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地出租與轉包有什麼不同
土地出租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出租後原土地的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義務。承租方按出租時約定的條件對承包方負責。
轉包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轉給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轉包後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接包方按轉包時約定的條件對轉包方負責。承包方將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
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法律關系中,轉包人是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也即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受轉包人是承受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的農戶。轉包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產權不變;受轉包人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使用的權利,獲取承包土地的收益,並向轉包人支付轉包費。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法律關系的特點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實際上沒有流轉,還由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享有,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還需向發包人承擔承包合同約定的義務,受轉包人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權和收益權。另外,受轉包人必須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由於轉包並不影響原有的土地承包關系,因此無須發包人許可,只需要將轉包合同向發包人備案。 為方便轉包關系,《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9條第2款明文規定, 承包方將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過一年的,可以不簽訂書面合同。
在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的法律關系中,出租人是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也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承租人是承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外村人(注意這里不同於土地轉包必須轉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承包經營權通過出租合同,將土地出租給承租人,獲取租金,這是一種民事合同關系。而承租人通過租賃合同取得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的承租權,即對土地的使用權和收益權,並向出租的農戶支付租金。我們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出租法律關系中,可以看出土地出租的特點:首先,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此過程中沒有流轉,仍然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享受,當然,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仍需向發包人承擔承包合同約定的義務,承租人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權和收益權;其次,承租人必須是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這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與轉包的唯一區別也是根本區別;最後,由於土地出租並不影響原有的土地承包關系,因此無須經過發包人許可,只需要將出租合同向發包人備案,這與土地的轉包備案異曲同工之處。
法律依據: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7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轉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
(三)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轉土地的用途;
(五)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六)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
(七)違約責任。」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39條:「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將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或者出租給第三方,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承包方將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不超過一年的,可以不簽訂書面合同。」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16條:「承包方依法採取轉包、出租、入股方式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者全部流轉的,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雙方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不變。」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25條:「發包方對承包方提出的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要求,應當及時辦理備案,並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承包方轉讓承包土地,發包方同意轉讓的,應當及時向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報告,並配合辦理有關變更手續;發包方不同意轉讓的,應當於七日內向承包方書面說明理由。」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35條第5款:「出租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出租後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承租方按出租時約定的條件對承包方負責。」
② 土地轉包和土地轉讓有什麼區別
有質的區別:一、范圍不同。前者僅指農村承包土地,後者包括國有土地;內
二、主體不同容。三、內容不同。前者指承包權,不會改變土地用途,後者指使用權,多數要改變土地用途;四、後果不同。前者期限較短、費用較低、到期還有收回的可能,後者費用較大,到期收歸國有或者集體所有。
③ 土地轉包合法嗎
我承包村子裡的兩畝地,現在想轉包他人,但是我與村裡的合同里寫的是不能轉包他人,如要轉包須經上級部門批准,請問轉包與轉租是兩回事嗎,如果可以私人之間的合同能簽多少年,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首先,我想告訴你:土地轉包是屬於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之一,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條的規定:「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願、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第十六條同時規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權利,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由此可見,你與村裡的承包合同里所寫的土地不能轉包他人的條款是無效的。
其次,我還告訴你:轉包與轉租雖然究其實質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出現轉包和出租兩種流轉形式不過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社區性體現,即集體組織以外的成員對本社區內土地的不享有承包權。但是,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確實可以把他們界定為兩回事,即不同的兩種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方式。所以,如果你不想與村裡發生沖突,你可以採取轉租的流轉形式來規避原來的合同中不能轉包的條款約定。
再次,轉租時你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1、轉租後要及時報村裡備案(並不是要經他們同意);
法律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採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2、轉租合同不能違背《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條所規定的原則。
法律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
(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
(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五)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權。
最後,告訴你轉租合同的期限是:最長不能超過你和村裡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的剩餘期限。同時,也並沒有什麼轉包期限長、轉租期限短的特殊規定。相關的法律規定我已經在《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里敘述過了。
④ 土地轉包和轉讓的區別請問農村土地轉包,轉讓的區別
轉包:轉包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一定期限內轉給同一回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答農戶或經濟組織、企業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轉包後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接包方按轉包約定的條件,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使用的權利,獲取承包土地的收益,並須向轉包人支付轉包費。(承包方將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
轉讓:是指承包方將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讓渡給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或農業企業,由其履行相應土地承包合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後原土地承包關系自行終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滅失)具備轉讓條件的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應當經發包方同意,並與發包方變更原土地承包合同。由受讓方與發包方重新確定新的承包方式。
看兩點
一轉包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人或組織,轉讓不是同一組織。
二、轉包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轉讓原承包關系終止。
⑤ 土地流轉和轉讓有啥區別
轉包、轉讓、出租等是人們比較常見的土地流轉方式,但是由於地域習慣、口頭俗稱等因素,人們對這幾種耳熟能詳的流轉方式事實上有很多理解誤區,神州土地下面將詳細介紹七種農村土地流轉方式,幫助大家有效區分易混淆的一些土地流轉方式和對多種土地流轉方式有進一步了解。
農村土地流轉七種方式如下:
一是土地轉讓。是指承包方將其擁有的未到期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的方式和條件轉移給他人的行為。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受讓對象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也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轉讓後原土地承包關系自行終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滅失。已在非農產業就業並有比較穩定收入的農戶自願放棄承包地,一般採用這種轉讓方式,轉讓必須經發包方同意才可進行轉讓。
二是土地轉包。指承包方將自己承包期內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轉給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
土地轉包是農民集體所有制組織內部農戶之間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租賃。轉包無需經發包人許可,但合同需向發包人備案,承包方將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將承包地交由他人代耕的,由於代耕人通常是土地承包人的父母、兄弟或者其他親戚朋友,請人代耕只是口頭打個招呼,因此可以不簽訂書面合同。
三是土地出租。是指承包方作為出租方,將自己承包期內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租賃給他人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並收取租金的行為。
土地出租是農民集體所有制組織農戶同其他集體所有制組織農戶發生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租賃。出租後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承租方按出租時約定的條件對承包方負責。
四是土地互換。是指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自己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交換給他人行使,自己行使從他人處換來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一般都是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對屬於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地塊進行交換,同時交換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戶在自願的基礎上,在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對人人有份的承包經營權進行的微調。該種調整改變了原有的權利分配,涉及到承包義務的履行,因此,應當報發包方備案。
五是土地入股。是指在承包期內,承包方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為股份,以股份入股形式與他人共同生產,按股分紅。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承包方之間為發展農業經濟,可以聯合自願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從事農業合作生產。該條有兩個基本含義:第一,入股應在承包戶之間進行,不包括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量化為股份,投入到從事農業生產工產的工商企業或者公司,也不包括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作為投資成立農業經營公司。第二,土地承包經營權收入,是農戶以入股形式組織在一起,從事農業合作生產,收益按照股份分配,而不是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作為賺取經營回報的投資。
六是反租倒包。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面把農戶的承包地反租過來,集中連成一片,給予農戶適當的經濟補償,再把土地承包進行轉租或發包給農戶、個人或企業單位。
七是託管。是指承包方承包地委託農業服務組織或農戶代為經營管理,託管雙方簽訂協議,委託方向受託方支付一定的費用。
託管期間原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義務可以由承包方履行,也可以在協議中明確由託管方履行。
⑥ 土地轉讓與轉包、出租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就是農民可以將自己承包的村集體土地部分或全部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方式轉移給第三方經營, 原承包方或第三方向村集體履行原承包合同的行為。對於互換、入股這兩種流轉方式很好理解。但對於轉包、出租、轉讓有何區別,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主要說說這三種流轉方式。
●轉包、出租與轉讓的不同之處:
(1)轉讓時承包戶須有穩定的非農職業和穩定的收入來源,而轉包和出租沒有此限制。
(2)轉讓必須事先提出申請並經發包方同意,而轉包和出租只須到發包方備案。轉包由承包方自主決定,不必經發包方同意;而轉讓,應當經發包方同意,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事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
(3)轉讓後新的承包方應當與發包方建立新的承包關系,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終止,而轉包和出租繼續保持原承包關系。轉包和出租的,原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承包關系不變,轉包和出租期限屆滿後,原承包方仍享有該土地承包經營權;而轉讓則不同,轉讓後,原承包方在該土地上的承包經營權終止,由受讓方與發包方重新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從轉讓之日起,原承包方不再享有該轉讓土地的承包經營權。
具體參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第三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第十四條。
⑦ 農村土地的轉讓和轉包有什麼區別
1、轉包是在不變更原承包人與村裡承包合同的基礎上,承包人把自己承包回的土地再承包給第三答方。
2、土地承包權或轉讓,是指承包人把自己承包的土地讓與第三方承包,第三方建立了與村裡經濟組織的承包合同,原承包人退出,實質就是賣了承包經營權。
3、轉包存在兩個承包合同關系,轉讓只存在一個承包合同關系。
4、轉包在不改變土地用途情況下不需要發包方同意,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但一般要求備案,不備案也不會因此無效;轉讓必須通過發包方同意,才有可以實現。因轉讓承包經營權實質上是合同權利義務的轉移,義務轉移必須取得發包方同意。
農村土地不能轉讓,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集體所有者不能買賣土地產權,只能依法在一定期限內有償出租或讓渡土地使用權;也不能隨意改變所屬耕地的用途,因特殊情況確需徵佔自己所有耕地時,也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既然不能轉讓,那土地轉讓和土地承包的區別也就無從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