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錦的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活動剪影
第二部分研究論文
第三部分研究方案
第四部分研究報告
第五部分教案薈萃
第六部分組織架構
Ⅱ 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錦的內容簡介
本書復收集了懷化市電教部門和制中小學校在「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省、市教育科學課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部分成果,主要涵蓋信息技術教材教法、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遠程教育、協同教育等領域。貫穿課題申報、立項、開題、研究、活動、評估、總結、結題等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全書共分六部分,分別是活動剪影、研究論文、研究方案、研究報告、教案薈萃和組
Ⅲ 課題研究成果具有哪些實踐指導意義
課題成果就是課題研究團隊通過對某一領域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探討而獲得的回成果,形式可答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產品形式,類別不拘一格。研究報告是課題研究成果最集中的代表,是研究者在課題研究結束後對科研課題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進行客觀、全面、實事求是的描述,是課題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是科研課題結題驗收的主要依據,也是上級部門和專家為課題研究作鑒定的主要依據。課題研究中針對的各個實踐事項,要點的事項,大家都可以來【職稱驛站網】看看。
Ⅳ 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錦的圖書信息
書 名: 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錦
ISBN: 9787504149343
開本: 16開
定價: 245.00元
Ⅳ 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錦的介紹
《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錦》是2010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翌。
Ⅵ 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錦的作者簡介
謝翌,男,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1962年6月生,湖南省洞口縣人。1985年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3年獲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生學歷。歷任湖南省懷化市教育局教學儀器站副站長、站長,懷化市電化教育館館長等職。中學高級教師。參與懷化市承擔的國家級、省級「十五」教育信息技術課題研究工作,並組織結題,成果豐碩。承擔湖南省「十一一五」教育技術重點課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教法及教學模式研究」的研究任務,任負責人、組長。承擔中央電教館「十一五」教育技術重點課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協同教育的研究」主體任務,任總課題組成員、懷化市協同教育研究專家組首席專家。並在懷化市成功創建全國第一個「協同教育實驗區」。主持開發的《E考通》信息技術考試題庫經湖南省基礎教育資源中心評審,授予省級優秀資源成果獎。《協同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等多篇論文、學術報告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公開發表。多次被評為湖南省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工作者,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個人。參與編寫((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任副主編。出版「中小學信息技術考試題解(小學、初中、高中)」全套,任主編。任全國性《教育信息技術》雜志編委會成員。2005年起,任湖南省教育廳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評審專家組成員、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縣(市、區)評審專家組成員。2008年湖南省教育廳授予「優秀電教工作者」、中央電教館授予「全國電化教育優秀工作者」稱號。2009年懷化市教育局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Ⅶ 如何搜集教師教學成果小課題研究方案
它們表現形式不同:
教育教學成果指的是:如:學生成績、學生及個人榮譽證書、某專一研究所獲屬獎項 等。
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等。
Ⅷ 作文素材積累課題成果形式有哪些
小學生作文素材積累方法》研究方案
一、 課題名稱
小學生作文素材積累方法
二、 課題的提出
我們的學生每當作文時總會唉聲嘆氣。盡管他們用牙咬著筆桿,額頭滲出細細的汗珠,也還是寫不出幾行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目前小學生的生活比較單調;另一方面是他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留心觀察。這樣就形成大事沒有、小事放掉的生活局面,當然就沒什麼內容可寫了。葉聖陶先生曾說:「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因此,語文教師應指導學生在生活中有意識地積累作文素材,才能解決學生作文「沒話可說」的問題。針對班級學生的情況,提出本課題,希望通過探索、實踐,能夠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積累習作素材,讓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三、 研究意義
在小學階段,作文不僅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也是學生精神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還擔負著為初中、高中打基礎的任務。從心理學角度看,小學階段,學生善於模仿,樂於表達,記憶力好,想像力最為豐富,是培養良好習慣、積累知識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提升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學會積累作文素材,培養他們的作文熱情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並對學生今後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
四、 研究目標
1、 背誦目標
背誦古今優美詩文45篇;
背誦名言警句60句;
背誦現當代和外國文學作品中優美語段12段。
2、 觀察目標
學會有目的地觀察生活;
掌握一些觀察方法;
寫觀察日記,積累素材
3、讀書目標
隨身攜帶一本書,枕邊擺放一本書;
常去書店去買書,見縫插針來讀書;
常與同學來談書,常與朋友交換書;
常與父母互講書,常向老師來求書。
4、寫作目標
(1)內容:以反映師生、社會生活內容為主。
(2)形式:寫好一篇文章,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詳略得當。
(3)對生活的反映:能選擇生活素材並組織材料,反映生活有一定深度,初步體現對人生真諦的感悟,對人品精華的品悟,對人情意蘊的感受和對人世滄桑的體會。
五、研究內容
1.關於作文素材積累的思想、理論、理念的研究;
2.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體驗能力,提高學生直接積累素材的能力;探討如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間接積累素材的能力;
3.探討教師如何組織活動,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積極參加活動、調動寫作興趣和動機,形成良好的積累素材的習慣,促使學生由「無事可寫」向「有事可寫」轉變的探索與研究;
4.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作文教學的滲透性、生成性的探索與研究。
六、研究方法
見「行動研究」
七、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2007年3月~2007年6月)。
1.完成課題申報,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和前期測試報告;
2.學習相關課題研究的理論、方法及作文素材積累的成功經驗;
3.進行相關活動的收集與設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07年8月~2008年8月)。
1.修訂完善課題研究方案;
2.作文素材展示、檢測、評估與小結;
3.完成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4.撰寫個案分析、專題研究文章或研究論文;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08年8月~2009年7月)。
1.進行研究資料分析與數據檢測統計,撰寫課題研究總報告與有關論文;
2.接受終審評估、結題驗收研究成果。
八、課題研究成果:
1、研究報告(開題報告、階段匯報、中期匯報和結題報告)
2、教師研究隨筆、個案研究、案例分析、論文。
3、學生作文集。
4、學生其他成果展示。
Ⅸ 課題中的預期成果怎麼寫
各處陳靶不外乎乇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