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T二重為什麼主動退市
連續三年虧損來面臨強制退市的源*ST二重,拿著2.59元每股要約收購失敗後,*ST二重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退市。因此,*ST二重發布公告稱,為保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退市整理期股價波動給中小股東造成影響,其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並在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批准後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
根據主動退市制度的規定:主動退市公司可以隨時向其選擇的證券交易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而強制退市公司在證券交易所規定的間隔期屆滿後,可以向其選擇的證券交易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
Ⅱ 我手上有二重的股票已經停盤了要退市怎麼辦可以一直放著嗎
退市會直接退到中國證券業協會的代辦股份轉讓信息披露平台,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回三板市場。
如果公司再答繼續經營不善,從三板市場再退出也是可能的,不過三板市場的價格已經是非常低的了,所以一般的交易股數都非常大,所以股票(嚴格講應該是股權)的持有人在公司所佔的權利份額是比較大的,即使從三板退出,一般股東是能夠直接同公司的實際控制者對索賠事宜進行談判的。
退市股票的處置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重組後再重新回到主板,另一種就是將來上三板,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破產,徹底沒有了。 如果股票上了三板,可以去三板市交易。
Ⅲ 受讓人應該怎麼做,能夠防止債權的二重讓與
債權二重讓與是指讓與人與受讓人簽訂讓與合同將債權讓與受讓人之後,又約定將同一債權再讓與第三人的制度。
為避免債權二重讓與的情況發生,受讓人必須注意落實以下防範措施:
(1)設立債權人保證條款,如:債權人明確聲明合同項下的債權無任何第三人主張權利,且權利不受限制,即不存在被法院保全、查封或強制執行的情況或已設擔保;在簽訂本合同之前,債權人沒有與第三方簽訂過本合同項下債權讓與合同;並約定相應的違約責任。
(2)共同擬定債權轉讓通知回執的內容格式,載明:「債務人於×年×月×日收到債權人×××將××(內容及金額)的債權讓與受讓人×××的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聲明,在簽收本通知回執日之前,沒有收到債權人將相同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通知。」據此證明本受讓人受讓的債權通知時間在先,同時也可避免債權人與債務人串通,將已讓與的債權再行讓與第三人時將通知回執的時間倒簽。
(3)雙方共同將債權讓與通知送達債務人簽收,或公證郵寄轉讓通知給債務人。 知識總結:債權在全部讓與時,受讓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合同關系的新債權人,原債權人脫離合同關系;在部分讓與時,受讓人作為第三人將參加到原合同關系之中,與原債權人共同享有債權。此時在某些環節出現疏忽,就非常容易遭受損失。
Ⅳ 中國二重退市在老三板上市的代碼是多少
二重重裝退市時,所有股東均須進行股份確權,並託管至已開立的深市A股證券賬戶版或股份轉讓賬戶中,並支付股份確權權手續費。其中,辦理股份確權託管的無限售流通股股東可以將股票託管至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經紀業務主辦券商中的任何一家。辦理股份確權和託管的開始時間為:2015年6月12日,確權證券代碼:400062。
Ⅳ 買賣和轉讓有什麼區別
買賣,一般指雙方通過實物或者貨幣進行交換以換取自己所需物品內,一般會簽訂容買賣合同,買賣是人類最早、最基本的交易行為。一物數賣,自古有之,有物價波動之際,最為常見,而此實際多出於罔顧信用,圖謀私利。它由買賣主體、買賣客體和買賣內容三要素構成。因此凡調整有關買賣主體、買賣客體、買賣內容的法律規范均屬買賣法的內容。其中買賣原則上不過使債權發生效力,故出賣人就特定物同時或順次與數買受人處理買賣契約,為可能,此時稱為二重買賣。
轉讓就是把自己的東西或合法利益或權利讓給他人,有產權、債權、資產、股權、營業、著作權、知識產權轉讓、經營權、租賃權等等
Ⅵ 一房多賣如何處理
按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可要求出售商雙倍返還已付房款並賠償損失。回
合同一經簽訂,關於房屋買答賣的法律關系就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開發商又將房屋賣給他人,屬於嚴重的違約行為,購房者在選擇簽訂購買該房屋,事先可能是付出了一定的財力和精力的,如果不能購買該房屋再選擇其他房屋,也會給購房者帶來一定的市場風險。
(6)二重轉讓擴展閱讀:
1、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30條規定,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根據此條規定,買賣合同因出賣人與買受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除違反《合同法》第52條規定的以外,即使一物存在多重買賣行為也均應認定有效,並不涉及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問題。不動產買賣也是如此。
從單個合同看,合同是有效的。但是由於「一房二賣」,造成沒有交付的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其根本原因是出賣人的不誠信行為造成的,對此應當重點懲處。
2、《司法解釋》第8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無法取得房屋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Ⅶ 「債權轉讓」這有風險的嗎分別有哪些風險的
1、避免簽訂已過訴訟時效或債務人下落不明的債權讓與的風險,受讓人在與債專權屬人進行談判時,應盡量聘請律師參與談判和調查。簽訂合同前受讓人應聘請律師調查債務人的相關情況,如住所、財產狀況等,避免利益受損。
2、對於債權人通知債務人的期限和形式,在轉讓合同中應做出明確約定,要求債權人須於合同簽訂後×日內通知債務人,並約定通知的形式。不輕信債權讓與合同中載明的「債權轉讓通知由債權人負責通知債務人,否則一切風險和責任由債權人承擔」或「如無法通知債務人的,將退回已收對方的價款」等謊言。
3、為防止受讓瑕疵債權,受讓人要求轉讓人對轉讓的債權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4、為避免債權二重讓與的情況發生,受讓人必須注意落實以下防範措施:
設立債權人保證條款,如:債權人明確聲明合同項下的債權無任何第三人主張權利,且權利不受限制,即不存在被法院保全、查封或強制執行的情況或已設擔保;在簽訂本合同之前,債權人沒有與第三方簽訂過本合同項下債權讓與合同;並約定相應的違約責任。
Ⅷ 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兩種:協商處理和到法院起訴。只要雙方能回就糾紛達成一致,答就可以協商處理,否則就只能到法院起訴處理。《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只要對債務人履行了通知義務即可(通知的義務履行的方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不必要徵得債務人的同意。
Ⅸ 什麼是法律中的轉讓、交易、買賣有什麼關系和區別
(1)主體不同
轉讓的主體是自己的東西或合法利益或權利,如產權、債權、資產、股權、營業、著作權、知識產權轉讓、經營權、租賃權等等,交易的主體是貨幣或服務。
買賣主體分為兩類,一是一般主體,即凡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民事主體均可以作為買賣主體。另一種是特殊主體,即除了具備一般主體的條件外,還須具備法律規定的特別條件才能成為某些買賣關系的主體。如商人、中國的計劃合同主體等。
(2)實質不同
轉讓的實質是產權由一方轉讓至另一方;交易的實質是有價物品及服務進行互通有無的行為;買賣實質上不過是使債權發生效力,出賣人就特定物同時或順次與數買受人處理買賣契約。
(3)種類不同
轉讓分為產權轉讓、債權轉讓、資產轉讓、股權轉讓、營業轉讓、著作權轉讓、知識產權轉讓、技術轉讓、股票轉讓、物品轉讓、門面轉讓、土地轉讓。買賣可分為分期付款買賣、一次性付款買賣、二重買賣。交易可分為以貨幣為主體的交易,也可以是以物易物。
(9)二重轉讓擴展閱讀:
買賣合同法的法律特徵包括:
①財產所有權由出賣人轉移給買受人,這是買賣合同法的主要法律特徵,也是買賣合同法的主要法律後果,故買賣合同法是民事主體取得財產所有權的重要手段。
②買賣合同法是有償的雙務合同法。買受人以支付一定價款的義務 ,取得買賣標的物的所有權;出賣人也因為有收受相對應價款的權利,而失去了其出賣財產的所有權。
買賣合同法屬諾成合同法。除法律或合同法另有規定外,買賣雙方意思表示達成協議時,無須交付實物,買賣合同法即告成立。
在買賣合同法中,出賣人的主要義務是:將標的物及其財產所有權轉移給買受人;保證標的物的質量符合標准。買受人的主要義務是:按規定數額及期限支付價款;按規定受領標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