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等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獎是教學成果獎嗎
在課堂里,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
2. 什麼是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
職業教育涉及專業行業很多,各行各業的培訓教育也非常注重課程的研專發,並且往往非常有屬別於義務教育階段及高等教育階段的理論性教學,而是更多涉及技術的研討、教學研發、課件研發等等,教學成果獎就主要針對於這塊,目的在於鼓勵教學研發、鼓勵創新、鼓勵職業教育改革。
3.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3)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推薦書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4. 縣教研室授予的教學質量優秀教師是不是綜合小獎
(一)定性評價量化賦分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工作業績、貢獻等。
(二)定量評價量化賦分內容
教育教學年限,現資格年限或任現職年限,教學工作量、教案、教學業績,班主任工作年限,綜合榮譽、專業獎勵、論文著作,學歷,年度考核結果等。
四、量化賦分推薦的辦法
(一) 定性評價辦法
1、教師職業道德評議:主要由教師(單位教師較多的,可由本學科教師和其他部門業務相關人員)進行投票評議,原則上同意票數超過三分之二以上方可推薦。同時,還要適當聽取學生及家長的意見。
2、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工作業績、貢獻評議:主要由專家評議小組對申報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工作業績和貢獻,進行客觀公正的民主評議,主要根據平時教學效果、工作量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量化賦分。論文著作的量化評價要區別對待,對高校教師,要作為必要條件,制定量化考核標准,適度提高其質量要求;對中小學教師不作硬性要求,可作參考。
(二)量化賦分及權重(滿分130分)
1、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業績、貢獻評價賦分(50分):
由專家評議小組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常規工作檢查情況,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業績、貢獻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價。教師職業道德10分;近兩年來課堂教學、教案、作業批改、學生管理、教學成績、學生評教、教育教學工作量和年度考核等30分;教育教學兼職10分。
2、年限、學歷賦分(38分):
教學年限20分、聘任年限10分、學歷8分。
3、任現職以來獎勵賦分 (37分):
綜合獎勵10分、教學獎勵8分、班主任獎勵6分、教學成果獎勵13分。
4、其他賦分(5分)。
五、量化賦分推薦的程序
(一)成立推薦工作領導小組、專家評議小組、民主監督小組。
(二)召開專業技術人員(或教職工)大會,公開空缺崗位、申報數額。
(三)制定量化賦分推薦辦法。
(四)個人申報,組織審核。
(五)個人述職,民主推薦,專家評議,量化賦分,名次公示;
(六)根據綜合量化賦分名次,領導小組確定推薦人選。
(七)填報材料,單位將個人申報材料中的《山東省中小學、中專教師申報評審職稱情況一覽表》(A3紙型),在本單位明顯位置張貼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無異議後方可推薦上報。
(八)報送材料。
六、其他有關事項
(一)關於幹部兼課問題
申報教師職稱的中層以上幹部,要有一定量的教學課時。
(二)關於小學超高教師的量化賦分推薦問題
小學超高教師的量化賦分推薦工作,由各縣(市)區教育局參照本指導意見制定具體的量化賦分推薦辦法,本著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以區為單位組織實施。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推薦:
1、教師職業道德考核不合格的人員;
2、近三年年度考核有一次基本稱職或不稱職的人員;
3、未取得相應教師資格證的人員;
4、近兩年未承擔教學工作的人員;
5、近兩年病事假累計超過半年以上的人員(正常產假除外);
6、從事有償補習或向學生推銷教輔材料謀利益的人員;
7、不符合省市文件規定的申報條件的人員。
(四)量化賦分推薦辦法的制定
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教師特點和教學實際,參照本指導意見,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通過民主集中制,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評審高、中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賦分的推薦辦法。
本指導意見由市教育局負責解釋。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七日
附件:推薦高、中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量化賦分細則
附件: 推薦高、中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
量化賦分細則
一、學歷賦分
1、碩士8分、本科6分,專科4分、中專2分。
(1)正規全日制院校畢業,其學歷賦分在相應學歷分值上再增加1分;
(2)後學歷不滿3年不賦分;
(3)黨校、干函大學歷,結業證、課程班畢業證不賦分。
二、年限賦分
教學年限:教學工作年限,每年1分,累計不超過20分。
任現職年限:聘任現專業技術職務年限,每年1分,累計不超過10分。取得職稱資格未聘年限,每年0.5分(學校自行掌握)。
兼職年限:任現職以來的班主任、兼課的年級組長及中層以上幹部每年1分,累計不超過10分;學科組長、備課組長每年0.5分,累計不超過5分。以上各種兼職,同年度不累計賦分。
支教年限:任現職以來,市區教師在邊遠地區或薄弱學校任教年限,每年1分,累計不超過2分;由城鎮學校調到農村學校5分,由省市規范化學校調到普通學校3分,援疆、援藏、援邊一年以上教師3分。不累計賦分。
年度考核: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每年賦1分,累計不超過5分。
三、綜合表彰獎勵賦分
(一)綜合獎勵名稱
優秀教師、十佳教師、百佳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拔尖人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記三等功,先進工作者等。
(二)按表彰獎勵等級賦分
1、省政府表彰或省人事廳與省教育廳聯合表彰10 分;
2、省教育廳、市政府表彰或市人事局與市教育局聯合表彰8 分;
3、市拔尖人才、市級五一勞動獎章賦6分,記二等功賦6分、三等功賦4分;
4、市教育局、縣區政府賦4分;
5、縣區教育局賦2分;
6、鎮政府、辦事處賦1分;
7、教育辦、學校賦0.5分,累計不超過1分。
綜合表彰獎勵賦分,限最高一項,不累計賦分。
四、教學獎勵賦分
(一)獎勵名稱
教學能手、優質課(精品課)、說課、課件等。
(二)按獎勵等級賦分
1、教學能手:
省級8分、地市級6分、縣區級4分、鄉鎮2分、直屬學校1分。
2、優質課:
省教研室一等5分、二等4分、三等3分;
市教研室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縣區教研室一等1分、二等0.5分;
鄉鎮、直屬學校一等0.5分。
註:(1)在全國、省、市級公開課分別按2分、1分、1分賦分,相應等級的課題組課題研究中的優質課,分別按1分、0.5分、0.5分賦分。
(2)高校精品課負責人賦4分,參與者賦2分;
(3)高校教學團隊成員:國家級3分、省級2分、校級1分。
3、說課、課件、錄像課、優秀教案:
國家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省級一等1分、二等0.5分、;
市級一等1分、二等0.5分;
縣區級一等0.5分;
各級電教優質課、課件按同級教研室標准折半賦分。
教學獎勵賦分,限最高一項,不累計賦分。
五、班主任獎勵賦分
(一)獎勵名稱
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大隊、中隊),先進班集體,走青春路、做育花人。
(二)按獎勵等級賦分
1、優秀班主任:
(1)省級賦6分、市級賦4分;
(2)市教育局賦3分、縣區教育局賦1分;
(3)鄉鎮、直屬學校賦0.5分,累計不超過1分;
2、優秀輔導員(大隊、中隊):按優秀班主任標准折半賦分。
3、走青春路、做育花人:
市 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縣區級: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
4、先進班集體:
省級賦4分、市級賦2分、縣區級賦1 分。
班主任獎勵賦分,限最高一項,不累計賦分。
六、教學成果賦分
(一)獎勵名稱
教師素質大賽、優秀輔導(指導)獎、課題研究、論著。
(二)按獎勵等級賦分
1、教師素質大賽:
國家級一等獎5分、二等獎4分、三等獎3分;
省級一等獎4分、二等獎3分、三等獎2分;
市級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
區級一等獎2分、二等獎1分、三等獎0.5分;
鎮教育辦、縣區直屬學校一等獎1分、二等獎0.5分。
2、優秀輔導(指導)教師獎:
國家級一、二等2分;省級一、二等1分;市級一、二等0.5分。
註:(1)僅限數、理、化、生、信息等奧賽及英語、技能、創新設計大賽輔導獎,累計不超過2分。
(2)其他市級以上輔導獎賦0.5分,不累計賦分。
(3)職業學校技能大賽輔導教師獎,國家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省級一等2分、二等1分、三等0.5分。
3、課題研究、論文、著作、教科研成果:
(1)課題研究先進個人、優質課論文獲獎0.5分,累計不超過1分。
(2)參加課題研究,經專家鑒定(由規劃辦或社科辦組織鑒定的)揭題有結果的,主持人及其他人:
國家級課題4分、2分;省級課題3分、1分;市級課題2分、1分;縣區級及其它市級以上各級教育行政業務部門鑒定揭題有結果的課題1分。
(3)公開發表論文(同時具有ISSN和CN刊號,主要刊物名稱: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山東教育、現代教育導報(省級)、濟南教育,大學學報,中小學各科有關教學雜志等,限第一位)
國家級賦4分、省級賦3分、市級2分;
《濟南教育》賦1分;《現代教育》按市級賦分。
註:發表在增刊、特刊、專刊、專輯、論文匯集上的不賦分。
(4)獲獎論文(限第一位)
中國教育學會學科委員會:
一等獎3分、二等獎2分、三等獎1分;
省教研室、國家教科所:
一等獎2分、二等獎1分、三等獎0.5分;
市教研室(市教科所、省教科所、省教育社):
一等獎1分、二等獎0.5分;
縣區教研室:一等獎0.5分;
省市級教育學會:按省市級教研室論文折半賦分。
(5)著作
與學科教學有關的著作:主編5分、副主編4分、編委2分。
參編教材:
部級統一審定教材,主編5分、副主編4分、編委參編者2分;
省級統一審定教材,主編4分、副主編2分、編委參編者1分;
市級、校內公開出版教材,主編3分、副主編2分、編委或參編者1分;
正在使用的未公開出版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主編、副主編1分、編委或參編者0.5分。
教輔用書:
省、市教研室組織參編者每本1分,總分不超過2分。
(6)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
省級:一等4分,二等3分,三等2分(省教育廳頒發的);
市級: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市教育局頒發的);
區級:一等1分,二等0.5分;
教科研部門、其他教育業務主管部門頒發的折半賦分,累計不超過1分。
注: 教學成果賦分,其中教師素質大賽獎、優秀輔導獎各限1項;課題研究、論文、著作、教科研成果,中小學(中專)教師限1項,高校教師限3項。
七、其他賦分
1.學科帶頭人:市級賦3分、縣區級賦2分。
2.學科中心組成員:市級賦2分、縣區級賦0.5分。
3.濟南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賦2分。
5. 中國比較有名的醫科大學有哪些
前五名為:首都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
1.首都醫科大學建校於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共建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吳階平教授為首任校長和終身名譽校長。學校本部設有10個學院、1個學部、1個研究院、20所臨床醫學院暨附屬醫院,還設有38個臨床專科學院、專科學系、中心。
2.中國醫大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創建的院校,其前身為1931年11月創建於江西瑞金的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和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學校是唯一以學校名義走完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全程並在長征中繼續辦學的院校,也是中國最早進行西醫學學院式教育的醫學高校之一。1940年9月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2000年由原衛生部直屬劃為省部共建。
3.南方醫科大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廣東省「部委省」共建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1]廣東省「211工程」、省屬重點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創建於1951年,197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被批准為中國8所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4.天津醫科大學(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主管的一所研究教學型醫科重點大學,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建設高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國家最早批准試辦八年制的醫學院校,也是首批試辦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
5.南京醫科大學,簡稱南醫大,學校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學校是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333工程」培訓基地。
(5)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推薦書擴展閱讀:
醫科大學,是比醫學院整體實力更高的醫學院校的命名,一般當一所醫學院達到或超過醫科大學的條件要求可以向當地教育廳和教育部申請升格為醫科大學。
中國大陸境內的醫科大學全日制在校生基本要求是規模在8 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數高於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5%。
在人文學科(哲學、文學、歷史學)、社會學科(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中,擁有3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