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府出讓某塊建設用地,裡面含規劃道路和現有道路控制區,我要分攤規劃道路的面積道路控制區能否轉讓
簡單來地理解為網路有詳細的源概念。
規劃面積,一般包含由地(市公共道路等)和出讓面積徵收。代征不一定每個人都有。
建設用地,建設使用的土地面積。
出讓面積,建設用地面積。但可能部分通過分配土地出讓的部分國有農業用地,如農業科研機構,農業大學,進行施工的農地內(一般的房地產開發會不會是情況下)。
Ⅱ 什麼情況下是「能夠按轉讓房地產項目計算分攤」
當土地使用性質由居住用地變為商業用地
Ⅲ 轉讓費是按租期年限分攤嗎
轉讓費是指在租賃期內,如果下家經營者希望獲得店面經營權,向原經營者支付回的一定轉租費答用。
轉讓費一般包含原經營者的裝修費,雜費和其他相關成本。
店面轉讓不一定都有轉讓費,但多數轉讓費是一級轉一級轉下去。
轉讓費數額可以不告知房東,但新的租約合同必須房東、原經營者、下家經營者三方簽訂。
轉讓費金額的影響因素:
1、原店面裝修,即原經營者先期支出的裝修費。
2、地段、店面知名度、品牌等經營環境。
3、原經營者的租約年限和店面可租賃年限,一般租約距離到期時間越短的,轉讓費越少。
4、對原經營者的一些補償
5、其他附加費用(如帶貨轉讓的貨款)
Ⅳ 技術轉讓辦理所得稅減免時,稅務要求提供技術轉讓所得歸集、分攤、計算的相關資料都包含些什麼
這要看你這個技術當初是購買來的還是自己研發出來的了。
就財務這一塊來說,
1、如是購版買來權的技術,要提供購買時的發票、合同、作為無形資產入賬的該技術的台帳(含攤銷明細)。
2、如是你自己公司研發的技術,則要有「研發支出——資本性支出」的科目明細表和研發結束後結轉到「無形資產——XX技術」的台帳(含攤銷明細),還有確定該技術的攤銷年限是採用的什麼為依據,要合法合理。以表明你的成本核算以及後期攤銷是正確的、合法的。
以上兩種都要有:評估機構的無形資產價值評估。而不是你說賣多少就多少。
Ⅳ 大額技術轉讓費應怎麼分攤
根據你的這個轉讓費的受益期間來確定,,如果受益一年,那就按12月分攤,一年以上,進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Ⅵ 房地產開發費用為400萬,其中利息之出240萬,(能夠按轉讓房產項目計算分攤),其他開發費用160萬
房地產開發費用是按(土地成本+開發成本)*10%的限額來扣除的。
Ⅶ 請教土地增值稅的清算對象劃分和成本分攤問題
土地增值稅的基本徵稅范圍包括:(1)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2)地上建築物及其附著專物連同國有土屬地使用權一並轉讓;(3)存量房地產買賣。
土地增值稅的基本徵稅范圍不僅僅限於土地交易;
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具有「國有」、「轉讓」兩個關鍵特徵。
參考:http://www.dongao.com/zckjs/sf/201501/214239.shtml
Ⅷ 無形資產的成本分攤率為( )。 A.0.4 B.2 C.0.5 D.1.5
C
轉讓成本分攤率=購買方運用無形資產的設計能力/運用無形資產的總設計能力=版500/1 000=0.5,注意公式中權「購買方運用無形資產的設計能力」是根據設計產量或按設計產量計算的銷售收入,各方「運用無形資產的總設計能力」指運用無形資產的各方匯總的設計能力,由於是分攤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所以不是按照實際運用無形資產的規模,而是按照設計的規模來確定權重。
Ⅸ 公司的實繳金額是否在股權轉讓之後按新股東認繳的比例分攤
您好,實繳金額如何分配的問題可以由公司股東共同協商解決,並固定在章程中。新股東不同意重新協商的,按照股權轉讓前確定的實繳比例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