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別人的勞動成果歸於自己

別人的勞動成果歸於自己

發布時間:2021-01-20 07:31:58

⑴ 研究生生涯中,把學生的成果歸功於導師是否合適

學生的成果,一部分是歸功於導師,但是一部分也歸功於學生自己的努力程度,不能以偏概全,全部歸功於導師,但是導師肯定是起到作用的。

⑵ 在生活中總有人喜歡把某件事的成功歸於自己,把錯誤退給別人,這反映出自我服務偏見

這種人確實不少,對別人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對自己是資本主義,眼中看到的是別人的短處,看到的是自己的長處,用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相比,沒有自知之明,狂妄自大,很是討厭。

⑶ 人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而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其自身。這句

答:人習慣性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而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其自身。19、怎樣在有效提出推薦或建議的同時,避免給人灌輸和強迫的

⑷ 形容一個人做事。喜歡把好事歸於自己的功勞。壞事推到別人身上,責怪別人。來幾句經典的

明朝的徐溥在求學期間,為了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當自回己做了一件壞事答,說了一句壞話,就在一個瓶子里放一粒黑豆,做了好事就在另一個瓶子里放一粒黃豆。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不斷修煉自我,徐溥終於成為一代名臣。徐溥用攢豆的方法激勵自己,看似簡單,但能持之以恆,實屬不易。

。任何人在成長中都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重要的是對待缺點和不足的態度。「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過,安能改過?」無論身居何職,官拜何位,黨員幹部都應學習徐溥,做到
,在自己的心裡放兩個「瓶子」,對做過的事情經常剖析,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評判,自查自糾,
,才能不斷改造自己,完善自我。

⑸ 有一些人,它為什麼總是把別人成就,成功,歸於自己。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呢

這種事其實並不少見,並多見於無法實現自身價值的人身上,給自己貼上「某某兒子、某某孫子」的標簽,就和海龜一樣,都是一種標簽一種鍍金,就像加砝碼一樣,「我」不僅有錢、有權(或有顏),「我」還有了不起的爸爸、爺爺。與其說是把別人的成功歸於自己,不如說是把自己親近之人的成功當成一種可以炫耀的資本。其實客觀來講有很了不起的父輩的確是件讓人引以為傲的事情,這無可厚非,旁人也沒什麼好指摘的,但你特指的那一類把「我爸是某某」這種事掛在嘴邊還十分理所當然地自覺高人一等的人,即便他的父輩再厲害再令人尊敬他自己本身也不會獲得旁人半點發自內心的尊敬,說白了就是自己沒什麼大本事只能靠口頭上炫耀我的父輩是多麼厲害以期彌補他自己本身不如他父輩的自卑心理,或是單純的炫耀來獲得他人或驚訝或羨慕或嫉妒的高看一眼,比如「那居然是你爺爺啊!」。總而言之呢,其實這種事情沒什麼好說的,沒意思,真正有修養有文化知書達理又能夠充分實現自我價值的人是不會心安理得的蒙受父蔭的,更不會把「誰誰是我爺爺」掛在嘴邊,這樣做對真正有身份有教養的人來說不是可以洋洋自得的事情,反而是恥辱,叫人看不起的。所以呢,無視這種自以為是的傻比就好了,真有身份的人才不屑於那麼做呢

⑹ 我不應該把我的作品僅僅歸功於自己的智慧,還應該歸於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萬的人。(什麼意思)

這是德國著名思想家歌德的名言。簡單一點可以理解為「我的成功不僅僅是版我自己功勞,還離不開權其他很多人的幫助。」謙虛的一種說法,其實也不算是過謙之詞,正如德國著名作家約翰·保羅所說:「一個人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空虛的禾穗總是昂首向著天空,飽滿的禾穗則低頭向著大地。朋友,願你成為沉甸甸的禾穗。共勉

⑺ 指「抹殺他人的力量,把功勞歸於自己」的成語是

鳩占鵲巢~強搶豪奪~

⑻ 形容一個人把別人的功勞歸功於自己的成語

不勞而獲、屍位素餐、備位充數、不稼不穡、坐收漁利
一、不勞而獲 [ bù láo ér huò ]
【解釋】:獲:獲取,得到。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出自】:戰國 孔子《孔子家語·入官》:「所求於邇,故不勞而得也。」
【譯文】:所求於你,自己不勞動卻佔有別人的勞動成果。
二、屍位素餐 [ shī wèi sù cān ]
【解釋】:屍位:空占職位,不盡職守;素餐:白吃飯。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白吃飯。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
【譯文】:朝廷大臣,上不能匡正君主,下亡以增加人民,都「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
三、備位充數 [ bèi wèi chōng shù ]
【解釋】:備位:如同屍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盡職;充數:用不夠格的人來湊足數額。是自謙不能做事的話。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蕭望之傳》:「吾嘗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
【譯文】:我曾經位居將相,年過六十歲了。
四、不稼不穡 [ bù jià bù sè ]
【解釋】:稼:播種;穡:收獲穀物。泛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出自】:周 孔子《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譯文】:不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就想豐收三百擔的糧食嗎?
五、坐收漁利 [ zuò shōu yú lì ]
【解釋】:比喻利用別人的矛盾而從中獲利。
【出自】:西漢 劉向《戰國策·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譯文】:是我來,經過易水,河蚌正出來曬太陽,有一隻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蚌合而拑他的嘴。……兩人不肯相讓,漁夫把它們都抓住了他。

⑼ 沒有人特別幸運 請先特別努力 別因為懶惰而失敗 還矯情地將原因歸於自己倒霉 努力和收獲都是自己的

必須特別努力,才能顯得毫不費力。越幸運就得越努力,越懶惰就越倒霉,別人看到的是你累,最後輕松的是你自己。努力和收獲,都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我始終相信一句話: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不會被別人踐踏

⑽ 形容自己做的事功勞歸功於別人的成語有哪些

  1. 【成語】: 為人作嫁

    【拼音】: wèi rén zuò jià

    【解釋】: 原意是說窮苦人家的女兒沒有錢置備嫁衣,卻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線刺綉,給別人做嫁衣。比喻空為別人辛苦。

    【出處】: 唐·秦韜玉《貧女》詩:「苦為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2. 【成語】: 舍己為人

    【拼音】: shě jǐ wèi rén

    【解釋】: 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出處】: 《論語·先進》:「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朱熹註:「初無舍己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與天地萬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3. 【成語】: 捨己救人

    【拼音】: shě jǐ jiù rén

    【解釋】: 舍己:犧牲自己。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別人。

    【出處】: 老舍《老張的哲學》:「捨己救人也要湊好了機會,不然,你把肉割下來給別人吃,人們還許說你的肉中含有傳染病的細菌。」

  4. 【成語】: 居功自傲

    【拼音】: jū gōng zì ào

    【解釋】: 居功:自恃有功。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然而毛潤之不但毫無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異常謙遜地說:這算什麼功。」

  5. 【成語】: 露才揚己

    【拼音】: lù cái yáng jǐ

    【解釋】: 露:顯露;揚:表現。顯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現自己。

    【出處】: 漢·班固《離騷序》:「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

閱讀全文

與別人的勞動成果歸於自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