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的動漫產業比起中國其他地方有什麼優勢
上海美術電影抄學院是中國襲最早成立的動畫製作公司,起步早,資金雄厚,人才聚集,有市場經驗,而且上海是中國經濟的龍頭老大,對外貿易頻繁,宣傳方便,本身動畫製作就是一個資金和知識人才所需的,上海無疑是最據優勢的~
㈡ 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歷史
1. 中國動畫建國前來:早期探自索期 1935年,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問世。1941年,受到美國動畫《白雪公主》影響,製作了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鐵扇公主》,在世界電影史上,這是繼美國《白雪公主》、《小人國》和 《木偶奇遇記》後的第四部大型動畫,標志中國當時的動畫水平接近世界的領先水平。
2. 中國建國初期:蓬勃發展期 建國後,中國的動畫事業可以說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這段時期,我國還開始嘗試使用不同的動畫製作方法,大膽使用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
3. 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
4. 中國改革開放後:緩慢發展期有世界上的各種精品動畫引進,中國動畫界開始了反思,這直接導致了之後的探索與嘗試。
5. 中國動畫業目前:探索嘗試期
1999年中國製作的大型動畫《寶蓮燈》,就是嘗試之一,吸收國外的製作方法與經驗,結合中國的傳統神話傳說;1999年中國製作的大型長篇動畫《西遊記》也可以算是嘗試之一;1999年開始製作的52集長篇動畫《我為歌狂》、52集長篇動畫《白鴿島》與100集長篇動畫《封神榜傳奇》, 也是中國動畫業的嘗試。
㈢ 上海的動漫發展情況
現在上海動漫還在發展階段,動漫培訓學校之類的也越來越多了,前景是很好的,內但現在還不是成熟階段,容如果市場打開了,中國動漫也會很火,畢竟政府扶植自己國家的產業,但這是個漫長的過程!
還有就是學動漫的同時能學習很多軟體,對找其他工作也很有幫助,畢竟是自動化的年代!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幫到您!
㈣ 動漫產業的產業發展
1907~1937年是開創階段。
1907年,第一部動畫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由美國人布萊克頓拍攝完成,美國動畫片史正式開始。這一時期的動畫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鍾左右,用於正式電影前的加演,製作比較簡單粗糙。這個時期的動畫先驅還有溫莎·麥克凱、派特·蘇立文、弗萊舍兄弟等。麥克凱是美國商業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龍》《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等。蘇立文刨作了美國動畫片史第一個有個性魅力的動畫人物「菲力斯貓」。弗萊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華特·迪斯尼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片<汽船威利號〉,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
中國動漫產業起步較早,開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產生於當年的水墨動畫是當時一絕,以及後來的布塑動畫。但遺憾的是國內未能對這一行業領域給於足夠的重視,自然也就無法使這一新興的藝術門類一直保持優勢並不斷創新,最終導致技術停滯不前以致於遠遠落後於國外的製作水平。 2004年,全球數字內容產業產值達2228億美元,與游戲、動畫相關的衍生產品產值超過5000億美元。從全球來看,動漫產業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
日本是動漫產業的第一大國,發展動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現代日本動漫素材多樣,種類豐富。日本人具有創新精神,在動漫上也有體現;日本人也有堅韌品質,日本動漫做工很好,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日本政府對動漫產業極為支持,甚至將其用於國家的形象宣傳。截止2012年底,日本動漫占據全球份額的70%以上,歐美國家也在其電視節目中播出最新的日本動漫(中國引進的日本動漫都是上世紀70、80年代的作品。
2004年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117億元人民幣,2005年動漫產業總產值達到180億元人民幣,並且中國動漫市場還有1000億元人民幣的產值空間等待開發。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商機和文化影響力,為了推動民族動畫產業奮起直追,國家相繼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動畫產業振興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國動畫產業正面臨著政策有力推動、市場強力拉動、「互動效應」十分突出的形式。中國動畫業所面臨
的現實是危機和機遇同時存在,而發展則正在挑戰停滯與跨越的阻隔。 在宏觀政策和一系列鼓勵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支持下,中國動漫產業快速發展,經歷了從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代工走向原創的轉變,在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動漫產業發展空間巨大。因此,國內優秀的動漫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動漫產業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動漫產業中的領軍力量!
中國大力推進動漫產業發展。北京市正式啟動央視動畫·世紀金榜「鋼仔動漫產業聯盟」儀式。
「鋼仔動漫產業聯盟」是央視動畫首次發起成立的動漫產業聯盟,由央視動畫有限公司聯合山東世紀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陽博士兔動漫製作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打造的跨動漫、圖書、教育、文具、游戲等領域的產業開發跨界平台。
本次產業聯盟是一次跨界經營的新努力,它將全面打通動畫片策劃、動畫製片、動畫片銷售、動畫片播放、動畫衍生品營銷各環節,提升動畫片選題創意、形象造型和市場營銷水平,實現合作共贏。
聯盟通過強強合作,以動漫內容為核心,將傳統行業和渠道整合,同時注入體驗、游戲等新元素,讓少年兒童直接參與和製作動漫,創造出更多有生命力的優秀國產動畫作品和動畫品牌。 中國動漫產業具有巨大的投資潛力和廣闊的未來前景,也存在著產業發展定位不明確、產業鏈條發展不完整、產業資金投入不充分、專業人才供需不平衡、市場發展環境不健
全等問題。 而最大的問題則在於國內的政策問題,很多日本動漫都有中國公司的參與,也就是說中國公司有能力做出精美的畫面,但是礙於各種規定,很多優秀作品胎死腹中,國內的動漫愛好者眾多,而基本看的都是美日作品,如何放寬規定脫離狹隘主題是難題。
㈤ 動漫發展歷程
動漫的起源: 動漫跟蹤 動畫起源 動畫起源於二十世紀初。日本最早的動畫完成於1917年,算是較早起步的國家。日韓,歐美,都把中國當成動漫起源國。 動漫創始人: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動漫創始人,所以動漫界的創始人誰也說不清。 美洲動漫之父: Father of Animation film in the America 華特 迪斯尼:一個動漫神話王國的諦造者,地球居民幾乎都看過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動漫作品。 Walt Disney創始了迪斯尼公司, 製作了大批創意人物及動漫, 為世界動漫先鋒. 日本動畫之父 : Father of Cartoon Movie in Japan 手冢治蟲 為日本畫神. 他自漫畫開始, 進入了漫畫加電影. 再進入了電腦化的動漫, 與美國迪斯尼公司之動漫抗衡. 中國動畫之父: Father of Cartoon Movie in China萬籟鳴自幼喜歡繪畫,1919年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主要創作廣告畫,並為雜志繪插圖和封面。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萬籟鳴開始和他的三個弟弟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研究創作動畫片。 創作完成了中國也是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 隨時又從事了多次動畫之設計與創作, 對動畫之風潮迭起有其影響力. 日本動畫之父、蟲工廠創始人——手冢治蟲就是從師於萬先生最後取得巨大的成就的。 中國動漫之父 : Father of Animation Film in China 范光陵 Fan KuanLing在1960年代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生團合作, 創建了中美合作的第一部動漫『和平與人生』 Peace and Life』.並在他創始的中國第一屆電腦藝術會議發表, 引動了極大創意創新思潮. 他隨即在世界各地傳送電腦及動畫新思想. 他同時被尊為中華電腦之父 Father of Electronic Computers, 新古詩之父. 詩意油畫之父 Father of poetic oil painting. 中國動漫實務之父 : Father of Practicing Animation Film in China 吳建榮2003年, 以建築起家的民營企業浙江中南集團進入動漫業。董事長吳建榮稱,他們做好了花5年時間,不惜「燒掉」2億元的准備。他們的第一個作品是500集卡通片《天眼》。中南還投資35億元建造動漫城,希望整合杭州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動漫因素,樹立一個龍頭,形成一條完善的、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香港動畫之父 Father of Cartoon Movie in HK 黃玉郞:香港第一代漫畫霸主,代表作《天子傳奇》。自漫畫起家, 再進入了漫畫加電影. 最後進入了電腦化的動漫世界. 歐洲動漫之父 : Father of Animation Film in Europe 法國的 埃樂熱.「丁丁歷險記」的作者. 1983年去世. 他將名下所以的動漫財產給了他的遺孀創辦了一家經營丁丁有關業務的公司. 但公司規模比較小,無法大規模的向全世界推廣丁丁. 他們公司一直在走"深"與"精"的路線. 也編號保護知識產權. 動漫發展歷程: 本國好像上海 杭州 有動畫基地 動漫產業比較發達。 我國現在已經意識到動漫產業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動漫產業在我國比較有前景。 我國首個「動漫基地」緣何選擇上海? 我國首個」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已經落戶上海。據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童祖光和上海寬視網路電視有限公司總裁朱建民14日介紹,隨著動漫熱的形成,各地曾有六七個單位向文化部提出設立」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的設想,但文化部在綜合評估了各個申辦方案之後,最終選擇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寬視網路電視有限公司三方聯合籌建」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那麼,做出這種選擇的原因何在呢? 具有深厚動漫基礎 文化部有關領導在聽取匯報時認為,上海是中國動漫遊戲產業的誕生地,有著深厚的相關文化底蘊和運作經驗。 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萬氏兄弟就在上海拍攝了《鐵扇公主》等最早一批中國動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大型動畫片《大鬧天宮》,更在國際影壇鑄造了中國動畫的輝煌。 如今,中國網路游戲的兩大巨頭」盛大〃和」九城〃也都在上海。 申辦方案優勢明顯 但是,童祖光和朱建民說,更為重要的,是上海的申辦方案不僅匯集了」產學研〃三方優勢,還整合了全國的力量,打出」中華牌〃。 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的參與,使基地在文化產業研究方面擁有了豐富的智力資源,而中心匯聚的全國性文化資訊,也無疑將對基地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華東師范大學是以師資培養為特點的綜合性大學,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先進的教育設施,並在人文社會科學和信息科技領域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學科優勢。 而上海寬視網路電視有限公司作為企業,在產業運作方面具有的經驗和優勢,又將對基地的發展和運作,提供有利的條件。 三方合作,水到渠成,將」產學研〃和」產業鏈〃兩根鏈條環環相扣。既面向全國資源,也發揮了上海本地的優勢,使得動漫遊戲產業發展鏈條有效地運轉起來。 借鑒各國成功做法 」國家動漫遊戲產業振興基地〃的建立,借鑒了世界各國發展現代文化產業的基本經驗及成功做法,如韓國的文化產業振興院的運作方式。這種由國家文化管理機構授權,由國家最高科學研究機構、具有條件的大學及具有產業開發實力的企業聯合組成開發團隊的做法,對形成我國發展信息與文化產業的實驗場與戰略基地,是一種理想的選擇。 日本的動漫產業蓬勃發展,已成為其第三大產業。日本國內的動畫市場不斷擴張,規模已經突破2000億日元,國際市場上日本動漫亦是風生水起展露異彩,2003年銷往美國的日本動畫片以及相關產品的總收入為43.59億美元。日本動漫產業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動漫作品廣泛的社會基礎、運行良好的產品開發投資模式、擁有頂尖級的動漫大師和製作機構、政府的支持等。在繁榮的背後,日本動漫產業的缺陷和來自內部與外部的威脅卻制約著它的進一步發展,這主要包括:日本國內動漫創作的空殼化現象、動漫作品的質量良莠不齊、具有將動漫產品成功推向國際市場的能力的專業人才的不足,以及來自國外日益激烈的競爭。
希望採納
㈥ 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中國「動漫產業的不斷繁榮,動漫市場多元化發展步伐急劇加速,因中國動漫人才實戰經驗不足,且一些高端人才沒有形成合力,導致動漫人才的匱乏和人才培養機制的滯後已成為制約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巨大瓶頸。相關專家認為,提高中國動漫行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挖掘動漫創意文化產業的靈魂,從而推動中國經濟轉型軟著陸,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是推動中國動漫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源動力。 到2013年,不僅國內公司紛紛高薪搶聘動漫人才,很多國外公司也不惜重金在中國尋覓專業人才。由於動漫為新興的產業,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如鳳毛麟角,企業要招到有經驗人員的可能性寥寥無幾。根據國內權威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機構,麥克斯公司公布的2013年就業前景最好的十大專業,動畫專業位列第一,同時薪資待遇普遍高於其他行業薪資。
另據國內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青少年最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動漫佔60%,歐美動漫佔29%,中國內地和港台地區原創動漫的比例僅有11%。對於動漫市場來說,成功的根本還是取決於動漫產品的質量。雖然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速度非常快、產量已經穩居世界第一,但是國內動漫產業由於精英人才的缺乏而處於行業分散、自主研發能力不足的階段。對此,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並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各類職業院校大力培育動漫遊戲人才,從而解決動漫人才「荒」這樣難題。
國內動漫遊戲產業在不斷探索和發展當中,其廣闊的市場前景不僅擁有無法預計的潛在市場,動漫遊戲設計職業必將成為今後最火爆的職業之一,如果廣大求學者能夠選一所品牌大、師資力量雄厚的動漫遊戲學院進行專業系統的學習,那麼,他們的職業生涯必將是一條充滿鮮花和掌聲的成功之路! 動漫遊戲產業屬於動漫產業的一種衍生產業,因其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產業價值、多就業機會等特點與優勢,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近幾年,隨著市場形勢的發展,動漫遊戲產業越來越受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面對動漫遊戲產業誘人的市場前景,政府出台各種扶持政策,不斷加大對該產業的投入力度,由此催生了一大批動漫遊戲人才培訓機構。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動漫遊戲行業員工薪資逐漸增長,而高端專業人才卻依然供不應求。反饋一:崗位薪資過萬現象很普遍中華英才網最新游戲職場十大人氣排行榜發布,3D/2D開發設計師成為最大需求量職位,而位列第三、四位的游戲開發和策劃人員仍是游戲企業最急需的人才。游戲行業平均月薪已經突破5000元,中高級人才更是「吃香」,月薪近萬元都是很普遍的現象,更有甚者年薪最高可達30萬元。為了能夠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各大游戲公司都在大幅度給員工加薪,其中大型游戲公司員工的平均薪資上漲幅度超過20%。
反饋二:崗位發展空間大可成金領,中國動漫遊戲行業的人才缺口巨大。有調查顯示,許多高薪職位,像游戲動漫設計總監,年薪可達30萬元左右,但還是有價無「貨」。從中不難看出國內動漫遊戲人才培養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游戲動漫產業迅猛的發展速度。高級動漫遊戲人才的需求量依然持續增長,預計未來3—5年,中國游戲人才缺口將高達60萬人。例如,網路游戲設計崗位的平均薪資要比普通行業的平均薪資高出20%—25%左右。游戲美術設計師、角色動畫設計師、高級動漫遊戲造型設計師、3D多媒體設計師等職位發展空間廣闊,成為令人羨慕的金領職位。反饋三:高端專業人才依然吃緊動漫遊戲作為一個擁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受到投資者青睞和政府的重視,正所謂「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面對中國動漫產業產值每年50%的高增長率,中國不足萬人的研發隊伍顯得過於單薄,高端專業人才的不足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國內游戲產業在人才需求與職業教育之間的脫節問題依然突出,因此導致動漫遊戲高端專業人才市場供不應求,市場需求依然吃緊。
反饋四:知名機構招生仍然火爆,全國已有500多所高校開設了動漫相關專業,但企業對動漫遊戲人才的需求仍然難以得到滿足。業內人士表示,導致這一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與產業的脫節。「高校應屆生往往是理論知識強,動手能力差,而企業需要的是真正有實力的人才。」
㈦ 中國動漫產業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最好和日本的一些產品有比對。謝謝
展會就不清楚了……虛擬歌姬有洛天依啊言和啊樂正綾。好像虛擬歌姬都是用日回本製造初音的軟體答弄的……游戲也不太清楚。基本都是抄襲的多……彈幕網嗶哩嗶哩啊。ACfun啊。但是A站最近好像被告了……介紹B站就好……動漫啊。最近看的狐妖小紅娘。然後王牌御史啊。斗羅大陸這些。斗羅大陸是漫畫。也挺出名的。望採納
㈧ 現在中國的哪個地區動畫產業發展比較靠前
現在的動畫產業主要有以下一些地方: (一)「湖南群」動畫產業基地 ■ 目標宗旨 以「開放、高效、創新」為宗旨,工程中心致力建設全國一流的卡通公共技術支撐與服務平台,力求以高新技術引領和支撐卡通產業。通過技術創新、藝術創新和機制創新,帶動產業輻射,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努力提高「湘味卡通」的國內、國際競爭力。 ■ 組織結構 工程中心是以卡通研發為核心的科研實體,下設:二維動畫技術中心、三維動畫技術中心、影視特效技術中心、卡通衍生產品研發中心、流媒體應用技術中心、數字卡通展示中心、卡通信息中心、對外交流中心。 工程中心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全面指導工程中心的科研工作。擁有一批能力強、素質高的年輕骨幹人才隊伍,既有理論根基深厚的計算機圖形圖像學的專家學者,也有熟悉卡通製作流程、懂藝術的跨專業復合型人才。 ■ 主要任務 建立卡通動畫公共技術支撐與服務平台,為卡通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針對卡通領域中的共性和關鍵技術問題進行技術研發,力爭獲得技術突破。推動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核心技術驅動下促進卡通產業鏈的形成。 ■ 研究內容 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卡通製作軟體的研製;卡通製作重難點技術問題研究;建立公共技術服務與支撐平台的技術研究;基於卡通內容的數字媒體應用技術研究。 ■ 代表企業:三辰卡通集團、 湖南宏夢卡通傳播有限公司、金鷹卡通衛視等。 (二)蘇錫常動漫基地 動畫製作的實踐與實力江蘇省特別是蘇州、無錫、 常州地區在動畫製作領域有了大量、長期、成熟的實踐並在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對外合作、動畫製作方面的經驗。但是相對於湖南動畫基地,這個區域的卡通產業仍呈新出自己的特點。 仍以加工業為主,兼具自主創新 2006年蘇錫常地區的卡通產業仍舊是加工業為主,兼顧原創性動畫製作。以無錫為例,無錫現有駿馬動畫、十月動畫、東方龍動畫、馬良動畫、天聖動畫、年代動畫等大小20家左右影視動畫企業和具有動畫製作水準的行業單位,可年加工各類動畫片10000分鍾,常州從制定政策、營造環境和構建基礎、突破瓶頸兩方面入手構建動畫產業引導體系。蘇州2006年繼續為計劃建成具備人才培養、創作研發、規模生產、國際合作、產業集聚、流通便捷的國際化、現代化、規模化的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的動漫業基地兒努力,著力打造以動漫業為主體的縱向產業鏈 動畫教育以職業培訓為主 蘇、錫、常地區的一些職教、高教機構紛紛開設了動漫專業,不斷為動畫企業培養、輸送人才。主要以技術型人才為主,主要採用非學歷教育和培訓方式 蘇州以職業學院和藝術學校為主的動畫職業教育為動畫機構輸送人才。蘇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和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蘇州藝術學校都設有為動漫畫培養人才的動漫專業系科。 無錫以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為主,培養動畫設計的高級人才。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一些蘇南的大專院校開設學制三年、學歷為大專的電腦動畫藝術設計專業,培養更多具有較高知識層次和學歷水平的專門型人才投身動畫產業。 2006年蘇錫常地區的動畫專業招生總體上均有所擴招,並在教學手段上逐步完善,教學質量有所提升。 ?/P> (三)高校動漫基地 高校動漫基地以動畫教育為依託,培養創作型人才和經營人才。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 :五年來,「學院獎」茁壯成長,繁花似錦,碩果累累。「學院獎」——中國原創動畫的搖籃,青年動畫家成功的橋梁!2006年電影學院繼續舉辦第六屆「學院獎」,鼓勵原創動畫;動畫片《小兵張嘎》評為「全國十佳」最受青少年歡迎的動畫片。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2006年與中國動畫學會共同主辦「煜· 北京」·2006首屆中國(北京)國際大學生動畫節,繼動畫學院參與製作了奧運會宣傳動畫片後,繼續參與餐奧會吉祥物「福牛樂樂」動畫。 吉林藝術學院動畫學院 仍是我國動畫領域規模最大的高等藝術院校。由動畫學院創編、與中央電視台合制的26集系列動畫片《幸福街一號》將於2006年底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四)杭州上海動漫基地 江南的土地,鍾靈毓秀。杭州和上海,交相輝映。一個是西子湖畔的佳人,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的城市,相繼打造「動漫之都」、 「休閑之都」的杭州,一方是現代而充滿商業氣息的東方之珠,依託上海美術製片廠的經驗和人才,良好的現代商業氛圍和創意產業聚集區的優勢。 上海 上海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先發之地,早在30-40年代已經初具規模,同時早期的中國動漫也誕生在20年代的上海。古老與現代的傳承,傳統與創新的交融,技術與產業的互動,充分體現在上海的動漫產業基地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和炫動卡通頻道。 杭州 在杭州,動漫產業被稱作「城市的輕騎兵」,動之間,杭州的創意產業就此揚帆起航;漫之中,杭州的新型製造業享譽五湖四海。截至2006年,杭州已有動漫遊戲企業60家,其中規模較大的影視動畫生產製作企業23家,周邊產品開發類企業15家,注冊資金達3億多元,從業人員1萬餘人,杭州原創的動畫片,也屢獲好評。在杭州,有兩塊土地上流淌著藍色的血液。藍色是夢想的顏色。錢塘江南岸的濱江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引領著杭州動漫產業的發展。西子湖畔的杭州西湖區數字娛樂產業園帶動衍生產品的開發拓展。對於杭州2006年是繼承與創新的一年。 動漫基地之地如果說政策是動漫產業發展的基礎,那麼市場就是動漫產業的廣闊天地,中華五千年悠久文化歷史,就是中國動漫產業的肥沃土壤。
㈨ 上海, 北京, 成都, 廣州的動漫產業發展的怎樣
廣州動漫產業人才培訓(廣州大學)基地成立於1996年,1997年即開始從事動畫研究、製作及教學,回2003年為廣州大答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成功申辦我省第一個動畫本科專業,2007年獲廣州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為我市動漫產業人才培訓專屬基地。
本培訓基地是集產學研於一體的動漫產業開發、動漫教學和動漫學術研究機構,擁有眾多著名動漫畫家、編導和技術人才。自1997年以來,為廣東省乃至全國各地培養出3000多名動漫高素質編創和製作人才,其中單在高校從事動漫教學的教師就有50餘人,如新疆藝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教育學院、北師大珠海學院、華南師大康大學院等幾十所高校。本培訓基地培養的動漫人才積極參與在國內外頗具影響的動漫項目的創作與編制,如《藍貓與紅兔》、《魔比斯環》、《小兵張嘎》、《Q版三國》、《水果部落》、《喜羊羊與灰太狼》、《宇航鼠》、《大吉利車隊》、《張小盒》、《36計》等等。現在,本培訓基地已成為國內動漫產業人才培養的先進單位、廣州市政府動漫產業重點扶持單位。
㈩ 動漫行業發展
中國動漫的發展起步較早,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前後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1922年-1975年的萌芽和初步發展階段,1976年-1999年的快速發展階段,以及進入2000年以後的原創發展期。
盡管我國本土本土動漫產品佔比在整個國內動漫內容消費市場構成上來看仍然較低,但可以看出國內本體原創動漫在逐步的形成規模,加上21世紀以來,國家出台政策對中國動漫產業大力扶植,原創動畫逐步發展起來,而且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原創動漫產業重新興盛起來,並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動漫產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前瞻》顯示:截止到2014年2月,我國已經建設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製作影響力的動畫公司和基地,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創意文化產業鏈,動漫動畫專業的發展前景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