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借殼上市與反向收購有何區別
借殼上市與反向收購的區別:
一、含義不同:
借殼上市是指一間私人公司透過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借殼上市,是很多中小企業謀求發展,實現資本變現的一種重要手段。
反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收購一家殼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該公司,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務,使之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原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一般可以獲得上市公司70%-90%的控股權。
二、實現方式不同:
借殼上市就是想上市的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
反向收購通過買殼,對上市公司「殼」資源進行重新配置的活動,實現間接上市。
三、報告的主體不同:
借殼上市,由於借殼企業的資產、負債甚至連同人員、業務和經營資質一起進入選為「殼」公司的上市主體,該上市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的報告主體因此而發生重大變化。
反向收購,一般無需同時進行整體轉讓或重大資產出售,實際購買方的資產、負債、人員並沒有注入所購買的上市主體,只是取得了對該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被購買的上市公司作為經營主體持續經營,該上市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的報告主體不會因此而發生重大變化。
『貳』 借殼上市與反向收購有何區別
借殼上市與反向收購的區別:
反向收購,一般無需同時進行整體轉讓或重大資產出售,實際購買方的資產、負債、人員並沒有注入所購買的上市主體,只是取得了對該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被購買的上市公司作為經營主體持續經營,該上市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的報告主體不會因此而發生重大變化。
借殼上市,由於借殼企業的資產、負債甚至連同人員、業務和經營資質一起進入選為「殼」公司的上市主體,該上市公司個別財務報表的報告主體因此而發生重大變化。
借殼上市:
借殼上市是指一間私人公司透過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借殼上市,是很多中小企業謀求發展,實現資本變現的一種重要手段。
直白地說,借殼上市就是想上市的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
反向收購:
1.反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收購一家殼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該公司,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務,使之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原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一般可以獲得上市公司70%-90%的控股權。
『叄』 借殼成功好,還是股權轉讓成功好
借殼成功是上市的一個路徑,可以通過證券市場大大提高身價。所以,借殼更好。
『肆』 借殼,買殼,收購,合並這些對雙方股價有什麼影響為什麼不要資料
借殼上市
指一間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透過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
例子
盈科數碼動力
1999年4月,李澤楷旗下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盈科拓展把旗下資產包括數碼港發展權注入上市公司得信佳,得到大約6成股權,在消息刺激下,得信佳的股價由不足0.1港元升至個位數字,上升數十倍。其後得信佳改名為盈科數碼動力。
買殼上市
是一家優勢企業通過收購債權、控股、直接出資、購買股票等收購手段以取得被收購方(上市公司)的所有權、經營權及上市地位。目前,在我國進行買殼、借殼一般都通過二級市場購並或者通過國家股、法人股的協議轉讓進行的。
買殼上市一般能帶來業績的提升,有的會產生脫胎換骨的變化。一般通過買殼上市後,殼公司在二級市場會被投資者重新認識,引起股價的上揚。所以說,買殼上市是二級市場一個永恆的炒作題材。
收購
是指買方企業從賣方企業購入資產或股票以獲得對賣方企業的控制權。
一般來說,被收購的公司為擁有一定的優良的資產,只是因為一時資金流較為緊張,或業績不如預期等原因才會股價下跌,成為其他的公司收購的對象.而收購的公司一般擁有較強的資金流,等其注入資金後被收購的公司便會起死回生,股價上揚.但公司被收購屬於重大的事項,回被交易所暫時停牌.
合並
是指兩家以上的公司依契約及法令歸並為一個公司的行為。公司合並包括吸收合並和創新合並兩種形式:前者是指兩個以上的公司合並中,其中一個公司因吸收了其他公司而成為存續公司的合並形式,後者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通過合並創建了一個新的公司。
強強聯合股價會漲 很遺憾 基本上都是 弱弱聯合 那就是跌啦
『伍』 股票裡面借殼上市和投資實際控制人變更是什麼意思啊
借殼上市指的是一個上市公司嚴重虧損,甚至已經進入三板,一般來說,這樣的上市公司只專有一個上市資屬源,其餘的,如,資本、業務和利潤基本上已經沒有了,甚至停止運營了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就是殼公司。如果有一家優質的公司為了盡快上市,而不用通過嚴格的上市審批流程,就會直接把自己的優質資產完全注入這個殼公司實現上市。這樣,公司的一切資產與業務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變成了一個成長性公司。所以,一般這樣的股票就會在上市後大漲,因為,他已經代表了注資公司的一切特性了。投資實際控制人一般是指控制公司資產的大股東,一般來說,這個最大的股東至少要擁有30%以上的股份才能成為實際控制人。如果進行股份轉讓後,讓別的股東成為了公司股份的控制人了,就是投資實際控制人變更,這是通過股權轉讓來完成的。
『陸』 轉讓股權、重組、 借殼 哪個最好
借殼最好 是人家公司收購上市公司 重組次之 一般屬於收購兼容 轉讓股權意義不大 本質沒變
『柒』 公司怎麼借殼上市
借殼上市大體分三步:
1.集團公司先剝離出一塊優質資產上市;
2.上市公司通過配股來籌集資金;
3.上市公司用這一筆資金反過來購買集團公司的另一塊資產。
借殼上市一般有四種方法:
一:花錢買殼
花錢買殼還有一個專業的名字:股權的有償轉讓。
借殼方通過股權轉讓協議來,獲取對殼公司的控制權。簡單粗暴的就是「買殼上市」——賣股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空口無憑,所以還得簽個股權轉讓協議。舉個例子
廣晟有色獲得控制權成功上市,而殼公司S*ST聚酯也從退市破產邊緣懸崖勒馬,成功涅槃。
總結:這股權轉讓協議一般只在借殼方和少數上市公司大股東之間進行。中小股東的權益並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在股權的轉讓過程中,中小股東很容易成為背鍋俠。
二:空手套殼
專業一點的叫法:股權的無償劃撥。這里一定要說一個前提,這個方法只適合百分百「皇家血統」。具體方式是通過變更股權持有人,來強化對於殼公司的控制以達到提高資產運營效率的目的。
舉個例子:
假設有A/B兩家純種的國企,可是A經營不善,雖然是個上市公司吧,跟賠錢貨沒什麼兩樣;B呢,效益好而且還有做大的做強的趨勢。於是,B公司在政府的大樹下以極低的劃撥成本和基本為零的收購成本不費吹灰之力的實現了「空手套殼」。
總結:剛起頭就說了,這種招式一般平民百姓玩不起,在市場上也是非常不常見的。
三:趁火打殼
專業叫法:司法裁定。申請破產保護或進入破產清算的上市公司因為無法還債,拿不到錢的債主只好向法院申請對大股東所持有的資產進行凍結、拍賣、抵債,投資者以競價的方式取得拍賣股權。說白了就是,殼公司山窮水盡求包養,買殼方突出重圍來解救。
總結:這種招式呢,弊端之一就是既然是競價拍賣,難免「情侶眾多」,一哄抬收購成本自然水漲船高,而且既然是被迫抵債,買殼的公司也有可能會承擔債務風險。
四:聚沙成塔
專業一點的叫法:二級市場公開收購。收購方在二級市場購買上市公司流通股。只有當企業通過二級市場購買股票達到需要披露的股權比例的時候,企業已經獲得控股地位或者已經距離控股地位不遠收購才有望完成。比如:A公司的股份在市場上是流通的並且分散在不同的股東手中,可是被B公司看上了,非得占為己有,怎麼辦呢?那就得一點一點的從A股公司股東的手中買,東拼一點西湊一點,慢慢的掌握A公司的股份,抱得美人歸。
總結:這一招說實話在我國用的也不多,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上市企業的流通股比例太小,就算全部收購也無法實現對上市公司的控股。當然,直接收購流通股份,通常要以高出凈資產數倍的股票價格購買成本過高,並且收購程序復雜,操作不方便。
『捌』 借殼上市和融資啥關系
借殼上市是融資的一種方式。
融資方式包括上市融資,上市融資包括國內上市融內資、容境外上市融資、買殼上市融資。因此,借殼融資是上市融資的一種方法。企業融資有八大渠道即: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企業內部融資;項目融資;貿易融資;專業化協作融資;政策融資;上市融資。
借殼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關聯交易,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關聯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據有關的監管要求,充分、准確、及時地予以公開披露。
(8)借殼轉讓擴展閱讀:
借殼上市的實際案例
1、盈科數碼動力
1999年4月,李澤楷旗下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盈科拓展把旗下資產包括數碼港發展權注入上市公司得信佳,得到大約6成股權,在消息刺激下,得信佳的股價由不足0.1港元升至個位數字,上升數十倍。其後得信佳改名為盈科數碼動力。
2、盈科大衍地產
2004年5月,電訊盈科分拆旗下地產業務,包括貝沙灣(數碼港的地產部分)、北京盈科中心、電訊盈科中心、其它投資物業和相關物業及設施管理公司,注入上市公司東方燃氣,並把東方燃氣改名為盈科大衍地產,並透過配股減持盈科大衍地產的股份,套現大約3億港元。
『玖』 股權轉讓是借殼嗎,二者有什麼區別
股權轉讓跟借殼不同。前者一般是部分股權的轉移,即從a轉到b手裡,而公司的主營業務專不變,公司的屬實際控制人一般不發生變化。借殼上市往往是把新業務注入上市公司,把原有的業務剝離,從而帶來主營業務和控股股東的改變。重組的標的資產,如果在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等幾個方面,有一個指標超過上市公司的100%,就構成借殼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