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

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1-01-29 16:32:17

A. 陝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教學成果

長期以來,學校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堅持以「三級三類」教學評估為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狠抓教學管理 和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2000 年以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5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 27 項,有 6 部教材入選「國家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教材獎 6 項, 2 部教材入選教育部推薦使用的研究生教學用書, 6 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23 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12 個專業被評為省級名牌專業。學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校團委 2004 年被團中央授予「紅旗團委」光榮稱號,學校連續十五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集體」。學校畢業生因其專業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踏實敬業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連續多年一次性就業率在 90% 以上,位居全國師范院校前列。學校積極實施科研強校戰略,科研實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具有顯著優勢。。「十一五」期間,人文社會科學共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項目 472 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類項目 81 項,教育部項目 106 項;有 118 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出版學術著作 432 部,教材 160 部,發表學術論文 4793 篇。
自然科學「十一五」期間共承擔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項目 442 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60 項; 863 計劃項目 4 項, 973 前期專項項目 2 項;出版學術著作 105 部,發表學術論文 6454 篇;有 23 項科技成果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116 項科技成果被授予專利權,其中發明專利 112 項,實用新型專利 4 項。

B. 學院升大學是不是必須要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學院升大學不必要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但必須滿足一下條件。內
學院升大學條件:容
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中對學校的辦學規模、學科設置、校名變更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細致的規定。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稱為學院的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5000人以上,8000人以上且在校研究生數不低於全日制在校生總數5%的本科高校才可稱為大學。

在人文學科(哲學、文學、歷史學)、社會學科(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中,稱為學院的應擁有1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稱為大學的應擁有3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

稱為大學的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數一般應不低於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職務的專任教師一般應不低於100人。

C.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獎項介紹

設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體現了國家對高等學校教學工內作的高度重容視。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共評三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各400項,這些成果充分展現了重視教學建設、重視教學改革、重視人才培養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代表了目前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高水平。目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已被視為與國家科技成果三項獎勵並列的國家級獎勵。

D.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介紹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教育部批准,特等獎由國務院批准。

E. 西安財經學院

院簡介
西安財經學院坐落在古都西安南郊,現有長安、雁塔、翠華3個校區,佔地面積1579畝,建築面積60餘萬平方米。
學校有60年的辦學歷史,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創建的西北貿易學校。2001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准,陝西經貿學院與西安統計學院合並組建西安財經學院。201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統計局簽署協議,共建西安財經學院。

© 2013 Bai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西安財經學院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建校6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 所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科為主幹,文學、法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為支撐,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等學府。學校現有8個二級學院和4個教學部,有4個一級學科,20個二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4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特色學科;有37個本科專業,3個省級名牌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目前,學校有專任教師1011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416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000餘人。
學校始終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顯著增強。2007年12月,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秀。2010年學校獲得陝西省文明校園稱號。2012年我校參評學科總體成績良好,統計學位次百分位為37%,應用經濟學位次百分位由第二輪的69%上升至51%,工商管理學科首次參加評估,位次百分位為63%。在具有碩士授權的同類院校中,我校統計學位次並列第1,應用經濟學位次並列第9,工商管理位次並列第30。
學校十分重視科研工作,擁有7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和4個校級科研基地。2006-2010年,教師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61項,33項成果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英國格拉摩根大學、德國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等國外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
學校重視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已然形成濃郁的西財特色,2010年學校獲得陝西省文明校園稱號。
6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優先,人才強校,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立足陝西、面向西部、服務社會,先後為國家培養了八萬余名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全校師生以「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宏偉藍圖為目標,不斷強化內涵建設,為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財經大學努力奮斗!
近百名外籍專家和國內著名統計學家、經濟學家、人文學家受聘擔任學校兼職教授。擁有西安統計研究院、陝西省統計研究中心、陝西省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陝西省國防科技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陝西省統一戰線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心等5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和西部農村公共經濟研究中心、資

西安財經學院翠華西校區
源環境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文化資源與產業研究中心3個校級科研基地。建有中央與陝西省共同資助建設的金融與證券投資實訓中心、財稅信息化管理實訓中心、企業策劃與設計實訓中心、ERP實訓中心、大學物理實驗室等22個實驗室(實訓中心)和102個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

西安財經學院
學校十分重視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顯著提升,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2002-2006年,學校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885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1625篇,權威期刊發表及EI、SCI、ISTP收錄學術論文50篇;出版專著、教材133部,承擔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17項,其中國家重大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11項,有33項成果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學校主辦的學術期刊《西安財經學院學報》、《統計與資訊理論壇》,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期刊。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比利時、英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35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與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英國布萊德福大學、格拉摩根大學、美國庫克大學、拓瑪斯大學等國外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完成了比利時弗拉芒政

西安財經學院翠華東校區
府資助的發展合作項目、「聯合國P-44

西安財經學院長安校區
項目」、「歐盟在華投資對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影響」等國際合作研究課題。
學校在5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為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數萬名經濟管理人才,積淀了較為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為建設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財經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址:西安市長安區韋常路南段2號 郵編:710100
編輯本段現任領導
西安財經學院黨委書記:楊學義

西安財經學院
楊學義,1953年生,漢族,陝西省安康市人,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任陝西經貿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2002年任西安財經學院黨委副書記, 院長,2006年4月任西安財經學院黨委書記,兼任西安財經學院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

西安財經學院長安新校區照片1(18張)
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代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被中共陝西省委教育工委、陝西省教育工會授予「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優秀黨政領導幹部」榮譽稱號,被省委教育工委評為「陝西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2007年被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陝西省先進工作者 」榮譽稱號,2008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全面主持黨委工作,主管組織部(黨校)。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經濟與管理、產業經濟學、國防經濟。
主要科研成果:著有《企業管理理論創新研究》(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4)、《裝備采辦論綱》(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4)、《裝備成本管理研究》(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4)等;主持《2006-2015期間西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戰略研究》(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5JJD790090)、《西部地區特色經濟與優勢產業發展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2006]06BJY062)等國家、省部研究課題多項;獲國家教委科研成果二等獎等獎項;在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主要社會兼職: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軍事經濟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兼職教授,中國總會計師學會,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西安市商品學會會長。

西安財經學院
西安財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胡健

西安財經學院
胡健,1959年生,男,漢族,甘肅省天水市人,黨員,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82年獲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學士,1987年獲陝西師范大學經濟學碩士,1990年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歷任西安石油學院經濟管理系副主任、主任、《西安石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副院長、西安石油大學副校長。2006年4月任西安財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全面主持行政工作。主管人事處、計劃財務處、高教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資源經濟學和企業技術管理。
主要業績與成就: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省部級項目10餘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部級學術獎勵10餘項,在SPE、IAEE等國際學術會議和《資源科學》、《石油學報》、《統計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9部、教材2部、譯著1部。1993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5年被評為首批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前身)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001年被評為陝西省「三五」人才。
代表性成果:《石油天然氣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油氣儲量的價值評估方法與資產化管理制度設計》(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油氣資源價值分級與有償使用的方法研究》(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油氣資源開發與西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四分一發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與實踐》(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西安財經學院長安新校區照片2(14張)
黨委副書記:賈崇吉閻東明
紀委書記:閻東明
副院長:周作斌薛小榮張社民吳志勇丁巨濤
編輯本段學院改革

學院重視教學與科研並舉,鼓勵教師多出科研成果。截止目前,已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60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800多部,承擔和參與了各類科研課題1000多項。
學院不斷擴大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同美國、俄羅斯、比利時、澳大利亞、英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4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學院地處古都西安東南郊高等院校文化聚集區,與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大雁塔、興慶宮等盛唐遺址相鄰,有非同一般的文化氣氛。現有校園25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5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2000餘種,儀器設備總值達1230多萬元。
學院作為陝西省重點扶持的高校,爭取到本世紀末,在冊生達到8000人。其中本科生2000人,研究生300人。面向21世紀,學院正不斷深化改革,努力把一個規模效益高的、布局結構比較合理的、教學科研水平比較高的、學生質量好的高等教育帶入21世紀,為陝西經濟的騰飛做出更大貢獻。
編輯本段學術隊伍
博士生導師
姓名

研究方向

楊學義

裝備經濟學

胡健

產業經濟學

王振龍

經濟統計學

丁德科

裝備經濟學

碩士生導師
學科

導師姓名

統計學

王振龍、王佐仁、王培勛、東方社奇、李萍、陳正、劉樹楓、王國梁、張愛婷、李佼瑞、朱鈺、張文紅、張維群、劉潤芳、韋艷

企業管理

張完定、薛小榮、劉小冬、楊學義、李穎、王浩鳴、郁廣健、王柏林、劉敏、張謙、宋世民、劉曉寧、薛玲仙、田艷、程書強、蘇玉珠、趙廣信、姚波、王亞玲、孫曉琳、劉總理、陳淑芳、康萍、郭曄、馬君

財政學(含稅收學)

鐵衛、陳春生、婁愛花、劉明、胡碧、李社寧

產業經濟學

丁巨濤、胡健、丁德科、劉丁有、賈崇吉、李麗輝、王武瀛、吳旺延、王軍生、任維哲、楊太康、高全成、邢方、蘇永樂、王克西、王新安、焦兵、何秀玲、賈彧、歸秀娥、王恩胡

經濟法學

周作斌、白呈明、陳曉莉、史衛民、崔藝紅

學科帶頭人
學科

姓名

統計學

王振龍教授、焦振勇教授

財政學

鐵衛教授

金融學

陳春生教授

區域經濟學

薛小榮教授

數量經濟學

邱丕群教授

企業管理

張完定教授

管理科學與工程

劉敏教授

計算機應用技術

劉小冬教授

計算機系統結構

陸中華研究員(兼)

國防經濟

丁德科研究員

教育經濟與管理

楊學義研究員

經濟法學

周作斌教授

中國當代文學

沈奇教授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王佐仁教授

產業經濟學

高全成教授

政治經濟學

王武瀛教授

專家人才
1.陝西省先進工作者:
楊學義
2.知名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有突出
貢獻專家:
王廣森賀鏗吳敏樊光鼎
童忠勇胡健唐慶山劉延年
楊學義
3.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選者:
胡健鐵衛程書強
4.陝西省教學名師:
王佐仁周作斌劉小冬張瑞年鐵衛
丁巨濤
5.陝西省優秀教師:
王佐仁丁巨濤
6.陝西省師德標兵:
賈宗武王培勛康萍王卓慈
7.陝西省優秀青年教師:
雷向辰
8.校聘學科(學術)帶頭人:
劉小冬王佐仁李佼瑞
東方社奇鐵衛王恩胡
李社寧白呈明陳曉莉

編輯本段專業設置

西安財經學院專業設置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是由陝西省教育廳主管、西安財經學院主辦的以經濟學和管理學為主的綜合經濟類學術期刊。主要設有經濟理論、西部經濟、金融研究、財政與稅收、財務與會計、產業經濟、企業管理、「三農」問題、秦文化與經濟、國防經濟等欄目。面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從事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的專家、教授、博士生及碩士生等相關人員。創刊20多年來,該刊密切跟蹤並探索經濟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前沿理論和熱點問題,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已成為一份經濟學領域內頗受關注的學術期刊。該刊現為CSSCI擴展板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專家推薦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陝西省權威社科學報」。
編輯本段院系設置
公共管理學院
學院簡介
公共管理學院,是我校於2009年12月成立的一個充滿朝氣、活力和發展前途的嶄新學院。目前,學院擁有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和政治學與行政學3個本科專業。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建實驗室2個——公共管理實驗室、電子政務實驗室。
學院目前擁有專職教師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碩士生導師3人、在讀博士2人。近幾年,承擔國家級課題3項,省部級24項,地廳級35項。教師在權威期刊、核心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76篇,學術專著7部,獲得省部級優秀論文科研獎3項,其中《政治文明視域中的農民政治參與》專著獲得陝西省教育廳科研成果優秀成果三等獎。
學院教學成果豐碩,近幾年共出版教材3部,其中1部獲國家統計局優秀教材二等獎。教學成果《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立體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獲得陝西省人民政府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院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擁有較強的學生管理團隊,其中一人獲得省級優秀輔導員稱號。扎實推進「教師黨員聯系學生制度」的思想教育模式頗具特色,受到了校黨委的表彰。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學校前列。目前,學院辦學規模逐漸擴大,辦學質量有效提高,在校生已達722人。
管理學院
學院簡介
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68人,專任教師65人,在校本科生1698人。教師隊伍中有碩士生導師3人,教授5人、副教授14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29.2%,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人,在讀博士8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8%。教師隊伍中有入選「中國教育信息化專家庫專家」 2人、入選教育部「西部人才培養計劃」 2人、海外人才引進1人、陝西省教學名師1人、陝西省優秀回國人員1人、陝西省模範教師1人、陝西省師德標兵1人、陝西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1人。為加大學術交流、汲取學科最新成果,近年來,先後派出多名教師在國內外做訪問學者,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多次,並做大會報告。
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省級重點學科,設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物流管理、農林經濟管理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國內財經類院校最早招收本科生的專業之一。學院十分重視學生教學實驗、實踐環節,建有央省共建的管理工程、物流與供應鏈特色學科實驗室2個,還有投資494萬元,建築總面積為710M2的ERP實訓中心、工程管理實訓中心、農業技術實訓中心和工業工程與物流實驗室等4個校內實訓、實驗基地。建立了金蝶管理軟體公司、陝西省建築第八工程公司、西瑞集團等20多個較為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平台。2009年,我院成功主辦並承辦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ERP)陝西賽區的比賽,同年,在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與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大學承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我院學生獲得2009年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一等獎,「全國十強精英團隊」的榮譽稱號。在2007、2008年舉辦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我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也分別取得全省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好成績。
在科學研究中也取得了創新性研究成果。近三年,發表學術論文25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122表篇,被SCI、EI、ISTP和CSSCI檢索論文16篇,主持並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項,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6部。
承擔科研
郁廣健實施大旅遊發展戰略,促進陝西經濟發展 04XJL01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薛玲仙退耕還林政策實施情況、存在問題及完善政策研究 05XJY02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
程書強電子商務信息智能統計研究 06XTJ003年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韋 艷婚姻擠壓下的中國農村大齡未婚男性的生活福利和促進政策研究 2007年國家社科項目(青年項目)
孫曉琳 信息化背景下政府統計業務流程再造研究 2007年國家社科項目(西部項目)
薛玲仙 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發展路徑及管理研究 2003KR60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劉曉寧 陝西新經濟發展的機遇研究 2003年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程書強 陝西中小企業融資創新研究 2003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張謙 西部地區可再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企業組織研究 03JS032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與建設項目計劃(重點科研)
程書強西部地區企業CIS策劃設計方法研究 03JS031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與建設項目計劃(重點科研)
薛玲仙 陝西中小型企業文化變革與管理創新研究 2004KR98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趙廣信 「一線兩帶」建設中基於產業集群與電子化供應鏈管理應用研究 2004KR100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郁廣健 大西安商業帶空間布局及運作模式研究 2004KR112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張完定、程書強 陝西省科技型風險投資企業創立和運作及家庭企業治理模式研究 2004G10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計劃
薛玲仙 退耕還林後區域性非農耕經濟形態下農民市場觀念培育研究 04C008S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趙廣信 西部企業電子化供應鏈管理應用研究 04JS29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與建設項目計劃(重點科研)
王柏林 發展陝西現代物流業的戰略研究 04JS31陝西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科研與建設項目計劃(重點科研)
姚宏 陝西旅遊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究 2005KR13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於立新 大西安旅遊產業鏈的構建與產業集群組織研究 2005KR14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劉江龍 陝西風險投資體系與城市創新系統聯動運作研究 2005KR45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崔智敏 陝西民營資本投資決策預警機制研究 2005KR85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程書強 陝西民營經濟融資困境與金融市場的結構優化研究 05E025Z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崔智敏 關中地區土地流轉制度創新研究與實證分析 05E028S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程書強 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信息智能統計的設計與實現 LX2005-Y34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孫曉琳 我國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實證研究 LX2005-Y37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張完定、程書強 公司治理評價系統及陝西家族企業股份制改造實證研究 05JS64陝西省教育廳省級重點實驗室重點科研計劃項目
宋世民、李慧 基於競爭力的陝西企業信息化發展與「西咸經濟一體化」 05JS65陝西省教育廳省級重點實驗室重點科研計劃項目
王柏林 陝西風險投資與產業結構轉換的互動研究 06E022S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張 謙 陝西生態建設模式及利益相關者行為研究 06E005Z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韋 艷 陝西省出生性別比例偏高地區婚姻擠壓問題研究 06G002Z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姚 波 陝西省民營經濟競爭力提升途徑研究 06E017S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劉曉寧 陝西欠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選擇 06D004Z年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李 穎 基於建設陝西新農村的流通生產力問題研究 2006KR29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
崔智敏 西部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LX2006B37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姚 波 信息化背景下統計網站服務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LX2006B43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郁廣健 陝西大旅遊產業發展水平綜合評價方法研究 LX2006C27國家統計局全國統計科學研究
王亞玲 陝西省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政府行為創新研究 2007KR61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周艷春 陝西民品自主創新的現狀及提升能力的對策研究 2007KR16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劉曉寧 基於現代農業的陝西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對策研究 2007KR34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許 妮 陝西桑蠶絲產業發展戰略規劃 2007KR52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蘇玉珠 陝西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及財務管理模式研究 2007KR62陝西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F. 誰能幫我下載百度文庫: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範文)

你好,你需要的文件已經上傳,請下載。

G. 武漢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教學成果

學生參與各類學科競賽和文體競賽,所獲獎項豐碩
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武漢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有1人獲得國家級特等獎,5人次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6人獲得國家級二等獎,19人獲得國家級三等獎
2002級學生黎德生在國外讀研期間參加第十五屆國際陸地智能車比賽,以他為骨乾的美國底特律梅西大學代表隊榮獲第三名
2003級學生張帥於2005年榮獲「SQA最佳國際學生銅獎」,是當年度亞太地區唯一獲獎的學生,此後,他分別以全額獎學金在英國赫爾大學攻讀完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2004級學生肖傑在美國喬治梅森大學交流學習期間,參加全美「海耶克經濟學基金」論文競賽,獲得弗吉尼亞地區第二名
2005級學生徐陽被全美經濟排名第一的芝加哥大學錄取攻讀碩博連讀,並獲得70%的獎學金
2005級學生鄔介然被全美公立大學排名第一的弗吉尼亞大學錄取攻讀經濟專業碩博連讀,並獲全額獎學金
2007級學生劉健楊在留學美國期間因表現突出,在本科學習階段即被美國科學院院士錄取為全職實習生,並參與研究項目
2008級學生吳林江2011年參加全國第六屆飛思卡爾智能車競技大賽,獲華南賽區二等獎,並與同年參加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獲二等獎
2008級學生陳翔龍在2011年中國留學服務中心(CSCSE)和蘇格蘭學歷管理委員聯合舉辦的「璀璨蘇格蘭·當代中國優秀項目學生評選大賽」中獲最高獎項——「特等獎」
2009級學生趙丁楠在2012年中國留學服務中心(CSCSE)和蘇格蘭學歷管理委員(SQA)聯合舉辦的「璀璨蘇格蘭·當代中國優秀項目學生評選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2009級學生黃梓峰在2010年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航海模型競賽中獲得ECO-TEAM(電動三角繞標追逐接力團體)競賽一等獎
2009級學生宗晴在2011年全國高校NCBA大學生檯球賽武漢站獲女子組冠軍
2010級學生孫圓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類)預賽獲得三等獎
2010級學生馬汶園與理學院和計算機學院的同學組隊參加2013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了(Honorable Mention)二等獎
……
大批學生留學海外名校,獲得各類獎學金
學院有60多名學生赴海外綜合排名前40名的學校留學,300多名留學生獲得論文競賽獎、院長榮譽獎、學術成就獎、獎學金等各類獎勵;有近百名學生考入斯坦福大學、弗吉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劍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學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
教學成果良好,學生合格率和出國率高
迄今為止,學院共有5000餘名學生畢業,其中留學生1300餘名,本科交流項目畢業生712人,合格率100%;CSCSE-SQA HND項目畢業生2762人,合格率97.5%;中法機電教育項目畢業生150人,合格率100%。已畢業學生中成績合格和且有意願出國學習的學生都已順利赴國外留學,出國率達95%以上。留學國家包括美國、瑞典、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荷蘭等。
畢業生各項能力突出,就業情況良好
畢業生就業領域主要是IT、汽車、金融和外貿行業,就業地域遍及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荷蘭以及國內的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深圳、廈門等大中型城市。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公司中的精英和骨幹,他們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良好的外語溝通能力以及國際化的視野,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H.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8)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I.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決定的內容

教高[2005]14號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的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已經過異議審理,經教育部裁定,全部有效。
依據國務院發布的《教學成果獎勵條例》的規定,報經國務院批准,由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王大中等合作申報的《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機制的創新與實踐》,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及北京信息工程學院王越等合作申報的《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開展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北京交通大學王玉鳳等申報的《開拓創新,建設一流的物理演示與探索實驗室》等三項成果獲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學趙凱華等申報的《<電磁學>系列課程的改革和建設》等59項成果獲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姚津等申報的《會計實驗教學的實施及成果》等537項成果獲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項目名單見附件)。
在全國開展教學成果獎勵活動是黨和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對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教學建設和教學改革成果的檢閱和展示,是黨和國家重視教學工作的重要體現。本次獲獎的項目是全國高等教育界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工作崗位上,經過多年艱苦努力獲得的創造性勞動成果,在總體上代表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工作的最高水平,充分體現了近年來我國在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進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等學校要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學習、借鑒和應用這些獲獎成果,進一步加強教學工作,深化教學改革,為培養和造就更多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專門人才而努力奮斗。
附件: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
教 育 部
二OO五年九月二日

J. 第八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什麼時候評選

國家沒有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參與人數有規定,只要是開設了這個回獎,就可以在全國范圍答內徵集教學成果,委員會成員就會對提交上來的成果進行評比,最終開設出來,一,二,三等獎各種。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是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批准,特等獎由批准。

閱讀全文

與2014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