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諾貝爾的主要成就和貢獻是
成就----發明硝酸甘油炸葯
諾貝爾發現,只要把硝酸甘油和硅藻土之類的惰性吸收劑混合在一起,加工起來就方便安全多了,1867年,諾貝爾把這種混合配方注冊專利,並命名為「Dynamite」(結合希臘文中意為「力量」的「dynamis」和硅藻土的「diatomite」),即後來的硝酸甘油炸葯。
一八七五年,諾貝爾利用膠狀物質的火棉膠,發明出葛里炸葯。
為了管理全球業務,他搭乘馬車巡視全球業務,一次他到維也納後,以五種語言在報紙上徵求助理,應征的求職信中,有一封也同樣以五種語言回信,這位應征者名為貝爾塔·馮·蘇特納。面試後,諾貝爾對貝爾塔傾心,但恨不相逢未嫁時,貝爾塔已有婚約。
19世紀末期,歐洲大陸每天有三宗爆炸案,但諾貝爾持續改進炸葯的能力,改良引爆後的煙霧,這項產品引起軍方的重視,大量的軍火被運送到交戰的國家中。但由於諾貝爾始終信奉和平主義,極力反對戰爭,這種做法可以說一直令他十分痛心。
而他過去的好友貝爾塔則為了推動全球的和平運動而奮斗。
貢獻----諾貝爾獎
諾貝爾去世前於1895年立下遺囑,將其財產大部分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萬美元)設立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5種獎金(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獎勵當年在上述領域內作出最大貢獻的學者。
由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捐贈的遺產創建,自1901年起每年頒獎,獎金在每年諾貝爾逝世時間12月10日下午四點半頒發。 諾貝爾在遺囑中還寫道:「把獎金分為5份:
一、給在物理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二、給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
三、給在生理學和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
四、給在文學方面表現出了理想主義的傾向並有最優秀作品的人;
五、給為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廢除使用武力與貢獻的人。」
為此,諾貝爾一開始分設了5個獎項。在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第6個獎項-經濟學獎,從1969年開始頒發。
簡介
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瑞典語: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硝酸甘油炸葯的發明者。
他曾擁有Bofors軍工廠,主要生產軍火;還曾擁有一座鋼鐵廠。在他的遺囑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財富創立了諾貝爾獎,各種諾貝爾獎項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1)對成果的貢獻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諾貝爾畢生致力於科學發明的實用普及,死後都把自己全部財產捐獻出來成立了舉世聞名的諾貝爾獎,這種精神值得贊嘆。 (騰訊網評)
諾貝爾是位崇尚科學的人、是個有文學企圖心的熱情讀者。 (諾貝爾傳記作者佛瑞迪克森評)
諾貝爾不愧是一位19世紀典型的、極賦天才的發明家,他的發明似乎更多地來自於其敏銳的直覺和非凡的創造力。 (中青網評)
諾貝爾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還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他的名字和人類在科學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遠地留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冊上。(人民網評)
諾貝爾對金錢和財物並不貪得無厭,對旁人慷慨施捨,對發展科學大力援助,自己卻生活儉朴,一生在艱苦中度過。他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物質文明財富,給人類留下了艱苦創業,不慕功利與虛名的精神。 (北方網評)
諾貝爾不善言辭,愛好孤獨且易於畏縮,所以對一般大眾只將他視為戰爭與破壞工具的發明人而不多做辯解。他喜歡思考,具有空想的詩人及夢想家本質、敏銳的洞察力及不屈的精神,同時也憎恨戰爭,對炸葯被轉為軍事用途而感到憂心。
總之,他的性格中有相當顯著的對立性。他對人生常保持著詩人的態度。 (南方網評)
後世紀念
為了紀念諾貝爾,諾貝爾獎各獎項頒獎儀式要在每年的諾貝爾逝世紀念日舉行。頒獎儀式上,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晚禮服,儀式中所用的白花和黃花必須從義大利的聖莫雷運來
2011年6月8日,人造元素鍩(Nobelium)以諾貝爾為命名。
2015年3月,瑞典的諾貝爾博物館展出了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手稿,這是這份手稿首次向公眾展出。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㈡ 教學成果申報中主要完成單位的主要貢獻怎麼填寫
就是根據成果的各個完成單位對該成果的做法,成績,特色等填寫。
㈢ 對成果創造性貢獻如何寫
課題需要准備的工作
㈣ 對成果創造性貢獻 怎麼填
我覺得要是多人的話,應該寫誰是主要貢獻者,次要貢獻者,參與者等,就是對該成果的貢獻度!
㈤ 袁隆平的發明成就對中國和世界做出了那些貢獻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他於1964年率先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最先發現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指出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現象, 並提出通過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來利用雜種優勢的設想;1972年他育成中國第一個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號A和B; 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二號; 1975年和協作組成員一起攻克了制種技術難關,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生產上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國家。
袁隆平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總設計師和最主要的學術帶頭人。1986年他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由三系法到兩系法到一系法和從品種間到亞種間到遠緣雜種優勢利用三個發展階段的戰略設想, 這一設想已成為國內外公認雜交水稻育種的指導思想, 1987年被列為國家「863」計劃的重點課題。在以他為主的指導下,1996年兩系法雜交稻研究基本成功並投入生產應用。在以他為主的指導下,超級雜交稻研究已實現畝產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第一、第二目標,現正致力於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級雜交稻研究。
雜交水稻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1976-2005,全國累計種植面積約3.4億公頃, 增產稻穀4.5億多噸。由於雜交水稻獲得巨大成功,袁隆平先後獲得迄今唯一的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2004年度世界糧食獎等十多項國際獎, 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㈥ 科研工作基本情況及主要成果,貢獻怎樣填寫
這個很容易啊,推薦按照成果等級以及你在裡面的排名次序來寫,你最有代表版的科研成果在前面,比如國權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等等,然後項目課題你在裡面的排名,比如寫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某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xxx》,項目成果包括國際論文幾篇。。。研究報告、專利等等,這個沒什麼具體規定,寫明白就可以。
㈦ 劉振東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突出貢獻
獨立編著了《消防行政執法與法律文書運用》,牽頭編著了《河南省社會單位「三會一標」建設手冊》,均為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內容新,質量高,有深度,在省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還在省級以上科技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多篇消防專業論文,部分論文、成果獲得了獎勵。《科學研判新形勢,努力實現新跨越,用和諧理念指導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等論文,被總隊、部局、部三基網等多家網站轉載。《堅持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改革創新消防執法工作》榮獲總隊論文評比二等獎。該同志被公安部選拔承擔「高級工程師評審組」出題人之一。在執法規范化建設上創新性提出「五規范、三統一」模式,在社會火災防控體繫上,創造性提出「三會一標」建設,先後均在河南省予以推廣,在全國作了經驗介紹。早河南安陽支隊任支隊長期間,安陽支隊的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公安部授予支隊「英雄群體」榮譽稱號,河南省政府為支隊榮記集體一等功,團省委授予支隊「青年文明號「,市人民政府先後為支隊榮記集體二等功,三等功等多項榮譽。任河北省公安消防總隊防火監督部部長以來,先後組織參與了保定市萬博廣場、廊坊燕郊巴迪倉儲物流中心等工程消防性能化設計專家論證會,提出了具有科學依據的建設性設計評估建議。對國家重點工程曹妃甸工業區首鋼京唐鋼鐵公司鋼鐵廠項目進行消防安全指導,確保國家重點工程建設的消防安全。組織對承德、唐山、邯鄲、秦皇島、保定等市及部分縣(市、區)城市總體規劃消防部分進行了審查。組織制定了全國城市消防規劃編制審批工作標准,對消防規劃編制審批工作中編製程序與步驟、規劃內容、規劃成果和規劃審批程序作了規定,為各市消防規劃的編制和審批工作提供了依據。研究確立了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整改承諾、輿論監督、專項督察、信息上報等機制,有效促進了重大火災隱患的整改銷案。創造性的開展社會單位」四個能力「建設(檢查和整改火災隱患能力、撲救初期火災能力、組織引導人員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傳教育培訓能力),在全省廣泛推廣,有效提高了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抗禦火災的能力。
㈧ 魯白的貢獻成果
他長期從事神經發育與突觸可塑性的研究,有多項重要發現,與國際上幾位學者專一起,開創了神經營養因子調控突觸屬和神經可塑性的新領域。1996年魯白發現神經營養因子對學習記憶的促進作用,在國際科學界引起震動,1995年與旅美科學家饒毅和梅林共同在上海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建立分子神經生物學實驗室,1998年起為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理事會理事。
魯白多次主持國際性的專業會議,1996年擔任美國神經科學會神經營養因子和突觸可塑性專題會議主席,1998年任Gordon Conference 細胞和分子神經生物學專題會議主席。1989年他獲得「殷志浩大陸傑出青年科學家獎」並參加首批大陸青年科學家代表團赴台灣訪問,1999起任中科院海外評審專家。
2003年魯白發現人BDNF基因上的一個SNP能影響BDNF在腦中的釋放,從而改變學習記憶功能。 該工作被Science雜志評為2003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中的第二大進展。
㈨ 本人對QC成果的貢獻從哪幾方面寫,幫我列個提要就要
QC就是質量檢驗,成果包括:質量標准制定、葯品穩定性試驗,對某種檢驗方法的改進,對化驗室整體布局的改進建議、對某種儀器使用的心得等都是,范圍還是比較廣的,不知道你是需要哪方面的?
㈩ 現代科技成果 發明人或國家 對人類社會的貢獻
1.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2006年9月26日,由國家發改委投資建設的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進行的首日物理放電實驗的過程中,成功獲得了電流大於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這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在中國首先建成並正式投入運行.
2.納米量子結構可控性實驗和理論研究新進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組圍繞納米電子器件的基礎問題,在納米結構的探索、組裝規律和單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產生國際影響.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進展,並逐步形成了系統性的工作.
3.繪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線分布圖,發現宇宙線分布是各向異性的和宇宙線的運動規律
在《科學》雜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據在我國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的「西藏大氣簇射探測器陣列」所獲得的、積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億觀測事例的實驗數據的系統分析,中國和日本兩國物理學家合作發表了有關高能宇宙線各向異性以及宇宙線等離子體與星際間氣體物質和恆星共同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最新結果,這些實驗觀測的前沿進展被審稿人譽為宇宙線研究領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製取低碳烯烴技術開發及工業性試驗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陝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開發」工業性試驗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在日處理甲醇50噸的工業化試驗裝置上實現了近100%甲醇轉化率,乙烯選擇性40.1%,丙烯選擇性39.0%,低碳烯烴(乙烯、丙烯、丁烯)選擇性達90%以上的結果.試驗裝置的成功運轉,對我國綜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烴原料的多樣化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5.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祖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設計技術的處理器.中科院計算機所研製的龍芯2E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點,在不同工作條件下龍芯2E處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圍內.「十一五」期間,龍芯處理器將為推進我國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6.水體污染的激光誘導熒光非接觸監測技術裝備系統
水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我國江河湖庫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體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趨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採用激光誘導熒光監測技術實現水體污染遙測,系統集光學遙感技術、光譜學、分析化學、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利用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法,實現對水體多組成份有機物的在線遙測,發展和提高了我國水體污染在線遙測的技術水平.
7.我國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
2006年11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網路版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關於β澱粉樣蛋白產生過程新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這項成果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機制,並且提示β2-腎上腺素受體有可能成為研發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葯物的新靶點.
8.我國抗糖尿病新葯研究取得開創性進展
中科院上海葯物所科學家2006年在非肽類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於2007年元月第一周發表在國際權威科學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上.美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在向媒體的書面新聞發布中指出,這類口服有效的非肽類小分子激動劑有可能成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新型療法.
9.揭示果蠅記憶奧秘,探索記憶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組關於果蠅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蠅的腦中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記憶中心,而是不同感覺記憶儲藏在不同的區域里,並且像人類能記住圖像的高度、大小、顏色等不同參數一樣,果蠅的圖像記憶也有對應的不同參數.通過對果蠅記憶基因的研究,可進一步運用到小白鼠、哺乳動物甚至人類身上,從而解決人類失眠、老年痴獃等精神性疾病.
10.飲用水質安全風險的末端控制技術與應用
為及時評價水質狀況及應對突發事件,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適合末端水質監控的生物在線監測與預警技術,建立並完善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分子、細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適用於水質評估的技術體系.研究中開發的關鍵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共產生發明專利2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