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拿破崙統治時期,他是怎樣維護和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的
戰爭,頒布法律,但主要還是戰爭
② 法國革命高潮結束後為了鞏固革命成果採取了什麼措施
以實現穩定為首要目標,順應了克服混亂,鞏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觀歷史潮流。
內容專:①採取一系屬列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措施,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②法制建設:頒布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將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③ 拿破崙執政時期為鞏固革命成果採取了哪些
以實現穩定為首要目標,順應了克服混亂,鞏固大革命成果的客觀歷史潮流.
內容:①採取一系列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措施,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②法制建設:頒布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將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我的英名並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於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麼多勝利的回憶… … 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 … 由於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拿破崙
正因為如此,拿破崙法典至今仍在使用.200年來,法國經歷了王朝復辟,四次共和國和一次帝國的動盪,城頭變幻大王旗,但是,《拿破崙法典》卻始終屹立不倒.這充分表明了《拿破崙法典》的生命力.《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效仿.
3、拿破崙的對外戰爭及其性質
第一階段(1800-1810)多次打跨歐洲封建君主及其聯軍.
評: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帶到法軍所到之處,動搖了歐洲的封建統治,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復辟.
對外打擊反法同盟,在初期是具有正義性質的民族戰爭,指導學生看課本《極盛時期的拿破崙帝國》指出拿破崙打到哪裡,實則資本主義便開始滲透到哪裡.
拿破崙成為歐洲的主宰,它力圖要建立歐洲大陸體系,為實現此目的,他開始擴大戰爭.這樣他的對外戰爭就轉化為侵略性質.損害了被侵略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階段 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侵入西班牙;侵入作俄國.
1813年秋天,萊比錫大決戰,法軍慘敗,帝國瓦解.(性質分析:被德意志人稱為是民族之戰)
1814年反法聯軍進入巴黎,拿破崙退位,被流放.也因戰爭而聞名於世.
思考:拿破崙為什麼失敗?
拿破崙帝國覆亡的原因:拿破崙是資產階級代表,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①勝利助長了侵略爭霸野心.②侵略戰爭威脅了歐洲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激起了歐洲民族意識的覺醒.③連年戰爭使法國國內矛盾激化經濟困難,④其根本原因是當時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遠遠大於資產階級勢力.
④ 社會主義革命的成果
社會主義革命成果: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 進入了社回會主義初級階段 為國家政權鞏答固奠定了經濟基礎 新民主主義革命成果:推翻了帝國主義 封建主義 官僚資本主義 三座大山,人民翻身當家作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取得了民族獨立 擺脫了殖民統治
⑤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為維護革命成果,先後領導發動了: A.二次革命 B.護國運動 C.護法運動 D.新文化運動
正確的是AC,B護國運動是從蔡鍔的護國軍開始的;D新文化運動是從陳獨秀的《新青年》開始的
⑥ 概括並結合史實,簡要說明辛亥革命失敗後到五四運動爆發前,為了維護辛亥革命的成果,資產階級進行了哪些斗爭
斗爭:①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但最後袁世凱竊取內了革命政權容,建立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③革命派頒布了《臨時約法》限制袁世凱;宋教仁組建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但被袁世凱刺殺。③革命掀起了二次革命,結果被袁世凱鎮壓。之後,袁世凱又解散了國民黨和國會,廢除了《臨時約法》和內閣制,在思想文化上大搞尊孔復古,在政治上復辟封建帝制。④孫中山倡導護國運動,袁世凱的復辟在全國的斗爭高潮中失敗。⑤張勛乘府院之爭重新復辟,革命派發動反復辟斗爭,復辟丑劇再次失敗。⑥段祺瑞重掌政權後,拒絕恢復國會和約法,實行封建專制獨裁,革命派掀起護法運動,結果失敗。
⑦ 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是如何維護革命勝利成果的
主要進行了 護國運動 護法運動 二次革命
⑧ 拿破崙在保衛法國大革命成果和發展資本主義方面的主張是什麼
拿破崙為了捍衛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將激起法國及歐洲劇烈社會動盪的「理性的狂熱」化為秩序,用法律「治理國家」。1804年頒布了《法國民法典》,這是拿破崙以查士丁尼的《法學總論》為藍本,親自主持制定了的。法典中規定:對所有法國人實行統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個人自由;取消等級制度;進入公共職務只根據業績而不根據出身;經營自由;擇業自由;財產佔有權;宗教自由和實行民事婚姻。這部法典的推行,體現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權的重要。馬克思說:它「把剛剛誕生的現代社會的經濟生活譯成司法法規的語言」,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 恩格斯在《德國狀況》中說:「這個法典比歷來的法典都要優越得多;它在原則上承認平等」。拿破崙也認為這部法典很重要,他曾說:「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四十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還會被人忘卻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倫自己這樣評價他的這一立法成就:「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四十次勝仗,滑鐵盧之役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回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倫此言不虛,他制訂的民法典能否永垂不朽姑且不論,但法國今天還在使用,卻是事實。歲月流逝,時代滄桑,《法國民法典》自然有許多補充和修改,但體例、條目的框架卻一如舊貌,我們今天打開它,仍然看到在第一頁上赫然註明:「一八○三年制訂」。
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它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傳播了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期間所頒布的《人權宣言》和拿破崙帝國時期頒布的《民法典》(後改名《拿破崙法典》)在世界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次革命也為此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此具有世界意義。
⑨ 為什麼西班牙北方各省又掀起了更為徹底的革命為了維護革命成果他們做了什麼
尼德蘭新總督唐•約翰卻在墨跡未乾時便撕毀「永久敕令」,力圖訴諸武力內。北方各省又掀起了更容為徹底的革命,而南方貴族卻在阿拉斯召開會議,組成「阿拉斯聯盟」,出賣革命,
為了維護革命成果,北方各省遂成立了「烏特勒支同盟」,宣布「更加緊密地結成聯盟」,永不分裂,同盟以各省代表組成的三級會議為最高權力機關。
⑩ 拿破崙統治時期,他是怎樣維護和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的
18世紀後期,資本主義在歐洲大陸獲得一定發展。但除荷蘭外,各國仍處於封建統治下,尤其是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達到頂峰。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歐洲各君主國驚恐不安,奧、普率先出兵干涉。1793年,奧、普、英、荷、西、撒丁、那不勒斯等國結成第一次反法聯盟,出兵進攻法國,遭法國民軍頑強抵抗。1797年,第一次反法聯盟解體。1798年12月,英、俄、奧、葡、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國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俄軍進入義大利,打敗法軍。奧地利不僅奪回在義大利的領地,還企圖入侵法國。英軍對法各港口實施封鎖,並一度在荷蘭沿海地區登陸。雖然反法聯盟因內部分裂導致俄軍退出戰斗,但法國仍面臨大軍壓境、國內政局動盪的嚴峻局面(見法國革命戰爭)。在此形勢下,富有野心的拿破崙·波拿巴(1804年12月起稱拿破崙一世)於1799年11月上台執政。從此,法國進入一個新時期,即拿破崙時期。在該時期法國與反法聯盟進行的戰爭被稱為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執政(1799—1804)和拿破崙一世帝國(1804—1814,1815)時期,新興的法國資產階級為了在歐洲建立法國的政治和經濟霸權,同英國爭奪貿易和殖民地的領先地位,以及兼並新的領土而進行的戰爭。這之間1799年-1815年法國資產階級一共經歷了與「反法同盟 」間的七次戰爭,最終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戰 役中全軍覆沒,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路易十八再度復辟。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勒拿島。戰爭至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