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撰寫志書條目
志書體例的基本特徵是橫分門類,縱述史實,即「橫排豎寫」。條目撰寫是志書篇目與資料的結合,一部志書的質量高低、價值大小,最終要通過條目來體現。因此,條目撰寫一直是修志同仁十分關注的一個話題。在志書的篇目框架完善並確定之後,條目的撰寫就成為決定志書質量的關鍵一環。志書條目的撰寫,文無定法,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條目作為志書最基本的記述單元,以時為序,直陳其事。條目的撰寫,要立足全局高度,全面概括、歸納本行業(部門)志書斷限內的主要工作、活動,展示全貌,反映發展變化,總結經驗,點明成績,探索規律,也不迴避曲折與失誤。寫法上直入正題,用實事說話,言之有物,力戒空洞虛浮。專題性事目主要記述單一性、專題型的事物、事件、事情,按照具體內容分列,一事一目。條目標題要確切、簡練,文題相符。條目的選題,應抓住行業特點、地方特點、時代特點,著力記述主體工作。條目撰寫要加強綜合性,體現著述性,避免不加選擇,事無巨細,記成流水賬。 從目前收到的各單位上報的資料稿件來看,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質量方面良莠不齊,缺乏統一規范,難以達到要求。主要表現在:一是編寫的立足點不高,部門工作總結的痕跡較為突出;二是缺乏志書最基本的寫作規范,資料堆砌、流水賬式記述、文件匯編式記述現象比較普遍;三是地方特點、專業特點、時代特點不突出,大事要事也不突出。從資料價值上看,存在著「五多五少」,即微觀資料多,綜合提煉的宏觀資料少;概念、理論、政策、制度的內容多,反映重大決策活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的資料少;表面、平面的一般性資料多,有深度、有新意的資料少;眾所周知的、陳舊的資料多,獨家資料和新披露的資料少。因此,有必要就如何搞好條目撰寫問題作進一步思考。本文試就三種不同類型條目的撰寫談點個人淺見,並在撰稿實踐中與大家探討。 1.條目的撰寫,要從理解志書的體例和篇目結構入手 各單位的承編人員雖大多屬於兼職,承擔的任務也屬於臨時性質的,但修志是一項專業性很強、協調難度大、涉及面廣泛的相對復雜的工作,而志書編纂又有統一的質量標准和專業規范,按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時間上又要求各部門齊頭並進,在統一時間內全面完成資料編寫上報任務。因此,了解一些志書編纂的基本要求和常識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對做好工作很有幫助。 體例即志書內容的特有表現形式,包括結構、體裁、章法三項內容,或稱三要素。 結構,指志書的編排形式,其基本特徵是「橫排縱寫」,即橫分門類,縱寫發展變化;縱橫結合,以橫為主,側重於從橫的方面展示一方事物的廣泛性。結構在志書諸要素中起主要作用,而結構的核心是條目。條目是志書構成的基本單元。採用綱目體結構形式的志書,分綱列目,綱舉目張,每一個條目於其類屬中抽出來,因事創設,以目為記述的實體,分為三類:總分型條目、綜述型條目、專題型條目,為志書的基本結構單位,在結構中起支配作用。均屬於實寫目,成書後,它又是一個完整的、獨立的「詞條」。在撰寫過程中,要分清條目的不同類型和屬性,從宏觀上看事物,從高層次往下看,可以視為三種不同層次的條目。按條目撰寫是志體橫排的必然結果,章法受到具體條目的制約。在志書編纂中,只有充分認識到條目在志書結構中的作用,橫排才有實際意義,才能把握住志體的主要特點。 篇目,也稱綱目,是指一部志書各卷的標題目錄,也是一部志書的內容提綱,是謀篇布局、材料取捨的總體設計和結構藍圖。篇目具有指導材料收集、具體撰寫以及成書後作為全書目錄的作用。篇目是志書編寫的核心。在志書編寫過程中,篇目始終處於指導地位,資料的收集、稿件的撰寫和志稿的修改、審定都要圍繞篇目來進行。另外,篇目是志書體例的集中體現。志書是一定區域范圍內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著述,志書是否符合志體,首要的一條就是看其篇目是否遵循了「橫分門類,事以類從」的分類標准。 2.條目的撰寫,要以積累豐富翔實的資料為基礎 3.分清條目類型,確立條目主線 條目是構成一部志書的「細胞」,也是一部志書最基本的記述單元。《楚雄彝族自治州志》篇目設計方案中,其基本結構單元由三種類型的條目構成。應該說,各種條目類型的劃分只是相對的,關鍵是要因事制宜、具體分析,靈活設置。在具體的實踐中,要通過對資料的全面掌握,從中分析、提煉出有價值的內容來,深度挖掘有存史和資政價值的資料,因事設立條目。同時要充分考慮到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性和內在關聯性,區分事物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個別與一般的關系。 (1)綜合型條目 設置綜述型條目,類似於上部《楚雄彝族自治州志》所設的無標題小引,提綱挈領,勾勒州情特點,增強志書的著述性、整體性和資政功能。從宏觀總體角度勾玄提要反映某個地方或某個行業發展變化的歷史脈絡,突出時代特色和專業(行業)特色,突出事物的整體性和內在聯系性。通過對歷史資料的分析、對比,發掘事物的因果關系,以事實印證決策的得失、事業的興衰,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特點、趨勢以及對當代人的啟迪。綜合型條目的,撰寫要注意:內容不宜過於寬泛,忌面面俱到、包羅萬象;撰寫時要高屋建瓴,加強綜合提煉。 (2)總分型條目 即總目和分目的合稱,總目下再劃分出若干細目,總目統轄分目,從總體上反映事物的概貌,反映事物總體方面發展變化的歷史過程和結果,展示事物的現有發展水平,內容上相對要宏觀、文字要簡略一些;分目是對總目進一步細分的結果,內容上相對較詳,資料的發掘與運用也更加微觀、具體。要注意因事設目,同類的事物要適當歸並,以減少層次、避免條目設得過多、過濫,影響志書的整體性。從目前收到的部分單位上報的資料稿件來看,一些資料內容缺乏必要的綜合歸納,或歸類不當,或提煉不夠,層次過多,使得資料零散瑣碎,不能全面、系統地反映事物的歷史與現狀之整體面貌;有的資料語焉不詳,難以反映事物的本質和深度,削弱了資料價值,不僅編纂起來常感到無從下手,即使編纂成書,其資料也不好用、甚至不可用,徒勞無益。 (3)專題型條目 為突出反映典型事物,在原來的條目中劃分出典型性條目,以專題的形式單獨列條目記述人和事。這類條目,可以理解為總分型條目的延伸和擴展。增加了志書的信息含量,增強了資料價值和可讀性。寫好專題型條目,是一部志書展示特色的關鍵,要在求「特」上下功夫。上一輪編纂的一些志書,讀者常有「千志一面」、「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方面是由於許多志書的篇目趨於雷同化,使一些很有地方特色、行業特點的事物湮沒在一般篇目的共性之中,掩蓋了志書內容本該具有的千差萬別的、鮮活的個性特徵。 總體而言,條目的撰寫,以時為經,以事為緯記述事業的發展。或者說以時間為序,縱述主線,橫陳各要素的變化。所謂縱不斷線,橫不缺項,只是主線不斷,要項不缺,並非年年月月,巨細並取。而是根據主題要素的變化或發展特點呈現的階段性,分階段記述,每個階段變化大的主體要素要多記,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的少記或不記。在一定意義上說,縱不斷線是不斷階段,橫不缺項是指起決定作用的和變化的要項不缺,以及橫斷面反映事業發展的要素數據不缺,包括那些在階段中沒有變化的數據不缺,做到斷面清晰,脈絡清楚。 抓住主線的方法有三種:一是以反映事業興衰的主題要素為主線。記述多因果的事物一般用此法。二是以決定事物盛衰的主要原因為主線。如有些事物的盛衰,政策是決定因素,要以政策的變化這個因為主線。三是以條目的主題思想為主線。三種確定主線的方法各有側重,但有一致性。第一種以主題要素為主線,也可以說是以果為主線;第二種以因為主線;第三種以事物發展規律為主線。三者在每個條目的記述中應該是統一的。把它們統一起來,以事物盛衰的主題(或標志)為主線,把因果規律寓於記述之中。具體辦法是:把事物的主題要素(標志)數據列表,然後根據數據劃出起伏曲線,這條曲線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軌跡,也就是主線。 縱觀事物發展過程,總有從量變到部分質變,又從部分質變到全部質變的飛躍過程。有興衰起伏的變化,必然呈現出階段性。劃分階段的依據和辦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按事物在本地的發端、發展變化和現狀劃分階段。一般記述事物在本地發端和以後較穩定的一段時間為一階段,現狀指下限前至下限較穩定的幾年劃一階段。中間根據事業發展變化和特點劃分若干階段。二是按事物發展的主題要素(或標志)數據的起伏,起一段,伏一段。三是根據事物發展特點劃分階段。四是按歷史時期劃分階段。如民國時期、解放後恢復時期、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改革開放時期等等。幾種分法,有些階段是一致的,在實踐中往往又混合使用。一般採用事物主題要素數據起伏,結合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性質、狀態、規模水平、特點來劃分階段。不僅反映事物的興衰,也體現各階段的特點。階段劃分准確,階段特點抓得准,記述就能事半功倍。要准確記述事物的發展動態。事物總是變化發展的,地方誌就是要把事物發展的這種動態記述下來。要抓住事物的轉折寫出動態。 三、要注意利用以前志書的資料。 第二輪修志要充分利用首輪修志成果,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注意:一是篇目結構調整和條目的增、刪要從實際出發,既尊重客觀實際,又要符合志書體例,以不破壞志書的整體構架為前提,又要體現事物發展的時代特點。二是記述內容既要保持前志記述准確的內容,又要充實相關的時代新內容,以求完整反映事物發展變化、事業興衰起伏的歷史脈絡。三是寫法上要從事物發端寫起,保持所記事物的完整性,准確地反映事物發展變化的現狀及水平。
② 張宗友的研究成果
《經義考》研究,中華書局2009年版
朱彝尊年譜,鳳凰出版社2014年版 1、論江南製造局的翻譯出版事業,《南京大學中文學報》,1998年
2、論晚清官書局的圖書發行,《編輯學刊》,1999年第3期
3、試論晚清官書局的創立,《文獻》,1999年第4期
4、論朱彝尊《尚書》學研究,《古典文獻研究》(第6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5、論中國古代經學目錄的產生與發展,《古典文獻研究》(第7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
6、從思想史的發展看西方天地之學傳入中國的意義,《江蘇大學學報》(第6卷第4輯),2004.7
7、孫犁編輯思想論略,載《20世紀中國著名編輯出版家研究資料匯輯》(第九輯),宋應離、袁喜生、劉小敏編,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8、《四庫全書總目》與《經義考補正》誤解《經義考》一則考辨,《古典文獻研究》(第8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版
9、論《經義考》的條目著錄體系,《古典文獻研究》(第9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版
10、《四庫全書總目》誤引《經義考》訂正,《中國典籍與文化》,2007年第1期
11、徐善生卒年補訂,《文獻》,2007年第3期
12、《經義考》分類論略,《古典文獻研究》(第10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
13、朱彝尊《經義考》問世原因析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5期
14、《經義考》續補諸作考論,《古典文獻研究》(第11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版
15、《經義考》目錄學成就及影響簡論,《周勛初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版
16、論學科目錄的概念與分類,《圖書館》,2008年第2期
17、論《經義考補正》提要二種,《圖書館雜志》,2008年第5期
18、論王重民先生《老子考》的目錄學成就,《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年第3期
19、《六藝略》命名探微,《聊城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叄)其他文章
朱士嘉學案,載《民國學案》(第5卷),張豈之主編,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③ 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有哪些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傳統的工廠手工業,蒸汽汽車、火車、輪船被發明出來。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電器開始用於代替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等的發明,美蘇英法中成功地試制原子彈。1978年的計算機每秒可運算1.5億次。80年代發展為智能計算機。90年代出現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等。
(3)成果條目擴展閱讀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1、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2、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度提高,為世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並使得全球的文化聯系越來越密切,現代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學術上,出現了各學科之間的相互參透的新特點,新的學術與科技思潮不斷涌現。
④ 我國有哪些重大科學成果
建國六十年之際,網路上開展了評選「新中國重大科技成就的活動」。 入選原則是:自主創新,具有科技史上的始創性;對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響。其結果如何,尚待揭曉。然而本人見到有的網站卻捷足先蹬,發布了關於「新中國60周年十大科技成就」的條目,( 「沉積岩」 於2009-07-06 23:44:02 上帖)值得參考。現引用來供網友們評議。(按年代排序)
1. 兩彈一星 —衛星發射回收(1964—1970)
2.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1965)
3. 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到「1+2」(1966)
4. 雜交水稻(1973)
5. 核潛艇(1974)
6. 激光照排(1979)
7. 運十大飛機(1980)
8. 銀河巨型計算機(1983)
9. 載人航天(2003)
10.殲十飛機(2006)
⑤ 《自然史》全書中多少個條目按學科可以歸納為幾部分
全書記載的各種事物多達近兩萬種,其34707個條目按學科可以歸納為八大部分。由此可見,由於羅馬在當時已經匯集了希臘與東方文明長期發展的成果,其自然科學知識已經較為豐富和全面。
⑥ 形容取得了豐富成果的詞有哪些
功成名就 豐功偉績 永垂青史 功高鎮主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一鳴驚人 舉世矚目 舉世無雙 勞苦功高 汗馬功勞 功蓋寰宇
如日中天
百舉百捷
蒸蒸日上
鯉魚跳龍門
名利雙收
如日方升
滴水穿石
計日奏功
九轉功成
可操左券
一蹴而成程門立雪
水到渠成
累足成步
成語詞條: 馬到功成 (瀏覽數:15472)
成語發音: mǎ dào gōng chéng
成語釋疑: 形容事情順利,一開始就取得勝利。
成語出處: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願你馬到功成,奏凱而還。」
成語示例: 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間,果能運籌制勝,~,各省撫臣豈易於為力?
★明·盧象升《剿盪衍期聽候處分並陳賊勢兵情疏》
(其中~代表本詞條:馬到功成)
成語詞條: 功成名就 (瀏覽數:15472)
成語發音: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語釋疑: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成語出處: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成語示例: 你則說做官的~,我則說出家的延年益壽。(元·范子安《陳季卿誤上竹葉舟》第二折)
(其中~代表本詞條:功成名就)
成語詞條: 旗開得勝 (瀏覽數:15472)
成語發音: qí kāi dé shèng
成語釋疑: 剛一打開旗幟進入戰斗,就取得了勝利。比喻事情剛一開始,就取得好成績。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賴主人洪福,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成語示例: ~姜文煥,一怒橫行劈董忠。(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回)
(其中~代表本詞條:旗開得勝)
成語詞條: 指日成功 (瀏覽數:15472)
成語發音: zhǐ rì chéng gōng
成語釋疑: 指不久即可成功。
成語出處: 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覷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與我謹守堤岸,不可滲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成語詞條: 一蹴而就 (瀏覽數:15472)
成語發音: yī cù ér jiù
成語釋疑: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
成語出處: 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聖人之域。」
成語示例: 從前所受,皆為大略,~於繁賾,毋乃不可!(清·吳趼人《痛史·原敘》)
(其中~代表本詞條:一蹴而就)
⑦ 怎樣寫調查報告的條目和觀點提綱
您的調查報告題目想好了沒?調查報告准備往哪個方向寫,老師對這個選題同意了沒,有沒有先寫個大綱給老師看一下?具體有什麼要求呢
調查報告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能直接幫到你,最後真心希望你能順利通過。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一、 選題 選擇與調查相關的內容進行調查。
二、 調查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調查目的
2、調查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3、調查內容 可以列舉一下問卷詢問的內容分析。
4、調查方式 一般為問卷式。
5、調查時間6
i 調查結果 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7、調查體會 可以是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結果的原因及應對辦法等。編輯本段問卷調查報告撰寫的意義問卷調查報告是問卷調查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文字、圖標等形式將調查的結果表現出來,以使人們對所調查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問卷調查報告撰寫的意義歸納起來有三點:1、 是調查所有活動的綜合體現、是調查成果的集中體現。問卷調查報告是調查與分析成果的有形產品並將調查研究的成果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2、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透過數據現象分析數據之間隱含的關系,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好的指導實踐活動。3、 問卷調查報告是為社會、為企業、為各部門、為各行業管理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一個好的調查報告,能對企業的市場活動提供有效的導向作用,調查的結果為企業作決策提供依據。
⑧ 知識是成果嗎
知識到底是什麼,目前仍然有爭議。我國對知識的定義一般是從哲學角度作回出的,如在《中國答大網路全書·教育》中「知識」條目是這樣表述的:「所謂知識,就它反映的內容而言,是客觀事物的屬性與聯系的反映,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動形式而言,有時表現為主體對事物的感性知覺或表象,屬於感性知識,有時表現為關於事物的概念或規律,屬於理性知識。」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知識是主客體相互統一的產物。它來源於外部世界,所以知識是客觀的;但是知識本身並不是客觀現實,而是事物的特徵與聯系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客觀事物的一種主觀表徵,知識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通過人腦的反映活動而產生的。
上述定義為我們討論知識的內涵提供了哲學基礎。但宏觀的哲學反映論的認識還需要從個體認知角度進行具體化,這樣才能有效地用以指導學校的具體教學。
⑨ 大學生的實踐成果及收獲體會怎麼寫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為幫助、引導青年學生投身社會,主動進行實踐,豐富廣大青年的暑期生活,充分發揮大學生的科技文化優勢為社會服務,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為家鄉、為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本著這一目的,我院根據校團委提出的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安排,結合自身實際深入扎實地開展了2007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廣泛動員 精心組織
我院始終把社會實踐作為素質教育和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部分來抓。按照校團委的要求,我院團委認真研究,領會精神,精心策劃,確定了本次實踐活動的方案。並積極動員、組織廣大青年學生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在放假前,特召開了各班級班主任和團支書會議,強調暑期社會實踐。因為本次社會實踐與以往不同,本次落腳點就是讓學生真正深入到企事業單位、個體、私營、農村等進行最段為期一周的工作,因此,為充分調動廣大學生投身暑期社會實踐的積極性,我們從6月底開始,就利用班團活動,寢室櫥窗,海報等形式對今年暑期實踐活動進行了詳實、細致的宣傳與安排。從號召廣大同學投身暑期社會實踐到集中組隊報名流程,再到主題和主要內容、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社會實踐報告的書寫方法、今年暑期社會實踐的總結評比辦法,再到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往年暑期社會實踐所取得的成績都向各團支部做了具體說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暑期社會實踐的組織更加有序,思路更加清晰,確保了我院今年暑期社會實踐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重點突出,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特色明顯
今年是我院迎接國家教育部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關鍵一年,在這樣的形勢下,動員組織廣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對於引導學生培養和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樹立科院大學生良好形象,並進而為我校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院今年繼續以大學生素質拓展為核心,以「服務社會,完善自身」為宗旨,以「經風雨,見世面,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為目的,以「實踐促成才 ,青春創和諧」為主題,積極動員、鼓勵、組織全院廣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以「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科研課題」為方向,引導青年學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願望轉化為學習進步的實際行動,在實踐中認識國情,提高素質。
1、點、面結合,靈活多樣。不論是各實踐團隊還是個人,他們圍繞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主題採取了靈活多樣的方式,形成全面細致的整體實踐成果。
2、內容豐富,覆蓋面廣,形式多樣。今年我校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涉及工業、農業、商業的各個行業領域。有深入廠礦進行生產實習的,有深入偏遠山區進行科技文化援助的,也有到農村進行科教、醫療衛生宣傳的。有進行社會調查的,有開展文化服務的,也有開展技術服務的,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另外,各專業學生並不僅僅局限於在所學學科範圍內進行社會實踐,而是做了許多探索性的嘗試,思路更加開闊。學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有從事市場營銷調研的,也有到工廠學本領練技術的,也有為企事業單位開發軟體管理系統的,豐富了大學生專業知識以外的其它行業的技術本領。
三、工作扎實,成果顯著
2007年的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同學們都能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扎實、持久地開展實踐,在深入了解社會的過程中,進行有深度的探究,獲得可貴的一手資料。通過縝密的組織、認真扎實的開展實踐,使社會實踐活動實現了預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廣大同學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實踐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書、閱讀報刊、走訪、座談、聽報告等方式,結合對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及理論著作的學習,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科學內涵、精神實質的認識更加深入。
2、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了廣大同學的民族自豪感,堅定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理想信念。通過深入社會,了解社會,了解我們民族發展的歷史,了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奮斗歷程,使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高漲,為祖國騰飛而奮發讀書的理想更加明確,增強了建設祖國,為社會做貢獻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3、通過實踐活動,使青年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到了體現,樹立了青年一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不管去的是偏遠的山區,還是繁華的都市,大學生們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給實踐單位及更多的幹部、群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們通過認真投入工作,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展現了自身的素質,很好的體現了一名青年大學生的價值。
4、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大學生獨立處世的能力。大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通過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自主的去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社會的認識更加清晰。不管在實踐過程中遇到挫折還是成功,對他們都是一種收獲,明確了優勢同時也發現了不足之處,面對社會更加自信。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基本結束了。在此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院大學生能夠圍繞主題,扎實開展工作,深入實踐,鍛煉了能力,展現了大學生的青春風采,達到了社會實踐的目的。為總結經驗,鞏固和深化社會實踐成果,我們將繼續對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進行深入細致的總結,加強社會實踐經驗的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社會實踐的開展方式、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