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

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

發布時間:2021-01-17 23:51:43

㈠ 某事業單位按事業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購基金2200元,怎樣編織分錄

某事業單位按事業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購基金2200元,怎樣編織分錄?泌尿系補習班

㈡ 如何提高糧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經濟效益

昆明市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實施意見(試 行)為全面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自主靈活的分配激勵機制,根據《關於印發雲南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雲政發〔2006〕195號)和《關於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昆人通〔2008〕54號),結合實際,提出如下意見。一、指導思想和實施范圍(一)事業單位內部分配製度改革,應以工資總額控制為手段,以嚴格績效考核為依據,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的原則,通過改革建立和完善內部分配機制,搞活事業單位分配,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增強事業單位活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二)事業單位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范圍,限於經昆明市編制部門審批設立的市級事業單位。經批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不列入實施范圍。二、核定工資總額(一)工資總額核定的原則。1.保障社會效益,構建和諧社會。2.工資總量增長低於經濟效益增長。3.動態核定。4.工資總額向效益增長突出以及知識和技術密集的單位適當傾斜。(二)工資總額核定的內容及程序。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省、市規定的工資、津貼、補貼等相關政策核定所屬事業單位的工資總額;無主管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省、市規定的工資、津貼、補貼等相關政策自行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核定後,財政全額補助事業單位由其主管部門或無主管事業單位報市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確認單位性質和人員編制,然後,按管理許可權分別報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核准,經費按原渠道解決。(三)核定的方法。核定的年度工資總額由上年12月31日在編在冊人員的職工年度工資(基本工資和津補貼)、一個月的基本工資額度、政策性增資和其它增資等項目構成,事業單位在此額度范圍內自主進行分配。年度工資總額一經核定,原則上不予改動。在執行過程中如遇政策性增資的,隨次年核定工資總額一並進行核定。年度工資總額結余部分可以結轉下年使用。(四)核定「兩傾斜」。積極探索核定年度工資總額向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增長或知識技術密集、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事業單位適當傾斜的辦法。(五)核定的其他事項。1.事業單位核定工資總額時,需提供上年人員增減、職務變化、上年工資總額結余情況、職工工資發放名冊、津貼、補貼、特崗津貼和獎金等項目的發放依據和政策性增資等相關材料。2.本意見實施後,請各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抓緊組織實施,已核定工資總額的事業單位不再到市人事局進行財政工資統一支付審核;從2008年12月起,市級所屬事業單位均不再到市人事局進行財政工資統一支付審核。財政部門按核定的工資總額和經費渠道統一支付各單位,由各單位組織分配和發放。三、改革內部分配製度(一)建立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基本分配形式的內部分配製度1.事業單位在核定的工資總額范圍內,應結合本單位的行業特點、工作性質、職能職責,重點建立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基本分配形式的內部分配製度;在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工資總額、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崗位等級等具體條件下,由單位選擇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分配形式,自主制定內部分配實施方案。2.崗位績效工資制是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的基本形式,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部分組成。要以崗位責任為重點,以績效考核為核心,把職工的工資收入與其工作崗位績效掛鉤,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的工資分配形式。3.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為基本工資,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勞動報酬,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必須按照《雲南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辦法》執行統一的基本工資政策和標准。4.績效工資是事業單位工資構成中活的部分,單位應根據其制定的內部分案搞活分配。5.事業單位執行國家統一規定和管理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及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制度。(二)建立完善多元化分配形式作為崗位績效工資制的有益補充結合事業單位性質、行業特點、經費來源,針對特殊崗位、特殊任務可以選用以下分配形式。1.按技術要素分配。(1)事業單位有償轉讓科技成果,可從科技成果轉讓的凈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獎勵該科技成果的完成者和成果轉化的主要實施者。(2)事業單位應用科技成果轉化生產後,單位應連續數年從實施該項科技成果新增留利中提取不低於10%的比例,獎勵給該項科技成果完成者和成果轉化的實施者。其中高新技術提取比例應更高一些。(3)事業單位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提供技術服務,應將所獲得收益的30%分配給參與技術服務、技術承包的科技人員。2.專業技術人才工資。單位公認的技術精湛、專業水平很高並取得突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少數專業技術人員,其報酬一般不超過本單位職工平均工資3倍。3.管理人才工資。根據事業單位管理者的責任輕重、風險大小和工作業績,確定事業單位管理者(法人代表)的報酬,其報酬原則上不超過本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4.項目(課題)工資。以技術成果、工作項目作為核算單位,由項目負責人對該項目完成的質量、完成時間、經費進行總體承包。項目組內人員的收入由項目負責人根據實際貢獻進行分配。5.協議工資。單位可與被聘員工按月或年工資報酬簽訂協議,也可就某一項工作任務簽訂報酬協議,單位按協議支付工資報酬。6.按信息要素分配。信息要素所有者可以依據所提供的信息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貢獻獲取相應的報酬。 7.合理化建議給單位帶來直接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可從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報酬獎勵給建議人,報酬的數額由單位自定。 (三)完善內部分配管理機制1.內部分配實施方案,須經單位領導班子集體討論研究,全體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通過(職工大會要有職工總數50%以上人員同意;職工代表大會要有2/3以上代表同意),且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並報主管部門備案。無主管的事業單位按管理許可權分別報組織、人事部門備案。2.建立嚴格科學的考核制度。實行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確保工資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合理性。3.實行職工實際收入與檔案工資相分離。打破目前以工齡、職稱、學歷等為主要內容的固定工資分式,職工實際收入根據崗位和業績考核兌現,逐步與檔案工資脫鉤。4.事業單位進行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後,職工的檔案工資仍按原規定進行管理,並以檔案工資作為職工繳納各項費用、工作調動的依據。四、工作要求(一)事業單位的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必須堅持市場化的方向和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要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根據各自的條件和實際逐步推進。通過改革,切實轉變觀念,使職工的工資收入與他們的崗位、業績和效益緊密掛鉤,充分發揮工資分配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二)分配製度改革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規范程序,穩步推進,既要大膽創新,又要審慎穩妥。在制定內部分案的過程中,要深入調查研究,要堅持群眾路線,廣泛聽取廣大職工的意見。要強化事業單位內部分配製度改革的各項基礎工作,要與崗位設置、聘用、職稱、考核等制度改革緊密結合,配套進行;要在明確職責,量化標准,嚴格考核的基礎上兌現分配。核定的工資總額只能用於單位工資性支出。(三)主管部門要注意協調和處理好改革過程中由於利益關系的調整而出現的各種矛盾,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保證改革健康有序地進行,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四)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審計和稅務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業務指導和檢查監督,及時幫助處理和解決改革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行為,確保改革平穩有序進行。(五)各縣(市)區在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期間,可參照本意見執行。(六)本意見自發文之日起施行。

㈢ 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算事業單位嗎

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是企業單位,不是事業單位。

㈣ 如何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昆明市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實施意見 (試 行) 為全面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自主靈活的分配激勵機制,根據《關於印發雲南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雲政發〔2006〕195號)和《關於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昆人通〔2008〕54號),結合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實施范圍 (一)事業單位內部分配製度改革,應以工資總額控制為手段,以嚴格績效考核為依據,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的原則,通過改革建立和完善內部分配機制,搞活事業單位分配,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增強事業單位活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二)事業單位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范圍,限於經昆明市機構編制部門審批設立的市級事業單位。經批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不列入實施范圍。 二、核定工資總額 (一)工資總額核定的原則。 1.保障社會效益,構建和諧社會。 2.工資總量增長低於經濟效益增長。 3.動態核定。 4.工資總額向效益增長突出以及知識和技術密集的單位適當傾斜。 (二)工資總額核定的內容及程序。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省、市規定的工資、津貼、補貼等相關政策核定所屬事業單位的工資總額;無主管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省、市規定的工資、津貼、補貼等相關政策自行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核定後,財政全額補助事業單位由其主管部門或無主管事業單位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確認單位性質和人員編制,然後,按管理許可權分別報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核准,經費按原渠道解決。 (三)核定的方法。核定的年度工資總額由上年12月31日在編在冊人員的職工年度工資(基本工資和津補貼)、一個月的基本工資額度、政策性增資和其它增資等項目構成,事業單位在此額度范圍內自主進行分配。年度工資總額一經核定,原則上不予改動。在執行過程中如遇政策性增資的,隨次年核定工資總額一並進行核定。年度工資總額結余部分可以結轉下年使用。 (四)核定「兩傾斜」。積極探索核定年度工資總額向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增長或知識技術密集、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事業單位適當傾斜的辦法。 (五)核定的其他事項。 1.事業單位核定工資總額時,需提供上年人員增減、職務變化、上年工資總額結余情況、職工工資發放名冊、津貼、補貼、特崗津貼和獎金等項目的發放依據和政策性增資等相關材料。 2.本意見實施後,請各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抓緊組織實施,已核定工資總額的事業單位不再到市人事局進行財政工資統一支付審核;從2008年12月起,市級所屬事業單位均不再到市人事局進行財政工資統一支付審核。財政部門按核定的工資總額和經費渠道統一支付各單位,由各單位組織分配和發放。 三、改革內部分配製度 (一)建立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基本分配形式的內部分配製度 1.事業單位在核定的工資總額范圍內,應結合本單位的行業特點、工作性質、職能職責,重點建立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基本分配形式的內部分配製度;在上級主管部門核定的工資總額、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崗位等級等具體條件下,由單位選擇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分配形式,自主制定內部分配實施方案。 2.崗位績效工資制是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的基本形式,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部分組成。要以崗位責任為重點,以績效考核為核心,把職工的工資收入與其工作崗位績效掛鉤,實行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的工資分配形式。 3.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為基本工資,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勞動報酬,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必須按照《雲南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施辦法》執行統一的基本工資政策和標准。 4.績效工資是事業單位工資構成中活的部分,單位應根據其制定的內部分配方案搞活分配。 5.事業單位執行國家統一規定和管理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及特殊崗位津貼補貼制度。 (二)建立完善多元化分配形式作為崗位績效工資制的有益補充 結合事業單位性質、行業特點、經費來源,針對特殊崗位、特殊任務可以選用以下分配形式。 1.按技術要素分配。 (1)事業單位有償轉讓科技成果,可從科技成果轉讓的凈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獎勵該科技成果的完成者和成果轉化的主要實施者。 (2)事業單位應用科技成果轉化生產後,單位應連續數年從實施該項科技成果新增留利中提取不低於10%的比例,獎勵給該項科技成果完成者和成果轉化的實施者。其中高新技術提取比例應更高一些。 (3)事業單位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提供技術服務,應將所獲得收益的30%分配給參與技術服務、技術承包的科技人員。 2.專業技術人才工資。單位公認的技術精湛、專業水平很高並取得突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少數專業技術人員,其報酬一般不超過本單位職工平均工資3倍。 3.管理人才工資。根據事業單位管理者的責任輕重、風險大小和工作業績,確定事業單位管理者(法人代表)的報酬,其報酬原則上不超過本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的3倍。 4.項目(課題)工資。以技術成果、工作項目作為核算單位,由項目負責人對該項目完成的質量、完成時間、經費進行總體承包。項目組內人員的收入由項目負責人根據實際貢獻進行分配。 5.協議工資。單位可與被聘員工按月或年工資報酬簽訂協議,也可就某一項工作任務簽訂報酬協議,單位按協議支付工資報酬。 6.按信息要素分配。信息要素所有者可以依據所提供的信息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貢獻獲取相應的報酬。 7.合理化建議給單位帶來直接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可從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報酬獎勵給建議人,報酬的數額由單位自定。 (三)完善內部分配管理機制 1.內部分配實施方案,須經單位領導班子集體討論研究,全體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通過(職工大會要有職工總數50%以上人員同意;職工代表大會要有2/3以上代表同意),且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並報主管部門備案。無主管的事業單位按管理許可權分別報組織、人事部門備案。 2.建立嚴格科學的考核制度。實行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確保工資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合理性。 3.實行職工實際收入與檔案工資相分離。打破目前以工齡、職稱、學歷等為主要內容的固定工資分配方式,職工實際收入根據崗位和業績考核兌現,逐步與檔案工資脫鉤。 4.事業單位進行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後,職工的檔案工資仍按原規定進行管理,並以檔案工資作為職工繳納各項費用、工作調動的依據。 四、工作要求 (一)事業單位的內部分配製度改革必須堅持市場化的方向和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要從實際出發,不搞一刀切,根據各自的條件和實際逐步推進。通過改革,切實轉變觀念,使職工的工資收入與他們的崗位、業績和效益緊密掛鉤,充分發揮工資分配的導向和激勵作用,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二)分配製度改革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規范程序,穩步推進,既要大膽創新,又要審慎穩妥。在制定內部分配方案的過程中,要深入調查研究,要堅持群眾路線,廣泛聽取廣大職工的意見。要強化事業單位內部分配製度改革的各項基礎工作,要與崗位設置、聘用、職稱、考核等制度改革緊密結合,配套進行;要在明確職責,量化標准,嚴格考核的基礎上兌現分配。核定的工資總額只能用於單位工資性支出。 (三)主管部門要注意協調和處理好改革過程中由於利益關系的調整而出現的各種矛盾,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保證改革健康有序地進行,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四)紀檢監察、組織、人事、財政、審計和稅務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業務指導和檢查監督,及時幫助處理和解決改革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行為,確保改革平穩有序進行。 (五)各縣(市)區在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期間,可參照本意見執行。 (六)本意見自發文之日起施行。

㈤ 市科技局是干什麼的,工作范圍是什麼

工作范圍是: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有關科技創新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起草有關地方性規章草案和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

2、牽頭擬訂全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建設國家重要的科技中心、引進國外智力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提出全市科技創新發展重大布局和優先領域並組織實施。牽頭擬訂高新技術產業、都市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及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3、負責全市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科技監督評價體系建設和相關科技評估管理,統籌科研誠信建設;推進全市科技決策咨詢制度建設。

組織實施全市創新調查和科研報告制度;擬訂全市各類科技創新基地(平台)建設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統籌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平台等建設,推動產業功能區及科技園區創新能力建設。

4、負責科技金融服務工作,牽頭擬訂科技金融政策措施,推動建立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組織擬訂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推動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建設,優化科技資源配置;負責編制市本級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科學事業費及其他科技專項經費的預、決算並監督管理使用情況。

5、負責擬訂全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組織開展重點領域技術發展需求分析,提出重點任務並組織實施;負責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發展,促進企業創新能力建設;負責推進科技服務業發展。

6、擬訂科技促進社會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規劃、政策和措施;組織開展重點領域技術發展需求分析,提出重點任務並組織實施;指導農業科技園區建設,促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農村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

7、負責組織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究提出促進政產學研用協調、產學研結合的政策建議,負責技術市場管理、建設,推動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成果轉移轉化工作;負責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科技保密工作,指導科技中介組織建設,推進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和服務工作。

8、負責擬定引進國外智力規劃、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吸引國外專家來我市工作或定居政策,建立外國頂尖科學家、團隊吸引集聚機制和重點高端外國人才聯系服務機制;擬訂出國(境)培訓規劃、政策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相關出國人員培訓工作。


9、負責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和科技宣傳工作;負責科技評估管理和科技統計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和提出相關建議,擬訂激勵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

10、負責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工作;擬訂國際科技合作、區域合作和校院地合作的政策措施,組織開展國際、港澳台地區和市域外的科技合作與科技人才交流;指導區(市)縣、市級部門的科技工作;負責科學技術引進,統籌推進科技招商工作,促進科技資源在蓉聚集。

11、負責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生態環境保護、審批服務便民化等工作。

12、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3、職能轉變。圍繞建設國家重要的科技中心,貫徹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優化、轉變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務職能,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加強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減少微觀管理和具體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科研誠信建設。

(5)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擴展閱讀

科技局內設機構有

1、辦公室:負責機關政務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督辦落實;負責文電辦理和秘書事務。負責來往文電的收發、簽批和保存。負責文書檔案管理和機要文件保密工作。負責綜合性工作總結、工作計劃、工作匯報、領導講話、文件起草和機關文件的審核。

2、發展計劃科:組織編制全市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和五年規劃。組織編制年度科技計劃項目指南,發布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指南。

3、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科:研究提出全市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的政策措施。研究擬訂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和計劃。協調有關部門推進全市工業科技進步和全市工業領域的科技體制改革。

4、機關黨委:負責制訂局機關、局屬事業單位黨建和群團工作規劃,負責政治理論教育,協助局黨組組織中心組的學習。

5、科技成果轉化與管理科:擬訂全市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草案。研究擬訂科技成果管理、評審和獎勵的政策和制度,督促、檢查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情況。

6、科技人才開發與國際合作科:統籌科技人才工作,研究提出有利於科技人才成長和創新的政策,負責科技人才資料庫建設與管理,研究全市科技管理幹部業務培訓和黨政幹部科技知識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

7、離退休幹部工作科:貫徹執行離退休政策,落實離退休人員政治、生活待遇。

8、紀檢組、監察辦公室:監督、檢查局及所屬系統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情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執行國務院、省、市政府決定、命令等情況;在《中國共產黨章程》和《行政監察法》規定范圍內,對局黨組及其成員和其他領導幹部實行監督。

㈥ 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應當遵循什麼原則

在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應當遵循( ABCD)的原則。
A.互利 B.公平 C.自願 D.誠實信用

㈦ 請問像 跨國技術轉移中心 這樣的非營利性事業單位 以後將會向什麼方向改革

dgjhfgdh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