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軟體著作權的好處
軟體著作權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之一,它與商標權、專利權一起構成企業的知識產權,是專企業投資、入股、融資等的有屬效無形資產;是企業申請軟體產品登記的先決條件。同時便於企業認證軟體企業和享受政府對企業的各種扶持和優惠政策;在銷售、許可轉讓和無形財產評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軟體著作權即軟體開發完成之日起就自動產生,登記並不是權利產生的必要條件。但在發生軟體著作權爭議時,《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是主張軟體權利的有力武器,同時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司法保護的前提。如果不經登記,著作權人很難舉證說明軟體完成的時間以及所有人。
② 幫我找關於「從學生的角度討論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論文文獻。至少兩篇!
《物理化學》課程72學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徐承天; 楊平; 戴立益; 朱傳征著,回臨沂師范學院學報答 , Journal of Linyi Teachers' College, 編輯部郵箱 2004年 06期 期刊榮譽: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摘要:為能與前期課程《現代化學基礎》良好銜接,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出了物理化學課程72學時的教學模式.通過3年的教學實踐,在選用教材、確定適宜的授課時段、解決時間緊的矛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及修訂教學大綱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和總結,對此新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實踐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在物理化學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的改革嘗試,李偉; 童義平; 林曼斌著,韶關學院學報 , 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編輯部郵箱 2001年 06期 期刊榮譽:ASPT來源刊 CJFD收錄刊
摘要:結合在物理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改革實踐 ,探討了如何在物理化學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 ,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方法
你想要的話留個郵箱吧
③ 參加中俄哈蒙四國大阿爾泰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告
張照志 劉永團
一、會議概況
(一)會議背景
2010年9月12日~22日,國家305項目辦公室組織的中國地學領域研究新疆及「大阿爾泰地區」的地質礦產的專家赴哈薩克東哈薩克州烏斯季市,參加由哈中俄蒙四國共同召開的「大阿爾泰成礦省」國際學術討論會。
中國代表團參會代表共24人,分別由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305項目辦公室」、新疆生態地理研究所、新疆阿勒泰地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和博(碩)士研究生生組成。雖然是第一次參加中亞地學領域的國際會議,多數中國專家認為本次會議比預想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友好的學術交的同時,初步了解了哈薩克地質科研機構和工作條件,中國專家、教授與來自俄羅斯、哈薩克的同行之間建立了廣泛的密切聯系,為國家305項目研究團隊開展多層次中亞國際合作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會議取得了滿意成功。
(二)阿勒泰地區參會情況
2010年3月,應國家305項目辦邀請,張照志、張濤、劉永團、王雯婧4人向哈薩克東哈州會議組委會提交了3篇英文論文摘要。4月,組委會邀請論文提交者參加會議。4月26日,張照志專門向地委副專員、行署常務副專員劉頌東,地委委員劉斌提交了《關於參加哈薩克國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請示》,27日批復同意參加。
9月13日~17日,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研究員張照志同志帶領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3位博(碩)士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學術研討會(附件一)。參會費用由「新疆阿勒泰周邊國家毗鄰地區礦產資源可利用性研究」項目中列支。
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研究員張照志提交了名為《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研究》的論文、摘要及多媒體,並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做了主題發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名博士,2名碩士研究生提交了2篇論文,摘要及展板等會議材料(附件二)。此次會議為阿勒泰地區利用周邊國家礦產資源提供了寶貴的礦業基礎信息資料。向周邊國家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等宣傳了阿勒泰地區礦業經濟發展情況,也為完成利用周邊國家毗鄰地區礦產資源等相關研究項目奠定了基礎。
二、取得成果
本次哈中俄蒙國際「大阿爾泰地質學術會議」是中國代表團首次參加的中亞地區地學領域學術會議,也是新疆305項目研究團隊第一次組團展示中國學者研究中亞的研究成果,通過學術會議了解哈薩克、俄羅斯、蒙古等國研究中亞的地學動態和研究成果,搭建中亞地學研究國際合作的平台。本次研討會收集到豐富信息和資料,獲得了一些有價值的認識,為阿勒泰地區利用周邊國家礦產資源,以及地區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參加此次國際學術會議取得預期效果。
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題為:亞洲中心大阿爾泰地區獨特的稀有金屬、金、多金屬多樣性與聯系。會議地點在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市的阿爾泰科技園。共設置了4個主題學術報告:①礦床及成礦規律;②區域地質及地球動力學;③方法、技術、成礦預測及找礦實例;④礦產資源、生態、經濟和管理。此次會議以地學主題研討為主,礦產資源經濟、生態環境等為輔。中俄哈蒙4國專家學者發表所從事的研究領域主題發言及討論。
阿勒泰地區代表團提交的3篇論文屬於第4個主題報告內容(附件1,2,3),涉及礦業經濟及組織機制學術研討的范疇。論文收錄於會議公開出版的「大阿爾泰-中亞獨特的稀有金屬-金-多金屬成礦省」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取得了如下成果:
1.對阿勒泰地區礦業經濟,「走出去」利用周邊國家資源等地區關注的問題在會議上進行了研討,達到了宣傳阿勒泰地質、礦業經濟發展現狀、利用周邊國家資源等方面的目的。張照志研究員做了題為《中國新疆阿勒泰礦業特區研究》(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Mining Special Area of Altay Prefecture in Xinjiang, China)的主題發言,與會專家學者對阿勒泰地區礦業經濟發展頗感興趣。原定為15分鍾的發言,延長至半小時。從研究員的學術研討視角,而非行政管理人員的角度,主要對阿勒泰地區資源、區位區情、生態環境等進行了深入闡述,提出了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特區建設的礦產資源基礎等6大基本要素。在空間布局上提出有步驟地建設4大礦業園區的規劃。最後闡述了特區建設有關組織領導等8方面的保障措施。哈方等國專家學者對阿勒泰地區礦業投資環境及政策進行了討論與研討。
張濤博士研究生等做了《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與周邊國家毗鄰地區礦產資源勘查合作機制研究》(Study on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for Altay Prefecture with Its Adjacent Regions in Neighbouring Countries)主題發言。劉永團碩士研究生等展出了《新疆阿勒泰利用毗鄰哈薩克地區礦產資源的可行性研究》(Study on Feasibility of Utilization for Mineral Resources in Adjacent Regions of Kazakhstan by Altay of Xinjiang)展板。
2.了解大阿爾泰區域地質、成礦規律、地礦經濟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動態及方向,對阿勒泰地區成礦規律、找礦、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等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哈薩克和俄羅斯地質專家學術報告可以歸納為10個方面:①礦區阿爾泰黃鐵礦-金-多金屬成礦省地質背景、成礦條件、成礦作用、礦床分布規律和找礦前景;②大阿爾泰地區構造建造、深部構造、變質變形、變質相石炭系-泥盆系地層對比、劃分;③礦種上除了有金、銅、鉛鋅、銅鎳、稀有金屬外,關注稀土、稀散元素礦床等,還有黑色頁岩(板岩)的綜合利用,而且注意了在黃鐵礦-金-多金屬成礦帶注意鐵礦帶的找礦;④大阿爾泰地區地震與深部構造、岩漿作用、構造動力學、年代學、同位素、稀土地球化學;⑤遙感、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學探礦、綜合找礦方法、預測參數、找礦標志、找礦前景,成礦預測等;⑥選礦技術方面有金砷礦石生物氧化技術、放射性方法選金的硫化物礦石;⑦資源綜合利用和礦床的經濟技術評價;⑧注意到采礦過程中生態監測和減少採礦對環境的負面影響;⑨注意到采礦選礦中造成的跨鏡污染問題和對策;⑩礦業企業人員社會保障問題。上述研究對阿勒泰地區從事相關研究的企業、科研院所、地質隊等所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也對國土資源管理等政府機構編制相關規劃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如第③個主題研討關注稀土、稀散元素礦床等,哈俄兩國的研究成果對阿勒泰地區稀有金屬找礦具有參考作用。還有,資源綜合利用和礦床的經濟技術評價同樣對阿勒泰地區開展相關研究也將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等。
3.收集了一些的資料,了解了中俄哈蒙四國有關地質、成礦規律等方面的情況。收集了大會論文集、多媒體等大量資料。特別是在哈薩克,系統收集了第30~33屆國際地質大會哈薩克代表團論文集。主要有:
(1)199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北京),出版《哈薩克地質礦產》論文集,主要內容包括:哈薩克共和國礦產資源,成礦規律及特徵,煤炭盆地、石油、鈾等能源資源前景,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床,稀有金屬礦床,地下水,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學等。
(2)2000年第31屆國際地質大會(巴西),出版《哈薩克地質與礦產成因》論文集。主要內容包括:哈薩克共和國地質與經濟,區域地質、地球動力學、成礦學,礦床地質和有機可燃礦產,水文地質學和地質生態學,地質調查方法與技術等。
(3)2004年第32屆國際地質大會(義大利),出版《哈薩克地球科學》、《裏海及鹹海地區地質》論文集。前者收錄了50篇論文。主要內容包括:地質服務和礦產資源,地質、地球動力學,礦床成因、礦床、模式、方法、技術、水文、地球安全與保護等。後者收錄了來自亞塞拜然、伊朗、俄羅斯、土耳其、烏茲別克等國的地學論文,主要包括地質、地球動力學、礦物學、水文、現代地質作用、生態和地震監測等內容。
(4)2008年第33屆國際地質大會(挪威),出版《哈薩克地球科學》和《中亞成礦域》論文集。前者主要內容包括8個部分:區域地質、地球動力學、礦物成因、地震、特殊成礦作用、礦床、油氣礦產成因、礦物原料基地、勘探技術與數學方法、地下水、生態、地質遺產等;服務和礦產資源,地質,地球動力學,礦床成因、礦床、模式、方法、技術、水文、地球安全與保護等。後者收錄了哈薩克、俄羅斯、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國的地學研究論文,包括5個部分:中亞成礦的主要問題、多金屬與銅、金及稀有金屬、鈾及其他礦種來論述中亞成礦域的主要特徵。
另外,此次會議也鍛煉了隊伍,培養了人才,為今後參加類似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積累了經驗。
三、認識建議
(一)幾點認識
1.哈方通關環境有待改善。中方代表團在吉木乃口岸通關時,哈方海關、邊檢等管理人員對中方人員有意刁難。9月13日中方代表團乘汽車處從吉木乃口岸出境,哈方海關不允許過關,找汽車手續不全的問題等。經過了近9個小時滯留,最後到晚上7:30才放行。從齋桑縣出發連夜驅車600多公里,14日凌晨5:00才到烏斯季賓館。
2.雙方語言交流不暢。國際學術主題發言需要英文,但哈方及俄方專家主要以俄語演講,對中方帶來諸多不便。蒙古由於會議經費困難,參會專家相對較少。論文集中的情況也是如此,其中大多數論文摘要為俄文,造成中方人員交流困難。加之哈方翻譯人員幾乎為非地質專業技術人員,且非常年輕。語言障礙對此次學術交流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影響了學術交流的有效性。
3.會議組委會高度重視研討會。會議組委會高度重視此次學術研討會,凸顯哈方對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重視。哈方派出能源礦產部副部長兼地質礦產委員會主席、地質資源科學院院長、教育科學部科學委員會主席參與組織會議並參加會議,會議規格高。東哈州州長、烏斯季市長都參加會議,東哈州立科技大學、東哈州地質與生態研究所、哈薩克地質礦產科學院和東哈州勘探公司抽調多名專家參與會議組織,東哈州政府和烏斯季卡緬諾爾戈爾斯克市政府參與協調。會議安排在東哈州烏斯季阿爾泰科技園召開,8天前哈俄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與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同一間會議室舉行會議。學術氣氛和設施滿足學術會議需要。往返會場與代表團住地烏斯季賓館之間,以及代表團集體活動的交通一直都安排大巴接送,並有警車開道,方便了參會代表的開會和生活。
4.會議接待規格高,對中方代表團非常重視。一方面,這與國家305項目辦公室前期所做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有關。另一方面,我國對大阿爾泰地區地學研究投入大,研究人才多,成果豐富有關。會議期間,組委會專門安排了歡迎晚宴,為與會代表表演了具有哈薩克民族特色的歌舞。為了表達對中發代表團的尊重,哈方還專門安排了中國的舞蹈,令中方代表團成員感動。
從各位參會代表體會哈薩克國家目前還沒有完全脫離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物價相當於中國的4~5倍,普通人民並不是很富裕。但是會議組織者,動員多家國家級礦業企業贊助會議,包括哈薩克國家礦業公司合作股份公司「Tau-Ken Samruk」,Kazzinc礦業有限公司和Kazakhsta勘探公司等多9家公司,使得會議注冊費降低到30美元,使得老專家和學生代表費用也大幅度地降低。
5.論文報告稍顯欠缺。就學術論文等交流成果而言,中方代表團提交的論文數量較少,學術報告只有7個,研究內容專而不寬,綜合性不強,多屬於純學術文章。尤其缺乏大成礦區帶的找礦評價、找礦方法、成礦預測、采礦、選礦技術等方面的文章。研究礦種局限於銅鐵多金屬等。但中國學者提交的論文採用的測試數據新,年代學、同位素等研究較為深入且較新,反映出中國對基礎地質研究投入大。而哈、俄地學專家的報告內容雖涵蓋了傳統的地質勘探、礦業所有工作內容,但是數據大多是2000年左右的數據,數據相對陳舊。
6.會議代表年齡結構有所差異。中方代表團專家學者各年齡段的都有,年齡結構較合理。而哈、俄、蒙3國科研人員的年齡偏大,特別是40歲以下的專家很少。這與這些國家對地學投入較少、科研人員待遇較差有關。據了解,很少地學科研人員因無法忍受地學研究的過低待遇而流失到待遇較高的領域或行業。
7.資料收集難度較大。在參會過程中,阿勒泰代表團想收集有關東哈州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最新資料及相關數據,難度很大。我們也到了該市兩家大的圖書館,准備購買有關書籍,但均沒有如願。為此次活動留下了些許的遺憾。
(二)對策建議
1.建議阿勒泰地區地勘單位、礦業企業等機構參加類似的地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大阿爾泰成礦帶橫跨阿勒泰地區,成礦條件好,找礦潛力巨大,大阿爾泰學術研討會所研討的內容多為基礎性地學研究,同時涵蓋了找礦方法、預測、經濟技術評價、環境保護等內容,這些研討主題為阿勒泰地區找礦提供參考和借鑒。同時,為提升阿勒泰地區地學研究水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
2.建議阿勒泰地區重視利用周邊國家礦產資源的信息化建設。利用對周邊國家的考察、研討等活動,收集整理積累周邊國家資源、政策、市場等方面的資料與信息。形成系統的、動態的利用周邊國家礦產資源的基礎資料和信息系統。為阿勒泰地區利用周邊國家礦產資源提供基礎支撐。
3.爭取由阿勒泰地區組織召開「大阿爾泰」地學國家學術研討會。屆時,可集聚中俄哈蒙四國知名地學研究專家學者齊聚阿勒泰地區,對阿勒泰地區地質找礦、礦業經濟等進行研討。組織召開這樣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對於阿勒泰地區並非難事。但對宣傳阿勒泰、促進阿勒泰地區地質找礦實現突破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4.建議阿勒泰地區以此國際學術研討會為平台,建立良好的招商引資渠道。把阿勒泰地區需要招商引資的項目通過展板的形式公布,便於周邊國家有關投資者參考。重點是為大阿爾泰地區周邊國家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及地學科研工作的合作提供一個交流和溝通的平台。
四、致謝
在辦理出國手續以及參會等過程中,得到了國家305項目辦公室王寶林主任、王小文處長等領導的幫助。參加此次會議得到了阿勒泰地委副書記、常務副專員劉頌東,地委委員劉斌,地委委員、秘書長曾舒拉等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陳祺在與哈方的聯系方面給予了中方代表團大力的幫助。阿勒泰地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李富強對此次活動給予熱情幫助。阿勒泰地委辦林艷峰副主、李玉瑛科長、吳廣平科長、趙江澤副科長、陳新遠秘書等也給予代表團大力幫助。阿勒泰地區外辦在辦理出國手續方面給予了代表團的大力支持。中方代表團在經停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期間,縣委、政府,吉木乃口岸,海關,邊防等單位非常重視,為代表團提供了食宿、通關、協調等方面的便利。同時,也得到了阿勒泰地區第六批援疆幹部的幫助,在此一並致謝!
附件
附件1會議議程及人員名單(略)
附件2東哈薩克州及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市簡介
一、東哈薩克州
東哈薩克州(簡稱東哈州),是哈薩克的14個州之一,位於哈薩克東部,面積28.33萬平方公里,轄15區、10市。東哈州北與俄聯邦的阿爾泰邊疆區接壤,西北與哈薩克的巴甫洛達爾州相鄰,西與卡拉干達州相鄰,南與阿拉木圖州相連,東和東南與中國交界,該州面積列哈薩克地委,人口則為第二。人口密度小於5.8人/平方公里,自然條件(地形、氣候、土壤)的巨大差異使得東哈州一些地區人口分布很不平衡。2008年約163萬人,其中哈薩克族和俄羅斯佔90%以上。
東哈州的自然景觀豐富,有荒漠、原始森林、永久冰川和高山。地貌大部分為高山丘陵,期間有盆地和河谷分布。水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是額爾齊斯河、烏爾巴河等,還有許多高山河流及高山湖泊,但是西部和西南部地區河流較少,流入阿拉湖和巴爾喀什湖盆地的河流在夏季時常變淺和乾涸,此外,哈薩克的大型湖泊也多位於東哈州,如阿拉湖(面積2650平方公里,水深45米)、薩琴克科爾湖(736平方公里)、馬爾卡科爾湖(455平方公里,水深27米)及齋桑湖,後者繼而沿著額爾齊斯河河床形成了哈薩克最大的水庫-布赫塔爾馬水庫,水面總面積達5500平方公里。此外,東哈州還有舒里賓和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兩個大型水庫,額爾齊斯河是世界大型河流之一,它發源於們股阿爾泰山脈的西部支脈,總長4300公里,其中1700公里在哈薩克境內,匯入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鄂畢河,流經東哈州的幾乎整個河段都能通航,東哈州的另一優勢是有利的地理位置,許多過境鐵路線和航空線通過這里,將中亞與西伯利亞地區連接起來,自古以來塞米巴拉金斯克市就是中國、俄羅斯和中亞之間的交通樞紐。
東哈州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份平均氣溫-20~-16℃,7月份平均氣溫20~23℃,但在東北部的山區最低氣溫可達-55℃。東哈州西部地區冬天常見暴風雪,夏天常起沙塵暴,全州的降水也極不平衡,年均降水量300~500毫米。
東哈州自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旅遊資源佔有重要位置。礦產資源中有色金屬儲量大,多金屬的共生礦多。東哈州是哈薩克少有的資源富集區,特別是礦產資源豐富,儲備了全國51.5%的黃金礦、65.6%的鉭、鈮礦、47.9%的銅礦、47%的鋅礦、27%的鉛礦、37%的鐵礦、27%的鉬礦。有金屬礦120個,非金屬礦308個,年產有色金屬70萬噸。東哈州尤其是東北部的阿爾泰地區是重要的金屬成礦區。森林面積349.9萬平方公里,木材總蓄量為1.74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建立有馬爾卡科爾湖自然保護區、西阿爾泰斯克保護區等。
礦業方面。從蘇維埃政權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開始,東哈州就成為前蘇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之一,采礦冶金聯合體仍是東哈州的經濟基礎,哈薩克出產的所有鎂、和鎂合金、鋅、鎘、鈦、精煉銀,97%的黃金、86%的鉛,40%的銅精礦及許多稀有和稀土金屬都產自東哈州的有色冶金企業,該行業產值佔全州產值的一半以上。鈹及其製品加工在世界上也享受盛譽。
二、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市
東哈州州府,1999年人口31萬人。1720年作為烏斯季卡緬納亞要塞而興建,1868年起稱市。位於哈薩克東部,魯德內阿爾泰山麓、烏爾巴河與額爾齊斯河的匯合處。機場可起降國際航班。距首都阿斯塔納1038公里。該市是哈薩克有色冶金中心,有大型鉛鋅和其他稀有金屬煉制廠。食品工業也比較發達。是哈薩克重要工業中心之一。這里有哈薩克大學、科技大學等高等學府。
在考察活動中發現,烏斯季卡緬諾爾戈爾斯克市沒有寬闊的馬路、鱗次櫛比的高樓、繁華的市場,但是城市建築物整潔,花團錦簇,植被繁茂,噴泉雕塑應有盡有,寬闊的額爾齊斯河河水清澈,微微翻波浪,除了語言障礙,一切都顯得清爽宜人,參會的中國代表都感覺,這是個宜居的中等城市。這是一個既有遵循傳統懷舊,又有文化底蘊很深的城市。承載著中亞文化傳承,經濟發展的宜居城市。城市管理也很有特色。
附件3英文論文(3篇)(見論文著作篇)
附件4部分會議及活動照片(略)
④ 姚工股市探秘成果 與 實戰研討 會
近期大環境是向下的,而且是最具備威力的最後一跌,請散戶離場。12月入場,2020年大盤會上3萬點。
⑤ 研究成果簡要綜述怎麼寫
文獻綜述是文獻剖析評述的簡稱,指在片面搜羅,閱讀少量的相關研討文獻的根底上,經過歸結收拾,剖析識別,對所研討的效果(學科,專題)在肯定時期內曾經取得的研討效果,具有效果以及新的開展趨向等停止系統,片面的敘說和評論。"綜"即搜集"百家"之言,剖析剖析收拾;"述"即結協作者的觀念和實際閱歷對文獻的觀念,結論停止敘說和評論。其手段並不是將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區分相關資料的根底上,依據自己的論文來剖析與評價這些資料。一個勝利的文獻綜述,可以以其系統的剖析評價和有依據的趨向預測,為新課題確實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論證。 一,文獻綜述的作用與手段文獻綜述要針對某個研討主題,就目前學術界的效果加以探求。文獻綜述旨在整合此研討主題的特定范疇中曾經被思索過與研討過的音訊,並將此議題上的威望學者所作的勤勞停止系統地展現,歸結和評述。在決議論文研討標題之前,一般必需關心的幾個效果是:研討所屬的范疇或許其他范疇,對這個效果曾經知道幾;已完成的研討有哪些;以往的建議與對策能否勝利;有沒有建議新的研討方向和議題。簡而言之,文獻綜述是一切合理研討的根底。 大少數研討生並不思索這些效果,就直接停止文獻討論,將在短時間內找到的現有文獻做繁雜引述或歸類,也不作批判。甚至與論文研討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有關。 其實回憶的手段就是想看看什麼是探求性研討,所以必需自動主動地擴展研討文獻的根源。也只要這樣,才可能增加研討的假定與變數,以改良研討的想像。 文獻綜述至少可抵達的根本手段有:讓讀者熟習現有研討主題范疇中相關研討的停頓與困境;提供後續研討者的思索:未來研討能否可以找出更故意義與更清楚的結果;對各種實際的立場說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構;作為新假定提出與研討理念的根底,對某現象和行為停止可能的注釋;識別概念間的前提假定,了解並進修他人如何界定與權衡關鍵概念;改良與批判現有研討的缺乏,推出另類研討,開掘新的研討方法與路途,考證其他相關研討。 總之,研討文獻不只可輔佐確認研討主題,也可找出對研討的效果的不同見地。宣布過的研討演講和學術論文就是主要的效果根源,對論文的回憶會提供珍貴的資料以及研討可行性的範例。 二,文獻綜述中罕見的效果文獻綜述可以輔佐新研討者在現有知識的根底上不時創新,所以撰寫此章節時,要向讀者交代論文不同於先前研討之所在。它是一個新的相關此類研討主題方面的主要的學術研討。但是研討生在撰寫文獻綜述進程中易犯以下四種過失: 1。 少量羅列堆砌文章誤以為文獻綜述的手段是顯現對其他相關研討的了解水平,結果招致很多文獻綜述不是以所研討的效果為中心來展開,而變成了讀書心得清單。 2。 隨便堅持研討批判的權益我國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學生考本校研討生者居多,因此經常出現少量援用自己導師的研討效果而不留意其他同行的研討效果的現象,學生擔憂學位論文爭辯通不過,所以稀有見到學生批判導師已有研討的缺乏;遇到名校名師,學生更易堅持自己批判的權益。由於少量援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話均以誰說起始,結果使自己的論文成為他人研討有效與否的考證演講,無法壓服讀者置信自己的論文有主要貢獻。 3。 逃避和堅持研討抵觸另闢蹊徑對有較多學術爭議研討主題,或覺察現有的研討結論相互抵觸時,有些研討生的論文就逃避抵觸,停止一個自以為是創新的研討。其實將這些抵觸部分堅持,就意味著堅持一大堆有價值的資料,並且這個所謂的創新,由於不跟任何現有的研討相關與比擬,沒有援用價值,會被先人所堅持。遇到不諧和或許相互抵觸的研討覺察,固然要破費更多的時間來處置,但是不要避重就輕,甚至自動堅持。其實這些不諧和或許抵觸是很有價值的,應多加應用。將現有文獻的抵觸與抵觸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討比舊研討具有更好,更強的注釋力,緣由之一是新的研討會將過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與改善。 4。 選擇性地討論文獻有些研討生不是系統化鞀毓訟鍾械難芯課南?找適宜研討的效果或可預測的假定,卻宣稱某種研討缺少文獻,從而自認他們的研討是探求性研討。假設有選擇性地討論現有文獻,則文獻綜述就變成了研討生客觀希冀的反映,成了一種時機性的回憶。 因此肯定要停止系統的,片面的文獻綜述,以鬆懈的迷信想像來尋覓,評價以及整合迷信研討的證據,確保文獻綜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學風,勇於探求和不逃避抵觸。剖析抵觸的緣由,方法與結論,可以為未來的研討及論文奠定勝利的根底,使論文的研討結果對後續研討有運用價值和實際意義。 三,綜述的根本方法與方法文獻綜述不只僅是對一系列無聯系形式的概括,而且是對以前的相關研討的思緒的剖析。文獻綜述的根本方法為: 1。 文獻綜述的第一步:概括歸結搜集文獻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經過各種檢索工具,如文獻索引,文摘雜志檢索,也可應用光碟或網路停止檢索;二是從綜述性文章,專著,教科書等的參考文獻中,摘錄出相關的文獻目錄。 選擇文獻時,應由近及遠,由於最新研討經常包括以前研討的參考資料,並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識和見地的現狀。首先要閱讀文獻資料的摘要和總結,以肯定它與要做的研討有沒相聯系,決議能否需求將它包括在文獻綜述中。其主要依據相關的迷信實際和研討的需求,對曾經搜羅到的文獻資料做進一步的挑選,精細,系統地記下所評論的各個文獻中研討的效果,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及其具有的效果,觀念的缺乏與尚未提出的效果。將相關的,相似的形式,辨別歸類;對結論不一致的文獻,要對比剖析,按肯定的評價准繩,做出是非的區分。同時,對每一項資料的根源要說明完整的出處,不要疏忽記載參考文獻的主要音訊,如出版時間,頁碼和出版單位所在鄉村等。 對要評論的文獻激進行概括(不是重復),然後停止剖析,比擬和對比,手段不是為了對以前的研討停止精細注釋,而是確保讀者可以體會與本研討相關的以前研討的主要方面。一般地和集合地對以前研討的優點,缺乏和貢獻停止剖析和評論,這在文獻綜述中是十分主要的。 2。 文獻綜述的第二步:摘要不同的學科對援用摘要的央求與希冀不同[1]。固然文獻綜述並不只僅是摘要,但研討結果的概念化與有組織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將資料組織起來,並連到論文或研討的效果上;整合回憶的結果,摘出已知與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獻中的正反爭辯;提出進一步要研討的效果。 3。 文獻綜述的第三步:批判文獻綜述能否有價值,不只要看其中的新音訊與知識的幾,還要看自己對文獻作者及編輯者的觀念與見地如何。 閱讀文獻時,要避免外界的影響甚至攪擾,客觀地敘說和比擬國際外各相關學術流派的觀念,方法,特性和取得的效果,評價其優點與缺乏。要依據研討的需求來做批判,留意不要給人以吹毛求疵之感。 一個具有批判性的評論,必需要有準確性,自我注釋性和告知性。批判的水平,主要在測試研討生評鑒技巧:能否能剖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與所提出的論據,做出摘要,並提出簡明評價。 文獻綜述的第三步是在方式上批判其能否契合一些根本寫作的規范,即判定其能否為一篇好文章還要看文獻中援用的文章與評論的規范。有的台灣學者將其歸結為:代表性,清楚性,相關性,適時性和簡捷性。 表1 香港大學建議的論文撰寫形式導論掃尾段落 ◇簡介主題;◇主題的主要性;◇理清首要效果;◇簡介各篇(例如A。B。)文章與作者,及其不同或互補之處。 主文部分(3個示範) 1。1剖析A與B的實際。觀念 1。2剖析B的實際。觀念 1。3比擬A與B的實際。觀念 2。1找出A與B的共異性 2。2找出A與B的差異性 2。3討論出一個中心議題議題1:討論A&B 議題2:討論A&B 議題3:討論A&B 結論提出一個比其他更好的實際與立場提出一個優於每一個實際與立場的部分的摘要 4。 文獻綜述的第四步:建議一般一個文獻綜述是以比擬性評論的方式為主,剖析兩個以上不同的思想學派,議題或許不同人所持的不同立場。香港大學建議的形式[2]如表1所示[3]。可以看出,這個形式有三個選項:導論,主文與結論。 文獻綜述的最前方法是在回憶和剖析的根底上,提出新的研討方向和研討建議。依據開展歷史和國際外的現狀,以及其他專業,范疇可能給予本專業,范疇的影響,依據在縱橫對比中覺察的主流和規律,指出幾種開展的可能性,以及對其可能發生的嚴酷影響和可能出現的效果等趨向停止預測,從而提出新的研討計劃等,並說明效果的可能性等。 還要指出的是,閱讀和剖析已有的其他專業研討人員的文獻綜述,可以高效率地取得有益的觀念和建議。但是,這類集合引見研討效果的綜述性文章只能作為新的研討的根底或參考點,不能被用來替代自己的獨立研討。總之,要做好碩士,博士論文的選題與研討,必需注重資料概覽,仔細寫好文獻綜述。 eぁ⌒molhΓゅㄠwζhΓゅㄠqnΖ紜c
⑥ 通過學習教師網路研修社區與學習共同體,有什麼收獲及建議
個人研修計劃上傳操作方法 根據華師大培訓計劃,培訓第一階段要根據研修主題,制定並上傳個人研修計劃,10月7日前需完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找到「工作坊活動」,點擊「去參加」 二、進入後找到「組建家園,結伴同行」,點擊「參與」 三、進入後點擊「個人研修計劃」,把研修計劃復制在「」欄里,再點擊「提交」就OK了。 「個人研修計劃」可參考別人的內容,具體在其他老師的「回帖」里找到,可根據自身情況稍作修改! 參考一: 學員學習計劃任務一:學習共同體建設 9月25日——10月7日 1、研讀工程及標准精神,深入了解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2、創建學習共同體,制定研修計劃3、登錄平台,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 網路研修:1、登錄注冊,進入個人空間,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與環境2、破冰熱身,開展自我介紹3、創設學習群組,建立學習共同體4、完成培訓前調查問卷5、閱讀「致學員的一封信」和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6、制定並上傳個人學習方案校本研修:1、制定研修方案任務二:綜合課程學習、能力測評與選課指導 10月8日——10月22日 必修(每一主題下選擇一門課程)網路研修:1、完成綜合課程的學習2、完成課程後標准化測試題3、參與BBS「主題研討」,發表研修日誌4、圍繞信息技術對創新教學的作用等話題,學員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5、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6、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7、進行自主選課校本研修:1、集體備課、分組研討。結合所學的綜合課程內容,選擇某一領域、單元主題或某一課,以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備課研討,形成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研讀信息技術引發教與學的變革信息化教學設計流程與方法教育信息技術現狀與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任務三:學習專題課程內容 10月23日——11月10日 基於能力測評結果、課程套餐推薦以及教師的個人人情況選擇合適的專題課程組合優化教學下的多媒體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多媒體進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互動式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互動式進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網路與移動環境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網路與移動環境進階教學信息技術變革學習基礎教學信息技術變革學習進階教學任務四:學習「技術支持」課程從技術支持類課程中選擇合適的通用軟體或學科軟體進行學習網路研修:1、完成自主選學的專題課程學習2、參與BBS「主題研討」3、發表研修日誌4、完成考核作業: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5、從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優化、講授優化和評價優化三個角度或者從其他視角對大家提交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開展研討,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6、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校本研修:1、主題式說課活動2、課堂現場教學3、主題式評課活動4、課例研究與教學反思任務五:線下研修與實踐測評 11月10日——11月30日 開展線下研修與實踐測評 1、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活動,提交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以及所有相關的數字化資源2、完成一次信息技術手段支持的課堂教學,並提交課堂實錄資源包,包括:原教學設計、修改後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學生作業、點評任務六:研修成果展示與交流 12月1日——12月25日 研修成果展示、交流與分享 1、課例分享、交流活動(1)研磨的課程線下錄像成課,製作成微課例上傳至平台(2)以個人或學校學科工作坊為單位提交(3)線上同伴互評、專家課例點評2、研修成果上傳、分享與交流3、工作坊研討4、完成培訓後調查問卷和訓後測評5、撰寫培訓反思與總結 參考二: 嚴格按照計劃開展學習: 9月25日——10月7日 1、登錄注冊,進入個人空間,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與環境2、破冰熱身,開展自我介紹3、創設學習群組,建立學習共同體4、完成培訓前調查問卷5、閱讀「致學員的一封信」和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6、制定並上傳個人學習方案校本研修。10月8日——10月22日 必修1、集體備課、分組研討。結合所學的綜合課程內容,選擇某一領域、單元主題或某一課,以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備課研討,形成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研讀信息技術引發教與學的變革信息化教學設計流程與方法教育信息技術現狀與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0月23日——11月10日1、完成自主選學的專題課程學習2、參與BBS「主題研討」3、發表研修日誌4、完成考核作業: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5、從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優化、講授優化和評價優化三個角度或者從其他視角對大家提交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開展研討,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6、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校本研修:1、主題式說課活動2、課堂現場教學3、主題式評課活動4、課例研究與教學反思11月10日——11月30日 原教學設計、修改後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學生作業、點評12月1日——12月25日 (1)研磨的課程線下錄像成課,製作成微課例上傳至平台(2)以個人或學校學科工作坊為單位提交(3)線上同伴互評、專家課例點評2、研修成果上傳、分享與交流3、工作坊研討4、完成培訓後調查問卷和訓後測評5、撰寫培訓反思與總結
⑦ 中班語言紙風箏研討成果怎麼寫
引導幼兒在看看、想想、說說的過程中建構兒歌語言,最大程度地給予專孩子表現、表達的空間屬,鍛煉了孩子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自由想像;兒歌里是怎麼說的呢?(紙風箏、天空飄,)引導幼兒用兒歌里的句子來回答。帶領幼兒回答。(腦袋搖,尾巴翹)請幼兒學說兒歌里的句子。,創意語言課堂,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支架,支持孩子學習,讓孩子們徜徉在花海中,體驗語言的節奏與韻律,感受語言運用的樂趣。
⑧ 學術研討會 論文發言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學術論文也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上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討論或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按寫作目的,學術論文可分為交流性論文和考核性論文。
學術論文是對某個科學領域中的學術問題進行研究後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文章。
學術論文的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學術論文撰寫中,選題與選材是頭等重要的問題。一篇學術論文的價值關鍵並不只在寫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於你選擇了什麼課題,並在這個特定主題下選擇了什麼典型材料來表述研究成果。科學研究的實踐證明,只有選擇了有意義的課題,才有可能收到較好的研究成果,寫出較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所以學術論文的選題和選材,是研究工作開展前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備工作。
學術論文,就是用系統的、專門的知識來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或研究成果的學理性文章。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學理性。
⑨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是什麼意思
」參考文獻「是指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徵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註明,不再出現於文後參考文獻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參考文獻是文章或著作等寫作過程中參考過的文獻。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定義,文後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
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試行)》和《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修訂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對參考文獻和注釋作出區分,將注釋規定為「對正文中某一內容作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的文字」,列於文末並與參考文獻分列或置於當頁腳地。
(9)技術研討成果擴展閱讀:
書寫格式:
(1)順序編碼制的具體編排方式。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
格式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並作上標。作為正文出現的參考文獻序號後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作上標。
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後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准確無誤。
(2)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 ;
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
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
樂譜I; 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 ;幻燈片Z;微縮平片F;其他E。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參考文獻
⑩ 什麼是教學成果獎研討課算成果獎嗎
那得看是哪個級別的研討課喲 至少得是縣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