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洪水頻率計算中,設計成果的合理性檢查方法有哪幾類
洪水峰、量頻率計算概述洪水頻率計算是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數值是確定工程規模的重要依據.設計洪水如何全而考慮工程安全與經
濟
Ⅱ 請問那位前輩有成都干溪坡水電站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 ,可以發給我看下嗎,我現在這這做這個課程設計,謝謝
干溪坡尾水電站初步設計
10 施工組織設計
10.1 施工條件
10.1.1 工程概況
干溪坡尾水水電站位於天全河幹流干溪坡尾水段,距天全縣城約5km,上接干溪坡水電站尾水,下與禁門關水電站正常蓄水位相銜接。干溪坡尾水水電站採用河床式開發,電站壩(廠)址控制流域面積為1390km2,占天全河全流域面積的62.6%,基本控制了天全河中上游地區。干溪坡尾水電站為單一徑流、引水式電站,設計引用流量85m3/s,設計工作水頭7.5m。裝機4800KW(3×1600KW),電站由攔河閘段、廠區樞紐段兩大部分組成。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准》SL252-2000規定,本工程屬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築物按2級設計,次要建築物按3級設計,臨時建築物按4級設計。 本樞紐主體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工程開發任務主要為發電,無供水、灌溉、防洪等綜合利用要求。
泄洪沖砂閘段由攔河閘、河道整治建築物、進水閘、水電站廠房、尾水渠等組成。攔河閘兼有擋水和泄水作用,於選擇的壩址處,在河床段布置7孔泄洪沖砂閘,閘孔寬9.50m,採用平面鋼質閘門,採用7台QPQ2×25卷揚式啟閉機控制,閘室底板長13.0m,閘底板高程為793.50m,閘墩頂部高程為804.20m,於閘前設長22.0m的C20砼鋪蓋,前厚0.6m,閘後設36.0m長的C20砼護坦,厚0.8m。護坦末設低於河床3.0m深的齒槽及防沖槽。槽內拋填塊石。
在右岸設三孔進水閘。閘室長10m,孔口尺寬×高為5.0×4.0m,採用平面鋼質閘門,由三台QPQ2×16卷揚式啟閉機控制,進水閘後接漸變段。
廠房布置在右岸,下距禁門關電站取水口約350m,主要有主廠房、付廠房、升壓站、進廠公路及防洪牆等組成。
電站主體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表10-1-1
編 號 項 目 名 稱 土石明挖 m3 土石填築 m3 混凝土 m3 鋼 筋 t 砌石工程 m3
1 第一部分:建築工程 84480 12325 20066 7458 315
1.1 泄洪工程(泄洪閘段) 33345 4825 12491 247 315
編 號 項 目 名 稱 土石明挖 m3 土石填築 m3 混凝土 m3 鋼 筋 t 砌石工程 m3
1.1.1 泄洪工程 33345 4825 12491 247 315
1.2 廠房及擋水工程 50593 7500 7517 7209
1.2.1 壩後廠房及擋水工程 32393 7500 7104 169
1.2.2 尾水渠工程 18200 413 7040
1.3 升壓變電站工程 542 58 3
1.3.1 開關站工程 542 58 3
2 第二部分:臨時工程 8547 4168 909
2.1 導流工程 8547 4168 909
2.1.1 導流明渠工程 5213 909
2.1.2 導流圍堰工程 3334 4168
本電站以發電為單一開發目標,無防洪、航運、灌溉、漂木等綜合利用要求。
本電站施工對外交通運輸根據工程區周邊交通狀況採用公路運輸方式。
大宗物資中水泥主要採用天全縣生產的水泥,鋼筋、鋼材、機電設備在成都購買,木材、油料及火工材料由當地解決,生活物資從天全縣采供。
工程區內水質良好,可作生產、生活用水;施工用電直接從附近電源點引一回10KV線路至工區。
針對該工程的特點,有眾多施工隊伍可參與施工,可實行招投標選擇施工隊伍。
10.1.2 水文、氣象
天全河流域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熱,降水豐沛,雨日多的特點。
本流域為盆地到高原的過渡帶。流域由西向東傾斜,西部流域分界海拔高程在3000~5000m,東西海拔高度懸殊,地形條件有利於水汽的輸送和抬升。因而降水量較為豐沛。但受地形作用,降水量各地相差較大。總體上看,河谷地帶較山坡雨量少,就全流域而言,上游大於中下游。流域內降雨在年內分配不均勻,雨量集中於汛期。5~10月降雨量占年雨量的80.4%,12~3月枯水期占年總量的9.5%。電站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見表10-1-1。
根據天全氣象站的觀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15.1℃,歷年極端最低氣溫-6.7℃,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6℃。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682.4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數為235.7d,多年平均雷電日數29.4d,多年平均蒸發量814.8mm,多年平均濕度83%,平均風速1.0m/s,最大風速為25m/s。
電站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表
表10—1—1 單位:m3/s
位置 計算時段
(月) 使用時段
(月) 設計流量(m3/s)
2% 3.3% 5% 10% 20%
壩、廠址 12~3 12~3 183 163 146 118 91
4 4 392 351 317 260 204
5 5.1~5.20 439 410 384 340 292
6~9 5.21~l0.10 2800 2550 2360 2020 1660
10 10.1l~10.31 439 398 364 307 249
11 11 219 193 172 136 103
10.1.3 工程地質
工程區在大地構造上處於揚子准地台西緣與青藏高原接壤的龍門山構造帶東邊,位於北東向龍門山隆起褶斷帶之西南端寶興背斜南東翼,並處於東南龍門山主邊界斷裂(大川~天全斷裂),西南天全~滎經斷裂所切割的塊體內。區內經歷多次構造運動,產生和發展以北東向褶皺、斷裂為主,並伴有北西向斷裂的基本構造格架。工程場地內無區域性斷裂構造,本身不具備發生中強地震的地質條件,地震效應主要受外圍中強地震波及的影響,外圍歷史地震對工程區的最大影響烈度均未超過Ⅶ度。經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復核,本工程場地在50年超越概率10%時,地震烈度為7.4度,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為119cm/s2。
河床式電站水庫區,無影響工程成立和水庫正常運行的不良地質條件和工程地質問題,主要是淤積問題。
閘基持力層宜為漂卵礫石夾砂,能滿足低閘對地基承載力、抗滑穩定性的要求。但該層均勻性差,存在不均勻變形問題。尤其是分布其中的粉細砂層,分布范圍大,埋藏淺,結構松軟,承載力低,具有在強烈地震條件下產生液化的可能性。建議對閘基進行加固處理,並採取適應性較強的建築結構措施。河床及兩閘肩堆積層均存在強透水帶,兩岸地下水位低於正常高水位,故存在閘基及繞閘肩滲漏問題,應採取防滲處理措施。左岸岸坡為川藏公路路基,邊坡陡峻~直立,不能再行開挖破壞岸坡結構,應採取護坡措施。右岸坡度較緩,基岩卧坡角在ZK1以右為3~5°,目前自然岸坡整體穩定,但坡體由孤塊碎石夾砂土組成,永久穩定性差,需設採取工程措施予以保護。閘體下游沖刷區河床和漫灘系擋水壩建成後庫內堆積的漂卵礫石夾砂,局部為砂夾卵礫石,並夾砂層透鏡體。其結構鬆散,抗沖刷能力低,須採取相應的抗沖刷工程措施。
圍堰地基持力層為河床漂卵礫石夾砂,其承載力能夠滿足要求。但透水性強,存在滲漏及滲透穩定等問題,因此圍堰地基需採取防滲處理措施。
在本電站開發河段內,天全河左岸有川藏公路沿岸邊通過,沒有廠址地形條件,不宜布置建築物。右岸據其地形地質條件,一段為工程建築棄渣堆積的塊碎石陡坡、峻坡,渠道高程位居坡腳沖刷區,須採用鋼筋混凝土箱型渠道埋築於河床中;二段~四段渠道須沿河漫灘填築渠道。前池須填築於天全河右河漫灘和右岸塊碎石堆積層岸坡地帶(類同於右取水閘段),應對右側開挖邊坡採取護坡工程措施;池基為漂卵礫石夾砂,地形地質條件可行。
本工程引水式方案的前池區與全閘方案的取水閘段地形地質條件類同,壓力管道與廠房緊連,其間無鎮墩,防洪牆地基與廠房、尾水渠地基類同。廠址位於下寺處天全河右河漫灘上和二級階地前緣地帶。廠基為漂卵礫石夾砂,局部有砂層透鏡體,下伏基岩為二迭系下統石灰岩。廠房地基持力層主體為為漂卵礫石夾砂,能適應其地基持力層要求,但需對粉細砂透鏡體加強工程處理措施。廠基漂卵礫石夾砂屬強透水層,地下水豐富,在施工中可能產生基坑涌水,應採取降排水措施。廠房下部將位於洪水位以下,須構築可靠的防洪工程。
尾水渠位於天全河右河漫灘上和二級階地前緣地帶。渠道地基和渠道左邊坡、防洪牆地基為漂卵礫石夾砂。由於尾水渠開挖深度不大,其邊坡穩定性較好。主要問題是渠道左邊坡、防洪牆地基的不均勻變形,建議加強工程處理措施。
防洪牆上游接頭處可嵌入較完整基岩岸坡中;下游接頭處為二級階地前緣地帶,建議結合廠基開挖,接頭嵌入二級階地台地一定深度。漂礫卵石夾砂層屬強透水性,存在滲透變形和基坑涌水等問題,需對防洪牆地基進行防滲處理,加強施工降排水措施。
廠房右邊坡為二級階地前緣地帶,總體地形地質條件較好,不存在廠房右邊坡穩定性問題,建議作適當護坡處理。
升壓站布置於二級階地上,地形地質條件完全滿足要求。
10.1.4 天然建築材料
1、砼骨料
工程庫區河段有大面積的天然砂礫石富集料場,鄰近河段亦有多個料場,料場勘察儲量大。。各料場高出枯水期河水面一般1.5~3.5m,汛期大部分將被淹沒,建議在枯水期間開采,儲備使用,各料場均位於天全河左、右兩岸河床漫灘,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各料場砂礫石總儲量為130.61萬m3。含砂率為13.93~21.76%,凈砂(層中砂)儲量約為20萬m3;凈礫卵石儲量約為52萬m3。粗骨料(礫石)中≤80mm含量為32.14~55.84%,儲量約為28萬m3;>80mm儲量約為22萬m3。各料場>150mm含量普遍較大,一般為25.5~45.38%。
各料場混凝土用細骨料(砂)除孔隙率均偏高,堆積密度、細度模數、平均粒徑大多偏小;含泥量除小河、吊場壩料場偏大外,各料場細骨料其餘指標均滿足質量技術要求,建議使用時加強沖洗。
混凝土用粗骨料輕物質含量不合格,需進行沖洗處理,其餘各項試驗指標均符合質量技術要求,各料場中大於80mm超徑料含量約佔40%以上,岩質堅硬,可用其製作人工砂石料。因此,砼骨料主要從開挖棄料中篩選,不足部分外購。
2、土料
本工程所需土料主要用於施工圍堰防滲,主料場為天全縣城附近天全河右岸的沙壩土料場,距閘址和廠址區距離約為4km,有108國道相通,交通方便。
沙壩土料場位於斜坡上,為第四系坡、殘積堆積層,表層為耕植土,厚0.3~0.4m,其下為粘土,局部為粉質粘土夾少量碎石,厚1.5~2.2m,下伏粉砂質泥岩。勘探試驗成果表明:粘土的粘粒含量為40.5~50.2%,有用層儲量為3.04萬m3,無用層體積(地表耕植土)為0.72萬m3,佔用農田約28.7畝。
該料場粘粒含量、塑性指數、天然含水量偏高,其餘指標符合技術要求,可作為施工圍堰用土。
10.2 施工導流
10.2.1 導流標准及時段
干溪坡尾水電站為單一徑流電站,設計引用流量85m3/s,設計工作水頭7.5m。裝機4800KW(3×1600KW),電站由攔河閘段、廠區樞紐段兩大部分組成。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准》SL252-2000規定,本工程屬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築物按2級設計,次要建築物按3級設計,臨時建築物按4級設計。其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見表10-2-1。
電站分期洪水計算成果表
表10-2-1 單位:m3/s
位置 計算時段
(月) 使用時段
(月) 設計流量(m3/s)
2% 3.3% 5% 10% 20%
壩、廠址 12~3 12~3 183 163 146 118 91
4 4 392 351 317 260 204
5 5.1~5.20 439 410 384 340 292
6~9 5.21~l0.10 2800 2550 2360 2020 1660
10 10.1l~10.31 439 398 364 307 249
11 11 219 193 172 136 103
根據水工建築物的布置情況、結合施工進度分析認為河床建築物可利用枯水時段建成,推薦採用分期導流,一期工程為左岸4孔泄洪閘門,二期工程為右岸2孔泄洪閘和廠房。導流時段擬選為10~5月,相應導流設計流量Q=292m3/s。
10.2.2導流方式
根據樞紐的地形、地質及水工建築物布置等條件,河道縱坡較緩陡,導流流量相對較大,導流時段相對較長,經綜合比較採用枯期右岸明渠過水、汛期利用建好的泄洪閘渡汛、主體工程分期施工的導流方案。二期圍右岸2孔泄洪閘及廠房,利用完建的左岸4孔泄洪閘導流。
10.2.3導流規劃
根據施工進度安排,第一年9月初開始右岸明渠開挖和襯砌,10月初截流並填築圍堰至設計高程,中旬即可進行基礎開挖,導流至5月底即拆除圍堰、封堵明渠並進行右岸廠房段基礎開挖。第二年枯水期進行水閘上部施工、閘門安裝以及右岸廠房段和2孔泄洪閘施工。
10.2.4 導流建築物
由於工程規模較大,導流流量較大,導流建築物主要為導流明渠、上下游土石圍堰和土工膜防滲。
(1)一期工程
導流明渠總長約198m,底寬6m,邊坡1:0.5,考慮進出口水位銜接,進口底板高程為792m,出口底板高程為789m,明渠縱坡約1.5%,經水力學計算水深3.4m,鑒於流速較大,又考慮一期基坑防滲問題,明渠採用M7.5漿砌塊石護坡,水泥砂漿抹面。
根據水力計算成果,一期上游圍堰擋水位為795.4m,加安全超高0.5m,上游圍堰堰頂高程為795.9m,最大高度約3.5m,採用土石圍堰,堰頂寬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
根據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查得在流量為292m3/s時下游水位為795.2m,加安全超高0.5m,一期下游圍堰堰頂高程為795.7m,最大高度約3.2m,採用土石圍堰,堰頂寬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
縱向圍堰堰頂高程為795.9m,最大高度約2.5m,以閘門隔水擋牆作為中間部分,延伸部分M7.5漿砌塊石,採用漿砌塊石部分堰頂寬2m,坡度取1:0.6。
(2)二期工程
根據水力計算成果,二期上游圍堰擋水位為795.4m,加安全超高0.5m,上游圍堰堰頂高程為795.9m,最大高度約2m,採用土石圍堰,堰頂寬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
根據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查得在流量為292m3/s時下游水位為795.2m,加安全超高0.5m,二期下游圍堰堰頂高程為795.7m,最大高度約2.5m,採用土石圍堰,堰頂寬3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1.5。
導流工程量見表10-2-1。
導流工程量表
表10-2-1 單位:m3
項 目 土方開挖
m3 M7.5漿砌塊卵石
m3 M7.5砂漿抹面
m2 土石填築
m3 鉛絲石籠護面m3 土工膜
m2
導流明渠 5213 909
2900 1352
一期圍堰 3289 326 1085
縱向圍堰 322 54 180
二期圍堰 879 108 361
合 計 5213 1231 2900 5520 488 1626
10.2.5 導流建築物施工
1、施工程序
根據導流規劃及方案,一期施工導流採用明渠導流方式,第一年9月初開始右岸明渠開挖和襯砌,10月初截流並填築圍堰至設計高程,中旬即可進行基礎開挖,導流至5月底即拆除圍堰,封堵明渠並進行右岸廠房基礎開挖。第二年枯水期進行水閘上部施工、閘門安裝、廠房及2孔泄洪閘施工。
2、施工方法
導流明渠砂卵石開挖採用1.6m3反鏟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
漿砌石的塊卵石於渣場人工撿選,農用車運輸至工作面,砂漿人工拌制,膠輪車運輸。
圍堰土石填築料(土料就近開采)採用1.6m3反鏟回採,8t自卸汽車運輸至工作面,推土機推平壓實。
圍堰拆除採用1.6m3反鏟挖裝,8t自卸汽車運料。
10.3 主體工程施工
10.3.1 樞紐泄洪沖砂閘段施工
1、工程概況
攔河閘兼有擋水和泄水作用,於選擇的壩址處,在河床段布置7孔泄洪沖砂閘,閘孔寬9.50m,採用平面鋼質閘門,7台QPQ2×25卷揚式啟閉機控制,閘室底板長13.0m,閘底板高程為793.50m,閘墩頂部高程為804.20m,於閘前設長22.0m的C20砼鋪蓋,厚0.6m,閘後設36.0m長的C20砼護坦,厚0.8m。護坦末設低於河床3.0m深的齒槽及防沖槽。槽內拋填塊石。
2、施工方法
(1) 土石方開挖
土方開挖採用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石方開挖採用YT-28風鑽打眼,電力起爆,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
(2) 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由3×0.8m3混凝土拌和站供料,汽車或農用車運輸入倉澆築,下部直接入倉或溜槽入倉,上部用挖掘機吊運。2.2kw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模板採用組合鋼模板。
(3)砂卵石填築與回填
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拖拉機碾壓或打夯機夯實。
(4)漿砌石
於開挖料中撿選堆存,人工抬運安砌,灰漿攪拌機拌制砂漿,膠輪車運輸至工作面。
(5)大塊石回填
在開挖料中分選,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反鏟輔助拋填。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見表10-3-1。
10.3.2 進水閘廠房段施工
1、主要施工特性
在右岸設三孔進水閘。閘室長10m,孔口尺寸寬×高為5.0×4.0m,平面鋼質閘門,由三台QPQ2×16卷揚式啟閉機控制,進水閘後接漸變段。
廠房布置在右岸,下距禁門關電站取水口約350m,主要由主廠房、付廠房、升壓站、進廠公路及防洪牆等組成。
主廠房縱向總長39m,橫向為滿足閘門、進水室及漸變段布置要求,進水段作成重力式結構,主廠房緊接其後,進水室、漸變段、主廠房連成整體,橫向總長31.6m,部分主廠房(特別是安裝間)已嵌入右岸,既有利於左岸泄洪,也有利於廠房部分外界連系和壩端防滲。
付廠房布置在右岸坡上,緊鄰主廠房和進場公路,升壓站緊接付廠房下游端牆,平面尺寸7.6×18.2m。
為了滿足集水井布置要求,在主廠房的安裝間下布置集水井和水泵房,使安裝面地坪高程795.30m,比發電機層地坪(792.00m)高3.3m,能滿足安裝檢修對凈空的要求,同時也便於進廠公路的連接。
進廠公路布置在主廠房右端,公路左側設防洪堤,防洪堤採用鋼筋砼扶壁式擋牆,便於進廠公路的布設。
2、施工方法
(1) 土石方開挖
土方開挖採用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石方開挖採用YT-28風鑽打眼,電力起爆,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
(2) 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由3×0.8m3混凝土拌和站供料,汽車或農用車水平運輸,用4510型塔吊吊運入倉。2.2kw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模板採用組合鋼模板,對結構復雜部位採用木模板。
(3)砂卵石填築與回填
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拖拉機碾壓或打夯機夯實。
(4)漿砌石
於開挖料中撿選堆存,人工抬運安砌,灰漿攪機拌制砂漿,膠輪車運輸至工作面。
(5)大塊石回填
在開挖料中分選,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反鏟輔助拋填。
工程主要機械設備表
表10-3-1
序 號 設 備 名 稱 單 位 數 量 備 注
1 1.6m3挖掘機 台 2 與大壩共用
2 1m3挖掘機 台 2 與大壩共用
3 8t自卸汽車 台 8 與大壩共用
4 農用車 台 8 與大壩共用
5 拖拉機5 台 3 與大壩共用
6 混凝土拌合站(3×0. 8m3) 座 1 與大壩共用
7 灰漿攪拌機 台 2 與大壩共用
8 抽 水 站 座 2 與大壩共用
9 潛 水 泵 台 5 與大壩共用
10 清 水 泵 台 5 與大壩共用
11 鋼筋剪斷機 台 2 與大壩共用
12 鋼筋彎曲成形機 台 2 與大壩共用
13 電 焊 機 台 4 與大壩共用
14 園 盤 鋸 台 2 與大壩共用
15 電 刨 台 2 與大壩共用
16 2.2kW插入式振搗器 台 5 與大壩共用
17 蛙 夯 機 台 5 與大壩共用
18 塔 吊 台 1
10.3.3 尾水池施工
1、主要施工特性
尾水池寬24m,長5m,其後為320m尾水渠。尾水渠採用矩形斷面,寬20m,水深2m,為寬淺式渠道,使水位的變幅不因流量改變而過大,以利機組運行。尾水渠與主河道之間設隔水堤,堤頂795.00m,以避免中小洪水時淤積。
2、施工方法
(1)土石方開挖
土方開挖採用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石方開挖採用YT-28風鑽打眼,電力起爆,1.6m3挖掘機裝碴配8t自卸汽車運輸出碴。
(2)砂卵石填築與回填
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拖拉機碾壓或打夯機夯實。
(3)漿砌石
於開挖料中撿選堆存,人工抬運安砌,灰漿攪機拌制砂漿,膠輪車運輸至工作面。
(4)大塊石回填
在開挖料中分選,1m3反鏟配農用車運輸,反鏟輔助拋填。
主要機械設備表
表10-3-2
序 號 設 備 名 稱 單 位 數 量 備 注
1 1.6 m3挖掘機 台 2
2 2m3裝載機 台 1
3 3×0.8 m3拌和站 座 1 與廠房共用
4 膠 輪 車 輛 15
5 2.2kw插入式振搗器 台 2
10.4 施工交通運輸
10.4.1 對外交通運輸
四川省雅安天全乾溪坡尾水電站位於青衣江主要支流天全河下游天全縣沙坪鎮響水溪境內,工程區局限於干溪坡水電站與禁門關水電站之間的約1.40km河段內,在天全縣城上游約4~5km,左岸有川藏公路沿天全河左岸上通過,右岸有廠礦公路通過,對外交通十分方便。
工程施工的水泥採用天全縣生產的水泥,鋼材來自成都,火工材料採用雅安生產的炸葯、雷管,木材、油料、施工人員生活物資就近采購,機電及金屬結構設備從生產廠家經公路輸至電站。
10.4.2 場內交通運輸
本工程區域內有公路全線貫通,並從公路上有臨時便道直通樞紐,僅需加固擴寬即可,對內交通方便。
10.5 施工通信
工程區所處天全縣已建成較為完善的、以光纖干線為骨架的地方郵電通信網路,並接入全省的郵電通信網,電站位置處信號良好,因此對外通訊採用手機。
10.6 施工總布置
10.6.1 布置條件和原則
干溪坡尾水電站電站位於天全河上,在擋水樞紐及廠區范圍內的右岸有寬闊的河灘地可作施工場地,施工布置條件較好。
根據本工程的樞紐布置特點、地形和場地條件,結合工程施工管理和場地條件,分生產區和生活區布置。
本工程平均施工人數207人,高峰月施工人數347人,總勞動力為136382工日。按人均綜合建築面積計算需要生產、福利、輔助生產用房總面積650m2;施工總佔地為30ha。
10.6.2 分區布置規劃
由於工程占線集中,因此施工臨時設施集中布置,將生活設施布置在公路左側的耕地范圍內,以避免洪水威脅,而把生產設施集中布置在廠房下游的河灘地上,便於減少運輸工作。
施工總布置詳見《施工總布置圖》。
10.7 碴場規劃
本工程主體工程及臨時工程土砂卵石開挖總量86393m3,石方開挖3300 m3,土石方填築總量16487 m3,共棄渣量103465 m3(松方),由於開挖料部分可作混凝土骨料,可利用40500 m3,實際棄渣62965 m3,故只設1個堆渣場。
各渣場規劃及棄碴場特性詳見表10-7-1。
各渣場位置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土 石 平 衡 表
表10-7-1
序號 項 目 覆蓋層開挖 石方開挖 土石填築 棄渣 利用料 1#渣場
一 主體工程 81180 3300 10967 102051 39000 63051
1 泄洪段工程 30345 3000 3467 41482 15000 26482
2 廠房段工程 32093 300 7500 35643 16000 19643
3 尾水渠工程 18200 24206 8000 16206
4 升壓站工程 542 721 721
二 臨時工程 5213 5520 1413 1500
1 導流工程 5213 5520 1413 1500
導流明渠 5213 1352 5581 1500
圍堰工程
Ⅲ 同一分期各導流建築物的洪水標准應根據各導流建築物的規模確定,對嗎
需要焊材嗎
Ⅳ 什麼叫 設計流量
根據歷年的流量資料經過PⅢ適線法計算而來。
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中,需要根據這個工程的規模,確定他的防洪標准。在設計報告里需要對壩(閘)址的流量資料進行統計,最後確定設計頻率洪水的大小,同時也要確定施工期洪水的大小,你說的導流設計流量,就是施工期設計流量,它要根據施工期的時間(幾月至幾月,是否跨越汛期等)和設計標准來確定。
這是很專業的東西,不是一倆句能說清的,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范》有簡單的闡述:
3.5 施工設計洪水
3.5.1 計算施工設計洪水時,分期既要考慮工程的設計要求,又要使起訖時期基本符合洪水的變化規律及成因特點,分期不宜太短,一般以不短於1個月為宜。
3.5.2 施工洪水系列一般由分期時段內選取的該期內最大值組成。期內最大值也可適當跨期選取,跨期不宜超過5~10日,但跨期選樣計算的分期洪水不應跨期使用。
3.5.3 當施工設計標准較低,施工期較短,且設計依據站具有較長實測流量系列時,施工分期設計洪水可直接根據實測流量系列的經驗頻率選用。
3.5.4 當上游建有調蓄作用較大的水庫工程時,應分析計算其調蓄後的施工設計洪水。
3.5.5 對計算的施工設計洪水,應分析各施工期洪水的統計參數和同頻率設計值的年內變化規律,檢查其合理性,必要時可適當調整。
——————————————————-----
條文說明:
3.5 施工設計洪水
3.5.1 為了滿足工程施工設計的需要,應結合洪水特性和施工期的安排確定施工所需的分期設計洪水。河流洪水年內變化有一定的規律,而各年洪水季節的起訖日期不一致,分期的歷史洪水調查困難,各施工分期洪水系列的代表性不如年最大洪水系列的代表性好。為了保證施工期最大洪水系列能滿足本《規范》1.0.7的要求及分期設計洪水的精度,分期不應太細,一般不宜短於一個月。施工洪水分期擬定時,可通過最大流量散布圖擬定分期時段。
3.5.2 分期的起訖日期,應根據流域洪水的季節變化規律,並考慮設計需要確定。由於洪水出現的偶然性,各年分期洪水的最大值不一定正好在所定的分期內,可能往前或往後錯開幾天。因此,在用分期年最大值選樣時,有跨期或不跨期兩種選樣方法。跨期選樣時,為了反映每個分期的洪水特徵,跨期選樣的日期不宜超過5~10日。
跨期選樣計算的施工設計洪水,由於系列中已反映了洪水出現時間上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使用時不應再跨期。
3.5.3 有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不長,但施工設計時的施工進度安排的單位時間很短,如有的以旬作為計劃時段,要求提供施工設計洪水,根據水文統計規律及有關規范規定,卻難以滿足要求,因此,當有較長實測水文資料時,可以按施工設計的要求,直接根據實測系列進行經驗頻率分析,並以此確定不同設計頻率的施工洪水成果。
3.5.4 計算受上游水庫調蓄影響的施工分期設計洪水,應根據上游水庫汛期洪水調度規程,按照設計洪水地區組成方法,對上游水庫相應設計洪水進行洪水調節,並與區間洪水進行組合,推求設計斷面施工設計洪水;枯水期由於受上游水庫調蓄的影響,施工設計洪水要比天然狀態下的大。洪水地區組成分析方法參照第5章執行。
3.5.5 施工設計洪水一般是分期計算的,因此應按遵循分期設計洪水計算中有關合理性檢查分析的有關規定,對施工設計洪水成果的合理性進行綜合分析檢查。
在分析計算上游水庫調蓄對施工設計洪水的影響時,應計算天然狀態下的施工設計洪水,以便分析對比考慮上游水庫調蓄影響時施工設計洪水的合理性。非汛期,受上游水庫調蓄影響的枯水季節施工洪水一般大於天然情況下的施工設計洪水。
Ⅳ 設計洪水的分期設計洪水
指年內不同季節或時期,如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其他指定時期的設計洪水。版在水庫調度運用、施工期防洪設權計或其他需要時,要求計算分期的設計洪水。分期的原則是:①要使各分期的洪水不僅在成因上,而且在數量級和洪水特性等方面有明顯差異。一般根據洪水成因,把全年劃分為暴雨洪水期、凌汛期和融雪洪水期等。在可能條件下,暴雨洪水期還可進一步劃分為梅雨期和台風雨期等。②滿足工程設計的需要。例如,為選擇截流時間,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常需求出枯水期、平水期和洪水期的設計洪水或分月設計洪水。分期一般不宜短於一個月。分期設計洪水的計算方法原則上與全年設計洪水的計算方法相同,但其計算成果一般誤差較大,要作認真的合理性分析。
Ⅵ 在水利學當中,知道流量該如何確定斷面
根據歷年的流量資料經過PⅢ適線法計算而來。
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中,需要根據這個工程的規模,確定他的防洪標准。在設計報告里需要對壩(閘)址的流量資料進行統計,最後確定設計頻率洪水的大小,同時也要確定施工期洪水的大小,你說的導流設計流量,就是施工期設計流量,它要根據施工期的時間(幾月至幾月,是否跨越汛期等)和設計標准來確定。
這是很專業的東西,不是一倆句能說清的,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范》有簡單的闡述:
3.5 施工設計洪水
3.5.1 計算施工設計洪水時,分期既要考慮工程的設計要求,又要使起訖時期基本符合洪水的變化規律及成因特點,分期不宜太短,一般以不短於1個月為宜。
3.5.2 施工洪水系列一般由分期時段內選取的該期內最大值組成。期內最大值也可適當跨期選取,跨期不宜超過5~10日,但跨期選樣計算的分期洪水不應跨期使用。
3.5.3 當施工設計標准較低,施工期較短,且設計依據站具有較長實測流量系列時,施工分期設計洪水可直接根據實測流量系列的經驗頻率選用。
3.5.4 當上游建有調蓄作用較大的水庫工程時,應分析計算其調蓄後的施工設計洪水。
3.5.5 對計算的施工設計洪水,應分析各施工期洪水的統計參數和同頻率設計值的年內變化規律,檢查其合理性,必要時可適當調整。
條文說明:
3.5 施工設計洪水
3.5.1 為了滿足工程施工設計的需要,應結合洪水特性和施工期的安排確定施工所需的分期設計洪水。河流洪水年內變化有一定的規律,而各年洪水季節的起訖日期不一致,分期的歷史洪水調查困難,各施工分期洪水系列的代表性不如年最大洪水系列的代表性好。為了保證施工期最大洪水系列能滿足本《規范》1.0.7的要求及分期設計洪水的精度,分期不應太細,一般不宜短於一個月。施工洪水分期擬定時,可通過最大流量散布圖擬定分期時段。
3.5.2 分期的起訖日期,應根據流域洪水的季節變化規律,並考慮設計需要確定。由於洪水出現的偶然性,各年分期洪水的最大值不一定正好在所定的分期內,可能往前或往後錯開幾天。因此,在用分期年最大值選樣時,有跨期或不跨期兩種選樣方法。跨期選樣時,為了反映每個分期的洪水特徵,跨期選樣的日期不宜超過5~10日。
跨期選樣計算的施工設計洪水,由於系列中已反映了洪水出現時間上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使用時不應再跨期。
3.5.3 有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期不長,但施工設計時的施工進度安排的單位時間很短,如有的以旬作為計劃時段,要求提供施工設計洪水,根據水文統計規律及有關規范規定,卻難以滿足要求,因此,當有較長實測水文資料時,可以按施工設計的要求,直接根據實測系列進行經驗頻率分析,並以此確定不同設計頻率的施工洪水成果。
3.5.4 計算受上游水庫調蓄影響的施工分期設計洪水,應根據上游水庫汛期洪水調度規程,按照設計洪水地區組成方法,對上游水庫相應設計洪水進行洪水調節,並與區間洪水進行組合,推求設計斷面施工設計洪水;枯水期由於受上游水庫調蓄的影響,施工設計洪水要比天然狀態下的大。洪水地區組成分析方法參照第5章執行。
3.5.5 施工設計洪水一般是分期計算的,因此應按遵循分期設計洪水計算中有關合理性檢查分析的有關規定,對施工設計洪水成果的合理性進行綜合分析檢查。
在分析計算上游水庫調蓄對施工設計洪水的影響時,應計算天然狀態下的施工設計洪水,以便分析對比考慮上游水庫調蓄影響時施工設計洪水的合理性。非汛期,受上游水庫調蓄影響的枯水季節施工洪水一般大於天然情況下的施工設計洪水。
Ⅶ 如何確定導流設計流量
導流設計應採用來導流時段內設計自頻率的最大流量和洪量。小型工程應爭取在一個枯水期建成,以簡化導流設施;大中型工程一般難以在一個枯水期建成,可考慮全年導流,導流設計流量則以全年一定頻率的洪水流量為准。當地材料壩壩體一般不允許過水,當壩體施工難以在汛期達到攔洪高程時,要按全年導流標准考慮圍堰高程和導流建築物規模。混凝土壩通常允許過水,可按全年導流標准考慮,也可按枯水期導流考慮。當採用分月設計頻率的流量安排施工進度時,對河流水文特性需有充分論證,慎重對待。
導流設計標准即是對導流設計中所採用的設計流量頻率的規定。對不同的導流階段和不同的建築物,規定的頻率也不相同。總的要求是;初期導流階段的洪水標准可低一些,中期和後期導流階段的洪水標准逐步提高。當要求工程提前發揮作用(如提前發電)時,相應的導流階段的防洪標准應高一些。對混凝土、漿砌石建築,洪水標准低一些,對土石壩則要求的洪水標准較高。另一方面,導流設計標准也隨永久建築物的級別不同而有所不同。
Ⅷ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分期洪水什麼意思如分期洪水水面線
分期設計洪水 指年內不同季節或時期,如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或其他指定時期回的設計洪水。答在水庫調度運用、施工期防洪設計或其他需要時,要求計算分期的設計洪水。分期的原則是:①要使各分期的洪水不僅在成因上,而且在數量級和洪水特性等方面有明顯差異。一般根據洪水成因,把全年劃分為暴雨洪水期、凌汛期和融雪洪水期等。在可能條件下,暴雨洪水期還可進一步劃分為梅雨期和台風雨期等。②滿足工程設計的需要。例如,為選擇截流時間,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常需求出枯水期、平水期和洪水期的設計洪水或分月設計洪水。分期一般不宜短於一個月。分期設計洪水的計算方法原則上與全年設計洪水的計算方法相同,但其計算成果一般誤差較大,要作認真的合理性分析。
Ⅸ 水文站分期洪水成果按面積比的n次方移至水庫,這句話什麼意思
網上購車,就來是根據自己所源喜歡的車型,然後進行網上預訂,這樣就可以向你所在地的所有汽車4S店發送詢價訂單。網上預訂之後很快就會有四s店的工作人員向您打電話咨詢。這時候就可以商量價格,覺得合適後,可以去店商討。
Ⅹ 控制斷面設計 洪水成果怎麼看圖
網頁鏈接指當河流設計斷面發生設計頻率的洪水時,其上游各控制斷面和區間相應的洪峰、洪量和洪水過程線,它表示下游斷面的設計洪水和上游各個控制斷面設計洪水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