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闆把公司轉讓了,我們要如何申請賠償
公司轉讓的,應該是連同員工一起轉讓,以前老闆對你們承擔的義務,轉讓後專新老闆屬同樣對你們承擔相應的義務。如果新老闆開除你們,按照《勞動法》給予相應的賠償。
新老闆有權和你們重新簽定勞動合同,但你可以留下老合同作為工齡證據,在需要的時候出示,是有法律效效的。
前老闆未和你簽定勞動,那你應該要求前老闆賠償,與新老闆無關。
如果談不攏可以去勞動局,會有人管理,在不信就當地媒體
㈡ 公司轉讓員工有沒有賠償
蘇律師:如果是股東與法定代表人的變更,而公司沒有變更,是不需要工齡賠償的 張律師:如果公司仍然存在,不需要賠償。 相關知識——工齡計算的方法 1、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3、工齡折演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
㈢ 公司轉讓員工如何得到賠償
公司轉讓,屬於投資人變更,作為用人單位的公司依然存在,新的投資人依法承繼之前投資人的法律義務,老員工的利益並未因為轉讓受損。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公司無需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公司轉讓,老員工被辭退,可以得到補償。變化合同主體,算單方終止勞動合同,根據勞動法支付相應的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規定發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㈣ 關於公司轉讓,員工如何得到賠償
首先千萬不要辭職,看看你的合同是跟哪個公司簽的,如果這個公司不在了,回你們是可以要求工齡賠答償的,如果辭職就沒有了,轉讓的話其實就是你現在的公司已經是不存在了,至於轉讓後的新公司,如果待遇不好可以選擇不去,對於你來說跟前面你的公司沒有任何關系,不要被你現在的公司忽悠了,具體打勞動局電話咨詢
㈤ 公司轉讓員工員工不願意去怎麼辦有補償嗎
依據勞來動合同法第三十源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因此,如果這個變更對你的崗位及工資待遇沒有影響的話,公司不必給你補償。
但是,如果這個變更致使你的崗位或待遇發生了變化,如變更後的崗位與原崗位在專業性的要求上有非常大的不同,對個人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或者工資待遇低於之前,那麼員工可以與公司溝通,溝通不成可以單方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向公司要求經濟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