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研修主題有哪些
如何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幾點看法 吉安縣大沖中學 易軍 自從 2006 年實施農遠工程以來,教內師的信息容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也大幅度提高, 大部分中青年教師都能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隨著教改以及有效教學的深入, 信
『貳』 如何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研修總結
(1)在概念、法則、公式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感性地掌握知識。老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思考、討論、操作、答問、質疑、總結。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知識,發展思維、提高了能力。例如在教學面積的含義時,我把它分為兩部分教學,先教學物體表面的面積,然後教學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最後讓學生得出面積的含義。在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演示引導學生得出物體表面的面積、桌面的面積、操場的面積,從而得出物體表面的面積,由什麼是正方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得出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再概括出面積的含義。
(2)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有助於教師解決重點、難點。如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認識」一課中,教學重點是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單位;教學難點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確表象。這些內容都比較抽象,我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教學邊講解邊演示,電腦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體有多大,並與學生操作相結合,變抽象為具體,誘導啟發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進他們動腦筋,使所有學生都去思考問題,除了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以外,我還利用三把米尺組合成一個1立方米的正方體,讓一個組的學生走進去,從而感知到1立方米的正方體可以藏12個人。通過生動的演示和實驗使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突破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叄』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專項培訓 研修日誌怎麼寫
例文:
通過近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讓我對教育現代化的教育有了新的認識,當今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志。同時對我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們認識到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我收獲頗多。
一、理念上的更新
此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者培訓,雖然只有很短的學習時間,但是每一天緊張有序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在平時我都停流在基本應用上,然而通過此培訓,才真正的認識到自我在專業方面還有許多的不足,在今後的業務提升方面還有大量的知識要學習,只有這樣隨時為自我更新,補充新識,更新觀念,從根本上提升專業素養。
隨著信息化快速發展,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作為一名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信息技術教師。
二、專業知識方面
深刻的認識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麼是教育信息化發的發展情況,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 。
通過聆聽專家們對「教學資源的檢索獲取與管理」、「多媒體素材的處理與加工」、多媒體課件製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方面太落後與不足。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來豐富自我專業知識。
通過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現代化的教育教學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我會一如既往的學習各種關於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自我的專業技能,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努力奮斗的目標。
『肆』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專項培訓 研修日誌怎麼寫
一,利用多媒體演示講解的教學設計,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我們知道,信息技術教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直觀性,許有關信息技術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僅憑老師的口述,學生難以形成准確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的講授應精心選擇使用多媒體數據,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得出正確的結論,使教學取得最佳效果.創造民主,輕松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發現探究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獲得知識,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被動的接受者.其教學設計為:簡述操作要領→操作嘗試→啟發引導→操作學習→反饋指導→鞏固練習→歸納總結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方法,一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二是發展學生的智力.如在學習word製作表格時,學生學起來很簡單.但是否很簡單,通過布置一個任務(製作課程表),學習效果就一目瞭然了.至於鞏固練習和歸納總結,道理是很顯然的.這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操作時間密切結合的教學設計.
三,構建"主體—互動—探究"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創作興趣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老師先布置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自主的參與教學,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必要的社會性品質;有利於建立良好的教學人際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使學生智力得到較好的發展.例如布置任務:應用FrontPage軟體製作個人網頁,鏈入班級主頁.在大多數學生基本完成任務後,從學生製作的網頁中挑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學生自己介紹演示,然後讓學生互相討論,發表意見,看法,實現相互交流,學習的目的.教師在此過程中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為目的,適當的引導討論方向.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主動研究,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學會創新,並通過師生交流的互動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學習,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實現學生主動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