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霸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樣的人叫學霸詳細點
學霸並沒有特定的標准。學霸的本義是把持學術話語的人,通常也稱作「學閥」,也作學界的惡棍。
「學霸」在網路用語中的含義與其本意不同,意為「學界中的霸主」,一般用來指代平時刻苦鑽研,認真學習,學識豐富,學習成績斐然的一類人。具體說就是對在學習期間,刻苦學習而學習成績好,名列前茅,所起的尊重或打擊性的稱號,是學渣的反義詞。
學霸不是考滿分的人,也不是一天只顧悶頭學習的書獃子,而是真正為夢想而堅持的人。通俗一點講就是第一學習厲害,第二熱愛學習。
1.學魔:對學習走火入魔,癲狂狀態,不做題會死掉。
2.學霸:隱匿在人間有頭腦的高智商人物,社交范圍廣泛,融合契合度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高端大氣上檔次。
3.學神(學帝、學仙、學聖):高大帥氣,青春靚麗,不食人間煙火,天天遊走在高難度的練習冊當中卻依然風華正茂。
4.學痞:他們上課睡覺,下課玩鬧,但他們的成績仍然很好。
5.學民:智商均衡,膜拜學霸,卻瞧不起學渣等人物。他們只有一個信念,總有一天超越學霸,因此艱苦奮斗。
6.學弱:他們因為沒日沒夜地熬油點燈,已經身體虛弱,不堪重負。
7.學渣(學灰):智商處於半瘋癲狀態,兢兢業業,刻苦學習,卻總是不得志。
8.學殘:智商處於全瘋癲狀態。他們已經被學習折磨得痛苦不堪,沒有人樣。
9.學沫:智商不夠用,卻也不是很努力,每天在混著日子。總是覺得能夠不勞而獲。
10.學水:已經不能用智商與努力來評判他們了,他們已經自甘墮落,自暴自棄好多年。
㈡ 怎麼提高成績成為學霸
作為普高的學生,在我校成績還是名列前茅的(因為中考實在太差,所以到了很一般的學校)。對於提高成績,我的看法是有如下幾點。
1.培養學習的興趣。我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喜歡哪門學科,哪門學科成績一定差不到哪去。比如我對英語、地理、生物、化學、歷史、信息非常有興趣,j所以我這些學科上課聽得尤為認真,自然就考得好了。(說句拉仇恨的話,有些人考前死命復習也考得不咋地..)
2.保住優勢學科,各個擊破。至於怎麼個保法,簡而言之就是合理分配各科時間,優勢學科少花點時間,劣勢學科多花時間。
3.要有信心。就我而言,我在高一第一次年級范圍的大考試時,莫名考了年級前十(我初中里都是大佬,神仙打架),就覺得高中還是很有希望的,然後一直保持著前十的地位,有信心學,自然而然地就考好了。(我初中250人,前十都是600分能考560的變態,我盡全力,最好的一次只有530左右,只有年級70,就失去信心了...)
4.運氣。雖說運氣聽起來有些虛無縹緲,但在考試時也是有影響的。「考的全會,蒙的全對」這句話說的就是運氣。題都會做怎麼可能考不好?
綜上,三分靠先天,七分靠後天。一步一步慢慢學,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當然了,我只勉強算是普高中的學霸,和市重點的神仙相比還是沒有什麼競爭力的。我春考英語121,+3學科中,地理A,生物B+。【這三個分已定,合計252/660】另外,區化學二模預計A,(這個不可靠,當初中考一模還說我能市重點呢),春考語文106。最爛的則是數學,僅有80分。預估秋考分480-510,數學爸爸決定我能上什麼大學了。
㈢ 如何成為一個學霸
大學總能帶給人驚喜,尤其是在要考試的時候。
每每到了考期臨近時,才發現「本是復習時,卻如預習般」,而此時往往是坐不安,學不進,於是乎,只能開啟「學霸模式」,讓自己化身「學霸」,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不可能的學習任務。但是,由於這段時間正是人最浮躁、最焦慮、最緊張的時候,加上大學固有的拖延症和過度的時間樂觀症,一般情況下,很少人能夠堅持完這個時間段的學習,罪魁禍首往往是手機或是電腦。
於是,針對這種情況,如何開啟高效的「學霸模式」意義非凡,掛不掛科就看這個了。。。
若想要「團學霸」,在宿舍完成6人黑的重任,必須做到不開一台電腦,相互監督,否則。。。還是建議,做個孤獨的學習者。。。下面介紹下「孤獨的學霸模式」。
「孤獨的學霸模式」,是最為提倡的主打模式,這種模式效果出色,且給人得成就感頗深。
模式開啟方法介紹:
1、 地點選擇:圖書館或是教室、自習室
建議選擇陽面或是光線較好的位置,陰暗和陰影容易引起負面情緒不易模式保持
如:靠窗、靠過道的位置
2、 准備工作:開始學習前一定要把該准備的東西備好,包括文具、筆紙、詞典等,往往在忘帶了東西後,大腦會不斷出現「殘缺感」的暗示,加上學習過程產生的疲憊感會讓人無功而返。
建議帶上一個書包,女生也可提著包。。。直接抱著書本神馬的即容易掉東西也會因過度隨意的心態影響學習的決心,不提倡。
注意:書包里只帶規定時間內要學習、復習或是需要使用的書本用具等。不要有僥幸心理,認為可能再多翻翻哪本書於是就又隨手塞進去。。。這個帶來的後果一般為。。書包太重,情緒奔潰。。或是干擾原來的學習計劃,造成虎虎了事。
一般情況下推薦:教材書目(一次最多不能超過3科)+文具(筆、詞典等)+空白草稿紙(重點強調!!!)+附屬工具(如聽力需要的MP3等)+一瓶水+紙巾。。。
把桌面收拾整潔,不要讓無關用品進入視線,以免造成干擾。把壘高的他人書本等可以暫且置放在地下,一個空曠整潔的桌面會讓學習的心情好很多。
開始學習前按順序把需要學習的材料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疊好,放在左上方。完成一項後再放到右上方,能看見的成果展示會加強學習的動力。
3、 模式開啟:准備工作完成後,可以正式開始學習
首先,定一個學霸學習時間,建議3小時,期間分為兩段,中間有休息時間。
其次,穿一身寬鬆些的衣服,洗個澡洗個頭洗好臉神馬的是必備的,學習時滿面油光或是因到處癢抓來抓去會使結果悲劇。。
然後,一個人找好地方,開始學習。
建議時間段有:早上8點半到11點半
下午3點半到6點半
晚上7點到10點
一般一天能有一到2次就差不多了。。。
學習的時候把手機調成震動或者靜音,不要放在褲兜里,也不要放在桌子上,放到書包里,前提注意財物安全。
人的一個慣性就是會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尋求閑適感,尤其是身心略顯疲憊時,往往表現為:一個動作能拿到的東西,大腦就不會產生猶豫或是考慮行為。
也就是說,當手機放在褲兜里或是桌子上時,一旦覺得學不進去了,會因為手機的存在,桌上的進入視線,褲兜的進入知覺,直接會通過一個動作實現,便不會產生猶豫感,造成手機毀了一代又一代學霸。。。而放到書包里時,會因為多個步驟使這個行為進入思維判定,阻止其發生的可能性便會有所提升。。。
學習的時候,坐姿不要太懶散,最為關鍵的是用干凈的白色草稿紙把復習過程中需要記住的內容抄下,認真寫。一定要寫!!!!!!!
人若在學習時能夠同時動用各個部位,一方面會使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另一方面強化學習內容,提升學習效果。並且做到一面白紙排版清楚,不要密密麻麻。快滿時換另一張。張數越多帶來的成就感就越大。
等學完一科後,建議起身到空曠處舒展舒展身子,哼哼幾句,或是念念課文,可以避免產生玩手機的沖動。。。
之後完成所有的學習任務後,收拾完東西,吃飯去。。。這時玩玩手機就知道有多爽了。。。
別忘了把別人的書搬回去,把椅子推回原位。
路上拿著抄的滿滿當當的草稿紙過過目,心中的成就感就夠美一天了。。。
期末將至,且好自為之。。。
望採納
㈣ 怎樣成為一個學霸
1. 做個時間表。我個人的時間表是11個小時,這是成功的第一步。(我個人本身就是個學霸因此制定的時間比較長,當然了你也可以制定個短一點的時間表。)
2. 人類可以在一科上專注學習45分鍾,撐死了也就一個小時。因此每40分鍾或者一小時轉換你學習的學科。但在轉職成高級學霸之後你可以把一科的時間增加到兩小時,我就是這么做的。
3. 每天最開始先回顧前一天所學的知識,之後開始學習新知識。因為書本里的知識都是前後照應的,每天一開始就學習新知識會給你些樂趣和動力。
4. 別在學完一科之後立馬學下一科,中間歇五到十分鍾。這段時間可以吃點零食,瞟幾眼鄰桌的美女來重整氣勢。
5. 每天每科要學三輪,你定製的時間表裡每科應該有三次的輪班。
6. 第一輪學習的時候記筆記,第二輪第三輪里不斷修正筆記。筆記最好不要是照搬書本的。
7. 最多每兩個星期要重新分配你的時間表,或者是在考試之後根據你的每科成績來重新分配時間。
8. 在執行了幾次時間表後檢測一下自己這是否合適。
9. 在每天時間表的最後要留出時間來回顧今天所學的
10. 第二天的時候先回顧一下昨天學的,但不要上來就給自己找張卷子做。學習的難度應該是慢慢增加的。
11. 先統計出哪科重要哪科不重要,或者哪科比較難哪科比較容易。
12. 當學過的東西能在家裡或實驗室里實踐的時候,大膽的做吧。我在學生物的時候就曾試著用一棵樹繁殖出新的小樹苗,雖然最後失敗了。另外我還用計算機編程模擬一些物理理論,這對我很有幫助。
㈤ 學渣逆襲學霸勵志故事
作為資深偽學霸我表示對題主的處境和心態表示同情。我曾經和同齡考友和大量學弟學妹進行了相關交流,總結出了一些自己對於偽學霸為何總是拿不到真學霸成績的幾點原因:
有的「偽學霸」覺得自己努力了,卻難以取得自己預想的高分,筆者認為,這些同學極有可能在「努力」上存在了一個誤區——用錯誤的「自我滿足」來與努力程度畫上了等號。筆者所遇到的「錯誤自滿」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
沒有明確的任務目標,用「心理滿足」代表努力程度——有的「偽學霸」在衡量自己是否「努力」的時候,參考的標准不是自己「該做多少事」,而是「能做多少事」,即心理滿足了,做到不想做為止。這些同學往往缺少一個客觀尺度的制約——任務目標。於是他們學習的初衷,便成了告訴自己,或者讓自己相信「我今天努力學習了」「我今天竭盡全力了」,讓自己獲得心理上的安慰與滿足,而不是真正地按部就班投入到了有計劃的學習當中,於是往往覺得自己的學習過程很充實,但其實離應該完成的任務數量,應該學習到的層次還差了很遠。比如同學A在背單詞的時候,背到睏倦時,便以為自己竭盡了全力,並停止了背詞;而同學B在背單詞的時候,每天要求自己背完2個List為止。一般而言,同學B的成果會更顯著,而同學A不但背的慢,還由於用心理滿足蒙蔽了事實,誤以為自己很努力。畢竟大部分人都是有惰性的,也是易於滿足的,如果沒有一個目標,或者時間表的制約,就很難維持自己初始的熱情,很難完成應完成的任務。
2、
只求尋找經驗,不去切身實踐,用「經驗滿足」代表努力程度——一些「偽學霸」有這樣一個特點:到處咨詢,到處上課,到處尋求好的學習方法,好的單詞書,好的參考資料,好的老師等等,於是便以為自己「走上了提分大道」。提到該怎麼去做,這些同學往往是爛熟於心,但是沒有付出實際行動。也就是說,這些同學始終在做一件事情:尋求經驗。把尋求經驗的過程誤認為是努力的過程,知道的經驗多了,自己也就滿足了。但是這種同學就好比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水源,但是不邁出步子打水一樣,最後的結果就是兩手空空。知道再多的好的方法,不去實踐,不去制定計劃完成,那麼自己的能力積淀終究為零,還會很容易地自我滿足,感覺自己一直在「努力」。
3、
浮於表面,不願深究,用「數量滿足」代表努力程度——很多「偽學霸」刷題如流水,背詞一本又一本,原著一冊又一冊,但是始終分數不見起效。主要原因是,這些同學只注重了數量,用足夠的數量來告訴自己「我努力了」。比如做了很多題,卻沒有弄懂自己所做題的錯因,甚至會為了加速和湊數,有意避開自己不願練習的科目,或者對難的題型視而不見。又比如背了很多本單詞書,但每一本都只背了一遍,努力多意味著背詞數量多。這樣的想法是有違學習本質的。學透要比學多更為重要,無論對於考試還是對於知識應用都是如此。
4、
為做出姿態而學習,從未真正投入,用「交代滿足」和「虛榮滿足」代表努力程度——很多「偽學霸」常常在學習時出現這樣一個現象:當家長、老師走近或者相熟的同學走近時,就投入到學習中,翻翻書本,讀讀單詞,當老師或家長離開後,就又開始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長久以來,這些同學在老師和家長的眼裡很有可能是一個很用功的同學,但是實際上這個「用功」只是用以滿足對長輩的交代或者同齡人間做出「愛學習」的姿態而已,而其本人並未真正投入到了學習當中。這就與一些學神級別的同學的做法恰恰相反,這些同學從不在乎自己學習需要被誰看到,甚至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學習,只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這樣就更有助於投入到學習當中。
5、
與積極性低於自己的同學進行比較,用「差距滿足」代表努力程度——有的「偽學霸」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會和一些學習積極性低於自己的同學進行比較,比如看到那位同學不學習,而自己在學習,於是就產生了「我比他努力」的心態,但是這些「偽學霸」選擇了錯誤的參考系,如果換一個參考對象,與那些整日浸泡在書海中的真學霸相比,那麼自己做出的努力就會變得非常渺小。因此,選擇的參考系如果比自己的積極性要低,就會讓自己產生自己「比常人都努力」的錯覺,導致自己跟不上真學霸的進程。
㈥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之犧牲了胸大 成就了學霸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上課的問題
遇到老師講述你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怎麼辦?
我的意見(僅是我的個人意見,不要盲目模仿)是可以不聽老師講這部分的內容的。不過,在你決定干這件事之前,請你首先確認你是否有干這件事的實力——不要求過高了,起碼你要有能輕松秒殺比這些問題高兩級三級的難度的問題的實力的時候才能幹這種事情,切忌看到別人這樣干你也這樣干——你看到的別人可能是個SB,也有可能是個輕松虐你幾條街的大神。如果你盲目模仿,那麼就算是交了450也沒人能救得了你!就算是交了450也沒人能救得了你!(因為很重要所以說兩遍)。
作業的問題
原則:做對你有幫助的部分。
當然,大多數時候你自己對什麼部分對你有幫助的界定是錯誤的,所以最好還是按照老師布置的來,大部分人還是沒有老師厲害的,而你一般不是那小部分。
考試的問題
你不一定比別人強,但你仍可以比別人考得好。
雖然大家對考試都不陌生,但是不一定都擅長考試。如果說你的真實實力是得分的基數,那麼你的考試能力就是決定你實力能發揮出來多少的關鍵因素——你不一定比別人強,但你仍然可以比別人考得好。所以,平時多關注自己考試技巧的提升或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老師常說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績而是檢驗你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對此我只能呵呵一笑不說話。當你處於考試中時,你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竭盡全力地去拿更高的分數;而大部分人的實力或許並不能使你考滿,因此在考試中你必須要有所取捨。
試卷的問題
做不起,就不做。
對試卷上不足20分的難題,一般同學可以秉持這樣一個原則:做不起就不做。可能有人覺得這部分題分值不小放掉很可惜,但是首先,你能得到這部分分值的條件是你能夠做起這些題,否則一切全部都是空談。如果你沒實力卻費了時間,對於考試無疑是一種浪費。還不如去把握住你認為的「送分題」和中檔題,這樣你也能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當然,對於那些有實力做起的同學,當然是要盡力去嘗試的。
➙字詞:對於字詞,除了記和背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
字詞的復習會成為你們高中語文學習中最顛三觀的一部分。比如你以前或許從不知道「那(nā)英」原來讀二聲,「芝麻糊(hù)」原來讀四聲,「暗送秋波」原來也可以指暗中勾搭討好,「歸根結di」原來有三種寫法。
➙病句:一種可以簡單得侮辱你智商也可以難得讓你抓狂的題。
首先有些基本的病句模板你們是必須要背住的,要學會區分主謂賓定狀補,學會縮句,這樣你自己判斷時會比較有邏輯性,跟老師理論的時候也能比較理直氣壯……做題一定要細心謹慎,學會憑借語感感覺到錯誤所在。病句題做多了,見識廣了,經驗老道了,自然也就會了。
➙
其實做科技文和做英語閱讀很相似,先通覽文章了解大概,然後按照題目關鍵詞回原文索引,注意同義替換、范圍擴大縮小、肯否語氣之類的細節問題,其實也就沒有太大難度了。做科技文閱讀一定要耐心,靜下心來不急不躁地讀。勇於相信你的第一感覺,體會到了微妙的不對勁時,試著再深入下去想想,或許就能發現問題所在。
➙文言文閱讀:文言文最大的(可能也是唯一的)問題就在於「讀不懂」。要解決這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讀。
注意是高質量地讀,讀高質量的文言文。把每個出現的常用實詞、虛詞的用法和常見的句法結構落實。讀得越多,培養起的文言文語感越強,積累的實詞含義和特殊句式越多,自然就能讀懂考試時的文言文了。
要知道,高中階段的特殊句式莫過於那些,主要的虛詞也就那麼12個,真正的無底洞其實是實詞。實詞掌握得越多,就好像你的英語詞彙量越大,讀起文章來也就更自如。實詞是需要一點點積累的。
在讀懂了文章之後,選擇題(當然會有一些小技巧比如用今義去解釋的大多是錯之類),翻譯題,概括題(注意分點,還有,盡可能多答一些)也都不是大問題了,畢竟再需要練習的也只是技巧層面的東西,老師們一定會教大家的。
➙詩詞鑒賞:多去讀,詩詞鑒賞兩個題歸根結底就是考內容情感和手法。
古詩詞「讀不懂」的問題,我也曾遇到過。當時張哥給我的建議就是「多去讀」。我就去讀專門的古代詩歌那本選修教材,讀《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慢慢去領會古代人在寫詩詞時語言習慣的表達方式。否則,連詩詞本身都讀不懂,如何去分析它的內容、情感和手法呢?
在讀懂詩詞以後,剩下要做的事就和現代文閱讀差不多了。首先,你需要總結各種常見的手法以及它們常見的作用(什麼比喻就是為了形象生動啥的之類老師會給你們總結的),然後考試時直接套,如果能多套上幾個就多套幾個,結合著原文去說,基本上就這么回事。詩詞鑒賞兩個題歸根結底就是考內容情感和手法。分著點說,盡可能多的去講,應該還不至於答不到點上。
➙現代文閱讀:要有質量地多讀和總結題型。
我們不妨先來說說平日里和考試沒直接關系的訓練方法。沒錯,你一定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多讀」!
讀,當然還是一樣,要有質量地讀。看起來這么多問題蠻嚇人的,但其實很多時候就是腦子里一秒鍾閃過的概念,筆下兩三個詞就能做的批註。如果一篇文章能被這樣透徹地讀下來,這樣讀完一本散文集,讀完不同作家的多本書,閱讀理解的能力應該也就不會太差了吧。
現代文閱讀的題型也就那些,什麼理解題概括題手法分析題人物形象題開放題,可以自己總結,老師或者其他資料上現有的成果也可以借鑒。看看每種題應該怎麼答,有哪些套路、術語。這些都需要自己在練習中總結、體會。畢竟每個人都不同,題型的設置也在不斷變化,只有自己去總結了,才有可能真正掌握。
語言運用:有意識地看看別人在生活中是怎麼交流,怎麼反駁,怎麼論述的,讀讀文學作品裡怎樣用音韻的和諧來構造美感的。
這個在全卷里感覺是一個「蓄勢」的作用,為最後大收尾的作文做一個很好的鋪墊。它相當於一個個小語段的寫作,讓你慢慢找到由「輸入」到「輸出」的感覺轉換,為後面作文的寫作做好准備。
語言運用題永遠那麼花樣百出,只有真正語文能力強的人才可能有穩定的成績。語文能力不僅體現在你遣詞造句的能力(我的這項能力是在高一高二和曉曉一起給班上寫串詞時鍛煉起來的……),還體現在你的待人接物,處世體察等等生活最細微的方方面面,很多時候這種題都是毫無技巧可言的。有意識地看看別人在生活中是怎麼交流,怎麼反駁,怎麼論述的,讀讀文學作品裡怎樣用音韻的和諧來構造美感的,這種積累和學習的過程不僅對你的高考有幫助,對你一生都是有益的。
➙作文:能讓閱卷老師最迅速地理解你文章主題和邏輯的方式。
三段式最標準的寫法就是開頭引入(解釋題目+提出論點+闡述論點+越文藝越好!!!)然後分三個論點論證(分論點+舉例論證),最後總結(依舊是越文藝越好!!!!)。當然有很多變體,但大體的寫作思路都是這樣的,畢竟這是能讓閱卷老師最迅速地理解你文章主題和邏輯的方式。
總結一下考場作文的主題有哪幾類(這個挺好總結的,就那些,要注意某些看似不在那種常規主題范疇的題目有時也能被扯成常規主題的,而且老師還會覺得你立意特別新穎~~~),看看你的素材分別該歸入哪個類別里,最後保證寫每個主題時你都有那麼一些固定的素材(乃至固定的分論點),這樣的話考場上基本上寫作除了對語言的打磨以外(哎不過對各個素材進行描述的稍微文藝一點的語言也是可以事先准備好的不是嗎……)基本上就是個無腦游戲,直接照著框架套就成了。
對於語文作文,學長想說,能把舞跳得很好看是一種能力,能在刀刃上依舊把舞跳得很好看,是一種更強的能力。真正的高手能在種種限制中寫出好文章,更需要強大的語文功底。
➙1.動手畫:我們需要掌握電子式、結構(簡)式並應用於對各種反應進行分析,嘗試尋找規律。
➙2.敢於假設:假設法。
有時候我們會糾結於在一個體系中到底哪兩種物質先反應,然後背酸鹼順序、金屬活動順序,背什麼「強酸優先與強鹼反應」之類的話。這時我們就可以用假設的方法了。
➙3.等效思想:等效思想是找同分異構體的關鍵步驟。
➙4.找共性進行類比:很多東西是共通的。
強大的類比能力不僅有助於學習,還有助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反復品味一些道理、一些共性,能夠更好地理解世界。畢竟,宇宙是有規律的。
學好英語並不需要佔用大家太多的時間,甚至可以當作一種放鬆身心的方法。而我主要告訴大家一些有關英語的學習方法。
最基本的,也是最需要應付的,就是高考了,那麼我就高考題型的一些方法給大家一些建議:
完形填空
①快速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時間控制在1分鍾內,不需要讀得太細致,可以嘗試在不看選項的情況下試填。
②重讀並完成第一次選擇,拿不準的題放心地空著,這一次閱讀需要細致,勾畫和選項的選擇有聯系的關鍵詞,說不定勾到後面就發現前面空著的題可以選了。最後空著的題一般不會超過3個。
③對第一次沒有填的題再一次分析,如果到最後還是不能確定選什麼(沒有前後文暗示,沒有潛在的語法規則,無法判斷詞語選擇的優劣),義無反顧地選擇自己潛意識傾向的那一個選項,然後無論如何也不要改這一道題了。
閱讀
獨門秘籍,親測適合絕大多數閱讀題,可以幫英語考試時間不足或很緊的同學節約很多時間但不會降低正確率(不要問我為什麼英語考試時間會很緊,我每次考試至少留50分鍾寫作文,這是一種打草稿逐字謄寫強迫症)。
①看閱讀題的第一個小問,然後看閱讀題的第一段或者一二段,如果你能明確地找到答案,注意,是明確!那麼基本上這篇閱讀就是邏輯清晰簡單型,選了第一題答案,然後看第二題,接著讀下面的段落,找到答案選瞭然後下一題……以此類推,然後這種簡單題的閱讀速度可以採取一般情況的2到3倍,一篇閱讀快的話可以在1分鍾左右解決掉,完全避免了花費大量時間認認真真讀完一篇閱讀卻發現題目簡單無比的情況。
②如果讀了第一題卻發現第一段或者一二段不能選出該題答案,那麼就放棄讀題到原文找答案的想法吧,因為這已經不現實了。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把全文通讀一遍後讀題,回原文勾畫,選答案。
除了閱讀方法,大家還需要做的就是隔三差五做兩篇閱讀保持感覺,放心,沒有必要自己主動去刷,負責任的老師一定會布置作業的!
七選五
這道題大家懂的,我也覺得沒有必要把這個加粗了……送分題千萬不能錯!當然,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巨坑的七選五至少兩次,印象中是有關於買車的,每次遇到都會有兩個選項糾結後選錯。那個另當別論,也別在意。
改錯
謹記答題原則:同類錯誤在同一篇改錯中一般不會出現兩次,然後隔三差五做兩篇改錯保持感覺
這樣基本就OK啦!把錯誤控制在1個以內吧,極少數情況允許自己錯2個,改錯也就沒有問題了。
書面表達
開頭總述清晰不漏要點;內容層次分明,結構清晰,過渡自然;結尾簡潔有力。
1、把書寫寫好。2、另外,寫作的技巧方面,記憶優秀語句。
A.錯題集:錯題是最適合你的復習資料,每一科都是如此。
有些同學不太重視生物的錯題,因為感覺生物除了背還是背,沒必要收集那麼多題。但我覺得,我們做錯的每一道生物題,總能或多或少反映出自己在知識框架或細節上的理解漏洞。而這種整理的過程本身,也會讓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宏觀。
B.熟習教材:生物相比於其他理科,有更多需要你在意的細節。
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是先拎起骨架,再去看細節。另一方面,平時學習中遇到了什麼問題,一定要多翻教材。翻教材相比只訂正答案,印象會深刻很多。而且,翻教材的時候,你還可以同時看看相關的知識點,這會讓你對知識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
C.關於做題:生物要背要記,但也需要大量的練習。
因為現在的高考生物題總是很靈活,不管是選擇題還是大題里總有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新信息,同時又會出現一些讓你感到莫名其妙的填空題,這些東西都需要我們在練習中慢慢「找感覺」。
關於做題,可能除了之前所提到的錯題處理之外,還需要特別注意一下時間的把握。在理綜考試里,我比較適應的生物答題時間是30分鍾到35分鍾。理綜的時間分配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分給生物的時間千萬不能太少——因為審清並理解題干中的每一個細節很重要,而過於倉促的時間內很難你很難靜下心來做到這一點。
最後的自信我認為尤其重要。但是怎麼才能有自信呢?我自己的方法是在平時每一次作業和單元考試中每道題都只計算一遍,完成後也不檢查,看看自己的一次正確率有多高。
㈦ 學霸是什麼意思
學霸來,網路流行詞,指擅長學源習,分數很高的學生。學習刻苦,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並且能在眾人都考砸的情況下輕松高分的人。能夠承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和壓力。
原意:指憑借勢力把持、壟斷教育界或學術界的人或者是指學術流氓。亦稱學閥,為中性詞。
學霸的相關詞語
學神:從不學習,分高 (學渣公敵:又稱新式學霸,興趣廣泛,諸多愛好,經常去玩表面上是不用功,但學習是用的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事半功倍,學的既輕松分又高,能不讓學渣人妒忌嗎?能不成為公敵嗎?)
學霸:刻苦學習,分高
學仙:學習隨意,分高
學糕:上課睡覺,下課胡鬧,分高
學婊:臨考前總是裝作不學習的樣子,每次一考完就崩潰就大哭,大家就會去安慰她,各種逗她笑啊什麼 的。最後成績下來,年級最高
學酥:看起來像學霸,實際上一碰就碎,較弱,居中
學屌:學習隨意,居中,成績不穩定
學弱:刻苦學習,分低
學渣:從不學習,分低
學廢:從不學習,廢了
學水:不管怎麼學習,都學不好
㈧ 如何成為一個學霸
1. 做個時間表。我個人的時間表是11個小時,這是成功的第一步。(我個人本身就是個學霸因此制定的時間比較長,當然了你也可以制定個短一點的時間表。)
2. 人類可以在一科上專注學習45分鍾,撐死了也就一個小時。因此每40分鍾或者一小時轉換你學習的學科。但在轉職成高級學霸之後你可以把一科的時間增加到兩小時,我就是這么做的。
3. 每天最開始先回顧前一天所學的知識,之後開始學習新知識。因為書本里的知識都是前後照應的,每天一開始就學習新知識會給你些樂趣和動力。
4. 別在學完一科之後立馬學下一科,中間歇五到十分鍾。這段時間可以吃點零食,瞟幾眼鄰桌的美女來重整氣勢。
5. 每天每科要學三輪,你定製的時間表裡每科應該有三次的輪班。
6. 第一輪學習的時候記筆記,第二輪第三輪里不斷修正筆記。筆記最好不要是照搬書本的。
7. 最多每兩個星期要重新分配你的時間表,或者是在考試之後根據你的每科成績來重新分配時間。
8. 在執行了幾次時間表後檢測一下自己這是否合適。
9. 在每天時間表的最後要留出時間來回顧今天所學的
10. 第二天的時候先回顧一下昨天學的,但不要上來就給自己找張卷子做。學習的難度應該是慢慢增加的。
11. 先統計出哪科重要哪科不重要,或者哪科比較難哪科比較容易。
12. 當學過的東西能在家裡或實驗室里實踐的時候,大膽的做吧。我在學生物的時候就曾試著用一棵樹繁殖出新的小樹苗,雖然最後失敗了。另外我還用計算機編程模擬一些物理理論,這對我很有幫助。
特定某一科的學習方法
1. 對於數學科目,在你解題失敗後照著答案手抄一遍。在你抄完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到底哪步錯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因為在數學題里答案一般都包含著解題步驟。
2. 對於物理科目,先寫一些定理的等式,照著上述數學方法一樣把他證明出來,之後再去學習跟這個定理等式有關的內容。
3. 對於英語,把難詞寫在本上,先把他們學會了。
4. 對於理論性課程,找不同的關於同一個理論的文獻看看。比如先看看書里說的,再看看煎蛋里怎麼說的,最後再看看別的書里怎麼說的。這是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單看書本里的內容會讓你覺得很枯燥並且你記得也不會太牢。
關於考試
1. 在考試要開始的前一周就要把所有東西都復習過一遍。制定你的考試復習時間表並在考試開始前一周結束它。
2. 在遵循考試時間表的時候不用太緊張,因為你知道你還有一周的備用時間。
3. 最後一周的額外准備時間是最有價值的,這一周里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額外增添信心的。
4. 如果每場考試之間有兩三天的休息時間,不要用這幾天只看一科,如前面所說,這樣效率會大打折扣。
其他一些事情
1. 最好不要聽什麼愛情曲之類的,可以聽聽一些有激勵效果的歌曲。
2. 給自己一些獨處時間,這很重要。
3. 偶爾出去打會球什麼的。
4. 每天中間休息的時候吃點不同的東西。
5. 聽聽新聞,如果是學英語的話可以聽聽BBC。
6. 和小孩玩玩。
7. 和家人聊聊天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8. 如果可能的話試著去教教別人,這是學習的最好方法。
9. 對每天要做的非學習活動,列個清單。提高注意力和減少壓力是很重要的。
10. 每天意淫一下你未來成功的樣子。
11. 發散思維。
*關於第一點聽歌我的意思是我們不應該受外界干擾但內在我們又需要激勵自己。總之在學習的時候要全神貫注。
每次只做一件事,學習的時候別玩手機,刷煎蛋的時候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