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在北京開幕嗎
近日,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在京開幕
近年來,軍地積極創新制度機制、降低准入門檻、完善信息交互、培育競爭環境、強化監督管理,協調推進國防知識產權、軍用軟體計價、裝備采購信息發布、軍民標准通用化等規范出台,裝備領域軍民融合發展取得創新性成果,發展勢頭良好。
『貳』 我國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如何發力
盡管軍民融合近年來持續升溫,但專家表示,我國軍民融合尚處於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過渡階段,還面臨著一些結構性矛盾、體制性障礙和政策性問題。
龍紅山認為,「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的內涵要求,「全要素」是指實現信息、技術、人才、資本、設施、服務等各類要素在兩大體系之間的共享共用和滲透兼容;「多領域」是指實現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經濟布局、基礎設施、人才、動員、維修保障以及陸、海、空、天、電等多領域的融合;「高效益」是指要實現經濟建設的國防效益最大化和國防建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進而實現富國強軍的統一。「未來就是要以此為目標,強化大局意識、改革創新、戰略規劃和法制保障,形成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將軍民融合推向深入。」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叄』 軍工四證什麼時候開始的兩證合一現在是三個證嗎求解答
「 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上,軍委裝備發展部科研內訂購局的張林副容局長做了題為《全面貫徹落實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扎實推進裝備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思路舉措》的政策輔導,並明確宣布:關於「裝備承製單位資格審查」與「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兩證合一的工作,裝備發展部目前已經批准,2017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審核與裝備承製單位資格審查兩項活動,合並為裝備承製單位資格審查活動,只需一次審查作出結論,發放一個證書,即裝備承製單位資格證書並標明滿足國家軍用標准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簡而言之,軍工「四證」變成了軍工「三證」。但是三證的辦理仍然困難重重,我們公司委託軍地網幫我們辦理,你也可以關注一下。
『肆』 湖北企業取得軍工資質都有哪些優勢
伴隨著軍民融合的大發展,民參軍門檻也降低了不少,但是軍工資質仍是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軍工資質可謂是民參軍的「第一步」, 在「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上,軍委裝備發展部科研訂購局的張林副局長明確宣布:關於「裝備承製單位資格審查」與「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兩證合一的工作,裝備發展部目前已經批准,2017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武漢好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企證易 」 品牌商標持有),華中區領先的信息系統建設和服務能力評估(CS)、 ITSS運維評估認證、CMMI3-5級評估認證、信息安全服務資質(CCRC)、 涉密系統集成資質、涉密檔案數字化加工資質、軍工保密資格、人行備案AAA信用等級、ISO27001、ISO20000專業一條龍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根據各地方軍轉民和民參軍企業發展情況,著力扶持政治上可靠、有社會擔當、科技含量高、為國防工業做出貢獻的優勢民企,對這些企業在市場准入、資金稅收、項目研發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讓優秀「民參軍」樣板企業起到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各地根據國家相關軍民融合政策要求紛紛出台軍民融合獎勵措施,建立獎勵基金,對為國家軍工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民企和獲得軍工資質的民企給予獎勵,進一步激發民企「參軍」的積極性。
『伍』 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兩者的區別在哪
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兩者的區別:
「軍民結合」主要是站在基本不改變軍民分割的運行體系的角度,強調軍用與民用在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可以實現結合。這種認識是基於經濟社會發展處於一定的歷史階段,經濟技術水平不高以及資金技術資源稀缺,軍用與民用技術相對獨立發展的狀況。
「軍民融合」主要是站在科技資源以及高新技術上軍民兩用性較強的認識角度,強調軍用與民用之間相同點是主要的,軍事需求和用途的特殊性是有限的,特別是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技術更加中性和普適,在發展規律上也更加一致,因此軍用與民用應在技術發展上更加融合,實現科技資源共享。
「軍民結合」是指國防經濟的基本功能(軍事功能)與派生功能(經濟功能)的有機結合,使之有助於增強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成為增強國家的國防力量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支柱。
「軍民融合」有不同的解釋:國外有的解釋把國防科技工業的民用部分和軍用部分結合起來,以便能在一個共同的設施上開展民用和軍用科研生產工作;也有的觀點稱「軍民融合」是指將國防采辦擴大到利用民用科技工業基礎的做法。國內一些學者提出「軍民融合」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推動軍民兩大科技創新基礎互通、互補、互動,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既為國防建設服務,也為經濟建設服務;另一方面是指拉動民營資本在國家可控的條件下參與國防建設.
『陸』 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定位精度如何
據9月18日消息,來18日在京開幕的第三屆軍自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預計11月發射,今年年底前發射2組。
我國自20世紀後期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前後建成北斗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目前,前兩步已實現,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3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柒』 軍工四證指什麼
軍工四證是:
1、國軍標認證: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保密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質認證。
3、許可證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認證。
4、名錄認證:裝備承製單位資格名錄認證。
企業進入軍工就必須要具備以上四個資質。軍工四證由不同部門負責審查、認證 。
1. 「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由具有武器裝備質量體系審核資格的第三方機構或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進行審核檢查。
2. 「保密資格認定」由國家保密局、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共同負責。
3. 「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認證」由國防科工局負責, 同時需要徵求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意見。
4. 「武器裝備承製單位資格審查」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負責。
(7)軍民融合高技術裝備成果展擴展閱讀:
在「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上,軍委裝備發展部科研訂購局的張林副局長明確宣布:關於「裝備承製單位資格審查」與「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兩證合一的工作,裝備發展部目前已經批准,2017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從2017年10月1日起,裝備承製單位類別由原來的三類簡化為A、B兩類。
A類為軍隊專用裝備承製單位,在進行裝備承製資格審查時,由軍方組織質量體系審核專家,作為裝備承製資格審查的一項內容,與承製資格審查的其它內容綁定在一起進行審查;
B類為軍選民用裝備承製單位,需取得國家質量管理認證證書。
『捌』 我國軍民融合發展現狀如何
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龍紅山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軍民融合發展呈現整體推進、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重點領域融合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特別是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積極吸納全社會優勢資源。目前,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中,民口企業佔到總數的2/3以上,其中優勢民營企業佔比接近一半;『民參軍』企業承擔任務的領域和層次也不斷拓展,部分民營企業已經開始承擔總體和分系統任務,一些民營企業在微小型、無人系統和微納米等前沿關鍵技術領域逐步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在軍民科技協同創新上,成效已逐步顯現。「這突出體現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方面,像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專項、核高基等項目,都是集聚了軍工集團、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軍地優勢科研力量取得的重大成果。」龍紅山表示,軍地各類主體協同創新的模式更加多樣,在海洋、網路、空天等事關國防安全的戰略新興領域,初步實現了軍民融合重點任務聯合攻關;在基礎科技領域,軍地各方聯合開展協同創新,在太赫茲、量子、激光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玖』 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是幹啥的
把做軍火的技術推廣到用來生產民用產品。
『拾』 加快軍民融合的辦法是什麼呢
1,軍民融合就是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為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提供豐厚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2辦法有:
1)以政府為先導
中國政府在軍民融合中扮演兩種角色,一是直接干預軍工企業的並購活動,參與有關軍工企業改革、並購的重大決策;二是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通過法律、經濟等間接的方式影響軍工企業。從歐洲與美國來看,政府充分發揮「管理者」進行宏觀調控的作用,在國防工業購並中採取發動、鼓勵等間接手段,促進軍民融合發展。而俄羅斯在軍轉民中,由於政府未擔當起宏觀調控人的角色,使得軍工企業與民用企業生產相同的產品,造成企業間不必要的競爭。這就要求我國政府把軍民融合作為國家戰略,對軍工企業的產業結構布局和調整 進行長遠規劃,對「軍轉民」實施政策引導,使軍工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環境。
2)以法律法規為保障
軍民融合需要通過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體 系,規范軍民融合中各參與主體的行為。制定 「軍轉民」法規,以保障軍轉民的順利實施。從法律制度來講,中國的軍民融合工作才剛剛起步,需要通過立法加以推進,使其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規范化。
3)以發展軍民兩用技術為核心
一是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對中國現有的國防機構進行改組,或擴大國防科研項目的申報范圍,使民用科研機構參與到國防科研項目的申報中來;二是建立軍民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發展軍民兩用技術,促進軍民兩個領域的雙向技術交流,實現軍民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