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海南省中小學骨幹教師評選和管理辦法(試行)》等三個文件的通知的附件2
海南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評選和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貫徹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精神,規范我省學科帶頭人的培訓和管理工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我省建立中小學省、市縣兩級學科帶頭人制度。校級是否建立由其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學校的規模和需要確定。 第三條 選拔中小學學科帶頭人,應當堅持公開、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按照選拔條件和程序進行。
第四條 選拔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的范圍是:
(一) 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從本級中小學骨幹教師中選拔產生;
(二) 其他成績特別優秀的中小學專任教師、市縣教研員和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其中教育教學管理人員每周兼本學科課程須達到專任教師課時量的50%,教研員所佔比例不超過選拔名額的15%。
第五條 省級學科帶頭人一般占本學科省級骨幹教師的15%左右,市縣級學科帶頭人一般占本學科市縣級骨幹教師的20%左右。
第六條 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選拔條件
(一) 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入選的基本條件是:
1、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師德高尚,為人師表;
2、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及全省、本市縣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表現和取得的成績突出;
3、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具有創新精神。
(二) 市縣級學科帶頭人選拔條件
符合上述基本條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者可推薦為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候選對象:
1、市縣級骨幹教師期滿考核合格;
2、對任教學科具有系統的、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全面掌握任教學科的課程標准、教材並恰當運用;
3、具有現代教育理念,並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有所體現;
4、有較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有一定的教學經驗,教學水平較高,教學效果顯著,並且在本市縣教學工作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5、最近3年內做過市縣級以上的示範課、教學經驗介紹或教師培訓、教研輔導等;
6、具有教研能力,能承擔市縣級教研課題或專項研究;
7、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三) 省級學科帶頭人選拔條件
符合市縣級學科帶頭人條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者可推薦為省級學科帶頭人候選對象:
1、省級骨幹教師期滿考核合格;
2、中學高級教師或小學高級教師,近3年內堅持在教學、教研第一線,並為當地學科教學、教研工作的改革與發展做出一定貢獻;
3、最近3年內做過省級以上的示範課、教學經驗介紹或教研輔導等;
4、具有較強的教研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近3年內承擔學科教研或教育科研課題並取得階段性成果,有較高水平的經驗總結,有教科研論文、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或在省級以上會議交流、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
5、在指導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或進行教育科研方面有顯著成績;
6、有較高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能恰當或熟練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第七條 評定各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對象,採取個人申報、考核選拔、公示和自下而上、逐級評定的辦法。
第八條 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對象的評定程序:
(一) 申報、推薦。在個人自願申報的基礎上由學校組織考核評選,並將評選結果在校內公示;經校內公示無異議後,由學校做出推薦意見(連同申報表)報市縣教育主管部門。
(二) 考評、確認。由市縣主管部門組織專業考評小組進行考核選拔,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小組)審批、備案,確認為市縣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對象。
第九條 省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對象的評定程序:
(一) 申報、推薦。在個人申報和學校、市縣審核的基礎上,確定省級學科帶頭人候選人選,並在所在學校、市縣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由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將候選名單並連同省級學科帶頭人申報表送省教育廳主管部門。
(二) 考評、確認。由省教育廳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考評組進行考核選拔,做出綜合性推薦意見,並報省教育廳審核、備案,確認為省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對象。 第十條 市縣、省級學科帶頭人的培訓周期一般為五年,學科帶頭人(培訓對象)在培訓周期內每年至少必須參加40學時本級學科帶頭人的脫產培訓。
第十一條 市縣、省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分為資格培訓和提高培訓兩種形式。資格培訓是指對被推薦為學科帶頭人的候選對象在認定之前進行的培訓,培訓的時間為一年;提高培訓是指對被認定為學科帶頭人的對象進行的後續培訓。
第十二條 市縣、省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工作由本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協調和管理,由其指定的培訓機構具體實施。
第十三條 各級培訓機構要認真制定本級學科帶頭人培訓方案,確定培訓目標、內容、方式和課程計劃;各級學科帶頭人培訓方案經本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批准後實施。
第十四條 各級培訓機構要加強學科帶頭人培訓管理工作,制定資格培訓考核和培訓期滿考核的辦法,保證培訓質量。
第十五條 各級學科帶頭人培訓期滿考核合格後,由教育行政部門授權培訓機構頒發學科帶頭人培訓結業證書。 第十六條 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按照先培訓後認定的原則,在完成資格培訓並獲得結業證書後進行認定考核和發證。
第十七條 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認定考核工作在本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下,由培訓機構組織專家組在資格培訓期滿後進行考核。
第十八條 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的認定考核內容包括資格審查、思想道德、理論素質、業務水平、工作業績、帶頭作用等項目。
第十九條 省、市縣級學科帶頭人認定考核工作全部結束後,由本級教育行政部門發文公布認定名單,頒發學科帶頭人證書;市縣教育主管部門須將本級學科帶頭人名冊報省教育廳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條 學科帶頭人認定考核不合格的培訓對象,不再保留其培訓資格。 第二十一條 學科帶頭人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 努力學習政治理論,不斷更新業務知識,積極帶頭參加理論和業務進修、培訓及學術研討、交流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理論和業務素養。
(二) 將工作主要精力放在專業工作上,精通業務,嚴謹治學,勤奮工作,認真完成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安排的教育教學任務,模範地做好本職工作。
(三) 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在教育科研、教材編寫、經驗總結等方面做出貢獻。在省級以上刊物或學術會議上發表專業論文、經驗總結或科研報告,省級學科帶頭人要求每年至少2篇,市縣級每年至少一篇。
(四) 充分發揮帶頭、示範作用。日常教學課應常年向本校教師開放,每學年在本級至少展示1-2次觀摩課。
(五) 在任期內擔任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通過言傳身教,指導幫助青年教師提高師德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和實際工作效果。每位學科帶頭人在任期內必須帶徒5人,並至少培養和指導出2名本級青年骨幹教師。
(六) 積極參與教育行政部門或研訓機構組織的教育教學研討、教師培訓、對外交流等種類活動,承擔教育教學示範、觀摩和專題講座、輔導等任務。每年至少參加一次送教下鄉、支援農村或薄弱地區教育等活動。
(七) 擔負跨校兼課、兼職的責任。學科帶頭人有責任到有聘請需求的學校兼課、兼職,每學期跨校兼課、兼職工作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
(八) 學校(單位)聘請學科帶頭人跨校兼課、兼職,由教育主管部門聯系和安排。 第二十二條 省級學科帶頭人是參加省特級教師評選的必備條件。
第二十三條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為學科帶頭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教研和學術交流的條件(如必要的場地、經費、資料和使用儀器設備等);
第二十四條 學科帶頭人優先參加國內外各種高層次研修、學習考察、學術研討等活動。
第二十五條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對學科帶頭人參加培訓學習、科研課題研究給予經費支持。省教育廳對省級學科帶頭人個人的學習培訓、科研活動給予一定補貼。
第二十六條 學科帶頭人承擔教學示範、課題研究、教改實驗以及培訓、指導任務,應適當計算工作量,並給予相應的繼續教育學分。
第二十七條 學科帶頭人在教科研活動或指導教學工作取得顯著成果或做出突出貢獻的,可酌情給予一次性獎勵,標准由本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確定。 第二十八條 學科帶頭人不搞終身制,實行動態管理,原則上每五年評定一次。
第二十九條 學科帶頭人實行分級管理,省、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本級學科帶頭人。
第三十條 學科帶頭人日常管理工作由學校和本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業務管理由培訓、教研機構負責。
第三十一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定期組織本級學科帶頭人開展農村支教、送教和講學活動,有計劃地安排他們校際流動或跨校兼課,保證每位城鎮學科帶頭人每年到農村支教、送教或講學不少於一次。學科帶頭人應主動、志願到農村參加支教、送教或講學活動。
第三十二條 建立健全學科帶頭人年度考核與期滿考核制度。學科帶頭人考核在所在單位年度考評的基礎上由本級培訓機構組織的專家考評組做出評定。對年度考核評定不合格者,要進行幫助和教育,促使其改正;年度考核評定累計兩次不合格者取消其學科帶頭人資格。期滿考核成績優秀者可優先推薦為上一級學科帶頭人培訓對象或特級教師人選;未參加或未通過期滿考核者其學科帶頭人資格自行消失。
第三十三條 各級培訓機構負責制定本級學科帶頭人考核方案。考核內容依據所規定的學科帶頭人應履行的職責,採取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第三十四條 省、市縣培訓機構分別建立本級學科帶頭人考績檔案,負責收集、管理、存檔工作,認真記載他們的主要業績及對其考核、獎懲情況。
第三十五條 實行學科帶頭人證書制度,市縣級、省級學科帶頭人證書由省教育廳統一印製,進行證書注冊管理。
第三十六條 各級學科帶頭人應保證在任期內不調離本級范圍的單位,調離本級范圍單位或調出教育系統,其稱號自行消失。 第三十七條 學科帶頭人在任期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調查核實後,報相應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取消其學科帶頭人資格,收回學科帶頭人證書,取消相應待遇:
(一)在評選工作中弄虛作假,不符合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師德敗壞造成惡劣影響的;
(三)違法亂紀造成不良後果,並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刑事處罰者;
(四)不服從學校管理私自離崗不歸或出境後未經批准逾期不歸者;
(五) 其它依照法律、法規應予撤消資格的。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B. 陳雪瓊的獲獎情況
1、2000年參與的《飯店管理學》課程獲省級優秀課程獎;
2、中國財政經濟出版內社出版的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容材《現代飯店管理》獲2004年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參與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遊高職高專旅遊專業實訓教程系列教材》獲2004年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4、文章《淺談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獲2003年12月泉州社科聯舉辦的「建設寬裕型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與理論創新」徵文中獲得三等獎。
5、2005年9月5日榮獲第五屆華僑大學教學優秀特別獎。
6、被評為1997年-1999年度校優秀教師稱號;
7、本人主要參與的《旅遊飯店管理》課程1997年被評為校級優秀課程;
8、本人主要參與的《飯店管理學》課程獲1999年校級及省級優秀課程;
9、獲2006年華僑大學「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10、獲2007年華僑大學「優秀工會幹部」稱號。
11、本人主持並撰寫的《專業提升與活動特色雙贏的工會活動創新形式研究》獲2008年校工會創新活動二等獎。
12、2008年獲校2007-2008年年度科研優秀獎 。
C. 海南醫學院真的沒有那麼好么
我是海醫的,我覺得學校教學質量可以,只是學校小了一點還有一些設施不完善。學校圖書館還不錯。。我准備大二了,如果你要來海醫可以找我喔^^
D. 海南評副教授是否比其他省容易
學歷、資歷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兩年以上。
2、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具有碩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四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擔任講師職務六年以上。
4、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講師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直接申報副教授
資格:
(1)獲國家「三大獎」或「社會科學獎」三等獎以上主要完成人.(一等獎前三名,二等獎前二名,:三等獎主要負責人).
(2)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以上獎項1項(一等獎前二名,二等獎第一名)。
(3)參與完成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1項,其中本人獨立完成1個以上子項目的研究,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被《SCI》、《EI》、《ISTP》、《SSCI》或《AACl》所收錄1篇以上。
科研業績條件(指擔任講師職務期間)
自然科學(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第1、2條及3—6條中的一條)
1、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以第一作者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本學科論文不少於4篇,其中至少有1篇在國家級期刊或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代表作經同行專家鑒定達到副教授水平。
2、公開出版7萬字以上有較高水平的學術專著1部(如系合著,本人撰寫不少於7萬字);或公開出版10萬字以上有水平的本專業譯著1部(如系合譯,本人翻譯不少於10萬字);或參加編寫全國規劃教材1部,本人編寫4萬字以上;或編寫1部被多所高校正式採用為教材的教科書(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4萬字)。
3、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三大獎」(自然科學獎、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下同)四等獎以上1項(一等獎前五名,二等獎前四名,三等獎前三名,四等獎前兩名)。
4、參加l項以上省級科研項目或主持1項以上廳級科研項目,產生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5、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項(一等獎前五名、二等獎前四名,三等獎前三名)。
6、在科技開發、科技推廣、科技服務及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取得較好成績,獲省級以上獎勵1次以上;或獲得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1項以上國家發明專利(第一或第二發明人)。
E.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6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該院有教師550多人,其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人數佔在職教師總數32%,「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總數的63%,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教師3人及省委省政府直接聯系重點專家5人;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教學團隊(包括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馬乃祥
海南省教學名師(4人):鄭繼昌、上官健、謝迅、李琳娜 教學團隊序號團隊名稱團隊帶頭人等級評定時間1畜牧專業教學團隊馬乃祥國家級20082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專業群教學團隊李琳娜省級20073會計專業教學團隊上官健省級20074汽車運用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盧浩義省級20105應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朱迅德省級20116體育服務與管理(高爾夫球會管理)專業教學團隊紀春省級20127葯學專業教學團隊符秀娟省級2013 質量工程 根據2016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該院有1個國家級精品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8門省級精品課程,並建成了校內實驗實訓基地83個(其中16個為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示範實訓基地),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
國家級精品專業(1個):畜牧獸醫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網路營銷實務》
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網路營銷實務》、《珠寶鑒定》、《動物營養與飼料》
海南省省級特色專業(7個):物流管理、畜牧獸醫、汽車運用技術、珠寶首飾鑒定與工藝、工程造價、旅遊管理、物流管理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汽車運用實驗教學中心、汽車運用與營銷中心實驗室、生物技術應用實驗教學中心、現代經貿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應用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中心實驗室 省級精品課程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推薦單位批准時間1財務會計實務上官健財經學院2007年2花卉園藝崗位技術王雲惠生物工程學院2007年3食品分析王宇鴻生物工程學院2008年4動物疫病鄭繼昌生物工程學院2008年5觀賞植物栽培與應用技術劉煜生物工程學院2009年6ASP.NET3.5項目開發(C#)鍾志東工業與信息學院2009年7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原理與檢修梁朝彥土木工程學院2009年8南方果樹生產技術王雲惠生物工程學院2010年9汽車構造與維修馮義夫土木工程學院2010年10動物遺傳育種繁育學馬乃祥生物工程學院2004年11進出口合同商訂實務戴海珊財經學院2012年12葯物制劑技術古潔生物工程學院2011年 教學成果 2009年,該院教學成果《工學結合模式下的高職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與實踐》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及2009年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4年,該院教學成果《基於ESSI模式的電子商務雙能力培養體系及其實踐教育平台建設與應用》獲2014年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5年3月,該院《構建高職經管類理實一體教學體系 打造「虛擬現實商業社會環境」實踐雲平台》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這是海南省唯一獲此獎項的高校;另外《基於ESSI模式的電子商務雙能力培養體系及其實踐教育平台建設與應用》項目和《太陽能光電專業校企合作雙主體「八雙」人才共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項目,同時獲得2014年度「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根據2016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該院先後形成了「企業全程介入、工學深度融合」、「教學做一體,崗位化鍛造」、「三位一體六段制」等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對學生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學生已獲得各類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大賽獎項100多個,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個。 學生成績 2015年6月,該校旅遊學院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9名選手獲2015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烹飪賽項(高職組)熱菜單項一等獎1項,熱菜單項二等獎1項,冷拼工藝單項二等獎1項;6月5日,該校代表隊在2015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市場營銷技能大賽中獲三等獎。
2015年09月,該校商學院14級商務管理專業1名學生在「海口市自行車聯賽」總決賽中獲大學生組總積分第一名。 根據2016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該院共有32個已立項科研項目,其中19個省教育廳立項科研項目、1個省社科聯立項科研項目、1個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個省職業技術與成人教育學會規劃課題、1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商務部立項課題《新時期商務人才需求與高校商務人才培養》子課題、1個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十一五」科研規劃課題、2個海口市重點科技計劃項目;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個,省級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1個,省級職業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個等一批教學和科研成果獎勵。
2014年11月,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助理研究員、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符聰主持的海南省教育廳批准立項的「新加坡職業教育實踐及其借鑒之研究」科研項目,其系列研究論文之一《創建海南職業教育聯盟的思考》,被國家教育部主管的國家級期刊《中國教育技術裝備》發表;另外還被安徽黃山學院黨委書記徐成鋼博士主持的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項目引用,發表在權威的中文核心期刊《學術界》2014年第6期。 科研立項序號項目名稱主持人立項單位立項時間1高職院校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研究林虎海南省社科聯2007年2海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路平台林虎海南省教育廳2007年3綠色生物蛋白飼料的開發研究李軍海南省教育廳2007年4花卉香味基因的克隆及轉化蝴蝶蘭等名貴花卉植物的研究王雲惠海南省教育廳2007年5永興荔枝、黃皮、菠蘿蜜等種質資源原生地保護與新優品種選育研究王雲惠海口市政府2007年6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實訓課教學改革嘗試馮義夫海南省教育廳2007年7番木瓜的殼聚糖塗膜保鮮法研究馮義夫海南省教育廳2007年8我國職業型商務人才能力標準的研究紀春商務部2008年9商務英語專業職業能力實踐教學研究紀春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10服務型學生管理系統的研發張韌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11高職院校會計實務「五段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上官健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12行動導向教學實踐研究上官健中國教育學會2008年13職業道德事例教學研究陳煥鏡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14「珠寶鑒定」課程三個合一、兩個結合、一個目標」的教學改革探索張林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15排課的圖論方法研究孫波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16海南省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研究羅春祥海南省職業技術與成人教育學會2008年17高職應用寫作課程的改革與實踐羅春祥海南省職業技術與成人教育學會2008年18以水葫蘆為原料種植亞熱帶珍稀食用菌的研究白永莉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19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課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白永莉海南省職業技術與成人教育學會2008年20柔性製造系統運控軟體的開發與應用王忠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21文昌雞顆粒青飼料飼養試驗研究鄭繼昌海南省教育廳2008年22佛手瓜鄭繼昌海口市政府2009年23海南職業教育全文專題資料庫李海英海南省教育廳2009年24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與專業英語整合性教學研究雲潤海南省教育廳2009年25學籍學歷、成績的信息智能轉化研究陳升暉海南省教育廳2009年26高職院校汽車運用專業頂崗實習改革研究陳鍾響海南省教育廳2009年273DS MAX軟體三維建模技術在園林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劉煜海南省教育廳2009年28蟒蛇膽汁質量標准制定及葯效物質基礎研究符秀娟海南省科技廳2009年29高職高專院校《信息素養》教學體系的創新性研究方建海南省職業技術與成人教育學會2009年30旅遊飯店經營中法律風險研究吳雄海南省職業技術與成人教育學會2009年31高職金融專業「零距離就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古潔海南省職業技術與成人教育學會2009年32以就業為導向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孫鐵玉海南省職業技術與成人教育學會2009年 校訓 用雙手改變命運
該校校訓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的行為准則,「用雙手改變命運」源自偉大職業教育家黃炎培」雙手萬能」、「手腦並用」、「為個人謀生之准備」和「個人服務社會之准備」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海職院的教職員工和學生確立如下意識:
1、主人翁意識,《國際歌》中說,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校訓要求海職師生要做命運的主人,用自己的雙手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2、改革、創新和實踐意識。改變就是改革創新,海職人不能因循守舊,安於現狀,要上下求索,敢為人先,敢於實踐,手腦並用,用雙手去改變未來。
3、責任意識,校訓中的「命運」不單是指個人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學校、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海職人必須正確處理好個人、學校、國家之間的關系,責無旁貸承擔起建設國家的責任,同時也創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校徽 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徽外圈分別是該院的中英文名稱,內圈是一隻潔白聖潔的白鴿,並採用藍色圍成和填充背景,比喻該院師生攜手翱翔於藍天,奔騰於大海無止境的精神。 根據2016年1月學院官網顯示,該院校園文化活動精彩紛呈,31個學生社團多方面滿足學生的課余愛好和專業拓展需要,班級文化節、專業文化節、畢業生作品展等一批連年舉辦的品牌活動成為全校師生關注的焦點。
F. 王崇敏的榮譽獎勵
主持完成的《地方綜合性高校法學本科專業三元互動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獲海南省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主編的《中國物權法》獲海南省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論文《我國民法總則中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獲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省級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法科大學生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獲海南省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論文《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若干問題探索》獲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省級二等獎,著作《中國民法問題探索》獲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省級三等獎。《對產權界定幾個問題探討》獲海南大學「兩吳」科研獎,《法學案例教學理論與實踐》獲海南大學教學科研獎。講授的主要課程有:民法總論、物權法、知識產權法、民商法原理、房地產法學等,講授的《物權法》是海南省級精品課程,主持的民法學教學團隊是國家級教學團隊,在1999、2000年、2005年均被評為海南大學「最受歡迎的教師」。
G. 胡國柳的主要獲獎情況
1.胡國柳,李偉銘等:「現金股利還是股票股利——股權分置、公司治理與股回利分配決策?」,獲海答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13年3月。
2.胡國柳,黃景貴,裘益政:「股權結構與企業資本支出決策關系:理論與實證分析」獲海南省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9年12月 。
3.胡國柳,韋開蕾等:「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三四五』實踐教學平台創新與建設」,獲海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12年12月21日 。
H. 海口海港學校的教育成果
學校教學成果顯著,小學部、初中部每年均為海南中學、海南華僑中學、內海口市第一中學等省市重點中容學輸送大批優秀學生。2000年起,每年初三中考均有學生考取海南中學高中。高中部歷年會考合格率、高考入圍率在海口市普通中學名列前茅。2002屆高三學生九科會考合格率居全省第2名,高考本科入圍率83.7%,錄取率100%。2004屆高三會考合格率居全海南省第5名。2003至2005年連續3年高考本專科入圍率達100%。
學校學科競賽已獲國家級獎勵16人次,省級40多人次;曾獲海口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五名,市中學生男子籃球賽第一名。在新的學年,港校正朝著「設備一流、隊伍一流,管理一流、質量一流」的辦學目標,培養新世紀人才奮進!
I. 海南有什麼好學校我想去海南~
達不到一本,那就那就-------考海師吧....海南師范大學...........
歡迎加入我們海師人.............
海南師范大學,在海南除了海大就屬於老大咯!!絕對的............
而且是二本的分數就一般能上的...
金融業最好報經濟與管理學院的金融專業,我女朋友就是這專業的.海師的王牌專業..但是需要文科生!
導游最好報資源與旅遊學院...它的導游專業也是很牛逼逼的....
管理類最好報教育與管理學院....它的管理專業也是很好的專業....
嘿嘿.........熱烈歡迎你..
另附:
http://ke..com/view/28262.htm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師范大學坐落在美麗的熱帶海濱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口,校園椰風流韻、芳林疊翠、風景秀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學校現已形成以教師教育為主要辦學特色,教、文、管、理、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是海南省培養基礎教育師資和其他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辦學歷史較為悠久 海南師范大學是海南省最早成立的公辦高等學府,其前身是「國立海南師范學院」,1949年秋創建於擁有三百年歷史的海南瓊台書院內。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海南師范學院更名為海南師范專科學校。1962年,全國高校院系再次調整,將海南教師進修學校、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師范專科學校、海南工業專科學校先後並入海南師范專科學校,是當時廣東省保留下來的唯一的一所師范專科學校。1983年,學校作為海南大學師范部開辦本科教育。1986年,學校恢復海南師范學院校名。1999年,海南師范學院與海南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成新的海南師范學院。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該校增列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4年,教育部同意在學校原有基礎上籌建海南師范大學。2007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海南師范大學,並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榮獲「優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351人,其中本科生10360人,專科生541 人,碩士研究生123人。
辦學條件日趨完善 學校現有南校區、北校區、靈山校區、桂林洋校區四個校區,佔地面積157.12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7.90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13.32萬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202.03萬元,建有各類教學實驗室26個,其中海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優秀實驗室5個;有各類實習實訓基地166個。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182.3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3059種,中外文電子期刊8700多種,自建海南歷史文獻數字資源庫以及海南文獻全文、題錄等資料庫14個,是目前海南省規模最大、藏書總量最多、海南地方文獻資料最豐富的圖書情報中心。學校是CERNET海南省節點院校,在教育信息化領域一直走在海南省前列。學校擁有多功能體育館、標准田徑運動場、游泳池、足球場等各類運動場館4.23萬平方米。
學科專業較為齊全 學校設有17個學院,18個科研機構;有生態學、有機化學、基礎數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有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基地、海南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現有42個本科專業,覆蓋文學、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工學、法學等8個學科門類;擁有17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生物科學、小學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英語專業被確定為省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其中,生物科學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形成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結構合理的學科專業布局,學科總體規模與實力位居海南省高校前列。
師資隊伍素質優良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符合學校目標定位要求、適應學科專業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發展勢頭良好。現有師資727人,教授111人,副教授229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369人,占師資總數的50.8%;非本校畢業的教師641人,占師資總數的88.2%,學緣結構優化。我校有國家突出貢獻專家1人,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2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人;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1人,入選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9人,海南省教學名師6人,海南省優秀教師2人,海南省「教學十佳」7人;海南省重點(扶持)學科責任教授5人,海南省中青年學術骨幹3人;另有擔任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的兩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33人。
教學成果較為豐碩 學校以專業建設為主線,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完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海南省教學成果獎9項。學校建有省級精品課程14門,省級重點課程4門。2004年以來,我校教師共主持省部級教改項目49項,校級教改項目84項;在省部級以上多媒體教材(軟體)評比中共獲獎20項;共主編、參編教材111部,有22部教材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近三年,全校教學管理人員承擔各級教學管理及改革研究課題共81項,公開發表教學管理研究論文117篇,主編或參編教學管理研究著作19部。2006年,學校啟動的面向海南省11個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播種希望」行動計劃,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寫入2007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學校高度重視以科研工作提高師資水平,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推動本科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實力逐年增強,學術影響不斷擴大。2004年以來,該校教師主持省部級以上及橫向項目36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5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獲各類科研經費2016.49萬元;獲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和科技進步獎勵24項。2002—2006年,出版學術著作及教材253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522篇,其中在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49篇,被國際權威索引SCI、EI、ISTP等收錄的論文149篇。2004年來,我校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17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63人次。學校出版《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科版)、《新教育》等刊物,其中《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的「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欄目,被評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欄目,是全國高校學報首批入選的16個名欄中唯一的文學欄目;《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科版)入選CA(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
校園文化豐富活躍 學校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活潑、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每年舉辦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科技節、學生社團文化節、師資技能大賽等一系列在校內外頗具影響的校園文化活動。學校多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2004年被團中央評為「中國百個優秀青年志願服務集體」;2005年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實踐團隊」;2006年有兩個班級分別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全校現有學術、體育、文藝、實踐等四大類別的學生社團63個,共有注冊會員7344人,其中「綠色海南環保協會」2005年被評為「全國保護母親河先進單位」,2006年榮獲「全國優秀學生社團」稱號。近三年來,我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勵460人次,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競賽獎勵409人次。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自建校以來,學校已累計為社會培養了八萬多名各類人才,畢業生中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動模範、省部級黨政領導幹部、文化藝術體育精英、知名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俊傑輩出,桃李芬芳。海南省80%以上的中學教師,90%的中學校長、特級教師和教學骨幹均是我校畢業生。近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專業基礎,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近三年,該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252人次。我校學生2005年獲得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2006年、2007年分別榮獲中國第三屆、第四屆青少年科技進步創新獎1項。2006年,我校在全國師范院校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中,榮獲組織單位獎,有4人獲得一等獎,6人獲得二等獎,7人獲得三等獎。
合作交流日趨頻繁學校確立了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服務面向定位,充分發揮毗鄰港澳,面向東南亞的人緣地緣優勢,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學術交流日趨頻繁,國際影響不斷增強。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和台灣等地區的8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互派學者訪問講學,互派學生交流培養,開展學術交流及合作辦學,推進了我校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發揮「一基地三院校」優勢(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首批批准設立的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指定招收外國留學生院校、國家漢辦指定的海外漢語教師培訓院校、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培訓院校),積極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支持周邊國家華文教育;與泰國海南會館共建育民華文學校、與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漢語教學中心共建孔子學院;承擔了海外漢語教師和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的培訓和外派任務,先後派出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2批76人次,對外漢語教育蓬勃發展。學校還先後為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等國家培養長、短期留學生千餘人次。學校加強與港澳台地區和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特別是瓊籍華人華僑的聯系,對外影響日益擴大。
J. 海南省那個大學英語排名最好
一提起海南,大家一定會想到海浪、沙灘,適宜的氣候。但一提起海南的高等教育,大家就了解的很少了。除了省內的「211」工程高校海南大學外,海南的高校很少被人提及。但海南的高校卻為海南的高等教育貢獻很多,下面隨小優一起來了解下海南的人氣院校吧!
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是於2007年8月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合並組建而成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學校秉承「海納百川 大道致遠」的校訓,弘揚「自強敬業 厚德弘毅」的校風迎頭趕超、創新發展。2008年12月,經國家批准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2年,躋身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建設行列,先後獲得「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等建設支持; 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聚全省之力辦好海南大學」的重大決策部署;同年,海南大學成為教育部與海南省政府 「部省合建」高校,納入教育部直屬高校排序。
國家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植物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農業部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師范大學位於美麗的濱海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口市,現有龍昆南、桂林洋兩個校區,佔地面積約3100畝,是省部共建高校、海南省重點大學,是中宣部批準的首批部校共建新聞學院高校,是卓越師資、高級專門人才重要培養基地,被譽為「瓊島名校,教師搖籃」。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積極推進「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教育教學綜合改革。近年來,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個。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是海南省獲得最多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高校。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就業率均保持在92%以上,榮獲2016-2017年度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評估A等級稱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公辦本科院校。
省級重點學科:生態學、有機化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基礎數學
省級培育學科:體育學、中國史、美術學、地理學
海南醫學院
海南醫學院(簡稱「海醫」)坐落在素有「椰城」之稱的風光旖旎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海南省省會海口市,是海南省唯一一所省屬公辦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也是全國唯一一所地處熱帶地區的醫學高等學府。《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聯合發布的上海軟科2017年中國最好大學500強排行榜上,海醫排名第302名,名列海南省大學第二。
學校前身是1947年林筱海先生創立並擔任首任校長的私立海強醫事職業學校和1948年宋子文先生創建並擔任首任董事長的私立海南大學醫學院。兩校於1951年合並為海南醫學專門學校,後更名為海南醫學專科學校、海南大學醫學部。1993年經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正式建立海南醫學院,隸屬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重點學科:中醫肝膽病學
教育系統省級重點學科:葯物化學、內科學、婦產科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急診醫學、腫瘤學
衛生系統省級重點專科:病理學、婦產科學、神經內科學、醫學影像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葯學
省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葯學、預防醫學、中醫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醫學檢驗、口腔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勞動與社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