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美高層會晤成果

中美高層會晤成果

發布時間:2021-02-16 11:28:55

㈠ 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的成立背景

2009年4月,劉延東國務委員訪美時,在與柯林頓國務卿會晤時提出擴大中美人文交流和建回立高層磋答商的建議,得到了美方的積極回應。2009年1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加強兩國人文交流達成重要共識,兩國政府同意就此建立一個新的雙邊機制並寫入了《中美聯合聲明》。2010年5月25日,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在北京正式建立並同時舉行第一次會議。

㈡ 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的會議情況

第一次
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製成立儀式暨第一次會議年5月25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國務委員劉延東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出席成立儀式並主持會議。
劉延東在成立儀式上發表致辭說,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溝通交流,在和而不同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相得益彰,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持久動力,對於增進互信與友誼、消除偏見與誤解、促進人類社會和諧與繁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需要不斷開拓兩國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相互理解、友好、合作,不僅能造福中美兩國人民,也將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兩國應從戰略高度積極推動人文交流,夯實中美友好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為中美關系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劉延東國務委員還提出四項倡議,一是立足高遠,服務大局,以長遠眼光統籌規劃,整合資源,為增進兩國人民友誼和中美關系長期發展發揮戰略作用。二是相互尊重,真誠溝通,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推動中美人文交流再上一個新台階。三是突出重點,務求實效,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以人與人的交流為重點,全面深化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保持機制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四是著眼未來,持之以恆,多為兩國青少年創造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機會和條件,確保中美友好薪火相傳,後繼有人。雙方應努力探索人文交流的新渠道、新內容、新方法,保持人文交流的後勁。
柯林頓在致辭中表示,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美中關系的基礎是人文交流。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可以獨自解決問題。美中兩國雖然有距離、有差異,但是面臨的挑戰是共同的。相互學習和了解得越多,擁有的機會就越大。要推動人文交流,使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的美國人和中國人相互結識,增進了解,建立信任關系,積極友好地合作。我們願與中方共同努力,挖掘該機制的巨大潛力,我們對這一機制充滿信心。
第一次會議由劉延東國務委員和柯林頓國務卿共同主持,雙方代表團主要成員參加,中方成員包括國務院辦公廳、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務院研究室等部門的負責同志。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第一次會議上,雙方就以下議題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一是討論了深化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意義。對機制工作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二是明確了中美人文交流的定位,強調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是兩國在政治、外交、經濟、金融等領域開展戰略性溝通外,專門就人文教育領域交流合作而設立的一個重要對話平台,它服從和服務於建設二十一世紀積極合作全面中美關系的總目標。三是謀劃了中美人文交流的長遠發展,會議對機制的發展進行了長遠、系統、前瞻性規劃的探索,對設立長期系統可持續活動進行了討論。
劉延東和柯林頓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建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的諒解備忘錄》。
會議上宣布啟動了一系列人文交流項目,包括美國未來4年派遣10萬名學生來華留學,中方未來4年派遣萬名學生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實施漢語橋萬人來華研修項目,資助重點領域設立聯合研究中心、舉辦文化論壇和組織乒乓外交40周年紀念活動等。
出席機制第一次會議的中方代表團成員有教育部長袁貴仁、駐美大使張業遂,美方代表團成員有總統科技助理兼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霍德倫、駐華大使洪博培及中美有關部門負責人。兩國外交、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知名人士和學生代表約300人出席了會議。

㈢ 中美元首會晤達成哪些重要共識

(1)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回礎,中美兩國有著共同的經濟答利益和共同關切。(2)共同關注和平問題,特別是中東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3)①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中國堅持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基於我們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向堅定不移,就是要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③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我國獨立處理對內外事務,絕不允許別國以任何借口乾涉我國政策的基本立場,在涉及國家利益問題上,絕不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中方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方向堅定不移,這是基於我們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不會在外部壓力下加以推進。④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的國家利益,希望雙方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處理兩國經貿摩擦問題,共同維護中美經貿合作大局,維護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㈣ 中美元首會晤多少次

四點多就發生糾紛

㈤ 尼克松訪華的主要成果是什麼這一歷史事件有何重大意義

成果: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定上海《中美聯合公報》;1978年發表《建專交公報》;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屬交關系。

意義:結束了中美兩國長達二十二年的敵對狀態,使我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聯系加強,關系得到改善,為以後的改革開放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當時使我國不再處於兩個拳頭打人的不利局面,與蘇東國家的距離進一步拉開,在實際上結束了以往的以意識形態決定對外政策的指導方針。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八十年代末蘇東波對我國的影響。

㈥ 中美元首會晤商業成果的金額創下了歷史紀錄嗎

據報道,11月13日商務部負責人表示,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貿成果豐碩,此次商回業成果的金額創答下歷史紀錄,充分表明中美經貿合作有著廣泛的民意基礎,深得兩國業界擁護。

此次雙方達成的眾多協議,是下一步中美合作的重要基礎。商務部會密切跟蹤雙方合作進展情況,推動企業落實好,使之真正成為中美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為中美經貿關系發展注入新動能。

希望中國的商業成果可以早日惠及於民!

㈦ 中美兩國元首會晤,能有實際的收獲嗎

可以把老闆訪美抄稱為雙方互相摸底之旅! 中美作為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既有利益的沖突,又有對對方的期待,更有不可分割的利益。現在美國換了一個總統,他要以「美國第一」為中心建立他的全球政策和對華政策,但是中國會不會低聲下氣地配合,它對中國的壓制能走多遠,是他對制定華政策制定前必須要把握的。 中美元首會晤,不可能對中國之間的關系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影響也是非常可觀的,雙方都在對方進行戰略試探,看對方到底有什麼底牌,有多大對抗的決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讓步,對方的底線又在哪裡…

㈧ 中美會晤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點

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本質上國家利益最大,
又因為美國是死敵,
貿易戰二十年不解決

㈨ 中美兩元首會晤,各自講什麼語言,能彼此聽懂嗎

元首身邊都有翻譯人陪同的,

閱讀全文

與中美高層會晤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