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代表成果圖片

代表成果圖片

發布時間:2021-01-21 18:08:00

1. 國家級成果

附圖 1-1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別圖

附圖 1-2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國家級利用等別圖

附圖 1-3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國家級經濟等別圖

2. 什麼圖片代表成功

你多給我一些分我就給你發上來,嘿嘿~~

其實我也沒有啦,

就是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V,代表成功和勝利。

你去搜搜應該不難找到。

3. 什麼叫具有代表性的照片

你所在的城市裡有沒有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如果有,拍下來,那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圖片

4. Rusell Harris 的簡介,成就,相片以及那些出名的代表作。

Russell passions include property development, architecture, travelling and sailing. He is an accomplished guitarist, tennis player, motorcyclist and cook. Russell lives in Cheshire and is married with two children.Broadcast TV•I Own Britain』 Best Home (2 series) for Five•Makalu – The West Face for BBC 1•Room for Improvement for BBC 1•Seven Year Makeover for UKTV Style•The Arts and Antiques Show for BBC 2•The Beautiful Home Show for ITV•The Diceman (4 series) for Discovery•The DIY Show (2 series) for BBC 1•The Great Outdoors for Channel 4•These Four Walls for The Discovery Channel•Time Off (2 series) for ITV•Venture Forth for BBC1•Wet and Wild for The Travel ChannelCorporate TV•Aquiva•Ford dealer television network (150 shows)•Halfords•Magnet•Microsoft•The M.I.Group•The Property Panel for HSBC (Web TV series)Radio•The Night Network for BBC•The Teatime Show for BBC•Good Morning Russell for BBC•The 8 O』clock Show for BBC•Winner of two Sony Radio Awards

5. 鄭逸農的代表性成果

原創性地提出了「非指示性」語文教育,就此做了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並在國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非指示性』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與研究,獲浙江省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非指示性」語文教育初探》,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中學生學習策略》,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非指示性」教學模式初探》,《語文學習》2000年第7期;
《對「非指示性」教學模式的再探索》,《語文教學通訊》2003年第6期;
《「非指示性」教育:創新傳統語文教育》,《學科教育》2004年第5期;
《「非指示性」重視的是學生的個性選擇》,《中學語文教學》2003年第5期;
《「非指示性」語文教育:一種教育理念》,《語文建設》2006年第1期;
《再談「非指示性」的實質是教育理念》,《語文建設》2006年第10期;
《試論「非指示性」語文教育的理論基礎》,《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試論「非指示性」語文教育的實施前提》,《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7年第6期;
《語文教育需要「非指示性」》,《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8年第7期;
《「三尊重」:「非指示性」教學實踐的基本原則》,《語文建設》2009年第11期;
《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標准》,《語文學習》2009年第12期。

6. 胡學相的代表性成果

在公開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八十餘篇,在CSSCI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1)要件挑選原則與犯罪主體《政治與法律》1988年第4期
(2)對放棄重復侵害行為的質疑《現代法學》1988年第5期
(3)試論收容教養 《勞改勞教理論研究》1989年第1期
(4)犯罪的動機與目的新探《江西法學》1989年第4期
(5)刑法上的「國家工作人員」質疑《法制月刊》1989年第10期
(6)玩忽職守罪的主體再認識《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0年第3期
(7)經濟法規中的刑事責任初探 《武漢學刊》1990年第5期
(8)論法官的職業道德 《江漢論壇》1991年第6期
(9)武漢市涉外經濟法規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學習與實踐》1991年第12期
(10)論收容教養制度《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2年第4期
(11)中西傳統法律文化中權利觀比較《廣東社會科學》1992年第6期
(12)職務犯罪辨析 《社會科學家》1992年第6期
(13)論職務犯罪的概念和本質《武漢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14)論犯罪的動機與目的 《山東法學》1993年第3期
(15)玩忽職守罪的主觀罪過新探《中央檢察官學院學報》1993年第4期
(16)論犯罪的動機與目的的關系 《江漢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17)論主觀惡性《政治與法律》1993年第4期
(18)論量刑的根據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家》1993年第5期
(19)我國科技市場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深圳法制報》1993年10月26日
(20)量刑的若干理論問題探討 《武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21)罪刑相適應原則所面臨的困境與出路《法學評論》1994年第2期
(22)論量刑的刑罰經濟原則 《法律科學》1994年第3期
(23)量刑情節的立法完善 《人民司法》1995年第4期
(24)論一案中多種情節並存時量刑的綜合平衡《法律適用》1995年第5期
(25)論多種量刑情節的適用《法制與社會發展》1996年第1期
(26)完善刑法中量刑規定的立法構想《現代法學》1996年第2期(獲全國法院系統學術研討會二等獎)
(27)論受賄罪的主體 《法律適用》1996年第2期
(28)刑事訴訟法系列講座(共三十篇)《海南日報》1996年6月-11月
(29)王英漢流氓集團案 《中國審判案例要覽》,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6年出版
(30)論死刑緩期執行的適用 《人民司法》1996年第11期
(31)量刑失衡與矯正對策 《開放時代》1997年1期
(32)鼓勵自首立功,明確從輕處罰 《廣東法制報》1997年5月12日
(33)為何以危害國家安全罪取代反革命罪《廣東法制報》1997年6月2日
(34)廣州市流動人口的管理對策 《廣州法制報》,1997年4月15日
(35)論刑法中從重、從輕、減輕、免刑的適用,《中央檢察官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36)對刑法基本原則的理性思考,《開放時代》1997年第5期
(37)穗港兩地刑事司法協助探討,《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38)粵港兩地司法協助探討, 《開放時代》1998年第3期
(39)論刑事責任的根據內部的關系及特徵,《中國刑事法》1998年第6期
(40)珠江三角洲:反商業間諜在行動,《當代地方科技》1998年第6期
(41)澳門法制面臨的問題及發展模式展望 ,《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42)關於澳門法制建設問題的思考, 《特區與港澳經濟》1999年第12期
近十年(2004年至今)發表的論文:
(43)犯罪概念的哲學思考 《中國法學》2004年第2期 (CSSCI)
被《中國法學精粹系列叢書》之一的《中國刑法學精粹》(2005年卷)收錄
(44)犯罪客體新論 《法學評論》2004年第2期 (CSSCI)
被《中國法學精粹系列叢書》之一的《中國刑法學精粹》(2005年卷)收錄
(45)論我國緩刑的立法完善與司法對策 《現代法學》2004年第2期(CSSCI)
(46)論量刑的平衡 《人民司法》2004年第4期
(47)論量刑中的減輕處罰與免除處罰 《人民司法》2004年第8期
(48)合同詐騙罪若干問題探究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49)論計算機犯罪的幾個問題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6期
(50)論合同詐騙罪 《經濟師》 2004年第12期
(51) 論緩刑保證金制度的設立 《湖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52)論量刑原則的重構 《法學評論》 2005年第1期 (CSSCI)
(53)挪用公款罪的幾個實務問題探究 《人民司法》2005年第4期
(54)農村法庭建設面臨的困境與對策《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55)重刑主義不利於長治久安《檢察日報》2005年6月14日理論版
(56)對重刑主義的反思 《法律適用》2005年第8期
(57)重刑主義的理性思考 《中國刑法學年會論文集》(2005年)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58)我國緩刑制度的反思與重構《馬克昌教授八十華誕祝賀文集》,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59)一宗離奇「奸屍」案引發的刑法學思考《當代檢察官》2006年第10期
(60)惡意逃避債務的刑法規制 《暨南學報》2007年第1期 (CSSCI)
(61)和諧社會建設與刑罰輕緩化《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62)刑法中的人格問題初探 《中國刑事法雜志》2007年第3期(CSSCI)
(63)人格刑法視角下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此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資料復印中心《刑事法》雜志2008年第3期全文轉載
(64)賭博罪的司法困境及出路 《法律適用》2007年第11期
(65)讓刑法閃耀人性的光芒 《同舟共濟》2007年第6期
(66)刑事政策視野下的人格刑法理論解讀《中國刑事政策報告》2008年第三輯
(67)論上市公司高管人員畸高薪酬的司法介入 《法治論壇》2008年第10輯
( 68)人格理論對我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啟示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2期
(69)論人格刑法理論在我國的引入,《中國監獄學刊》2009年第6期
(70)管制刑保留的必要性及完善,《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第6期
(71)轉型時期人格理論在我國刑法中的引入與推進,《武漢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CSSCI)
(72)激情犯罪情節法定化的立法思考,《法學評論》2011年第2期(CSSCI)
(73)中國證券犯罪的立法完善與司法對策,《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CSSCI)
(74)我國司法實務中贓款贓物處理存在的問題、原因與處置原則,《學術研究》2011年第3期(CSSCI)
(75)激情犯從寬處罰的應然與實然論證,《貴州社會科學》2012年第12期(CSSCI)
(76)論社區服務刑制度在我國的設立,莫洪憲等主編《社會轉型與法學發展》,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 社2013年出版。
(77)輕微刑事案件不捕標准探討,《法治論壇》2013年第3輯
(78)對人身危險性理論的反思,《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年第9期
(79)我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立法之檢討,《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CSSCI)
(80)人格刑法理論對我國的啟示,《貴州社會科學》2014年(CSSCI) (1)《量刑的基本理論研究》(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
(2)《中國刑法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3)《警用法學大辭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
(4)《經濟法教程》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5)《農村普法讀本》(二人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6)《刑法學研究新視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
(7)《人大制度與人大代表》 紅旗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8)《廣州可持續發展研究》 廣州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9)《經濟犯罪的定罪與量刑》(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10)刑法學(副主編)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11)量刑與行刑改革探索(專著)群眾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目前有6篇公開發表的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全文轉載,有一篇論文分別被《新華文摘》(1990年第4期)轉載。有兩篇論文論文同時被《中國法學精粹系列叢書》之一的《中國刑法學精粹》(2005年卷)錄入。

7. 梁樹發的代表成果

1.新技術革命與唯物史觀的發展(與趙家祥合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西方馬克思主義辭典(主編之一) 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版
3.馬克思主義史 第3卷(主編) 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唯物史觀的堅持與發展(執行主編之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版
6.鄧小平的馬克思主義觀 光明日報 1999年2月26日
7.談談馬克思主義觀 馬克思主義研究 1999年第6期
8.關於「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提問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0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0年第10期
9.盧卡奇方法至上的馬克思主義觀評析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2年第3期
10.柯爾施的革命馬克思主義觀及其啟示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3年第4期
11.葛蘭西的實踐哲學體系——一種關於葛蘭西的馬克思主義觀的新的觀察視角 浙江學刊 2004年第6期
12.梅洛-龐蒂的「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 2004年第1期
13.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主題的幾點思考 教學與研究 2002年第6期、新華文摘2002年第10期
14.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主體的若干思考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年第6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7期
15.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問題的實質 教學與研究 2005年第8期
16.世界歷史、全球化的社會形態意義——兼論世界社會形態概念的合理性哲學研究 2005年第12期
17.科學發展觀與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哲學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18.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學科內涵及建設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7年第3期
19.西方馬克思學與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建設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年第1期
20.馬克思逝世周年紀念性話語及其啟示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18期
21.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路徑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12期
22. 正確認識和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經驗——從劃清馬克思主義具體化民族化與馬克思主義「多元論」界限談起 解放軍理論學習 2009年第2期
23.「以人為本」何以是一個唯物史觀的科學命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哈爾濱) 2009年第2期
24.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學者關於馬克思主義認識的發展——從「西方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主義關系的認識談起(第一作者,合作者黃剛) 學術研究 2009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9年第16期
25.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學者關於馬克思主義認識的變化與發展——從馬克思恩格斯關系的認識談起 (第一作者,合作者李娉)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2009年第4期
26. 理論提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形式與可能 理論視野 2009年第12期
27. 學科化——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發展的互動 黨政幹部學刊 2010年第2期
28. 馬克思恩格斯關系研究方法辨析(第一作者,合作者李慧) 江西社會科學 2010年第2期
29 .試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形成的科學基礎(第一作者,合作者黃剛)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0年第3期
30.梁樹發,於樂軍. 關於「經典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J]. 理論視野,2010,(8).
31.梁樹發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潮研究三題[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12-02(004).
32.梁樹發,彭冰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關系的認識發展[J].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1,(1).
33.梁樹發. 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的路徑問題[J]. 理論視野,2011,(2).
34.梁樹發. 共產黨人要做馬克思主義者——寫在紀念建黨90周年之際[J].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35.梁樹發. 科學「馬克思學」的意義[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
36.梁樹發.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基礎理論[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7).
37.梁樹發. 具體化視域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J]. 理論視野,2012,(9).
38.梁樹發.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的幾個方法問題[J]. 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12).
39.梁樹發. 中國經驗、中國式表達中的哲學解讀與哲學發現[J]. 理論視野,2013,(10).
40.梁樹發 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會長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推進三個結合,拓展兩個視野[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10-28(B02).
41.梁樹發. 試論馬克思主義發展規律系統[J]. 教學與研究,2014,(1).
42.梁樹發. 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書寫中的三個關系問題[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1).
43.梁樹發.強化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J].河北學刊,2007,(4).《新華文摘》2007年第27期。
獲獎成果:
1.《新技術革命與唯物史觀的發展》1991年獲光明杯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二等獎;
2.《馬克思主義史》1997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一本好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3.《新技術革命與社會革命》、《評肢解馬克思主義的幾種形式》、《關於「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提問》分別獲中國人民大學論文一等獎。
4.《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主題的幾點思考》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論文獎
5.《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主體的若干思考》 原載《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年第6期 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2009年9月4日
6.《馬克思逝世周年紀念性話語及其啟示》獲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10.

8. 誰有十六大以來我國發展成果的圖片急!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CA%AE%C1%F9%B4%F3%D2%D4%C0%B4&z=0&fm=rs
http://t7..com/it/u=2924185262,618976552&gp=14.jpg
http://imgnews..com/it?u=1298012347,1639216479

9. 代表中國進步繁榮的圖片

這里有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B4%FA%B1%ED%D6%D0%B9%FA%BD%F8%B2%BD%B7%B1%C8%D9%B5%C4%CD%BC%C6%AC&rn=21&pn=0&ln=2000

10. 李道剛的代表性成果

(1)「古典國際法的耶伊儒法理基礎之比較」,《蘭州大學學報》版2007/4;
(2)中國傳統人權觀念權再探——一個比較法的視角」,《法制與社會發展》2005/2;
(3)「論一般法律原則在共同體司法實踐中的運用」,《法學論壇》2003/3;
(4)「法律解釋的歷史性」,《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四)2001年。
在國內外學刊與各類媒體上共發表論文、評論和隨筆80餘篇(有關歐盟法的學術論文10篇,國外發表學術論文5篇, 國內CSSCI期刊上12篇),2005年為《人民法院報》「歐盟法研究」欄目的主要撰稿人,出版《歐洲:從民族國家到法的共同體》(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批判的理性與理性的批判》(比較憲政及法律史專題研究與學術隨筆)、《德國語境中的思想表達自由與約束》(即出)等五部著作。參與翻譯、編輯和整理《各國廣播電視法規選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8年版)。
國內多所高校邀請講學。學術作品多次被國外及港台學者與學刊關注和引用。 發表的作品

閱讀全文

與代表成果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