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鉤蟲的防治
加強糞便管理及無害化處理,是切斷鉤蟲傳播途徑的重要措施。採用糞尿混合貯存,經密封式沼氣池、五格三池式沉澱等殺滅蟲卵後,再用於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時可用畜糞或化肥代替。
加強個人防護和防止感染,耕作時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膚塗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軟膏,對預防感染有一定作用。應盡量爭取使用機械勞動代替手工操作,以減少感染機會。
B. 如何治療鉤蟲病
回答者:任立存鉤蟲是寄生於小腸的常見寄生蟲。鉤蟲病常引起貧血。可選用以下葯物治療。 1、甲苯咪唑 2、噻嘧啶。對冠心病、肝腎損害、肺結核咯血者慎用。 3、左旋咪唑 。 4、阿苯噠。 5、氟苯咪唑 6、奧苯噠唑回答者:劉業生本病是由鉤蟲引起的寄生蟲病,稱「脫力黃胖病」。因經常接觸含有鉤狀幼蟲的濕土,容易感染得病,如糞便污染,易造成流行。潛伏期一般為1-2個月。 [鉤蟲病臨床表現] 病人早期可出現紅色高出皮膚的小丘疹,奇癢,抓破後易發炎,常常發生在足趾、手指之間,足趾,手腕與泥土接觸部位,俗稱「糞觸腳」、「打糞毒」,可持續3-5天。隨後可出現咳嗽、氣喘。成蟲在小腸內定居後,不斷從腸壁吸血,引起腸壁潰瘍出血,可出現貧血症狀,如面色、指甲蒼白,勞動後易氣急,心跳厲害,沒力氣。少數病人出現食慾怪癖,喜吃生米、泥土等。兒童嚴重感染後可影響生長發育。(1)實驗室檢查(2)糞便檢查大便中檢出鉤蟲卵即可確診。 檳榔12 使君子8 榧子10 貫眾9 紅藤18 百部10 南瓜子10回答者:余茂進你好 對於鉤蟲病的治療 建議去地方病防治所治療回答者:任學華你好,建議口服阿苯達唑片治療。 回答者:任立存你好,中醫治療也有效果的。可選用雷丸枳實湯回答者:wangchaok可以對比以下治療方法,選擇比較適合自己的: 預防 1、普查、普治病員。 2、加強糞便無害化管理,不隨地大便,不用生糞施肥。 3、流行地區做好個人防護,開展衛生宣教,不吃生冷食物,不赤腳著地,嬰幼兒切勿露臀觸地。 4、在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同時給予富有營養及易消化食物。 5、在感染鉤蚴後,咳出的痰液不應咽下。 6、在服用鐵劑治療貧血時,忌飲茶。 預防護理 在預防方面,要積極治療病人,以減少傳染源。搞好糞便管理,修建無害化廁所或糞坑密封加蓋,殺滅蟲卵,防止污染。注意局部皮膚防護。如下地勞動穿鞋、帶手套,或在手足皮膚上塗1%的碘酊或25%的明礬水等。應盡量爭取使用機械勞動代替手工操作,以減少感染機會。在調理方面,特別要重視飲食富於營養和容易消化的問題,可多食豆腐、瘦肉、豬肝、豬血、魚,以及新鮮蔬菜,少吃辛辣油膩之物。 回答者:張旭你好!需要做大便蟲卵檢測,查血像分析是否有 貧血,從以上表現看可能與貧血,驅蟲葯物治療回答者:任立存在預防方面,要積極治療病人,以減少傳染源。搞好糞便管理,殺滅蟲卵,防止污染。注意局部皮膚防護。如下地勞動穿鞋、帶手套,或在手足皮膚上塗白礬水等。 在調理方面,特別要重視飲食富於營養和容易消化的問題,可多食豆腐、豬血、瘦肉、豬肝、魚,以及新鮮蔬菜,少吃辛辣油膩之物。
C. 如何防治貓鉤蟲病
山東獅子抄貓(詳情介紹)
鉤蟲病感染程度不同,對於貓咪所造成的影響也有著較大的區別。輕度感染的貓咪會出現嘔吐、貧血、腹瀉或便秘;嚴重感染的貓咪則會出現便血、便臭呈柏油狀,最後衰竭死亡。可見該病越早治療對於貓咪的損傷越小。
治療:
可參照蛔蟲病的治療方法,口服伊維菌素有效。對貓可用甲苯,劑量為0.1~0.2ral/kg體重,口服或混飼;亦可用二苯酚按9.9mg/kg體重,皮下注射。
預防:
1.保持貓舍的清潔衛生,及時清理糞便,用消毒葯水經常噴灑貓活動的場所以殺死幼蟲,並對貓進行定期驅蟲。
2.對於病情比較輕的病例,通過驅蟲就能痊癒;對於重症需要對症治療,如輸血、保溫、補液等;對於腸炎和腸內出血的病例應止血和使用腸黏膜保護劑。
3.驅蟲可以在皮下注射石炭酸7.5~10毫克每千克體重,但應控制劑量,對於幼貓更應稀釋後注射;也可空腹口服噻吩嘧啶制劑10毫克每千克體重,一次內服;或用依維菌素0.3毫克每千克體重,皮下注射。
D. 鉤蟲病怎麼治療
治療
鉤蟲病患者如無嚴重貧血或營養不良,即可進行驅蟲治療。如貧血嚴重,則應回首先糾正貧血,然後再進答行驅蟲治療。
1.貧血嚴重者
在驅蟲治療前先糾正貧血。可給硫酸亞鐵口服,一日3次,飯後服。
2.驅蟲治療
(1)甲苯咪唑 口服,一日2次(分早晚空腹或半空腹服用),連服3~4日。兒童、老年、體弱者劑量和療程酌減。嚴重心臟病、肝臟病患者應慎用。丙硫咪唑、氟苯味哩,連續3日,療效優於甲苯咪唑。
(2)噻嘧啶 又稱「抗蟲靈」、「驅蟲靈」。口服,一日1次,臨睡前溫開水一次送服,連服2~3日。但對冠心病、消化性潰瘍、急性肝炎、腎臟病,活動性肺結核咯血等患者應慎用。妊娠早期應用本葯可致流產。
(3)左旋咪唑 口服,每晚頓服,連服3日。
對十二指揚鉤蟲療效較好,但一般不單獨用於鉤蟲病的治療。
(4)噻乙吡啶 對十二指腸鉤蟲的療效較好,但不如噻嘧啶的療效,口服。出現輕微頭昏、惡心、腹痛、流涎等副作用,但能自行消失。
(5)聯合治療 適用於混合感染和嚴重感染患者,或單一葯物療效不顯著的頑固病例。噻嘧啶與甲苯咪唑,一次頓服,連續2日;噻嘧啶與左旋咪唑,1次半空腹頓服。
E. 怎樣防治牛鉤蟲病
奶牛鉤蟲病又抄叫仰口線蟲襲病,主要是蟲體寄生在奶牛的小腸內,吸取牛的血液,容易引起奶牛貧血。
蟲體特徵和發育史
(1)特徵
鉤蟲寄生在小腸內,是線蟲的一種,乳白色,吸血後呈淡紅色。蟲體前端略向背側彎曲,口囊很大,略呈漏斗型。口緣腹面有一對角質的切板,呈半月狀。口囊底部有兩對亞腹側齒,雄蟲有背葉不對稱的交合傘,蟲體大小10~28毫米左右。
(2)發育史
蟲卵經糞便排出後,在濕潤的環境中,經7天左右變成幼蟲,然後發育成感染性幼蟲,經奶牛的口腔或皮膚感染。經皮膚進入血液後,經肺泡,喉頭,咽到小腸發育成成蟲。經口腔感染的幼蟲,直接在小腸發育成成蟲。
症狀
病牛主要表現進行性消瘦,貧血,皮下水腫,可視黏膜蒼白,下痢,黑色稀糞並且潛血。嚴重時會出現死亡。根據症狀和糞便蟲卵檢查確診。
治療
(1)定期驅蟲,春秋各一次。
(2)左咪唑,5毫克/千克體重,混於飼料中或皮下注射。
(3)丙硫苯咪唑,8毫克/千克體重,混於飼料中喂服。
(4)噻苯咪唑,8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
F. 鉤蟲怎樣防治,感染勾蟲有什麼特點
【概述】 鉤蟲病(ancylostomiasis,uncinariasis,Hookworm disease)的病原體是鉤蟲,其中以十二指腸鉤蟲(ancylpstoma odenale)及美洲鉤蟲(nector americanus)引起人類感染最為重專要。解放前屬本病在我國廣泛流行,危害極大。解放後採取了切實有...7591
G. 鉤蟲怎麼辦
鉤蟲病抄的治療能夠根襲據消除腸胃若蟲和殺掉在組織中轉移的初期稚蟲的病原菌來進行。如鉤蟲病之前你重度貧血的人能夠接納靜脈注射。以便降低和控制鉤蟲病,務必採用除蟲對策。除此之外,普遍普及化鉤蟲防治專業知識,培養優良的生活習慣,不喝涼水,要反復清理生蔬菜水果,非常是要改變赤足勞動者的壞習慣。
H. 怎樣防治犬鉤蟲病
鉤蟲病是由幾種鉤蟲寄生於犬的小腸而引起的。在我國流行甚廣,除北部個別省份外,其他省區均有流行。
寄生於犬小腸的鉤蟲雖有犬鉤蟲、巴西鉤蟲、錫蘭鉤蟲和狹頭鉤蟲,但引起本病最常見病原的為犬鉤蟲。鉤蟲大小為0.6~1.6厘米,雄蟲較雌蟲小。蟲體乳白色,頭向背面彎曲,眼觀有半截細火柴棒大小。蟲卵呈鈍橢圓形,無色透明,卵內含8~16個分裂的卵細胞。
鉤蟲侵入犬體的主要途徑是幼蟲經皮膚、消化道和胎盤感染犬。在犬體內,幼蟲經心臟、肺等移行,最後回到腸腔發育為成蟲,以吸血來營生。據報道,1條蟲體一晝夜可奪去宿主血液0.8毫升。因此,鉤蟲病以貧血、消瘦和消化不良為主症。由於感染程度的不同,臨床上常見以下幾種類型。
(1)最急性型。由胎盤或初乳感染的幼犬,於生後2周左右哺乳量減少,被毛粗糙,精神沉鬱,隨之嚴重貧血、虛脫。
(2)急性型。多見於幼犬和感染較重的成年犬。表現為食慾不振或廢絕、消瘦,眼結膜蒼白、貧血、弓背、異嗜、便秘與下痢交替發生,便中有血,排黏液性血便或帶有腐臭味的黑油便。
(3)慢性型。症狀不夠明顯,主要表現輕度貧血,胃腸功能紊亂和營養不良。糞便中可查見鉤蟲卵。
(4)鉤蟲性皮炎。如大量幼蟲從皮膚侵入,皮膚發炎,奇癢。軀干呈棘皮症和過度角化。重症犬趾間發紅、瘙癢、破潰、被毛脫落,趾部腫脹,趾枕變形,口角糜爛。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可懷疑本病。而要確診,應用飽和鹽水浮集法檢查病犬糞便中的蟲卵。鉤蟲卵較為特異,犬體內極少有與之類似的蟲卵,一旦發現,即可確診。
對本病的治療,輕症犬用左旋咪唑按10毫克/千克,1次口服,或每天用丙硫咪唑50毫克/千克,口服,連用3天。甲苯咪唑按20毫克/千克,口服,連用3天。丁苯咪唑50毫克/千克,口服,連用2~4天。硫苯咪唑20毫克/千克,口服,既可驅蟲又可滅卵。45%二碘硝基酚按0.22毫升/千克,皮下注射,驅蟲效果達100%。驅蟲助長靈按每千克體重0.2~0.4克拌料飼喂,具有驅蟲、健胃和助長作用,病犬驅蟲效果好,身體恢復快。
對貧血嚴重的犬應進行輸血,輸血量為5~35毫升/千克。同時給予止血葯、收斂葯、維生素B12、含鐵制劑等。
預防本病可參考蛔蟲病。由於犬鉤蟲幼蟲可侵襲人,引起皮膚型幼蟲移行症,因此人在犬糞污染的農田勞動時,盡量避免赤腳,必要時塗抹防護劑。
I. 犬鉤蟲病要怎麼防治
本病主要是由長鉤蟲和狹頭鉤蟲兩種引起的,它是一種較常見而又嚴重且發生頻繁的線蟲病。鉤蟲主要寄生在小腸和十二指腸內。
此病分布廣泛,多發於氣候溫暖地區和夏季。對犬危害嚴重,若防治不當,個別嚴重者,甚至引起死亡。
犬鉤蟲為淡黃白色的小線蟲,狹頭鉤蟲較犬鉤蟲小。犬鉤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條件下,經12~30小時孵出幼蟲,再經7天左右,蛻化為感性幼蟲。當健康犬接觸了被糞便污染的地面和用具後,經口感染,也可經口粘膜和皮膚感染。當幼蟲經口進犬體後,通過食道停留在腸內,幼蟲脫去囊鞘,逐漸發育為成蟲。如幼蟲經皮膚侵入時,鑽入外周血管,隨血液移行到肺泡和氣管,隨痰進入口腔,當犬吞咽下後到小腸內逐漸發育成成蟲。犬鉤蟲也可通過患病母犬經胎盤感染胎犬,或仔犬吃初乳時感染此病。狹頭鉤蟲的生活史與犬鉤蟲很相似,但經口感染較為多見。
該病的主要表現症狀是,患犬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嘔吐、消化障礙、異嗜。嚴重時粘膜蒼白,消瘦,被毛粗硬無光澤,容易脫落,有時下痢和便秘交替發作,糞便帶血或呈黑色,並帶有腐臭氣味。如果幼蟲大量經皮膚侵入時,則皮膚發炎,奇癢,不斷用爪抓撓。四肢浮腫、潰爛、口角糜爛等。3周齡內的仔犬感染後,可引起嚴重貧血,最後導致死亡。
由於該病的惡性,因此應當對犬定期檢查和驅蟲,幼犬每月檢查1次,成年犬每季檢查1次,用飽和鹽水浮集法檢查糞便,確診有蟲卵後,立即進行驅蟲。可用左旋咪唑10毫克/千克體重,內服,或用甲苯咪唑10毫克/千克體重,內服,每天2次,連服2天。或用阿維菌素注射液0.2毫克/千克體重,皮下注射。同時對治療犬蛔蟲效果也很好。或用阿維菌素澆潑劑0.5毫克/千克體重給葯1次,效果也很好;搞好環境衛生,清毒並保持犬窩清潔乾燥,及時清理糞便,進行發酵處理,對食具要經常清毒。
J. 鉤蟲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1.驅蟲治療非極度衰弱的任何患者均應盡早驅蟲,兩種鉤蟲對驅蟲葯物的敏感性有顯著差異,常需多次反復治療才能根治。故在治療後1~2周,應再次進行大便蟲卵檢查,若依然存在,應再予治療。
(1)甲苯達唑:該葯為廣譜驅蟲劑,對鉤蟲感染具有劑量低,不良反應少,療效高的特點。成人劑量100~200mg/次,3次/d,口服,共3天或4天;100mg/次,1次/d,口服,共30天。鉤蟲感染者的蟲卵陰轉率可達100%。但一般十二指腸鉤蟲的蟲卵陰轉率平均為95%;美洲鉤蟲的蟲卵陰轉率僅約80%。不良反應輕,極少數出現頭昏、腹脹、惡心等反應,在短時間內可自行消失。孕婦與2歲以下兒童禁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2)阿苯達唑:為廣譜驅蟲葯。成人劑量400mg/次,頓服,連服2天或3天。治癒率可高達97%。該葯對鉤蟲的作用特點為:①對兩種鉤蟲的療效較好;②對體內移行期幼蟲有一定殺滅作用;③在腸道內可抑制鉤蟲卵發育;④療效顯著優於相同劑量的甲苯達唑。在以美洲鉤蟲感染為主的混合流行區,該葯應作為首選葯物。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頭昏、失眠、口乾、乏力等反應,其程度輕,多於服葯後2~3天出現,無須任何處理。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有癲癇史者慎用。
(3)氟苯達唑:成人劑量為200mg/次,半空腹時頓服,連服2天或3天。兒童按5mg/kg體重,頓服,連服2天或3天。療效與甲苯達唑相似。不良反應輕。有頭昏,頭痛及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
(4)噻嘧啶(雙萘羥酸噻嘧啶):成人劑量為10mg/kg體重,睡前頓服,連服3天。對兩種鉤蟲的療效可達90%以上。服葯後有部分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狀;少數可引起頭痛、眩暈及嗜睡等。有冠心病、潰瘍病、急性肝腎功能不全及活動性肺結核等患者,應慎用。
(5)奧苯達唑(oxibendazole):該葯為國內近年研製的廣譜驅腸蟲劑,對鉤、蛔、鞭蟲均有明顯作用,且對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的療效均較好,優於其他驅鉤葯。成人劑量為10mg/kg體重,半空腹時頓服,連服3天。蟲卵陰轉率可達56%~100%。口服後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且反應程度較輕,主要有乏力、頭昏、嗜睡等,一般持續時間較短,無須處理可自行消失。根據國內臨床應用觀察,不影響肝、腎功能。
(6)聯合療法:目前驅治鉤蟲的葯物種類較多,但尚缺乏單一的較理想的葯物。故可考慮應用兩種葯物聯合治療,以提高療效。臨床上可用甲苯達唑與左旋咪唑;或甲苯達唑與雙萘羥酸噻嘧啶聯用。也可用噻嘧啶(雙萘羥酸噻嘧啶)與左旋咪唑聯用等。其他驅鉤葯物均可酌情聯用。
2.一般療法
(1)鉤蚴性皮炎的治療:由於鉤蚴進入皮膚後24h內大部分尚停留在局部,故採用物理、化學等措施治療鉤蚴所致的皮炎,可收到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其方法較多,常用者如下:
①局部葯物塗擦法:可酌情選用以下葯物:2%~4%碘酒,5%噻苯達唑軟膏,3%水楊酸乙醇,氧化鋅軟膏及左旋咪唑塗膚劑等。均有止癢、消腫及殺滅皮內鉤蚴的作用。
②皮膚透熱療法:包括熱浸、熱敷和熱熏三種方法。
A.熱浸法:用53℃熱水間歇浸泡患處即浸2s、間歇8s,持續25min;或持續浸泡10~15min(必須不斷加熱水,保持熱水原有溫度)。
B.熱敷法:用多層紗布或棉布或毛巾作布墊,浸於上述熱水中,然後取出稍擠干緊貼在皮膚炎性部位。30s換1次,持續10min。
C.熱熏法:用川艾卷或草紙卷點火,在患部熏燙5min(應防止局部皮膚燒傷)。以上療法對止癢、消炎效果較好。
(2)鐵劑療法:常用硫酸亞鐵,0.3~0.6g/次,3次/d,口服;兒童可選用10%枸櫞酸鐵銨,0.5~2ml/(kg·d),分3次飯後服;成人10~20ml/(kg·次),3次/d。療程一般為3~8周。可同時服維生素C100mg/次,3次/d,或10%稀鹽酸0.5~2ml(加水至10ml)/次,3次/d,以利鐵劑的吸收。服鐵劑時,應禁飲茶,以防止降低葯效。對於急性出血或口服不能耐受者,可採用注射如卡古地鐵注射液,5ml/次,靜脈注射,1次/d,連用7~l0天。
(3)其他:在驅蟲與補足鐵劑的同時,應服用各種維生素、高蛋白類飲食。對於貧血嚴重或臨產孕婦,可在驅蟲前予以輸血,或邊輸血邊驅蟲。對於個別巨細胞貧血患者,可適當採用肝制劑,葉酸或維生素B12等。此外,對於嚴重感染患者應積極防治各種並發症,如繼發感染、心力衰竭等。
(4)異嗜症:2%硫酸鋅溶液10ml/次,3次/d,連服3天或4天。
3.中醫治療:(1)雷丸120克研粉,均分為5包,每日1包,5日為1療程。根據糞檢,如未愈可再服1療程。(2)苦楝根皮30克,檳榔15克,煎水製成60毫升,臨睡前服,連服2天為1療程。(3)新鮮馬齒莧,成人90克、加水150毫升,慢火煎至剩100毫升為止,去渣後加白醋15克、白糖15克,每晚睡前服,連服兩晚,兒童酌減。
(二)預後
本病預後良好,即使是中重度感染,伴有貧血性心臟病或合並妊娠的患者,若能及時補充營養,糾正貧血及驅蟲治療,仍有良好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