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振寧是目前頂級的科學家,那麼他的成就究竟有哪些
主要成就有:
1、相變理論。統計力學是楊振寧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統計力學方面的特色是對紮根於物理現實的普遍模型的嚴格求解與分析,從而抓住問題的本質和精髓。
2、玻色子多體問題。起源於對液氦超流的興趣,楊振寧在1957年左右與合作者發表或完成了一系列關於稀薄玻色子多體系統的論文。
3、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1969年,楊振寧和楊振平將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問題推進到有限溫度等。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等。
人物影響:
1997年5月25日,中國科學院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宣布,國際小行星中心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申報,將該台於1975年11月26日發現,國際編號為3421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楊振寧星」。
人物評價:
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對楊振寧做出了高度評價,「楊先生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的一面旗幟」。顧秉林透露,他任校長時楊振寧推薦了著名計算機專家姚期智來清華任教,為後來清華引進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還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2. 楊振寧和李政道誰在物理領域的學術上貢獻更大
著名科學家張雙南在2017.2.24講:學術界公認,楊振寧的學術地位高於霍金。
楊先生現在在世界物理學界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物理學家的名字,像麥克斯韋、愛因斯坦,量子力學初建時的海森堡、薛定諤以及狄拉克。現在再要往下排的話,楊振寧的名字就要算在裡面了。一般認為,楊振寧是古往今來科學家中排名第10位(也有前15位之說)。
丁肇中先生,在楊振寧70歲生日宴會上曾這樣說: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愛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學(狄拉克),三是規范場(楊振寧)。
在國內,也見到科學史專家的論文持類似觀點:
「在人類科學發展史上,20世紀堪稱物理學世紀,物理學家繁若群星。如果說20世紀上半葉愛因斯坦是物理學的旗手,那麼下半葉當推楊振寧。正像相對論於愛因斯坦一樣,規范場是楊振寧在物理學領域的最高成就。」(高策:《楊振寧與規范場》,載《科學與中國人》1995年第3期)
李政道當然也很偉大,但與楊振寧相比,確實不是一個層次的。因為宇稱不守恆只是楊振寧的一個次要的貢獻,楊振寧有13項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而李政道只有一項。
3. 楊振寧作為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都有哪些成就
諾貝爾獎作為學術界最高獎項,是很多科學家一生的追求。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楊振宇便因為轟動世界的理論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盡管社會上有傳著很多關於楊振宇捕風捉影的說法,但是我們不得不對楊振宇對科學的執著和對科學的貢獻給予絕對的肯定,。他時常懷著一顆熱忱的心去研究科學,去探究理論,是一名非常稱職負責的科學家。
楊振宇當時正處於中國的特殊時期,很多先進的科學家都沒有免於被批鬥。立過大功的科學家鄧稼先也處於被批鬥的名單之中。由於種種原因,楊振宇之前無法回國,在科學家們處於批鬥之中時,他奮不顧身地選擇了回國展開營救工作。楊振宇作為中美溝通的紐帶,國家很重視楊振宇的建議和言論。楊振宇憑借會客清單解救了我國無數科學家,為中國之後科學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
楊振宇作為一個科研人員,盡心盡職,潛心研究。楊振宇作為一個留美中國人,愛國愛民,明事理知大局。盡管楊振宇在很多事情上沒有得到人們的一致認可,但是單單憑借楊振宇對科學領域的貢獻,便可以榮獲頂尖科學家的稱號。
4. 楊振寧被稱為物理學泰斗,他的一生有什麼主要成就
楊振寧作為物理學泰斗,他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79年獲得了費米獎,1980年獲得了潤福德獎,1981年獲得了奧本海默紀念獎,1986年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992年獲得了莫斯科大學獎,1993年獲得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獎,1994年獲得了鮑爾獎,1995年獲得了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1996年獲得了俄國波哥柳波夫獎,1999年獲得了昂薩格獎,2000年獲得了教皇學術獎,2001年獲得了費薩爾國王國際科學家,2006年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2015年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獎,2019年獲得了12019年度求是獎“求是終身成就獎”。這些獎項都是他的主要成就的表現。接下來我來闡述一下楊振寧獲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2017年2月,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教授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請問有關於楊振寧的學歷、研究成就,何年獲何項諾貝爾獎
姓名:楊振寧來
性別:男
出生年源月:1922年10月1日
籍貫:安徽合肥
學歷:博士後
楊振寧是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後來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國護照上誤寫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滿周歲,父親楊武之考取公費留美生而出國了。4歲時,母親開始教他認方塊字,1年多的時間教了他3千個字。楊振寧在60歲時回憶說:"現在我所有認得的字加起來,估計不超過那個數目的2倍。"
1928年楊振寧6歲的時候,父親從美國回來,一見面就問他念過書沒有?他說念過了。念過什麼書?念過《龍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來了。楊振寧回憶道:"父親接著問我書上講的是什麼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釋。不過,我記得他還是獎了我一支鋼筆,那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
楊振寧讀小學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很好。中學還沒有畢業,就考入了西南聯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歲。1942年,20歲的楊振寧大學畢業,旋即進入西南聯大的研究院。兩年後,他以優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並考上了公費留美生,於1945年赴美進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開始同李政道合
6. 楊振寧對科學做出的貢獻有多大呢
1956年,楊振寧聯合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次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時年35歲。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得主,很多人只知道他獲得諾獎的這個成就,其實,楊振寧的成就遠不止於宇稱不守恆,在科學上的貢獻你絕對想不到,他有13個諾貝爾獎級別的重大成果,其中統計力學4個、凝聚態物理2個,粒子物理4個,場論3個,這13個理論,他的理論直接奠定了粒子物理的理論基礎。
科學家認為:在自然界中除了有萬有引力,還有三種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電磁相互作用力。這四種力在楊振寧的理論基礎框架內得到統一,統一四種相互作用力,這是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生前一直努力也沒有完成的憾事。按照世界物理學界的權威評價,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費米之後的第三個物理學全才。
7. 楊振寧所做出的科學成就和對國家的貢獻,在哪些方面值得人們肯定
一直以來,很多人多對楊振寧持有非議,認為他為老不尊,崇洋媚外,但是他為中國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忽略的。他在物理上、中國外交上也做出來了很大的貢獻。
楊振寧於1956年與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原理,因而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原理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對稱性的認識,為人們正確認識微觀粒子世界開辟了新天地。
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導具體的科學研究,為我國的科研進行規劃,促進物理學科的發展。這些貢獻,都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出來的。
盡管他是回國晚一些,但他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並且為清華大學捐贈幾百萬元美金,應該說他是一位愛國科學家,他為世界科學進步發明做出了卓越貢獻。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8. 楊振寧的主要成就
1、玻色子多體問題:楊振寧和李政道用雙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確的基態能量修正,然後又和黃克孫、李政道用贗勢法得到同樣的結果。他們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驚訝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項,但當時無法得到實驗驗證。不過,這個修正項隨著冷原子物理學的發展而得到了實驗證實。
2、相變理論:統計力學是楊振寧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統計力學方面的特色是對紮根於物理現實的普遍模型的嚴格求解與分析,從而抓住問題的本質和精髓。 他在前一年獨立完成的關於2維Ising模型的自發磁化強度的論文,得到了1/8這一臨界指數。這是楊振寧做過的最冗長的計算。
3、非對角長程序:1962年,楊振寧提出「非對角長程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1989到1990年,楊振寧在與高溫超導密切相關的Hubbard模型里找到具有非對角長程序的本徵態,並和張首晟發現了它的SO(4)對稱性。
4、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楊振寧對粒子物理的諸多貢獻表現出他對對稱性分析的擅長。 他往往能准確利用對稱性,用優雅的方法很快得到結果,並且突出本質和巧妙之處。1999年,在石溪(Stony Brook)的一次學術會議上,楊振寧被稱為「對稱之王(Lord of Symmetry)」。
5、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1964年,實驗上發現CP不守恆後,引發出眾多亂猜其根源的文章。楊振寧和吳大峻沒有理會那些脫離實際的理論猜測,而作了CP不守恆的唯象分析,建立了後來分析此類現象的唯象框架。這反映了楊振寧腳踏實地的作風,也明顯顯示出他受到的Fermi的影響。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
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
9. 楊振寧是頂級的科學家,他究竟是有什麼偉大成就
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曾經獲得科技界最高的榮譽諾貝爾獎,可以說他能稱得上是目前頂級的科學家,在國內乃至整個世界范圍內也都具有非常高的名氣。
需要指出的是楊振寧一直都是一位愛國科學家,只不過他研究的是理論物理而不是應用物理,年輕的時候回國並不會有什麼大作為,因為當時的國內百廢待興,沒有能力支撐楊振寧的理論物理研究,但晚年的楊振寧在功成名就之後拉動了一大批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科學家回到中國發展工作,唯一的圖靈獎華人獲得者姚期智就是被楊振寧「帶回來」的。
10. 都說楊振寧是目前的頂尖科學家,他到底有什麼矚目的成就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有多大在理論物理學上,楊振寧創造了許多輝煌。 他的最高成就是1954年與r·l·密耳斯共同提出楊-密耳斯規范場理論,開辟了非阿貝耳規范場的新研究領域,為現代規范場打下了基礎。它被世界物理學家們公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結構之一,是繼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愛因斯坦的引力場理論和狄拉克的量子理論之後的最為重要的物理理論。
2010年,中國將成為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國家!美國的哈佛大學,創辦於1636年,比美國的歷史還早140多年。這個時候,公元1636年(明崇禎九年,到1644年,崇禎還有8年皇帝好當)李自成稱闖王。這一年,後金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想想看,哈佛大學是這個年代建立的,如果它在今天爛得只剩下一個空殼,那將是非常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崇禎早已弔死了,李自成也早已不知死哪裡去了,皇太極的子孫後代所糟踐的那個大清國,也已經被孫中山革了命;孫中山建的中華民國,現在又在哪裡呢?
太老了,氣數盡矣。劍橋,牛津,比哈佛早,所以今天被哈佛搶了風頭,也是氣數將盡的表現。劍橋大學創建於1209年,牛津大學創建於1214年。朱熹老夫子這時候才死了不幾年。那麼老的年代出生的,捱到今天,已經是奇跡。是時候了,該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