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雜志刊號轉讓

雜志刊號轉讓

發布時間:2021-01-23 00:11:55

㈠ 雜志報紙刊號轉讓時對方有經濟糾紛,是否也會轉移

法律上,禁止任何形式的雜志報紙刊號轉讓!私下的轉讓,一旦被發現將被查處;以前的非法轉讓無效,也不存在因經濟糾紛而導致再次的非法轉讓!

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 》的相關規定:

1、依法設立:第十二條設立出版單位,由其主辦單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設立的出版單位為事業單位的,還應當辦理機構編制審批手續。

2、禁止轉讓:第二十一條出版單位不得向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本單位的名稱、書號、刊號或者版號、版面,並不得出租本單位的名稱、刊號。

出版單位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利用出版活動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

3、處罰標准:第六十六條出版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出版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經營的出版物、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可以處50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本出版單位的名稱、書號、刊號、版號、版面,或者出租本單位的名稱、刊號的;

(二)利用出版活動謀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

㈡ 如何申請電子雜志刊號

《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2008年4月15日起施行)2008年05月16日 星期五 上午 9:20《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2008年4月15日起施行)
法規發布時間:2008-2-21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令

第34號

《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已經2007年12月26日新聞出版總署第2次署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4月15日起施行。新聞出版總署署長 柳斌傑

二〇〇八年二月二十一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電子出版物出版活動的管理,促進電子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與繁榮,根據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子出版物的製作、出版、進口活動,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電子出版物,是指以數字代碼方式,將有知識性、思想性內容的信息編輯加工後存儲在固定物理形態的磁、光、電等介質上,通過電子閱讀、顯示、播放設備讀取使用的大眾傳播媒體,包括只讀光碟(CD-ROM、DVD-ROM等)、一次寫入光碟(CD-R、DVD-R等)、可擦寫光碟(CD-RW、DVD-RW等)、軟磁碟、硬磁碟、集成電路卡等,以及新聞出版總署認定的其他媒體形態。
第三條 電子出版物不得含有《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的內容。
第四條 新聞出版總署負責全國電子出版物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電子出版物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國家對電子出版物出版活動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電子出版物的出版活動。

第二章 出版單位設立
第六條 設立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名稱、章程;
(二)有符合新聞出版總署認定條件的主管、主辦單位;
(三)有確定的電子出版物出版業務范圍;
(四)有200萬元以上的注冊資本;
(五)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設備和工作場所,其固定工作場所面積不得少於200平方米;
(六)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組織機構,有2人以上具有中級以上出版專業職業資格;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除依照前款所列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國家關於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總量、結構、布局的規劃。
第七條 設立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經其主管單位同意後,由主辦單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第八條 申請設立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按要求填寫的申請表,應當載明出版單位的名稱、地址、資本結構、資金來源及數額,出版單位的主管、主辦單位的名稱和地址等內容;
(二)主辦單位、主管單位的有關資質證明材料;
(三)出版單位章程;
(四)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及本規定第六條要求的有關人員的資格證明和身份證明;
(五)可行性論證報告;
(六)由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注冊資本驗資證明;
(七)工作場所使用證明。
第九條 新聞出版總署自受理設立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申請之日起9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直接或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書面通知主辦單位;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條 設立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主辦單位應當自收到批准決定之日起60日內,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登記,領取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電子出版物出版許可證》。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持《電子出版物出版許可證》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依法領取營業執照。
第十一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自登記之日起滿180日未從事出版活動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注銷登記,收回《電子出版物出版許可證》,並報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發生前款所列情形的,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可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申請延期。
第十二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變更名稱、主辦單位或者主管單位、業務范圍、資本結構,合並或者分立,須依照本規定第七條、第八條的規定重新辦理審批手續,並到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應的登記手續。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變更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應當經其主管、主辦單位同意,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申請變更登記後,到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須將有關變更登記事項報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第十三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終止出版活動的,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辦理注銷登記手續,並到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登記。
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將有關注銷登記報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第十四條 申請出版連續型電子出版物,經主管單位同意後,由主辦單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本規定所稱連續型電子出版物,是指有固定名稱,用卷、期、冊或者年、月順序編號,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電子出版物。
第十五條 申請出版連續型電子出版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應當載明連續型電子出版物的名稱、刊期、媒體形態、業務范圍、讀者對象、欄目設置、文種等;
(二)主管單位的審核意見。
申請出版配報紙、期刊的連續型電子出版物,還須報送報紙、期刊樣本。
第十六條 經批准出版的連續型電子出版物,新增或者改變連續型電子出版物的名稱、刊期與出版范圍的,須按照本規定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辦理審批手續。
第十七條 出版行政部門對從事電子出版物製作的單位實行備案制管理。電子出版物製作單位應當於單位設立登記以及有關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將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及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備案。
本規定所稱電子出版物製作,是指通過創作、加工、設計等方式,提供用於出版、復制、發行的電子出版物節目源的經營活動。

第三章 出版管理
第十八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實行編輯責任制度,保障電子出版物的內容符合有關法規、規章規定。
第十九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應於每年12月1日前將下一年度的出版計劃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第二十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實行重大選題備案制度。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等方面重大選題,涉及重大革命題材和重大歷史題材的選題,應當按照新聞出版總署有關選題備案的規定辦理備案手續;未經備案的重大選題,不得出版。
第二十一條 出版電子出版物,必須按規定使用中國標准書號。同一內容,不同載體形態、格式的電子出版物,應當分別使用不同的中國標准書號。
出版連續型電子出版物,必須按規定使用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不得使用中國標准書號出版連續型電子出版物。
第二十二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轉讓、出租、出售本單位的名稱、電子出版物中國標准書號、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
第二十三條 電子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的技術、質量標准和規范要求。
出版電子出版物,須在電子出版物載體的印刷標識面或其裝幀的顯著位置載明電子出版物製作、出版單位的名稱,中國標准書號或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及條碼,著作權人名稱以及出版日期等其他有關事項。
第二十四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申請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出版物,須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第二十五條 申請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出版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應當載明電子出版物名稱、內容簡介、授權方名稱、授權方基本情況介紹等;
(二)申請單位的審讀報告;
(三)樣品及必要的內容資料;
(四)申請單位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著作權合同登記證明文件。
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游戲出版物還須提交遊戲主要人物和主要場景圖片資料、代理機構營業執照、發行合同及發行機構批發許可證、游戲文字腳本全文等材料。
第二十六條 新聞出版總署自受理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電子出版物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審批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電子出版物,應當組織專家評審,並應當符合國家總量、結構、布局規劃。
第二十七條 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出版物,須在電子出版物載體的印刷標識面或其裝幀的顯著位置載明引進出版批准文號和著作權授權合同登記證號。
第二十八條 已經批准出版的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出版物,若出版升級版本,須按照本規定第二十五條提交申請材料,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批。
第二十九條 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游戲測試盤及境外互聯網游戲作品客戶端程序光碟,須按照本規定第二十五條提交申請材料,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批。
第三十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與境外機構合作出版電子出版物,須經主管單位同意後,將選題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新聞出版總署自受理合作出版電子出版物選題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三十一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申請與境外機構合作出版電子出版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應當載明合作出版的電子出版物的名稱、載體形態、內容簡介、合作雙方名稱、基本情況、合作方式等,並附擬合作出版的電子出版物的有關文字內容、圖片等材料;
(二)合作意向書;
(三)主管單位的審核意見。
第三十二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與境外機構合作出版電子出版物,應在該電子出版物出版30日內將樣盤報送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第三十三條 出版單位配合本版出版物出版電子出版物,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的,發放電子出版物中國標准書號和復制委託書,並報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第三十四條 出版單位申請配合本版出版物出版電子出版物,應提交申請書及本版出版物、擬出版電子出版物樣品。
申請書應當載明配合本版出版物出版的電子出版物的名稱、製作單位、主要內容、出版時間、復制數量和載體形式等內容。
第三十五條 電子出版物發行前,出版單位應當向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和新聞出版總署免費送交樣品。
第三十六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從業人員,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出版專業職業資格條件。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社長、總編輯須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資格和條件。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社長、總編輯須參加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組織的崗位培訓,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後才能上崗。
第三十七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須遵守國家統計規定,依法向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報送統計資料。

第四章 進口管理
第三十八條 進口電子出版物成品,須由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電子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提出申請;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新聞出版總署審批。
第三十九條 申請進口電子出版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請書,應當載明進口電子出版物的名稱、內容簡介、出版者名稱、地址、進口數量等;
(二)主管單位審核意見;
(三)申請單位關於進口電子出版物的審讀報告;
(四)進口電子出版物的樣品及必要的內容資料。
第四十條 新聞出版總署自受理進口電子出版物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審批進口電子出版物,應當組織專家評審,並應當符合國家總量、結構、布局規劃。
第四十一條 進口電子出版物的外包裝上應貼有標識,載明批准進口文號及用中文註明的出版者名稱、地址、著作權人名稱、出版日期等有關事項。

第五章 非賣品管理
第四十二條 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非賣品,須向委託方或受託方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申請書應寫明電子出版物非賣品的使用目的、名稱、內容、發送對象、復制數量、載體形式等,並附樣品。
電子出版物非賣品內容限於公益宣傳、企事業單位業務宣傳、交流、商品介紹等,不得定價,不得銷售、變相銷售或與其他商品搭配銷售。
第四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非賣品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批準的,發給電子出版物復制委託書;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四十四條 電子出版物非賣品載體的印刷標識面及其裝幀的顯著位置應當註明電子出版物非賣品統一編號,編號分為四段:第一段為方括弧內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簡稱,第二段為「電子出版物非賣品」字樣,第三段為圓括弧內的年度,第四段為順序編號。

第六章 委託復制管理
第四十五條 電子出版物、電子出版物非賣品應當委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設立的復制單位復制。
第四十六條 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和電子出版物非賣品,必須使用復制委託書,並遵守國家關於復制委託書的管理規定。
復制委託書由新聞出版總署統一印製。
第四十七條 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電子出版物非賣品的單位,應當保證開具的復制委託書內容真實、准確、完整,並須將開具的復制委託書直接交送復制單位。
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電子出版物非賣品的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轉讓、出售本單位的復制委託書。
第四十八條 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的單位,自電子出版物完成復制之日起30日內,須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上交本單位及復制單位簽章的復制委託書第二聯及樣品。
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的單位須將電子出版物復制委託書第四聯保存2年備查。
第四十九條 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電子出版物非賣品的單位,經批准獲得電子出版物復制委託書之日起90日內未使用的,須向發放該委託書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交回復制委託書。

第七章 年度核驗
第五十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實行年度核驗制度,年度核驗每兩年進行一次。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實施年度核驗。核驗內容包括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登記項目、設立條件、出版經營情況、遵紀守法情況、內部管理情況等。
第五十一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進行年度核驗,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年度核驗登記表;
(二)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兩年的總結報告,應當包括執行出版法規的情況、出版業績、資產變化等內容;
(三)兩年出版的電子出版物出版目錄;
(四)《電子出版物出版許可證》的復印件。
第五十二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年度核驗程序為:
(一)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應於核驗年度的1月15日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交年度核驗材料;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設立條件、開展業務及執行法規等情況進行全面審核,並於該年度的2月底前完成年度核驗工作;對符合年度核驗要求的單位予以登記,並換發《電子出版物出版許可證》;
(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於核驗年度的3月20日前將年度核驗情況及有關書面材料報新聞出版總署備案。
第五十三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暫緩年度核驗:
(一)不具備本規定第六條規定條件的;
(二)因違反出版管理法規,正在限期停業整頓的;
(三)經審核發現有違法行為應予處罰的;
(四)曾違反出版管理法規受到行政處罰,未認真整改,仍存在違法問題的;
(五)長期不能正常開展電子出版物出版活動的。
暫緩年度核驗的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確定,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暫緩期間,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應當督促、指導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進行整改。暫緩年度核驗期滿,對達到年度核驗要求的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予以登記;仍未達到年度核驗要求的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注銷登記意見,新聞出版總署撤銷《電子出版物出版許可證》,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辦理注銷登記。
第五十四條 不按規定參加年度核驗的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經書面催告仍未參加年度核驗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提出注銷登記意見,新聞出版總署撤銷《電子出版物出版許可證》,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辦理注銷登記。
第五十五條 出版連續型電子出版物的單位按照本章規定參加年度核驗。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六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違反本規定的,新聞出版總署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可以採取下列行政措施:
(一)下達警示通知書;
(二)通報批評;
(三)責令公開檢討;
(四)責令改正;
(五)責令停止復制、發行電子出版物;
(六)責令收回電子出版物;
(七)責成主辦單位、主管單位監督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整改。
警示通知書由新聞出版總署制定統一格式,由新聞出版總署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行政部門下達給違法的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並抄送違法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的主辦單位及其主管單位。
本條所列行政措施可以並用。
第五十七條 未經批准,擅自設立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擅自從事電子出版物出版業務,偽造、假冒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或者連續型電子出版物名稱、電子出版物專用中國標准書號出版電子出版物的,按照《出版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處罰。
圖書、報紙、期刊、音像等出版單位未經批准,配合本版出版物出版電子出版物的,屬於擅自從事電子出版物出版業務,按照前款處罰。
第五十八條 從事電子出版物製作、出版業務,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出版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處罰:
(一)製作、出版含有《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內容的電子出版物的;
(二)明知或者應知他人出版含有《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內容的電子出版物而向其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本出版單位的名稱、電子出版物專用中國標准書號、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條碼及電子出版物復制委託書的。
第五十九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出租、出借、出售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轉讓本單位的名稱、電子出版物專用中國標准書號、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的,按照《出版管理條例》第六十條處罰。
第六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出版管理條例》第六十一條處罰:
(一)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變更名稱、主辦單位或者主管單位、業務范圍、資本結構,合並或者分立,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變更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未依照本規定的要求辦理審批、變更登記手續的;
(二)經批准出版的連續型電子出版物,新增或者改變連續型電子出版物的名稱、刊期與出版范圍,未辦理審批手續的;
(三)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未按規定履行年度出版計劃和重大選題備案的;
(四)出版單位未按照有關規定送交電子出版物樣品的;
(五)電子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違反本規定第三十八條未經批准進口電子出版物的。
第六十一條 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未依法向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報送統計資料的,依據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統計局聯合頒布的《新聞出版統計管理辦法》處罰。
第六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電子出版物製作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未辦理備案手續的;
(二)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一條,未按規定使用中國標准書號或者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的;
(三)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出版的電子出版物不符合國家的技術、質量標准和規范要求的,或者未按本規定第二十三條載明有關事項的;
(四)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出版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電子出版物,違反本規定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有關規定的;
(五)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與境外機構合作出版電子出版物,未按本規定第三十條辦理選題審批手續的,未按本規定第三十二條將樣盤報送備案的;
(六)電子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四十一條的;
(七)委託復制電子出版物非賣品違反本規定第四十二條的有關規定,或者未按第四十四條標明電子出版物非賣品統一編號的;
(八)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及其他委託復制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四十五條至第四十九條的規定,委託未經批准設立的復制單位復制,或者未遵守有關復制委託書的管理制度的。

第九章 附 則
第六十三條 本規定自2008年4月15日起施行,新聞出版署1997年12月30日頒布的《電子出版物管理規定》同時廢止,此前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對電子出版物製作、出版、進口活動的其他規定,凡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㈢ 最近我雜志社和其他雜志社有幾篇文章想要轉讓 要的人 騰訊號碼給我

免費嗎?

㈣ 一般的廣告傳媒公司能出版雜志周刊嗎

正式出版的話來,你的公司注冊資本自金要在300萬以上,才能有資格申請期刊出版號.即使這樣,申請這個號,也不是很容易的.

另一個辦法就是和別的公司合作.

有很多公司專門轉讓合作雜志期刊\報紙\DM期刊發行號的.

你網路搜索一下,有很多.北京和武漢的最多!

利用他們的發行號,你就可以在你本地發行報紙或者雜志期刊了,費用大概是每年1000元-10000元不等,看你怎麼談了!

祝你成功!

㈤ 僑刊期刊刊號轉讓,能在全國發行雜志嗎急急急急急!

只要有CN刊號,就可以在國內發行。
如無CN刊號,只有ISSN刊號,則不能發行。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㈥ 雜志刊號是否可以轉讓,承包,租賃

當然不能了,但是可以採取合作的形式,吸納社會優秀資源,雜志社還是要嚴格把關,直接監管。

㈦ 請問外商投資企業可不可以辦自己公司的雜志,書籍等

出版管理條例

(2001年12月12日國務院第50次常務會議通過,2001年12月25日國務院令第343號公布,自2002年2月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出版活動的管理,發展和繁榮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版事業,保障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權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出版活動,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所稱出版活動,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復制、進口、發行。
本條例所稱出版物,是指報紙、期刊、圖書、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等。
第三條 出版事業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傳播和積累有益於提高民族素質、有益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豐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四條 從事出版活動,應當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第五條 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予以保障。 公民在行使出版自由的權利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
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第六條 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出版管理的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出版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出版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七條 出版行政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違法從事出版物出版、印刷或者復制、進口、發行等活動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檢查與違法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與違法活動有關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第八條 出版行業的社會團體按照其章程,在出版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實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 出版單位的設立與管理

第九條 報紙、期刊、圖書、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等應當由出版單位出版。本條例所稱出版單位,包括報社、期刊社、圖書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電子出版物出版社等。法人出版報紙、期刊,不設立報社、期刊社的,其設立的報紙編輯部、期刊編輯部視為出版單位。
第十條 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制定全國出版單位總量、結構、布局的規劃,指導、協調出版事業發展。
第十一條 設立出版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出版單位的名稱、章程;
(二)有符合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認定的主辦單位及其主管機關;
(三)有確定的業務范圍;
(四)有30萬元以上的注冊資本和固定的工作場所;
(五)有適應業務范圍需要的組織機構和符合國家規定的資格條件的編輯出版專業人員;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審批設立出版單位,除依照前款所列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國家關於出版單位總量、結構、布局的規劃。
第十二條 設立出版單位,由其主辦單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審批。
第十三條 設立出版單位的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出版單位的名稱、地址;
(二)出版單位的主辦單位及其主管機關的名稱、地址;
(三)出版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住址、資格證明文件;
(四)出版單位的資金來源及數額。
設立報社、期刊社或者報紙編輯部、期刊編輯部的,申請書還應當載明報紙或者期刊的名稱、刊期、開版或者開本、印刷場所。
申請書應當附具出版單位的章程和設立出版單位的主辦單位及其主管機關的有關證明材料。
第十四條 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設立出版單位的申請之日起9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書面通知主辦單位;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五條 設立出版單位的主辦單位應當自收到批准決定之日起60日內,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登記,領取出版許可證。登記事項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規定。
出版單位經登記後,持出版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依法領取營業執照。
第十六條 報社、期刊社、圖書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電子出版物出版社等應當具備法人條件,經核准登記後,取得法人資格,以其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本條例第九條第三款的規定,視為出版單位的報紙編輯部、期刊編輯部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其主辦單位承擔。
第十七條 出版單位變更名稱、主辦單位或者其主管機關、業務范圍,合並或者分立,出版新的報紙、期刊,或者報紙、期刊變更名稱、刊期的,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並到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應的登記手續。
出版單位除前款所列變更事項外的其他事項的變更,應當經主辦單位及其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申請變更登記,並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後,到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八條 出版單位終止出版活動的,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辦理注銷登記,並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備案後,到原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登記。
第十九條 圖書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電子出版物出版社自登記之日起滿180日未從事出版活動的,報社、期刊社自登記之日起滿90日未出版報紙、期刊的,由原登記的出版行政部門注銷登記,並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備案。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發生前款所列情形的,出版單位可以向原登記的出版行政部門申請延期。
第二十條 圖書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電子出版物出版社的年度出版計劃及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選題,應當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後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備案;涉及重大選題,未在出版前報備案的出版物,不得出版。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制定。
期刊社的重大選題,應當依照前款規定辦理備案手續。
第二十一條 出版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出版單位出版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
出版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的規定,將從事出版活動的情況向出版行政部門提出書面報告。
第二十二條 出版單位不得向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本單位的名稱、書號、刊號或者版號、版面,並不得出租本單位的名稱、刊號。
第二十三條 出版單位發行其出版物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和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免費送交樣本。

第三章 出版物的出版

第二十四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規定,在出版物上自由表達自己對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社會事務的見解和意願,自由發表自己從事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成果
合法出版物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干擾、阻止、破壞出版物的出版。
第二十五條 出版單位實行編輯責任制度,保障出版物刊載的內容符合本條例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二十七條 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容,不得含有恐怖、殘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第二十八條 出版物的內容不真實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其出版單位應當公開更正,消除影響,並依法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報紙、期刊發表的作品內容不真實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當事人有權要求有關出版單位更正或者答辯,有關出版單位應當在其近期出版的報紙、期刊上予以發表;拒絕發表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九條 出版物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載明作者、出版者、印刷者或者復制者、發行者的名稱、地址,書號、刊號或者版號,出版日期、刊期以及其他有關事項。
出版物的規格、開本、版式、裝幀、校對等必須符合國家標准和規范要求,保證出版物的質量。
第三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假冒出版單位名稱或者報紙、期刊名稱出版出版物。
第三十一條 中學小學教科書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定或者組織審定,其出版、印刷、發行單位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以招標或者其他公開、公正的方式確定;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從事中學小學教科書的出版、印刷、發行業務。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章 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復制和發行

第三十二條 從事出版物印刷或者復制業務的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許可,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到公安機關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後,方可從事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復制。
未經許可並辦理相關手續的,不得印刷報紙、期刊、圖書,不得復制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第三十三條 出版單位不得委託未取得出版物印刷或者復制許可的單位印刷或者復制出版物。
出版單位委託印刷或者復制單位印刷或者復制出版物的,必須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印刷或者復制出版物的有關證明,並依法與印刷或者復制單位簽訂合同。
印刷或者復制單位不得接受非出版單位和個人的委託印刷報紙、期刊、圖書或者復制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不得擅自印刷、發行報紙、期刊、圖書或者復制、發行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第三十四條 印刷或者復制單位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批准,可以承接境外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復制業務;但是,印刷或者復制的境外出版物必須全部運輸出境,不得在境內發行。
境外委託印刷或者復制的出版物的內容,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審核。委託人應當持有著作權人授權書,並向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登記。
第三十五條 印刷或者復制單位應當自完成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復制之日起2年內,留存一份承接的出版物樣本備查。
第三十六條 從事報紙、期刊、圖書的全國性連鎖經營業務的單位,應當由其總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審核許可後,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審查批准,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領取營業執照。
從事報紙、期刊、圖書總發行業務的發行單位,經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審核許可,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報紙、期刊、圖書總發行業務。
從事報紙、期刊、圖書批發業務的發行單位,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審核許可,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報紙、期刊、圖書的批發業務。
郵政企業發行報紙、期刊,依照郵政法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七條 從事報紙、期刊、圖書零售業務的單位和個人,經縣級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批准,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出版物的零售業務。
第三十八條 出版單位可以發行本出版單位出版的出版物,不得發行其他出版單位出版的出版物。
第三十九條 國家允許設立從事圖書、報紙、期刊分銷業務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具體實施辦法和步驟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對外經濟貿易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規定。
第四十條 印刷或者復制單位、發行單位不得印刷或者復制、發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版物:
(一)含有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內容的;
(二)非法進口的;
(三)偽造、假冒出版單位名稱或者報紙、期刊名稱的;
(四)未署出版單位名稱的;
(五)中學小學教科書未經依法審定的;
(六)侵犯他人著作權的。

第五章 出版物的進口

第四十一條 出版物進口業務,由依照本條例設立的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經營;其中經營報紙、期刊進口業務的,須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指定。
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出版物進口業務;未經指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報紙、期刊進口業務。
第四十二條 設立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的名稱、章程;
(二)是國有獨資企業並有符合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認定的主辦單位及其主管機關;
(三)有確定的業務范圍;
(四)有與出版物進口業務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符合國家規定的資格條件的專業人員;
(五)有與出版物進口業務相適應的資金;
(六)有固定的經營場所;
(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其他條件。
審批設立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除依照前款所列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國家關於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總量、結構、布局的規劃。
第四十三條 設立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向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取得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核發的出版物進口經營許可證後,持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領取營業執照。
設立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還應當依照對外貿易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相應手續。
第四十四條 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進口的出版物,不得含有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的內容。
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負責對其進口的出版物進行內容審查。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可以對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進口的出版物直接進行內容審查。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無法判斷其進口的出版物是否含有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內容的,可以請求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進行內容審查。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應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的請求,對其進口的出版物進行內容審查的,可以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批準的標准收取費用。
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可以禁止特定出版物的進口。
第四十五條 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在進口出版物前將擬進口的出版物目錄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備案;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發現有禁止進口的或者暫緩進口的出版物的,應當及時通知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並通報海關。對通報禁止進口或者暫緩進口的出版物,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不得進口,海關不得放行。
出版物進口備案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制定。
第四十六條 發行進口出版物的,必須從依法設立的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進貨;其中發行進口報紙、期刊的,必須從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指定的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進貨。
第四十七條 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在境內舉辦境外出版物展覽,必須報經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舉辦境外出版物展覽。
依照前款規定展覽的境外出版物需要銷售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第六章 保障與獎勵

第四十八條 國家制定有關政策,保障、促進出版事業的發展與繁榮。
第四十九條 國家支持、鼓勵下列優秀的、重點的出版物的出版:
(一)對闡述、傳播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有重大作用的;
(二)對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有重要意義的;
(三)對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及時反映國內外新的科學文化成果有重大貢獻的;
(四)具有重要思想價值、科學價值或者文化藝術價值的。
第五十條 國家對教科書的出版發行,予以保障。
國家扶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出版物和盲文出版物的出版發行。
國家對在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和在農村發行出版物,實行優惠政策。
第五十一條 報紙、期刊交由郵政企業發行的,郵政企業應當保證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准確發行。
承運出版物的運輸企業,應當對出版物的運輸提供方便。
第五十二條 國家對為發展、繁榮出版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五十三條 對非法干擾、阻止和破壞出版物出版、印刷或者復制、進口、發行的行為,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採取措施,予以制止。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 出版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批准不符合法定設立條件的出版、印刷或者復制、進口、發行單位,或者不履行監督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關於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
第五十五條 未經批准,擅自設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復制、進口、發行單位,或者擅自從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復制、進口、發行業務,假冒出版單位名稱或者偽造、假冒報紙、期刊名稱出版出版物的,由出版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法定職權予以取締;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沒收出版物、違法所得和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出版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沒收出版物、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出版、進口含有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內容的出版物的;
(二)明知或者應知出版物含有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內容而印刷或者復制、發行的;
(三)明知或者應知他人出版含有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內容的出版物而向其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本出版單位的名稱、書號、刊號、版號、版面,或者出租本單位的名稱、刊號的。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出版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出版物、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進口、印刷或者復制、發行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禁止進口的出版物的;
(二)印刷或者復制走私的境外出版物的;
(三)發行進口出版物未從本條例規定的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進貨的。
第五十八條 走私出版物的,依照刑法關於走私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海關依照海關法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五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出版行政部門沒收出版物、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印刷或者復制單位未取得印刷或者復制許可而印刷或者復制出版物的;
(二)印刷或者復制單位接受非出版單位和個人的委託印刷或者復制出版物的;
(三)印刷或者復制單位未履行法定手續印刷或者復制境外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復制的境外出版物沒有全部運輸出境的;
(四)印刷或者復制單位、發行單位或者個人發行未署出版單位名稱的出版物的;
(五)出版、印刷、發行單位出版、印刷、發行未經依法審定的中學小學教科書,或者非依照本條例規定確定的單位從事中學小學教科書的出版、印刷、發行業務的。
第六十條 出版單位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本出版單位的名稱、書號、刊號、版號、版面,或者出租本單位的名稱、刊號的,由出版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經營的出版物、違法所得,違法經營額1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違法經營額不足1萬元的,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六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出版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出版單位變更名稱、主辦單位或者其主管機關、業務范圍,合並或者分立,出版新的報紙、期刊,或者報紙、期刊改變名稱、刊期,以及出版單位變更其他事項,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到出版行政部門辦理審批、變更登記手續的;
(二)出版單位未將其年度出版計劃和涉及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選題備案的;
(三)出版單位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送交出版物的樣本的;
(四)印刷或者復制單位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留存備查的材料的;
(五)出版物進口經營單位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將其進口的出版物目錄備案的。
第六十二條 未經批准,舉辦境外出版物展覽的,由出版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出版物、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六十三條 印刷或者復制、批發、零售、出租、散發含有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禁止內容的出版物或者其他非法出版物的,當事人對非法出版物的來源作出說明、指認,經查證屬實的,沒收出版物、違法所得,可以減輕或者免除其他行政處罰。
第六十四條 單位違反本條例,被處以吊銷許可證行政處罰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逾期未辦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六十五條 單位違反本條例被處以吊銷許可證行政處罰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許可證被吊銷之日起10年內不得擔任出版、印刷或者復制、進口、發行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六十六條 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實施罰款的行政處罰,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收繳的罰款必須全部上繳國庫。

第七章 附 則

第六十七條 行政法規對音像製品的出版、復制、進口、發行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接受境外機構或者個人贈送出版物的管理辦法、訂戶訂購境外出版物的管理辦法、互聯網出版管理辦法和電子出版物出版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根據本條例的原則另行制定。
第六十八條 本條例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1997年1月2日國務院發布的《出版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㈧ 想創辦一本雜志,要什麼流程

初步擬訂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了解同類刊物.

2.雜志定位,宗旨.讀者群.

3.前期宣傳

4.選擇作者群體

5.編輯流程

6.封面設計,版式風格

7.活動設計,和讀者交流

8.創刊時機,試刊

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
找當地的文化局來咨詢
相關法律程序如下:
注冊就能營業,祝你棋開得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第四章 設立登記

第十四條 設立公司應當申請名稱預先核准。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審批或者公司經營范圍中

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報經審批的項目的,應當在報送審批前辦

理公司名稱預先核准,並以公司登記機關核準的公司名稱報送審批。

第十五條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

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名稱預先核准;設立股份有限

公司,應當由全體發起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

記機關申請名稱預先核准。

申請名稱預先核准,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全體股東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體發起人

簽署的公司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

(二)股東或者發起人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的身份證明;

(三)公司登記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公司登記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文件之日起10日內作出核准

或者駁回的決定。公司登記機關決定核準的,應當發給《企業名稱預

先核准通知書》。

第十六條 預先核準的公司名稱保留期為6個月。預先核準的公

司名稱在保留期內,不得用於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轉讓。

第十七條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

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設立國有獨資公司,

應當由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作為申請人,申請設

立登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報經審批的,應

當自批准之日起90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逾期申請設

立登記的,申請人應當報審批機關確認原批准文件的效力或者另行報

批。

申請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董事長簽署的設立登記申請書;

(二)全體股東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證明;

(三)公司章程;

(四)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五)股東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六)載明公司董事、監事、經理的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關

委派、選舉或者聘用的證明;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任職文件和身份證明;

(八)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九)公司住所證明。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報經審批的,還應當

提交有關的批准文件。

第十八條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應當於創立大會結束後3

0日內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

申請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董事長簽署的設立登記申請書;

(二)國務院授權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批准

文件,募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還應當提交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的批

准文件;

(三)創立大會的會議記錄;

(四)公司章程;

(五)籌辦公司的財務審計報告;

(六)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七)發起人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八)載明公司董事、監事、經理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關委

派、選舉或者聘用的證明;
九)公司法定代表人任職文件和身份證明;

(十)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十一)公司住所證明。

第十九條 公司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中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

須報經審批的項目的,應當在申請登記前報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批,並

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批准文件。

第二十條 公司章程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的,公司登記

機關有權要求公司作相應修改。

第二十一條 公司住所證明是指能夠證明公司對其住所享有使用

權的文件。

第二十二條 經公司登記機關核准設立登記並發給《企業法人營

業執照》,公司即告成立。公司憑公司登記機關核發的《企業法人營

業執照》刻制印章,開立銀行帳戶,申請納稅登記。

第八章 登記程序

第四十五條 公司登記機關收到申請人提交的符合本條例規定的

全部文件後,發給《公司登記受理通知書》。

公司登記機關自發出《公司登記受理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

作出核准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

公司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應當自核准登記之日起15日內通知

申請人,發給、換發或者收繳《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營業執照》



公司登記機關不予登記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15日內通知

申請人,發給《公司登記駁回通知書》。

第四十六條 公司辦理設立登記、變更登記,應當按照規定向公

司登記機關繳納登記費。

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設立登記費按注冊資本總額的千

分之一繳納;注冊資本超過1000萬元的,超過部分按千分之零點

五繳納;注冊資本超過1億元的,超過部分不再繳納。

領取《營業執照》的,設立登記費為300元。

變更登記事項的,變更登記費為100元。

第四十七條 公司登記機關應當將核准登記的公司登記事項記載

於公司登記簿上,供社會公眾查閱、復制。查閱、復制公司登記事項,

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查閱、復制費。

第四十八條 股份有限公司應當在其設立、變更、注銷登記被核

准後的30日內發布設立、變更、注銷登記公告,並應當自公告發布

之日起30日內將發布的公告報送公司登記機關備案。公司發布的設

立、變更、注銷登記公告的內容應當與公司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內容

一致;不一致的,公司登記機關有權要求公司更正。

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營業執照》的公告由公司登記機

關發布

㈨ 關於免費電子雜志的著作權問題,電子雜志需要注冊刊號么怎麼注冊

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除著作權法22條、23條規定的這13種情形外,其餘的涉及著作權的行為均需經作者同意,並支付報酬。關於報酬可以雙方進行約定。
與作者簽訂的是著作權許可協議。許可你使用他的作品。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三條 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㈩ 學生想辦報紙關於刊號有幾個問題

需要 印刷品有三種 公外刊 內刊 DM免費廣告印刷品

都需要刊號 用來規范投放和銷售范圍版...
辦報紙需要對權印刷有一定的了解,不是會寫文章做編輯就能盈利的..
另外 所有的刊號都很難申請 轉讓刊號 公開發放的報紙或者雜志刊號可能在30萬左右...

年輕有創業激情是好事,但不要把問題看的那麼簡單!!!

閱讀全文

與雜志刊號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