答固然都沒有錯,但我可以簡要歸納為一句話,那就是幫助新兵盡快完成從社會青年向普通一兵的轉變。那麼,怎樣實現這個轉變呢?從新兵班長的角度講,我認為主要應體現在「嚴」、「教」、「愛」三個字上。所以,今天的講課,我就圍繞這三個方面談一些看法。

第一個問題,說說「嚴」。這個「嚴」既體現在訓練中,也體現在管理上,這是軍隊的基本特徵之一。

(一)要嚴在訓練中。首先,講一下為什麼要從嚴訓練。就拿新兵訓練的第一項內容隊列訓練來說,這項內容說好學也好學,說不好學還真不好學。有的人給講一次動作要領,做一次示範就差不多掌握了,而有的人你就是手把手、一步一動地教許久也做不好,如果新戰士這時候灰心了、放鬆了、標准降低了,不及時糾正動作,一旦形成痼癖,以後再想改可就難上加難了。在這上面如果要求不嚴,有的同志在整個當兵期間,只要是走隊列就會出洋相。試想,一個連最基本的隊列動作都做不好的人,還能成為一個響當當的士兵嗎!新兵還要進行輕武器射擊,這與隊列訓練一樣,如果要求不嚴、不認真訓練,讓大家一打槍就是零蛋,以後還怎麼抬頭。所以說,為了新戰士成長進步,我們必須嚴格訓練,讓新戰士把兵之初的經歷作為最美好的回憶。其次,講一下怎麼嚴格訓練。我們講嚴,首先就是要嚴格按條令條例來辦。比如說,正步要求腳掌離地20厘米,就不能是19厘米,把好這個分寸需要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可能有的人會叫苦,這個時候就不能心軟,心軟是出不了戰鬥力的。

(二)要嚴在管理中。現在的新戰士,經歷比較豐富,可以說各路人馬都有,你要不嚴加管理,可以大膽地想像一下:回到連隊,這個有事沒事就來兩句「再愛我吧,再愛我吧」,那個有事沒事就扭兩下屁股,借著暖氣管子來一段鋼管舞,甚至有一天,突然有人拍了你們中間某個人的肩膀:「喂,哥們,給根煙抽。」回頭一看,是你班的新兵,此時你該有什麼反應。新戰士剛開始歸攏不好,以後再歸攏就難了。打個比方,你所在的連隊本來建設得挺好,突然有一天,如果從外邊來一個兵,不集合,不出操,不幹活,站哨晚點,飯後外出,外出喝點,喝完胡侃,一個處分背著,兩個處分扛著,這下可好了,真能氣暈連長、難死指導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就是原來管得不嚴,養成了許多壞毛病,後面想管就不容易了。究竟應該怎麼管呢?就是要依據條令條例,實施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是上個世紀80年代西方企業的一種先進管理模式,強調的是最精確的時間觀念、最低的成本消耗。將這種管理模式放在部隊,就是要嚴格落實一日生活制度,規定三分種起床,差一秒鍾也要批評;請了多長時間假,什麼時間必須歸隊,多一分鍾同樣要批評;見到軍銜比自己高的要敬禮,一個不敬也不行。像這些細節,都要嚴格按照條令條例去要求,將其落實到新戰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我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孫子說過一句話:「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意思是說,帶兵的人要機智、誠信、仁義、勇敢、嚴格。班長屬於兵頭將尾,是最基層的帶兵人,更應該體現一個嚴字。

第二個問題,說說「教」。班長是軍中之母。新兵入營,對部隊懵懂無知,他們對部隊的認知,除了部分來自連排長以外,絕大部分來自於新兵班長。前面講道,新兵訓練的目的就是幫助新兵完成從一名地方青年到普通一兵的轉變。我個人認為,這里講的「普通一兵」還不足以彰顯軍人的特性,所以我把它進一步延伸為「戰士」。什麼是戰士呢?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戰斗之勇士,戰斗就是與敵人、與艱苦的環境、與懶惰懦弱的自己去拼搏,戰士就應該是敢於與一切敵人、一切困難、甚至自己的膽怯作斗爭的勇士。戰士和普通青年有什麼區別呢?我想主要在於服從意識、吃苦精神好和集體榮譽感強。因此,要實現好轉變,就必須從這三個方面做好教的工作。

(一)培養服從意識。在新兵當中,抱著各種各樣目的的人都有。當然也有這樣一些人,在家裡,天不怕,地不怕,整天摸黑打架,是爹操心、娘牽掛、誰也不敢亂說話的主。到部隊來,就要教育引導他們,是龍得盤著,是虎得卧著,穿上軍裝就只有服從,有令即行,有禁必止。大家都看過《沖出亞馬遜》這部電影,那裡面有三句話:第一要服從,第二要堅決服從,第三要絕對服從。這就是對一名軍人的要求,我們就是要拿這個教育新兵,讓他們進了營門,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服從。

(二)鍛造吃苦精神。要告訴新戰士,穿上這身軍裝,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備。在軍營里沒有花前月下,沒有卿卿我我,也沒有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時機和場合,有的只是隊列、戰術、射擊和背記條令條例,有的只是勞動和整理內務,進出這里的只有英雄好漢,沒有孬種壞蛋。大家都知道,新兵連的訓練確實比連隊的訓練要多些、苦些,其實打基礎、出成績、長素質的階段主要是在新兵連。打個比方,新兵剛來時5公里要用25分鍾,新兵連結束時,可能達到18分鍾,而在連隊呆上幾個月,可能也提高不了1分種。所以說新兵連是最容易出成績的階段,也是完成轉變的最佳時期,大家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時機,多培養一些全面過硬的好兵,這既有利於部隊,也有利於新兵本身。這里,再說幾句吃苦益處多的話。古人說:「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其意思就是說要想造就一個人,讓他將來擔當重任,在開始時必須先磨練他的意志,使他經受飢餓和勞苦的考驗,讓他不能隨心所欲,打亂他的計劃,這樣才能增強他的耐受性,提升他的才幹。還有一句話叫做「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話原來用於個人情感方面,用到今天的課堂上,就是說新戰士在新兵連吃過苦、受過累之後,就再也感覺不到苦累,滄海的水、巫山的雲都見過了,還有什麼能稱得上「水」和「雲」的。

(三)樹立集體榮譽感。新兵入營後,要首先讓他們明白,一分到班,個人就不再是個人,而是屬於整個班集體,任何行動都要考慮到集體的利益和榮譽,不能再像地方青年那樣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率性而為。可以這樣說,集體榮譽感強不強,決定著責任心強不強,責任心強不強決定著一個集體建設得好不好,從而也決定著一個人能力素質提高得快不快。一個團結的集體,其力量在任何時候都是大於個人力量之和的。恩格斯在《騎兵》一文中引用拿破崙的話寫道:兩個馬木留克兵絕對能打過三個法國兵,一百個法國兵與一百個馬木留克兵勢均力敵,三百個法國兵大都能戰勝三百個馬木留克兵,而一千個法國兵則總是能打敗一千五百個馬木留克兵。其原因是法國騎兵有正規的作戰組織形式,而馬木留克兵沒有,法國兵可以通過密切的配合提高整體作戰能力,打敗單個素質優於自己的敵手。一個集體也是這樣,只有增強集體榮譽感,把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這個集體才能越建越好。

有的同志認為,有形的東西好教,像隊列、射擊這些內容訓練場就可以解決,像服從意識、吃苦精神、集體榮譽感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教起來就難了。這里,我可以告訴大家,方法很多,到時候你自然就會知道,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教。一般來說,集中教育、大課教育大都由新兵連長、指導員、營長、教導員組織,但上大課的機會畢竟少,留給大家的時間是最多的,我們可以利用隊前講話、晚上講評、開班務會、個別談心等時機教育,還有就是發現問題隨時處理、隨時教育,甚至開飯前、訓練前、熄燈前的幾分鍾,也可以見縫插針嘮幾句。總之,只要知道要教給新戰士一些什麼,時間總是會擠出來的。

第三個問題,說說「愛」。有的同志也許會說,如果把兵管得太嚴了,兵跑了怎麼辦?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有了「愛」這個法寶,兵是不會跑的。如果說將來有哪個新兵跑了,決不會是因為你訓得太狠、管得太嚴,而是因為你愛得不夠。

(一)為什麼要愛兵。對於這個問題,古代和現代的軍事家論述得很多,可以說舉不勝舉。蔡鍔大家都知道吧,當年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之際,他首先率部發起了護國運動,討伐袁世凱。他曾經說過一句話,叫做「愛兵如父兄愛子弟」。意思就是說,對待自己手下的士兵就如同父親愛兒子、哥哥照顧弟弟。我想,假如我們這些做班長的都能以這種心態對待自己所帶的新兵,我想他們是趕也趕不跑的,留給他們的新兵生活將是最值得回憶的。當年戚繼光組成戚家軍,打海盜、打倭寇,威震四方,那叫過癮。戚家軍為什麼那麼強,就是因為戚繼光會帶兵。作為一個傑出的軍事指揮員,他總結的經驗應該不會錯,他說:「主將常觀察士卒飢、飽、勞、逸之情,使之依如父母,則和氣生,和氣生則心齊,兵雖百萬,指揮如一人。」意思是說,要像父母那樣關心戰士的衣食冷暖、辛苦疲憊的程度,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即使指揮千軍萬馬,也如同指揮一個人那樣簡單。諸葛亮曾說:「古之善將者,養人如養己子,有難則以身先之……將能如是,所向必捷矣。」說的也是愛兵的重要性。朱德元帥也說過:國難當頭,不問士兵疾苦,焉能與士兵同心同德,浴血奮戰?戚繼光愛兵如子,方能一洗恥辱;林則徐為民請命,遂能虎門逞威;岳飛與士兵同卧冰雪,蕭何月下追韓信。不愛兵不足為將,不愛將不足為帥。聽了這些軍事家們的話,我想大家對愛兵的重要性就不難理解了。

(二)怎樣去愛兵。愛兵體現在很多方面,我想有兩點最為重要。首先,要尊重士兵。上個世紀,英國有個叫馬斯洛的心理學家,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生理、安全、歸屬和愛、尊重、自我實現的需要。前三種需要一般來說都能得到滿足,自我實現一般需要個人努力,而需求的第四層次——尊重,則主要來源於外界。特別是在現代社會,被別人尊重已經成為一個人很重要的需求。咱們換個位置想一想,如果你在隊列里經常被班排長批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人恥笑,你會怎麼想,有沒有犯錯甚至犯罪的想法和沖動,如果說有,那麼就不要那樣對待新兵。況且,現在的新兵還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獨生子女多,平時在家很少受到批評和經歷挫折,自尊性都很強;二是民主意識和法制意識比較強,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你侮辱他、打罵他,他是不會甘心的,有時甚至會引發比較嚴重的後果。所以,我們要尊重每一個新兵,善於發現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學會用欣賞眼光看待他們。其次,要關心士兵。新兵初來乍到,大多數第一次遠離家人,個人生活能力相對較差,有不會洗衣服的、有沒離開過父母的、有水土不服的、有吃不了苦的,這些都很正常。作為新兵班長,對此要心中有數,千萬不可求全責備。要從教他們疊被子、洗衣服、看醫生這些小事做起,用兄長般的關懷,時時了解他們的疾苦和心理狀況。這些事說起來挺簡單,做起來卻很麻煩,要不怎麼說當新兵班長比較操心、也最能鍛煉人呢?

❺ 愛兵知兵、以情帶兵決心書

一、走進戰士的內心世界,把每個戰士記掛在心上 「身在兵中,兵在心中。」作為一名幹部,和戰士們工作學習共參與、娛樂生活在一起,唇齒相依般相處。敞開心扉拉家常談理想話人生,通過心與心的交流,做好思想工作。 「真誠換真心,瑪瑙兌黃金;真誠是一種品格,更是一種力量。你對戰士越真誠,得到的回報越豐厚!」這番話詮釋了他的帶兵之道。 二、引導官兵走成才之路,幫助官兵找准人生坐標 「戰士個個都可愛,就看我們怎麼帶。」對戰士的愛源於一種責任。 對戰士,精心培養;對幹部,同樣積極引導,讓他們在工作崗位上迅速成長。 戰士把青春獻給了國防事業,作為一名帶兵的人,我們一定要為他們的明天著想。重視戰士的學習成才,為每名戰士建立學習檔案,立足實際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使戰士們在服役期間,人人都能掌握一門與本職有關的技術,如電焊、彎鋼筋、測量試驗或機械操作,滿足了戰士學習成才的良好願望。 三、把准戰士的思想脈搏,用真情感化後進的戰士 常言道:只有盡不到的情,沒有焐不熱的心。 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一個曾自暴自棄、自卑自閉的人,會成長為一個積極向上,樂於助人的好戰士。 四、關心戰士的冷暖疾苦,做戰士心目中的貼心人 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和戰士們打成一片,融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與戰士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真心實意幫助戰士解決困難,把每一名戰士的冷暖疾苦惦記在心中。戰士生病,噓寒問暖,送衣喂葯;夜間查鋪查哨,將戰士蹬在地上的被子拾起來為戰士蓋好,在點滴細微的關懷中拉近了與戰士的距離;戰士的家裡有困難,出手相助,關愛有加,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在抓管理工作時不搞花架子,不搞土政策,實實在在研究探索帶兵之道。有效提高了班長骨幹依法文明帶兵的能力素質。 五、惦記戰士的點滴小事,為戰士不計個人得與失 哪個戰士病了,醫院的檢查結果是什麼,還需要做什麼樣的治療;哪個戰士家裡有困難了,需要什麼幫助等等。戰士過生日,第一時間通過簡訊、談心或給其筆記本上寫一段勉勵的話等方式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們。

閱讀全文

與愛兵保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