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運動鞋的舒適性研究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已不再專注於腳的被動受力,而轉向更高層次「運動鞋的適腳性及舒適性」的研究,從而引入了「人類最好的鞋即是腳」的設計理念。
REEBOK 1994年推出的充氣系列,利用外設充氣裝置充盈鞋內氣墊,由氣體來提高鞋的適腳性,使腳感受到完全被舒適地包圍起來。由其獨立研發的減震氣墊「DM×10」,一條氣道可使10個氣室的空氣自由流通,且配合適當的運動狀態進行調整,應對不同的受力情況。NIKE公司的「AIRJORDAN」(1990)六代,採用了甲殼式鞋身設計,包裹整個腳部,排除腳尖部多餘的補強部分,呈現出優異的適腳性及舒適性。從喬丹系列籃球鞋的七代至十五代(1991—2000),從使用「Air Huarathe''彈性內襯、幫口使用石墨碳纖維,加強舒適性及穩定性,到針對足部動態而特殊設計的「Zoom air''系統、波浪形的碳纖維中底穩定片結構,及為讓消費者親自了解功能性及舒適性來自何處,將設計開放化、透明化等。從以上情況不難看出生物力學在製鞋領域的應用成果。
但是,不能不提到的是:在我國,盡管生物力學研究已有幾十年歷史,卻幾乎沒有一雙自己設計製造的、蘊涵此種高科技的運動鞋。我們在這個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距離,足以引起深思。
『貳』 北京西單亦購里賣的新百倫是真的嗎
一、晚上九點去超市 很多超市的果盤、沙拉、糕點、熟食等,都會在晚上9點開始打折,價格可能是標簽上的一半不到,但能讓我們的夜生活更有「質量」一些。 二、網上購物使用返還網 沒錯,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因為其實惠,比較出名的淘寶,京東,卓越,一號店,凡客等而其中以在淘寶為最,2009數據顯示淘寶占網路消費大概80%的份額,其中返還網( http://www.fanhuan.com/#xigua1) 比較出名。通過返還網去淘寶、京東、藝龍、一號店、凡客等200多家大商城購物都能返現金,高的有15%-30%,還有商城免費提供的購物現金券可以領取使用,一個月能省不少錢,喜歡網購的朋友不妨去試試! 三、上午購買機票最便宜 你知道一天之內什麼時候買機票最便宜嗎?答案是上午。因為機票的折扣通常會隔夜重新調整。另外盡量避免周一上午和周四晚上出行,因為這兩個時段旅客最多。理想的飛行時刻是:每天中午及一周的中間日子。乘坐轉機航班到目的地,會比直飛航班便宜許多;選擇規模相對小的航空公司航班,通常比超大型航空公司航班便宜;如果在攜程網上訂票,注意它的「往返特價區」,訂購往返機票會比購買兩張單程票便宜40-60%不等。 四、選購超市自有品牌 購買日常用品,超市自有品牌是物美價廉的選擇,它們的質量通常與品牌商品無甚區別,價錢可便宜不少。另外,止痛葯也不妨購買本土品牌,它們通常具有同樣療效。 五、電影看打折的 好電影當然要去電影院看。除了眾人皆知星期二全天電影半價外,有的電影院特地推出「女士之夜」,女人照樣享受半價。還有「信用卡之夜」——持指定信用卡即可半價。另外周末早期幾個小時,看早場大片最便宜只要10元,最起碼也可以享受對折。 六、別忘了更新手機套餐 不要輕易接受電信銷售人員向你推薦的套餐計劃,因為他們會推薦利潤率最高的套餐,而你可能並不需要。仔細核算自己的通話量,最精確的方法是上網調出通話詳單,一目瞭然。 七、打車時每15公里抬表結賬一次 大多數人只知道夜晚11點以後起步價多收錢,殊不知真正的夜間行駛每公里都要多交20%的費用。另外,如果你乘坐距離超過15公里,就要求司機開到15公里後抬表結賬一次,或乾脆換車,因為超過15公里就要支付往返空駛費。 八、撥打12580免費查詢,還有禮品 撥打12580免費電話,不僅能查娛樂、生活、餐飲、便民服務等咨詢,今年3月開始,中國移動還推出撥打12580的獎勵活動。每月累計撥打3次,就獎勵10元電話充值卡,12元麥當勞兌換券和10元吉野家代金券,邀請6個朋友參與活動更可獲贈額外獎勵。 九、下栽電子雜志 很多平面雜志都提供電子雜志下載,既環保又省錢。在雜志各自的網站上可以找到下載鏈接。有的雜志會節選部分章節刊登,有的則正本提供下載。當然有些暢銷雜志可能不會免費下載,比如《三聯生活周刊》,需要每期付費4元,但也比從報攤買一本花8元便宜一半。 十、旅行時住大學的招待所 經濟型酒店也越來越貴了,那就瞄準大學里的招待所吧。一百多塊就可以來個標准間,若在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這種學校本身就是一處好景點的話,那就更值了。 十一、聯名信用卡讓你一邊花一邊賺 聯名信用卡指發卡銀行與盈利機構(比如航空公司或百貨公司)共同發行的信用卡。持聯名卡除了可享受信用卡的便利外,還能得到盈利機構提供的一定比例的折扣、回贈,或其他增值服務。推薦有車族辦張建行汽車龍卡,加油、維修保養、車險、租車都有優惠;「空中飛人」可辦理上航浦發聯名信用卡,不但積累里程,還能享受登機專屬櫃台,機票買一贈一。 十二、掌握自己的消費習慣 贏過知名理財專家建議:每個人都應該熟悉自己的消費習慣,找出最易亂花錢的誘因,為下一次沖動購買准備好應對策略。比如刷卡前,問一問自己:這是必需品,還是奢侈品?選擇能力范圍內的商品,才不會負債累累。 十三、購買電器時認准節能標志 當你購買新電器時,別忘了找一找節能推薦標志,這個標志意味著電器運轉成本更低,也更環保。換掉你家的舊冰箱吧,一年可以節約不少電費呢。 十四、不喜歡的禮物,下次轉送給別人 收到的禮物,難免有不對自己口味的。這時,別著急拆吊牌,先收好了!下次有合適場合,加層包裝紙再轉送給別人。這不是對別人不禮貌,而是把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用。當然,事物不在此范圍內。 十五、小獎勵鞏固節儉成果 堅守一份苛刻預算,就如同過分節食。如果你對於自己過於嚴格,最終可能會在壓力下崩潰。一次壓力爆發後的放縱花費,就會讓多日的節約成果付諸東流。所以,時不時給自己放放假,用一份哈根達斯。一塊藍莓蛋糕,給自己小獎勵。 十六、別再白白浪費健身卡 沖動下辦的健身卡一再變廢卡?每周去健身館不到一次?別再浪費了,趕緊把卡轉讓給更需要的人吧。 十七、選擇容易打理的發型 是的,我們當然知道絲毫不打理頭發,肯定不行。但少花錢也一樣可以弄出漂亮發型。如果你不需要定期進行昂貴的挑染,而是告訴發型師你的發梢需要修剪,算一算可以省下多少錢呢?何況頻繁染發,對健康也沒好處。 十八、節約美容成本 美容品不一定要到大商場購買,網路購買既方便又省錢。果皮網是家很有信譽的化妝品專業購物網站,不僅經常有打折促銷活動,還能買到在國內沒有上市的國外美妝精品。沒事上去逛逛,還節約交通費呢。此外如果有熟悉的美容師,可以問問美容院是否有你信賴品牌的美妝品大包裝出售,因為美容院有專業渠道,比外面零售賣便宜得多。 十九、盡早付清房屋按揭 去年以來,央行已經連續六次加息,說不定還將有第七次、第八次。加息意味著償還購房貸款時,要多付更多的利息。怎樣提前還貸才最劃算?專家介紹了三種最省錢的還款方式:將所剩貸款一次性還清;部分提前還款,增加月供,縮短還款周期;部分提前還款,月供不變,縮短還款周期。
『叄』 淘寶上新百倫,賣二百的和賣四百多是同質量的高仿鞋嗎發貨地都是上海
反正都是仿鞋,要看賣家的良心如何!
『肆』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聲譽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大波士頓地區),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掃盲版介紹
麻省理工學院素以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著名,2017-18年度,MIT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二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工程學世界第一、計算機科學第二,與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稱為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把麻省理工學院混為麻省大學。事實上,這是兩所完全不同的大學。麻省大學即馬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簡稱UMass),是馬薩諸塞州的一所大型多校區公立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系是最知名、申請人最多和最「難讀」的學系,並曾連續七屆獲得美國工科研究生課程冠軍,其中以電子工程專業名氣最強,緊跟其後的是機械工程。其餘的學科如物理學、化學、經濟學、哲學、政治學、建築學也都非常優秀。近數十年興起的供應鏈管理專業(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也是麻省理工的強項,MIT的MLOG(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Logistics)項目已多年在全美排名第一。
麻省理工學院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屬於大波士頓地區,臨近哈佛大學。波士頓水域面積佔到了城市總面積的二分之一。查爾斯河,尼本賽特河,神秘河,切爾西溪,都流經波士頓或在波士頓與其他城市的邊界上。因此,波士頓常被人們稱為「美國的雅典」,風景怡人。
波士頓的金融業及咨詢業發展成熟,有很多世界級著名公司駐扎於此:吉列公司、千禧年醫葯、泰瑞達公司(Teradyne)、波士頓咨詢公司、富達投資(Fidelity)、美洲銀行、王者銀行 (Sovereign)、新百倫 (New Balance)、霍頓·米夫林出版社。這些公司都為麻省理工的畢業生提供了豐富的就業資源。
澳門賭王何鴻燊和四太梁安琪三子何猷君就是畢業於MIT,還有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奠基人錢學森和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等都是來自於MIT。
『伍』 運動鞋的發展
1861年,硫化橡膠技術運用於製鞋,標志著現代運動鞋的誕生。
20世紀初,日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就已經開始對運動鞋研究,最早對運動鞋進行研究的是運動項目的教練,其次是運動鞋的生產商,後來演變為二者密切結合的共同研究。世界各大品牌如銳步、阿迪達斯、新百倫、駱駝、彪馬等都建立有自己的研究機構或智囊團,設計和製造了一些獨具特色的功能部件和特殊結構的運動鞋。而耐克公司對運動鞋研究最為廣泛和深入,代表了當前世界運動鞋的研發和製造的最高水平。由於新的運動項目的不斷出現,研究和滿足這些項目的需求,提供新型的、多功能的、替代材料是運動鞋發展的主題,同時在原有運動鞋結構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之更加符合運動特性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為了提高競技體育運動的觀賞性,體現運動員的個性特點,在造型上趣於更加美觀、更加典型化、個性化。在色彩運用方面,採取多種色彩的搭配、提高明度,更加鮮艷程度等。
20世紀90年代以前,美國、德國和日本是世界運動鞋研究、設計、製造的三大國家,一直引領著世界運動鞋的潮流,左右著運動鞋的發展趨勢。且運動鞋生產的種類繁多,款式多樣、色彩豐富、圖案多變、立體感強、挺括性好,與服飾綜合搭配,整體效果協調。對運動鞋的衛生性能要求極高,研製出具有除臭性能的鞋用織物。
運動鞋的發展會隨著人們生活空間和活動范圍不斷擴展,新興運動項目不斷興起,加之旅遊業成為生活的時尚,運動鞋種類越來越多,款式不斷翻新,呈現出五彩繽紛,琳琅滿目的趨勢;其次專業運動要求運動水平不斷提高,運動鞋一方面向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向著更為大眾化、時尚化的方向發展,即從注重其運動功能向著服飾中裝飾物品的審美等多方向發展。第三,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環保性運動鞋正在為人們所接受。第四,休閑運動鞋在大眾運動中十分青睞,其將融合了皮鞋與運動鞋的優點,二者的界限逐漸淡化。由於運動鞋所特有的功能性、保護性、舒適性、時尚性,尤其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消費運動鞋已成為一種時尚;1997年世界運動鞋產品的銷售額為170億美圓,2003年為230億美元,而2004年達到240億美元,相信運動鞋的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擴大。
21世紀,運用計算機和電子感測裝置,准確測定和自動調整運動鞋的運動狀況是各大品牌公司關注的焦點,也是運動鞋更加符合運動員個人特徵和運動特點,既要滿足合腳性,而且更加具備舒適性和功能性將是運動鞋的發展趨勢。 50萬年前,人類就能夠以立姿行走、奔跑,然而直到距今五萬年前左右,人類才懂得利用獸皮製作一些簡單的衣著與鞋子。原始人追趕野獸時將腳部用樹葉、樹皮乃至動物的皮包裹,是最早的鞋子雛形。這些遮護物往往在跑步中散落,於是,人類逐漸學會將遮護物系得更加牢固。再後來又將新鮮的動物皮割下一塊將腳包裹起來,而包裹的動物皮會越來越硬,甚至磨腳、割腳。人類便用石頭或獸骨製成的手工具將動物的皮處理得更軟一些,或者是改用更加柔軟的材料。他們還發現將綁縛在腳底的樹皮、動物皮乃至其它物質,做成與腳掌大致相似的形狀再對其綁縛不容易散落和被刺穿。與腳掌相似的形狀物便是後來所稱的底,而綁縛用的物質逐漸演變為鞋幫。當時,在比較激烈的運動中穿用的鞋子,如部落之間的戰斗,為了搶奪戰機,或者逃避對方的追殺,將樹皮、藤條、動物的皮或其他草編綁縛在腳掌下面,將腳掌遮護起來,以便跑的更快。這些在生產、作戰,甚至逃避自然災害或野獸的襲擊時穿的鞋,算是人類比較簡陋的早期運動鞋。
古典運動鞋起源於需要長距離跑步的古代傳令兵。當時,傳令兵都以奔跑的形式來傳送戰場上的命令。為了挑選能夠快速奔跑的傳令兵,就誕生了古代的運動會。最具有代表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始於公元前776年的希臘奧林匹亞村,項目主要是跑步,後來運動項目增加了劍擊、角力、射箭術、拳擊等。為了獲得最好成績,運動員逐漸由不穿鞋到穿上鞋子跑步。跑步鞋因而逐步發展起來。後來,體育娛樂與運動項目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了一些專用鞋。當時專用運動鞋的特點是運動員只能在足球、橄欖球、板球比賽運動中穿皮底運動鞋(與牛津鞋相近,還將一種橡塑鞋底叫牛津底)。為防滑鞋底常在底部加裝鞋釘或凸栓。這些僅具有運動項目所需的個別功能的運動鞋,標志著古典運動鞋的產生。 近代運動鞋產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40年代。以橡膠用於製鞋工業為標志,橡膠的使用為滿足運動要求的減震提供了條件。
1832年,一位愛爾蘭人移民美國,在麻州小鎮當印刷工時,每天站在機器前,腳底由於長時間過分受身體重力的壓迫,感到腳底疼痛,就在腳底墊上一個橡膠皮墊,疼痛明顯降低。同事們跟他開玩笑將該墊藏了起來,他回家後乾脆將橡膠皮定在鞋底上,誕生了橡膠底的鞋子。
1839年出現了硫化橡膠,耐磨耗性好。
1868年,第一雙用硫化橡膠作平鞋底的網球運動鞋誕生,它標志著近代運動鞋的正式產生。
1861年用於板球運動的跑步鞋使用了運動釘鞋。當年開始從日常的男用鞋衍生出裝有鞋釘的跑步鞋;而1896年跑步鞋中派生出不裝鞋釘的跑步鞋,這就是專業跑步鞋的前身。
1873年,美國人在用Sneaker(本意為沒有聲音、潛行者、小偷等)來形容布面膠底的運動鞋。這種運動鞋使用起來,不發出聲響,故Sneakers成了運動鞋代稱。
1876年,新利物浦橡膠公司採用新的技術,製作槌球比賽的運動專用鞋,從此,橡膠底帆布面的鞋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英國人給布面膠底運動鞋取了個綽號Plimsolls。
1892年,英國賽跑選手將沉重的跑步鞋改為帶有釘子的跑步鞋,主導了跑步鞋的潮流。
1896年停辦了已久的奧林匹克運動在希臘的雅典再次興起。50公里長途賽跑,即馬拉松運動列入正式項目。馬拉松賽的跑步方式,有別於田徑場中的其它賽跑項目,鞋底並不需要像短跑鞋那樣加裝鞋釘。此後,用於賽跑的跑步鞋,開始區分成有釘與無釘兩大類。 1.20世紀初期的運動鞋發展
在1895—1910的15年間,出現了與運動相關的競賽用鞋的設計、生產與銷售。主要有帶有鞋釘的c、中距離跑鞋、跳高鞋、c、田徑賽鞋等。而且其它運動項目的用鞋也逐漸趨於專門化。
1900年,業余賽跑選手--約瑟夫威廉姆佛斯特將他的作坊改為製鞋工廠,親手設計了選手們所鍾愛的多種帶釘的跑步鞋,後來成為運動鞋界叱吒風雲銳步公司的前身。
1908年開始,美國著名的運動鞋生產商--斯伯丁公司首開先河為美國知名的馬拉松選手提供運動鞋及相關裝備,並派遣運動鞋專家隨隊監督。次年該公司推出具有輕量化設計的跑步鞋,使運動鞋變得更加輕便。
1911年,斯伯丁公司推出了在底部部分使用橡膠的短統跑步鞋,並且推出了內外雙氣室的結構設計,中央的氣室壓力因為較小而扮演減震器的角色,四周的氣室則因壓力較高而起著支撐穩定的效果。
1915年,斯伯丁公司開始生產鞋底帶釘的短跑、中距離跑鞋、跳高鞋、標槍鞋等。對運動鞋的楦頭進行了改進,鞋頭部分變圓,肉體安排較以往寬鬆些,鞋面與鞋底的結合不再是手工縫制。
1928年,參加馬拉松運動的美國人凱力先生,一直努力在嘗試自製價錢更低、重量更輕、舒適性更佳的跑步鞋、保齡球鞋、跳高鞋、膠底便鞋等各式運動鞋,參加各地的比賽;對運動鞋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同年,英國老鞋匠律金開始設計出鞋眼片和鞋帶在腳背的外側的運動鞋,腳背的上方則使用一塊松緊帶以達到適腳性的目的。在腳與鞋接觸的部位盡量不設計縫線,保持無縫式的鞋頭,以避免磨腳起水泡。同時,鞋底前後分離,整個外底很容易修理和更換。
1936年,德國的達斯勒家族已成為全球知名運動品牌,廣泛使用的運動鞋的系帶裝置C型扣,就是他們在1941年所推出的,他們也曾設計過具有支撐腳弓的系帶結構。
1948年達斯勒兄弟不歡而散,其弟亞道夫成立了Addas公司,也就是後來的Adidas-阿迪達斯公司的前身;達斯勒則在同一小鎮的另一端開辦了業務蒸蒸日上的Puma-彪馬公司。阿迪達斯公司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運動鞋博覽館,收藏了自1924年以來最完整的田徑運動鞋;而彪馬公司則保存了該公司早期的跑步鞋以及多年以來所獲得的運動鞋研究成果的專利。兄弟二人在奧運會上的戰爭,每逢四年達到競爭的最激烈的程度,兩公司都為知名的運動選手免費設計專用鞋,極大地促進了運動鞋的發展。
1951年日本最知名的製鞋企業Tiger-泰格爾公司開始生產馬拉松運動專用跑鞋。這種跑步鞋具有特殊的造型:鞋頭不是通常所見到的整體式,而是將鞋底前部分為兩部分,鞋幫的前部分也是由兩部分組成,即大腳指與其他四趾分開。
50年代馬拉松運動又掀起了新一輪高潮。
50年代,薩克尼(Saucony)公司(海迪公司子公司之一)生產的跑步鞋融合了斯伯丁公司和律金鞋的優點,鞋面採用袋鼠皮,鞋底則採用沿條式結構,鞋頭較為寬大而且無縫剪裁設計,鞋底以真皮為主,並在重點部位包覆天然橡膠以達到重量輕、減震效果優良。
50年代基本形成了美國、德國、日本三足鼎立的運動鞋競爭局面。
50年代熱身運動興起,隨之出現了熱身鞋(訓練鞋)。這類鞋介於帶釘跑步鞋與具有減震功能的平底跑步鞋之間。適用於各種運動比賽前的的肌肉伸展、重量訓練、小跑等等的熱身運動項目。
60年代,跑步鞋底多半都裝有獨立式鞋跟,以符合賽跑選手的要求。新百倫(New Balalice)公司的前身,即是從1906年開始在波士頓產制矯正鞋的Riley-瑞利公司發展而來,擁有長年製作高難度矯正鞋的經驗,該公司於1961年開始把觸角延伸至跑步鞋這個領域,將矯正鞋的原理用於跑步鞋。市面上看到的跑步鞋,就是新百倫公司跑步鞋演化而來的。由於這種形狀類似楔型,故稱為楔型根插(Heel Wedge),後來演變為全片的中插。
新百倫公司的跑步鞋的另一特色:提供多種肥度選擇給消費者,有多達五種的肥度可供消費者選擇。
60年代運動鞋又一重大事件是有氧舞蹈風潮及中底的問世。1968年美國推行「新生活運動」,興起了一種「有氧舞蹈運動」。影響了休閑運動鞋的款式,休閑運動鞋由此發展起來。
1963年,耐克(Nike)公司的前身—藍帶運動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與包曼公司合作,專業經營進口貿易,當時所有的跑步鞋鞋底,都把足穹底部位的材料挖掉一塊,鞋底的前段和後跟部位是分離的,厚度只有6mm,鞋底減震效果也不夠理想。
1967年,泰戈爾公司提出把臟鞋子直接用洗衣機洗。推出了兩款完全以尼龍網布為鞋面的跑步鞋,其中一款用於馬拉松鞋,另一款則用於競賽用釘鞋。將跑步鞋的鞋底削掉,再粘上拖鞋的鞋底(等於中插的功能),最後再貼上一層耐磨的橡膠底作外底,這種經過改進的結構和尼龍網布的發展一樣,最後為跑步鞋鞋底標准設計,在運動鞋的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影響,成為後來慢跑鞋底的基本模式。
1967年4月,美國開始出現運動鞋的評論報導。極大地規范了運動鞋的生產與銷售,促進了運動鞋質量的提升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使得運動鞋的質量體系逐漸得以完善。
1968年,發明了全片式中插,即將日本浴室拖鞋改裝到運動鞋的底部。當年還出現了將運動鞋口後踵高度設計得較低,鞋口線不填塞發泡材料類的襯墊來增加它的舒適感。但是在鞋面與內里之間嵌置主根(後港寶),成為運動鞋後來普遍採用的幫面部件之一。
1970年前後,包曼突破了傳統的觀念,大膽地在運動鞋的結構方面作改進。波特蘭州立學院的一位學生設計了鉤狀商標。公司創始人之一的傑夫?強森在夢中想到了「Nike」這個公司的名稱。「Nike」是希臘故事中一位長有雙翅的勝利女神,而鉤狀的商標看起來也像是翅膀的樣子。
1973年,由耐克最先開發成功的尼龍網布鞋面,是當年跑步鞋的流行重點。
1973年包曼先生對跑步鞋結構設計改進,把PU膠倒入做威化餅乾的鐵模子里頭,從鐵模中取出乾燥後的PU膠,就成了一塊沿用至今的著名的威化底。威化底成為重量輕、無鞋釘的短跑徑賽鞋,後來又成為馬拉松跑步鞋,其影響深遠。
1974年,布魯克司公司首先使用了一種革命性的聚合物材料—EVA,重量輕、減震效果佳。很快,EVA取代了橡膠成為使用最廣泛的中插材料。
1977年,世界全面流行以尼龍網布製作運動鞋鞋面。藍帶運動用品公司發明了跑步鞋底的全片式吸震中插,而中插這片底材已成為絕大多數運動鞋不可缺少的部件。
1978年,阿迪達斯公司為了防止腳部後跟關節過度翻轉,率先在後跟部位的鞋面與內里之間設計使用了後護片,也稱為後跟護套;同時在後跟中插與鞋面幫角處,設計使用了一塊「外露式後跟穩定片」進一步強化後跟穩定效果。並針對當時的跑步鞋鞋口太低會磨破阿奇里斯基腱部的皮膚,在後踵頂端作了一塊「阿奇里斯肌腱保護片」;讓腳跟容易穿入鞋內,在後上片加上織物拉環。
1985年耐克公司和NBA籃球明星喬丹、巴克里、職業網球名將阿加西等大牌明星合作,極大地促進了體育運動產業的高度發展。1987年,耐克公司發明了在腳跟底下擺上減震裝置的氣墊(Air)的第一雙氣墊鞋。
1988年,Asics公司在運動鞋的中插部位嵌置硅膠(Gel)軟墊,開辟了減震的新領域。80年代後期,艾通尼克(Etonic)公司針對早期氣墊鞋穩定度不足的缺點,設計了穩定性氣墊裝置,穩定性氣墊是由多個獨立的小氣室所組成,每一個小氣室都有減震的功能,從而克服了傳統氣墊產生水床的搖晃不穩現象。另一貢獻是針對一般腳型、高足穹腳型,扁平足腳型,設計出三種不同樣式的氣墊,能夠達到控制與矯正腳部翻轉現象的效果。高泰克(Hi-Tec)公司以圓柱狀的球體製成後跟部位的中插減震裝置,並將它取名為ABC裝置(Air Ball Concept)。球體內部裝有氣體。並根具不同減震保護需要,把ABC球設計成不同硬度、不同彈性,滿足消費者適合自己所需的氣墊。歷史悠久的芬蘭卡虎(Karhu)製鞋廠也發明了系列氣墊跑步鞋,特點是將中插的後跟部位挖空,將整個鞋底分為四層,最上層的整片式底襯擺在挖空的中插(第二層)上方,形成類似體育館內的彈簧跳床一般的效果。第三層可視為一、二層的基座,至於第四層則是與地面接觸的橡膠外底。
1988年,康威公司的第二代彈力減壓系統(REACTⅡ)問世。該系統的核心是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狀的膠固體,與汽車防撞擊系統一樣,這種膠固體對腳部具有緩沖減震功能,能有效地分散沖擊壓力,承受8000N以上的垂直沖力,可提供更好的彈力和穿用舒適性。
80年代的運動鞋特點,各種功能性設計紛紛出籠,氣墊鞋是主流,朝減震軟膠墊、蜂巢狀結構、彈簧板原理、硅膠液墊等幾個方向發展。
1991年開始採用價位較低的透明橡膠材料,生產跑步鞋或某些運動鞋。
1992年開始採用透明的PVC材料又來代替透明橡膠生產運動鞋,透明式運動鞋底設計成為風潮。耐克的氣墊鞋朝更大(愈作愈大)、顯露更多(愈露愈多)的原則發展,氣墊不斷更新換代,質量也越來越好。
1993年,發明了充氣裝置與氣泵裝置,充氣裝置能夠分別調整鞋底後跟部位及前掌部位的彈性,通過腳背外腰側的壓力計能准確的顯示出壓力值的大小。氣泵裝置能充分代替鞋帶,且從鞋面部位轉移至鞋底部位。使鞋底能提供的減震保護及彈性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也可以像汽車輪胎一樣,進行充氣或放壓,即可調整至個人認為最適當的程度。
1997年,仿生運動鞋面世。仿生運動鞋是模仿袋鼠的跳躍動作而研製成的產品。穿這種鞋行走時,足部對彈簧施加壓力,反過來彈簧也給足部施加推動力,穿著者在行走時就獲得了「跳躍」的能量,從而加快了行走速度。
總而言之,運動鞋在技術上的發展,從十九世紀中葉的膠底帆布鞋,發展到20世紀50年至60年代的真皮鞋面膠底鞋,而後演變成70年代的尼龍網布鞋面搭配EVA底材的結構方式,到了80年代則強調鞋底中插部位的各種功能性裝置,演進至90年代之後,則是使用各種鞋材及結構設計方式朝訂制化的要求發展。
90年代的運動鞋比70年代或80年代更重視合腳性,使90年代後期的運動鞋性能更加多樣化、理想化。90年代跑步涼鞋將跑步鞋的結構設計和運動涼鞋的特色相結合在,運動涼鞋成最為暢銷的運動鞋之一。
『陸』 爵士、嘻哈、非主流它們的區別、以級如何分劃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覺得非主流和潮人最大的區別是就穿的是不是牌
一 鞋:玩非主流的穿的是帆布 但是有幾個是真的啊 想想也不貴啊200 300的事
玩潮的穿的鞋不是AF1就是MAX 要不就是前幾年的BAPE 還有近幾個月的 新百倫
二 衣服:非主流不是什麼韓國的就是日本的款式 每個也就30 40 塊錢 北京動物園的批發市場就是它們的原產地 褲子是顏色鮮艷的COCOLULU
潮人前幾年穿的是BAPE 女孩子是BAPY 褲子是顏色簡單的levi's 襠褲 上衣一般裡面是個性的T恤衫 以ED的品牌為代表
三 配件:非主流是什麼槍眼什麼就往上招呼 女孩子是突出的唇釘\鼻釘\舌釘 要帶是帶釘的
潮人是以褲子上掛的東西槍眼,Subcrew的小包,紅綠的手機鏈,大大的情侶娃娃,掛什麼的都有,要帶是簡單的 白色的 紅綠的 Subcrew的帽子 (我不是玩潮的 帽子是Simpsons 巴特辛普森的)
四發型:非主流的女孩都是燙的亂七八糟的怪發形盤高跡
潮人的女孩子有的是大卷散著頭發有點炮蜜的感覺男的基本上是兩邊都搓上去沒什麼頭發
五特點:非主流的女的愛背包不管是大包還是小包就是得背著點包子手機都屬於可愛系列
潮人男的我見過的沒背包的女的也沒有都特簡單Subcrew有雙肩背的包手機屬於實用系列
爵士 (Jazz) , 藍調 (blues)對於一般人來說,似乎是那麼難分出其不同以致於版上三不五時就有人會問 Jazz 和 Blues 怎麼分這類的問題.
為何一般人會陷入混淆呢?因為這兩者在美國音樂史上是互相影響並融合的而且一般人對於 Jazz 和 Blues 的定義都不夠清楚.再加上大部分的音樂都是融合了兩種以上的音樂類型,以致於對於不熟悉者真是難以分辨.
如何分辨Jazz 與 Blues 呢? 首先我們必須認知到 : Jazz 和 Blues 的音樂定義域是不同的. 以汽車做比喻,就像手排/自排 與四輪驅動/前輪驅動是以不同的定義域來分賴的所以一部車可以同時是自排/四輪驅動,也可以是自排/兩輪驅動,也可以是手排/兩輪驅動照樣: 一個音樂他可以是爵士而不是藍調 也可以是藍調而不是爵士也可以是藍調也是爵士 更可以不是藍調也不是爵士
接下來為大家簡介爵士的認定: A.廣義的爵士樂: 最廣義的爵士樂認定,簡單兩個字 : ' 自由 ' 一個音樂以很自由的方式展現出來,就是爵士如果有聽流行音樂的人,一般歌曲中間偶爾會有一兩段Sax solo 基本上那就是很爵士的表現了. 廣義的爵士,基本上可以包括的范圍很廣泛即使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只要演奏家能很自由的展現出任何東西 (任何東西就是任何東西啦,可以是調性的自由運用,音樂要表達的內涵或是演奏家自己要表現出的內涵...只要有東西被表現) 就可以是 Jazz.重金屬樂團吉他手來段精彩的吉他solo,也是具有jazz 漸遢?當然樂曲里有一兩段爵士的表現不見得就可以叫做爵士樂. 廣義來說,爵士樂的定義是沒有特別的限制的. 所以當一首藍調音樂以很爵士的手法呈現時,就成為所謂的藍調爵士
在廣義的認定下,大概只有1.按譜演奏,100% 正確 2.節奏固定,旋律重復無變化這樣的音樂不是爵士了不過大部分的古典樂屬 1 大部分的流行樂屬 2
B.廣義的藍調: 藍調的認定和爵士的有很大的不同爵士的廣義認定可以說是很自由心證的但是即使是廣義的藍調,都是很技術性的認定
什麼是藍調呢? 簡單來說,當一首歌以 1111-4411-5411 這種所謂的12 小節藍調進行作曲,並以藍調音階或五聲音階中的音符做旋律,就可稱做藍調當然除了12 小節進行,還另外有8,16 小節的藍調進行,同樣,也有很多人會使用藍調音階外的音做代理. 看不懂的也沒關系,只要記得所謂的藍調,必須有固定的作曲模式,而且能使用的音也只限於幾個音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就可稱做藍調
所以廣義的藍調認定一句話:以藍調音階內的音依照藍調進行做的曲子:p (我覺得這句話講了跟沒講一樣.ccc)
C.狹義的爵士: 狹義的爵士定義,很簡單只要你能被歸類入任何一種爵士樂派,你就符合爵士樂的狹義定義了當然自創一派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別人要接受你就像連 Fusion 有些人都不把他當爵士呢:p 至於爵士樂派有哪些,請參閱精華區
D.狹義的藍調: 狹義的藍調,跟狹義的爵士一樣簡單只要你能被歸類到任何一種藍調樂派中,你就是狹義的藍調了藍調樂派有哪些呢?
1. Delta Blues : 密西西比三角洲藍調所謂的街頭藍調,這時期的藍調以空心吉他和口琴為主要樂器以國內來看,有點像是地下道的老太婆手上拿著胡琴談著凄涼的曲調國外就是一個老黑人拿著吉他坐在路邊:p
Delta Blues 的大師如 Robert Johnson,對於後來的藍調發展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2.Texas Blues : 德州藍調 德州藍調又分兩派,一派為country blues,另一派則比較rock 一點 country blues 等會在介紹一般所謂的德州藍調就是很搖滾的藍調,如Eric Captain,Bonnie Raitt T-Bone Walker 等等..
很多早期的Rock Music 都是 Blues
3.Chicago Blues : 芝加哥藍調,與Delta Blues 的草根味,Texas Blues 的火爆味比起來 Chicago Blues 是屬於舞台上的 Blues 與其他藍調樂派比較起來,Chicago Blues 顯得多樣化了點當然這跟芝加哥的音樂非常興盛有關 這樣想想就知道分別了elta Blues 是一個哀傷的老人在路邊拿把吉他 想到什麼辛酸就唱什麼 Texas Blues 是個小夥子在舞台上大吼大叫,釋放 青春期的叛逆 Chicago Blues 則是一個藝人做好一首曲子,然後 做作廣告,宣傳,或者到 pub 表演其實是跟new orlean jazz 很像的立場
Chicago Blues 的大師如 B.B.King 號稱藍調之王,夠強吧
4.Country Blues: 鄉村藍調音樂結合鄉村音樂的節奏+藍調音樂的進行=鄉村藍調與一般的藍調的悲苦比較起來,Country Blues 是相當輕快明朗的 Country Blues 的大師有 Lightning Hopkins 此外還有個團體叫Cephas and Wigins ,我也非常的喜歡他們
5.Rythm Blues: R&B 節奏藍調 有聽過貓王嗎? 早期的 Rock'nRoll 跟 R&B 的不同在於,前者是白人唱的,後者是黑人唱的所謂的節奏藍調就是藍調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節奏結合的成果 11335565 <- 看的懂的就知道我在說啥了,This is R&B 看不懂的去聽聽貓王,Lucky Peterson,All 4 one,BoyIIMan 吧
6.Jazz Blues: 簡單來說就是以爵士的方式演奏Blues 其實幾乎有一半左右的爵士經典曲目是藍調,由此就可以知道藍調對爵士的重要性了.特別是早期的爵士,幾乎都是以藍調為主,直到Bebop 後才稍有改變當然一般人不會把他算到藍調樂派啦,不過這里是爵士版咩 Any way,Lousis Armstrong 可以唱藍調,也可以不唱藍調 B.B.King 可以彈爵士,也可以不彈爵士
藍調是爵士的根,爵士卻在另一個天地大放異彩
『柒』 你有哪些內行人才知道的省錢訣竅
薅羊毛相關,了解一些關於以最低的價格去購買國內真貨的阿迪,耐克,三葉草,彪馬,匡威,新百倫,李寧,NEO,甚至是李寧安踏的衣服,鞋子,包包,甚至是襪子拖鞋的路子。
前幾年也算是這個行業裡面的,但是因為時間精力著實有限,同時與個人成長預期不符,所以早就退出了。
首先來說,其實這些東西行內都比較透明,透明的不能再透明了。
這些東西跟我之前寫的關於酒店的那些一樣,知道的人早都很多了,但是就是存在著一些因素,讓既得利益者出於保護自己利益的角度不可能完全講出來。
我這里寫出來的原因是,因為講出來了也是無所謂的,行業壁壘早都形成了,大販子不會被這點小東西影響到,小販子們本來也賺不到什麼錢,對於大眾而言,能薅到合適的羊毛才是最好的。
一,真貨與假貨(對這個有概念的直接去看下一段,這一段是寫給不太懂的朋友們的)
什麼是真貨。
買到國內真貨的流程一般是這樣的,
從設計開始,到出樣品,再到各級經銷商到訂貨會上訂貨(訂貨會一般提前半年,例如現在17Q4的貨品要鋪了,可能現在去看的就是18Q2的了,而且不是你想訂什麼就訂什麼的),再到OEM代工廠大批量加工,最後各大經銷商鋪貨到門店裡面去,最後消費者再進行購買。
上面寫的東西都不重要,也沒必要弄懂,需要明確的一個概念就是,大商圈裡面,各大店鋪里在賣的那些東西,就可以認為是真的,本文的主要核心內容,就是怎麼低價的去買那些東西。
國外的款,不作討論,這個屬於海淘了。SNEAKER熱門款,也不做討論,因為熱門款會出現斷貨,或者是販子囤貨這樣的情況。
什麼是假貨。
我說的這幾個品牌中,假貨里出現的最多的就是鞋,其次還有少量的衣服以及包包,只要是當季熱款,尤其是年輕人喜歡追尋的那些,假貨還是蠻多的。
知乎上關於莆田造的相關答案已經夠多了,這會也不再多提及,有空來補充。
同樣的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宣傳語里只要是出現了復刻,廠貨,原單,外貿這幾個關鍵詞的,完全可以認定成假貨!
我對假貨極其反感的原因是,
1,盜取現成成果
2,沒有統一的價格標准
3,沒有統一的質量標准
4,極度不透明,購物經驗太少的小白被坑很多錢的例子比比皆是
5,性價比極低
穿什麼,用什麼,本來就是個人選擇,我這里無權評論也不做推薦,只是我個人看來,真貨本來就不貴的。
不是說何不食肉糜,短袖什麼的,便宜的幾十塊能買到,稍微正常一點的一百多兩百,外套褲子什麼的兩三百,鞋子兩三百三四百,能買到耐穿的。四五百五六百,就能買到我個人審美中覺得比較好看的。對於畢業生工資都一萬多的知乎來說,貴么?
RNM假貨販子們一雙假椰子都是一千多,更別說那些賣潮牌復刻的了。
現實的情況就是,做真貨的太透明,價格透明渠道透明,競爭也比較同質化,所以小賣家們賺的錢往往沒有做假貨的賺的多,賣十件可能抵不上人家賣一件,但是還是那句話,
賣假貨的人家憑本事忽悠顧客,那是人家有本事賺錢。
咱們憑本事把這個行業內相關的一些東西寫出來,有心人看到了也能少上點洋當。
二,最便宜的購買渠道
這里的便宜是價格上便宜,
但是,弊端在於,要出門去購物,而且店鋪里上的款式有時候並不能如意,同時,時間與精力的付出,也是一種成本的。
最便宜的就是在奧特萊斯,以及各地的工廠店。例如下圖(圖片來自於網路)
其實平台上來說的話,自己買買也還好,熱門款的商品,折扣浮動的較高,沒有太大優勢。
但是好處在於不用囤貨,只要店鋪裡面在售商品,平台裡面都可以調貨調到。哪怕是新品也是這么多的折扣
好處是省時省力,自己大概看一下,找到貨號,平台里就直接下單了。
這也是我這兩年,自己穿,以及給身邊朋友們拿東西的主要渠道。
值得注意的就是,千萬不要去購買平台帳號,多人合用必定導致封號。即使是那些說幫你申請的,其實也沒什麼技術含量,自己去弄也能弄的下來。至於怎麼弄,我覺得這篇文章里已經說的夠明白了。
網上啥人都有,千萬要小心。
真有這個心,自己上網多去挖掘一下資源吧,把肉煮好了肉喂到你們嘴裡的,多半是騙子來的。
五,同行調貨
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平台啊,員工折扣什麼的價格還是高了,或者是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是這種時候憑著自己的經驗在網上找其他店鋪買,捫心自問來說是沒有買到過有問題的東西的。這些品牌的東西貨物都是一樣的,盡量找一個便宜的渠道,晚飯也能再加一個雞腿了。
其實網上很多店都沒有自己太多庫存的,先把商品描述做好,然後有人下單了去其他店鋪裡面調貨,這個是廣泛存在的。
虎撲上也不是百分百純真,各種店鋪之間的撕逼帖子,這幾年也看的不少了,包括毒這種APP,之前也有帖子說,有店鋪花不少錢在網上找知名度高的鑒定師,把他們有標記的假貨當真貨鑒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