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學術成果豐碩

學術成果豐碩

發布時間:2021-02-16 04:08:35

Ⅰ 陸懋德的學術成果

陸懋德一生著述豐碩,主要論著有如下幾種:
1.《甲骨文之歷史及其價值》
2.《由版甲骨文考見商代之權文化》
3.《中國上古銅兵考》
4.《瑚璉考》
5.《中國發現上古銅犁考》
6.《試答楊君紹首的殷周殉人問題》
7.《虢季子白盤的幾個問題》
8.《中國文化史》
9.《中國史學史》
10.《中國上古史》
11.《史學方法大綱》

Ⅱ 谷霽光的學術成就

研究方法
羅爾綱先生在論及谷霽光的學術研究時,歸納了「四種研究方法」:第一、留意於通與專的辯證關系;第二、注意於現象與本質的區別;第三、注意整體與局部的辯證關系;第四、注意源與流、因與果的辯證關系。
但是,谷霽光的這些研究特點或者說是研究方法,在1949年以前,大抵上是一種本能或者說是潛意識。盡管已經是譽滿學界的著名兵制史和經濟史專家,但谷霽光仍坦言當時他的學術研究其實已進入困境。雖然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成果也豐碩,一旦向縱深發展時,便受到理論和方法上的障礙。谷霽光在《治學自述》中說:
「我以前治史,總想以博求通,結果是談歷史發展的因果關系,論史實的縱橫聯系,往往就歷史的現象諸方面,就事論事,流於客觀主義。這樣,局部的片斷的史實似乎可以說得通,整體的卻又不通;諸般現象上似乎可以說得通,本質上卻又不通。這是由於當時自己的學術觀點主要屬於「經濟史觀」范疇所致。……新中國成立以後,谷霽光得有機會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經過「八一」革命大學和華北人民革命大學近兩年時間的學習,不僅在政治上進行了徹底的思想改造,更加堅定了社會主義信念……而且在學術研究上,通過馬列主義的學習,並以此為指導,重新審視了以往的研究工作,一步步地沖決藩籬和羈絆,最終懂得了史學研究上的「通」,就在於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透過歷史發展的諸般現象,闡明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並刻意朝此目標努力,從而使自己的史學研究似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天地。」
府兵制度研究
從1934年撰寫《補魏書兵志》、《唐折沖府考校補》,對府兵制度的具體構件進行考訂;到1937年在《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發表《西魏北周和隋唐的府兵》,以及此後的「再論」(《廈門大學學報》第2集,1944年)、「三論」(江西師范學院《科學與教學》1958年第1期),對府兵制度的起源、變化及其利弊,府兵的徵集、訓練及調遣,府兵的組織及演變,府兵的階級成份等進行多角度的考述;再到1962年《府兵制度考釋》出版,對府兵制度進行總結性研究;乃至此後的「四論」(《江西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五論」(《江西師范學院學報》1983年第4期),對府兵初期資糧與軍備、對作為國家軍隊的府兵制度形成過程中私兵、部曲的消亡過程進行再探討。整整五十年的時間,關注著同一問題,可見谷霽光對這一課題的傾心。
以《府兵制度考釋》為界標,以前所寫的相關論文如谷霽光自己所說,雖然考訂較為嚴密,但主要還是探討事物的「是什麼」、它在當時起著何種作用。但在《府兵制度考釋》中,以及在此後的相關論文中,則不僅僅是探討事物的「是什麼」,而且在此基礎上,自覺地探討事物「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探討事物和當時的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系,探討事物在整個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處的地位。
谷霽光對府兵制度與其他兵制和兵種的關系進行了清晰的論列,同時對岑仲勉、楊志玖、唐長孺三先生的相關成果進行了討論。既採用了岑先生對唐代邊兵和府兵數的估計,用以證實自己的論點,也對楊先生論唐代兵制只說府兵而不及其他、唐先生將禁軍宿衛和府兵宿衛相混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無論是表示贊同還是表示異議,均建立在對整個唐代兵制、對府兵制度從起源到解體的全過程進行全面考查的基礎之上。
何茲全先生贊揚谷霽光的這一研究成果用豐富的材料分析說明了府兵制和魏晉以來軍府領兵制度以及拓跋部族制兵制的淵源關系,使府兵制的出現和漢族皇朝的兵制聯系起來,和鮮卑拓跋氏的兵制聯系起來,使府兵制和當時的社會聯系起來,「使府兵製成為歷史發展中相互聯系的一環而不是孤立的現象。」同時又指出,由於史料缺少,有關府兵制度的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弄清楚,但其中不少問題在《府兵制度考釋》中得到了解決。1935年論文《補魏書兵制》、《唐折沖府考校補》載入上海開明書店出版的《二十五史補編》。
主要著作有: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1978年再版、台灣弘文館復印出版的《府兵制度考釋》;198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經濟史論集》;還有《史林漫拾》、《谷霧光史學文集》4卷本等著作;主編了《中國兵制史》。

Ⅲ 高亨取得豐碩學術成果的因素都有哪些

高亨先生一生在教書和研究的歲月中,時刻與讀書、寫書相輔相行。從少年時代起,他就要求自己不但要讀得多,而且要讀得精,讀得仔細認真。在治學上,他注重實事求是,從來一絲不苟。對於歷代舊說,博覽眾家,不拘守一派,自己寫出論文或專書,無不有根有據有經有緯,力求有所創見。堅持以文字的形音義及考據作為基礎,來闡明發揮古代文化典籍的意蘊,走出了自己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途徑。他博通經子,淹貫眾家。每作議論文章,必從實質問題探索底蘊,藉助文字聲韻之學,論列是非,字斟句酌,古樸省凈。故能言之有據,令人嘆服。
高亨先生畢生致力於「三書」,日孜孜不倦,常兀兀以窮年,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從研究《說文》入手,逐步研究金石甲骨文字,用了十數年的功力,寫成《金石甲骨文字通箋》,稿本裝訂為十四冊,凡幾十萬字,這是一部有助於研究中國古文字學的參考書,不幸在抗戰時期丟失,至今未能尋回。
結合教學的需要,他最先致力於先秦諸子的研究,特別是《老子》一書,他對於其中字句的訓釋,思想的分析,以及老子生平事跡的考索,俱臻精到,為世所珍。以後又轉入對《周易》、《詩經》、《尚書》三部古經的研究。由於《詩經》中「雅、頌」部分難點最多,阻力最大,高亨惟恐中國古典文化精華無人繼承,故不辭勞苦深入淺出地介紹給青年一代,完成了《詩經選注》、《詩經今注》。攻罷《詩經》,便攻《周易》,他在《周易》的研究上下功夫最多。《周易》是一部中國最難懂的古代典籍,其中有象數之說,帶有神秘色彩,沒有唯物主義觀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與熟練的文字學功夫,很難會通全書。
高亨勇於負重,知難而進,常說:「我不攻此難關,將留給誰?」故宵衣旰食,一意攻堅,義無反顧。終以十年之功,打破重重困難,用馬列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周易古經》及《周易大傳》進行考釋與論述,寫出了解析《周易》專書四種,把《周易》的研究構建在比較科學的基礎上,端正了研究方向。此外,他還有《楚辭選》、《上古神話》、《文字形義學概論》、《古字通辭典》等一些著作及論文。他在中國古籍文獻的整理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高亨先生教書嚴肅認真,一絲不苟。每課前都寫成詳細的講稿,堂上聲調爽朗,語言穩重,字字句句都能送入學生之耳。講解清晰,深入淺出,雖文辭古奧哲理深邃的先秦經典諸子之文,一經他的講解分析,取譬論證,便可使學生精力集中,久不疲倦。他一貫教書育人,以身作則,言行正直,不同流俗。凡受過他的教育的,都能感到在學問人品雙方所給予的深厚影響。

Ⅳ 河南工業大學電子商務系的教研科研成果豐碩

本專業強化教抄學改革研究,襲2009年教研項目「面向商務應用的電子商務本科專業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本專業注重科學研究,形成了電子商務理論與應用、網路營銷理論與應用、電子商務技術與應用、信息管理與協同商務四大研究方向,主持了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項、聯合國糧農組織項目2項;獲得了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河南省優秀社會成果二等獎1項;出版了相關著作12部,其中《電子商務案例分析》入選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其中SCI、EI、ISTP、CSSCI收錄200餘篇。

Ⅳ 隗瀛濤的學術成就

畢生致力於歷史教學與科研工作,在中國近代史,特別是辛亥革命與保路運動史研究領域成果豐碩,多有創新,連續主持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八五」、「九五」重點課題,發表了一系列在國內外有相當影響的專著和論文。1980年起,作為中國地方史研究的重要開拓者之一,對推動四川近代史、巴蜀文化史、地方誌的編纂與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四川保路運動》、《辛亥革命》(中)、《近代中國城市不同類型研究》、《鄒容》等是隗瀛濤的代表作,他還先後主編了《四川近代史稿》、《四川辛亥革命史料》、《近代重慶城市史》等。在川大從事教學工作期間,先後開創了中國地方史碩士授權點、中國近現代史碩士授權點,以及國內第一個中國地方史博士點,並與學生一起編著了《重慶開埠史》。1986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期間重點科研項目「近代重慶城市史」立項,隗瀛濤承擔項目負責人和最終成果主編。當時,城市史的研究是一個很新的課題,此前人們一直把城市視作資本主義的溫床,城市學一直是處於「外國人研究中國城市」的狀態。隗瀛濤提出:中國近代城市史應以城市結構、功能的發展演變為研究基礎,而不是僅僅糾纏在對城市什麼時候建立等細枝末節的問題上。1991年8月《近代重慶城市史》正式出版,史學界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認為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批研究中國近代城市歷史的學術專著之一,填補了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大空白。因此,隗瀛濤提出的以研究城市結構功能演變的研究模式,在學

術界產生了重大影響,被稱為「機構——功能學派」。隗瀛濤後期致力於城市史的研究,並作為當代中國城市史研究的開創者,為歷史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同時,倡導並主編出版了第一批《巴蜀文化走進千家萬戶叢書》30冊。退休以後,他仍然十分關心史學研究。2005年,國家大型文化工程《清史》編纂委員會決定設立《城市志》項目後,隗瀛濤不辭辛勞,毅然決定擔任項目負責人,承擔起《城市志》的編纂領導工作。在史學界有「西南王」之美譽。

Ⅵ 為什麼中科大科研成果豐碩,公費出國留學比率全國遙遙領先,每次排名總在老後面

全獎出國率最高,學生們還不太喜歡公費出國(有限制)。中科大不是教育部下屬的學專校,屬規模也不大(每年招1800人)……某教授的排名是按總量排,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中科大在國內的排名很不正常。你看看國外的排名,中科大在大陸高校中是很靠前的喲,國際上是很看好中科大的。論文質量大陸高校第一,學校排名近2年都是大陸高校並列第三。

Ⅶ 宋良榮的刻苦鑽研,成果豐碩

宋良榮教授在學術上刻苦鑽研,勇於探索、開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在《中國工業經濟》、《科學學研究》等學術刊物上已公開發表論文130餘篇,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是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成員和一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成員,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教材10餘部。宋良榮教授在各個時期的教學、科研成果,見證了他學術思想的演進歷程。
(一)會計理論與方法。宋良榮教授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比較系統地學習了西方會計理論,並對美英等國的會計准則體系相當熟悉。1993年我國實施基本會計准則之前,他就公開發表了多篇會計准則的研究論文,並預言隨著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推進,以企業會計准則體系為主要內容的中國會計改革是大勢所趨。他在《揚州大學商學院學報》等期刊發表了《企業所有者權益會計准則》、《企業費用會計准則》和《論或有負債的會計核算》等研究論文,並較早運用會計理論新體系編寫了《基礎會計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在會計理論方面,他還主持完成了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項目《財務信息公信力特徵研究》。
(二)審計理論與方法。宋良榮教授與上海財經大學湯雲為教授、儲一昀教授合作對現代審計管理進行過比較系統的研究,並於2001年三人合著了《現代審計管理》一書(立信會計出版社),對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管理作了系統論述。他還運用現代審計理論,特別是制度導向審計理念和風險導向審計理念編著了《現代審計理論與實務》(同濟大學出版社)、《審計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審計學教程》(立信會計出版社)、《會計錯弊查證方法》(中國審計出版社)。在公共審計方面,他主持完成了《上海市科研計劃課題經費預算評估評審方法研究》和《上海市科研計劃課題制管理辦法研究》兩個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項目,在政府科研計劃經費的預算評審、績效審計等方面有一定的突破。
(三)會計與審計智能化。宋良榮教授具有會計學和系統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分析)雙專業的優勢,自1994年以來,他參加了10多家大中型企業管理智能化系統的開發,主要負責會計專家系統和內部審計專家系統的知識庫、資料庫、模型庫和智能用戶介面的設計,對人工技能技術在會計、審計領域的成功應用有所貢獻。他在《財會月刊》、《四川會計》、《電子財會》等刊物發表的相關論文有《論財務模擬》、《會計假設的新視點》、《會計專家系統研究》、《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成本的測算方法》、《會計決策支持系統研究》、《決策會計支持系統的設計探討》、《會計系統開發的系統調查》、《論會計電算化軟體設計的基本原則》等。
(四)智力資本會計核算與管理。這是宋良榮教授博士學位論文的內容,課題來源於著名管理學家徐福緣教授主持的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面向知識創新和大批量定製的知識管理方法研究及應用》(項目編號:2002AA414310)。他在《中國工業經濟》發表論文《基於分享制的資本配置研究》,全面、系統、深入的論證了知識型企業是一個智力資本與財務資本組成的更加和諧的經濟實體,財務資本僱傭智力資本的企業特徵正在改變,並提出了智力資本會計核算的產權基礎是分享制。他還在中國科學院《科學學研究》上發表論文《知識型企業的智力資本核算研究》、《論知識型組織的管理創新》,對智力資本的會計核算與管理創新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探討。另在《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財會月刊》、《財會通訊》等刊物發表了《論知識型組織人力資本的特徵及其管理》、《論人力資源會計的產權基礎》、《分成合約的人力資源會計問題》等相關論文,主持完成了上海市高等學校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人力資本的計價方法研究》。
(五)財務金融管理與風險控制。財務金融管理與風險控制是宋良榮教授兼任上海理工大學中小銀行研究中心主任之後重點研究的領域,他擔任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銀行業實訓叢書和立信會計出版社銀行業金融機構培訓系列教材兩套叢書的總主編,負責選題規劃、組稿和審稿。這兩套叢書圍繞商業銀行價值最大化的管理導向和有效平衡「風險-收益」,已經完成了20多個選題的研究,他還親自編著,在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控制》、《財務報告真假識別技巧:基於信貸欺詐與反欺詐》、《財務報告舞弊識別技巧》、《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與CPA審計》等著作。他主編的《財務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列入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還在《商業研究》等刊物發表了《商業銀行財務實力評級研究》、《投資公司風險預算管理體系研究》等相關論文,主持完成了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項目《控制科學在國有大中型企業會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Ⅷ 形容「成果豐碩」的成語有哪些急!

1、功成名遂

【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解釋】: 遂:成就。功績建立了,名聲也有了。

【出處】: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2、碩果累累

【拼音】: shuò guǒ lěi lěi

【解釋】: 碩果:大的果實;累累:形容積累很多。指結的大的果實特別多。也比喻取得的優異成績相當多。

【出處】:《補天裂》:」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

Ⅸ 形容成果豐碩的成語有什麼急!!!

形容成果豐碩的成語:碩果累累、五穀豐登、穰穰滿家、滿載而歸、豐功偉績
1、碩果累累:shuò guǒ lěi lěi
解釋: 碩果:大的果實;累累:形容積累很多。指結的大的果實特別多。也比喻取得的優異成績相當多。
出處: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
2、穰穰滿家:ráng ráng mǎn jiā
解釋: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譯文:《史記·滑稽列傳》:「甌貧窮滿點燃,骯臟邪惡滿車,五穀蕃成熟,滿倉。」
3、五穀豐登:wǔ gǔ fēng dēng
解釋: 登: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出處: 《六韜·龍韜·立將》:「是故風雨時節,五穀豐登,社稷安寧。」
譯文:《六韜龍韜.立將》:「於是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家安寧。」
4、滿載而歸:mǎn zài ér guī
解釋: 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處: 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
譯文:第二.李禮物《焚書.又焦弱侯》:「但是汝寧林知府剛才三任,他沒有一任不去,去了一定會滿載而歸。」
5、豐功偉績[ fēng gōng wěi jì ]
釋義:偉大的功績。
出 處:宋·包拯《天章閣對策》:「睿謀神斷;豐功偉績;歷選明辟;未之前聞。」
譯文:宋.包拯《天章閣回答策》:「睿策劃神斷;豐功偉績;經過選拔第二開;以前沒有聽說過。

閱讀全文

與學術成果豐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