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國民黨抗戰成果

國民黨抗戰成果

發布時間:2021-01-16 03:36:22

Ⅰ 中國國民黨對抗戰勝利做出過那些貢獻

一、國軍在正面戰場牽制了日本軍隊主力,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抗戰,打擊了回日本侵略者「三月答亡華」的狂言。
二、國軍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武裝力量,為國家民族存亡奮斗不已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單靠幾只破步槍、埋幾個地雷是打不過飛機、坦克、大炮的。
三、國軍好漢跨出國門,遠征緬甸,保障了大陸交通線,使國際援華物質能夠運往中華內地,是中國人民能夠持久抗戰的根本原因。

Ⅱ 抗戰時國民黨做出了哪些貢獻

1,
在正面戰場來上消滅了近10餘萬日自本陸軍精銳(不要小看這10萬部隊,他們是日本進行地面戰的主力,戰爭後期日本國內補充的增援兵,完全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

並且拖住了近30萬日本陸軍

2,
在戰爭開始階段頂住了日軍猛攻,並且3次遷都也沒有投降

看下法國政府就知道了,害怕德軍破壞巴黎,而宣布投降,政府要員流亡英國,導致歐洲變成德國後院。

如果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失守的時候也宣布投降,那麼日軍不但能迅速佔領東南亞,和印度,

獲得源源不斷的石油,礦產和橡膠的日軍,絕對能把美太平洋艦隊吃掉

3,
派遣中國遠征軍遠征出國作戰,這是二戰中,中國唯一一次和日軍作戰傷亡比例達到1:1的戰役

如果沒有中國遠征軍,那麼中國的外援就完全斷絕了,抗戰勢必更加困難,

同時,英國的印度殖民軍,美國在東南的軍隊也勢必被消滅,所謂的大東亞共容圈就真的形成了

4,
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雅爾塔協定,開羅會議,聯合國的創建,等等都不同程度的提升的中國的國際地位

5,
是最先偵獲日本即將襲擊珍珠港的情報的,並首先向美傳達的。

這個大家可能聽說的比較少,但確是事實,

Ⅲ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全方面分析)

國民黨是抄抗日的主力,粉碎日本帝國主襲義 3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計劃,消耗日本實力,使日軍兵力分散,戰線延長。 支援區敵後戰場的開辟,為敵後游擊戰爭創造條件; 掩護西南抗戰基地營建,為中國長期抗戰創造條件。

Ⅳ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所做出的貢獻有哪些

全面抗戰前期(即防禦階段1937.7---1938.10),國民黨是抗戰主力,在正面戰場發動四大會戰,回走片面抗答戰路線.正面戰場都是國軍,敵後戰場都是八路軍。可以說如果沒有國軍在抗日前幾年的犧牲,八路軍在敵後戰場根本發展不起來。在中國戰區,其主要作用的還是國軍,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以及游擊隊應該是牽製作用。所以不要忘記在抗日戰場上犧牲幾百萬的國民黨部隊。
從數字上來說的話~整個八年抗戰,,gmd正面戰場先後進行大戰役22次,重要戰斗1117次,小型戰役3.89萬余次,斃傷日軍85.9萬餘人,gmd總共死傷322萬多人(未含非正規軍之抗日武裝)。
而gcd呢?gcd 軍隊自抗戰全面開始起將主力開往敵後(說實話我實在弄不懂延安算哪門子的敵後),從最初的約4萬人,經過不足8年,到1945年初,gcd正規軍已達90萬之眾,地方武裝則約有二三百萬之多。

Ⅳ 抗戰時國民黨做出了哪些貢獻

抗戰時,國民黨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是政府軍,抵抗侵略,政府軍當然義不容辭。

(我收藏的兩本書,第一本是1985年的,書名是由徐向前元帥題寫,那時大陸已經認可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貢獻了;第二本是2005年的,注意看腰封上的字,點擊圖片可放大)


根據國民政府國防部1947年10月統計,在整個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作戰消耗合計3227926人,其中陣亡1328501人(包括8名上將,41名中將,71名少將,1.7萬名校尉),負傷1769299人,失蹤130126人;因病消耗合計937559人,其中死亡422479人,殘廢191644人……犧牲是巨大的。


抗戰開始後,國軍在正面戰場打了22次大會戰,其慘烈,悲壯,感天動地,令人為之動容。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滬會戰是抗戰爆發以來,中日雙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三個月的戰役中,雙方都投入幾十萬的兵力。由於國民革命軍戰略不當,武器裝備落後,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損失後,最終被迫匆忙撤兵,並直接導致了南京會戰的失利。此戰日軍傷亡50000餘人。


南京保衛戰: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滬會戰後,日軍迅速進攻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由於此時國民革命軍兵力凋零,退守絕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圍撤退。日軍進入南京開始了長達數月,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殘酷殺害中國軍民300000多人。


太原會戰: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軍佔領大同後向太原進攻,國民革命軍由於指揮混亂,布置不當,被迫從太原突圍。此戰國民革命軍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犧牲,消滅敵軍20000餘人。但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戰場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


徐州會戰:1938年1月----5月21日:

日軍打通了津溥線,擴大了佔領區,但未能消滅中國軍隊主力。國民革命軍的防禦作戰和主動轉移為此後的武漢保衛戰贏得了4~5個月的時間。其中台兒庄大捷消滅鬼子10000多人,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蘭封會戰:1938年5月21日----6月:

日軍試圖在徐州會戰後繼續擴大戰果,板垣征四郎師團孤軍深入,被以薛岳為指揮的國民革命軍包圍。最後由於蔣軍嫡系將領的無能,國民革命軍最終功虧一簣。


武漢會戰:1938年6月----10月:

歷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雖然最終以武漢失守而結束,但國民革命軍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斃傷敵軍40000人、近100000名日軍因戰斗、氣候、疾病等原因暫時喪失了作戰能力的巨大戰果,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抗日戰爭從此進入相持階段。


隨棗會戰: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漢會戰後,日軍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國民革命軍對武漢的威脅,向湖北省棗陽地區發動進攻。國民革命軍消滅斃傷敵軍13000人,第五戰區也付出了較大的犧牲。日軍未能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軍動用100000兵力,卻在第九戰區第十五集團軍的抵抗下損失慘重。日軍承認「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在國民革命軍反擊下,日軍傷亡達20000人,被迫撤軍,國民革命軍傷亡30000餘人。


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日軍佔領南寧和昆侖關後,國民政府從數百公里處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昆侖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劃,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棗宜會戰: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張自忠上將殉國於南瓜店,宜昌失陷。棗宜會戰是武漢會戰以來,日軍對正面戰場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


豫南會戰: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豫南會戰是武漢周圍地區防禦作戰中的一次戰役。日軍一度攻佔安徽省國民革命軍界首和太和,但在傷亡了9000人後,日軍最終撤軍。


上高會戰: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為保證南昌附近佔領區的安全,日軍發動試圖消滅贛北國民革命軍主力的上高會戰。日軍在三路圍攻、其中兩路受阻的情況下,形成一路孤軍深入,被國民革命軍包圍而倉皇撤軍,傷亡高達15000人。


晉南(中條山)會戰:1941年5月:

此次戰役日軍的目的是:在華北要殲滅山西南部的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傷亡42000餘人,被俘35000餘人,日軍傷亡僅為國民革命軍的1/12,成為「抗戰史上最大的恥辱」。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0月1日:

國民革命軍第六戰區在正面戰場上主動發起1941年以來惟一一次主動進攻作戰,殲滅日軍7000人。最終由於第九戰區指揮失誤,日軍一度攻佔長沙,國民革命軍傷亡失蹤70000人,日軍僅傷亡20000人。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國民革命軍第九戰區制定了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戰略,取得了長沙會戰的大捷,共斃傷日軍50000多人。成為「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以來,同盟軍惟一決定性之勝利」。


浙贛會戰:1942年4月----7月28日:

日軍大本營決定摧毀浙贛兩省國民革命軍機場,打通浙贛鐵路,最後基本實現預定目標,曾經佔領衢州機場,但遭到嚴重損失,第十五師團師團長陣亡,日軍戰史記載傷亡17148人。


鄂西會戰:1943年5月----6月:

日軍沿長江向上游進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堅守石牌要塞,第六戰區及友鄰部隊夾擊日軍,殲滅敵軍4000人。


常德會戰:1943年11月2日----12月:

在日軍30000優勢兵力進攻下,國民革命軍第57師官兵9000餘人孤軍誓死抵抗長達一十六天。最終國民革命軍收復常德等陣地,斃傷日軍20000人。


豫中會戰:1944年4月----5月25日:

日軍試圖通過豫中會戰圍殲國民革命軍第一戰區主力,並打通平漢線。由於國民革命軍指揮失當,洛陽淪陷。日軍實現最初的作戰計劃。


長(沙)衡(陽)會戰:1944年5月----8月:

豫中會戰同時,日軍開始進攻湖南,打通粵漢鐵路。國民革命軍在衡陽進行了長達四十八天的抵抗,最終因沒有拒不後援而遭到失敗。


桂(林)柳(州)會戰:1944年8月----12月10日:

日軍為摧毀大西南的空軍基地發動桂柳會戰。國民革命軍在明顯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未能取得空地配合,導致桂林和柳州僅數日即遭到淪陷。


湘西會戰:1945年4月----6月

國民革命軍在戰役中對日軍進行了包圍,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斃傷日軍10000多人。最終在國民革命軍的反攻下,日軍傷亡20000餘人,被迫撤軍。

Ⅵ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功績拜託各位大神

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和一九三三年長城抗戰 —— 即榆關、熱河、長城三大戰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間,中華民國政府軍發動大型會戰二十二次,重要戰斗一一一七次,小型戰斗二三一次。陸軍陣亡、負傷、失蹤三二一一四一九人。空軍陣亡四三二一人,毀機二四六八駕。海軍艦艇損失殆盡。其中壯烈犧牲在戰場上的國民黨將軍即達二百餘位;為中共在一九八五年首次和公開承認者,就有八十五位;為中Gong史學界倡揚者,在一九八六年已經達到一百一十五位。 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從中央軍校畢業的大約二萬五千名軍官中,就有一萬名犧牲在戰爭全面爆發的前四個月。在歷次大型戰斗中,國民黨官兵象山海關保衛戰那樣整連、整營、整團地為國捐軀者,屢見不鮮。據一九年後中國大陸史家記述,在一九三七年淞滬抗戰中,「國民黨官兵每小時的死傷數以千計,主力各師補充兵源達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級軍官和士兵傷亡達三分之二,旅、團長傷亡竟達半數以上」。其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敵禦侮的歷史上鮮有其例。上海五行倉庫八百壯士「中國不會亡」的壯烈歌聲震撼全球。「多年來認為中國人是不善戰斗和易受恫嚇的英國人士,也驚於他們的驍勇善戰和堅毅不拔了。史摩萊少將說:『他從沒有看過比中國的敢死隊最後保衛閘北更為壯烈的事了!』」 一九三七年十月三日,受命於津浦北段予敵以節節抵抗的德州守軍運其昌旅四五八團,在日寇的夾攻之下,與山海關守軍一樣,據城死戰,全團殉國。同月,在殲敵四萬餘人的山西忻口大戰中,郝夢麟軍長與劉家祺師長兩位將軍壯烈犧牲。 一九三八年三月,在津浦縣南段為堵擊敵軍南下的藤縣保衛戰中,我軍守城師長王銘章將軍在發出「決以死拼以報國家」的最後電文之後,即於破城後的巷戰中,與參謀長趙渭濱將軍、鄒紹孟將軍同時壯烈殉國。同年春,台兒庄大戰最激烈時分,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對師長池峰城所言「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的話,足以催人淚下。馮玉祥後來稱贊該役說:「……日本人想不到張自忠將軍的軍隊那麼聽命令,那麼勇敢……把日本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一九三九年五月,在隨棗會戰中,雖然「我方部隊久經戰斗,無充分補充,本已殘破,又缺乏平射炮等武器,對沖擊的坦克無法抵禦,所幸士氣尚盛。士兵據壕死守,即以血肉之軀與敵人坦克相搏鬥,官兵的勇者竟攀登敵人的坦克之上,以手榴彈向車里投擲,作戰的勇敢與犧牲的壯烈,筆難盡述」。 一九四零年五月,在棗宜會戰中我雖然將日軍的大部兵力包圍在襄東平原地區,殲敵甚眾,但因敵一部突圍,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立由方家集率七十四師追擊南竄之敵,銑日(十六日)在南瓜店附近與敵激戰,敵以步騎三、四千人附炮二十餘門向我反攻,非常激烈,我軍殤之殆盡,敵以大部向我包圍,接近總部,總司令抱有敵無我之決心,親率總部官佐及特務營作最後的苦撐,卒因彈盡力孤,總司令竟以身殉國,官佐及特務營營長以下同作壯烈犧牲,生存無幾」。 蔣介石得知張自忠殉國,親自纂文哭之。 一九四一年三月,在第二次上高會戰中,面對敵三十三師團一部、三十四師團一部和第二十混成旅全部的強勢兵力,我王耀武軍與敵軍鏊戰十四日,終日與敵搏鬥,各處高地屢得屢失,斃敵一萬。我王部將士犧牲一萬人以上。同年四月,在浙贛戰役中,我海門守備部隊指揮官蔣志英率軍死戰倭寇,與眾多將士一起壯烈犧牲。 一九四二年元月初,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我與敵之激烈戰斗遍於整個會戰之中。第十軍師長黃鍾將軍在其「三戰長沙」的日記中記曰:……終日在激烈戰斗中,劉陽門、北大馬路均起巷戰,新軍路肉搏四次;本師為奪取陳家山犧牲百餘名。下午四時火起,煙霧彌天;尤以北大路附近為尤烈;野外無鳥獸,城內無行人;此為激烈日,亦為決戰日,鹿死誰手,唯在能守。在最後五分鍾,得最高統帥電:「……敵人孤軍深入,後方斷絕,同時我主力正向敵人四周圍擊,我第十軍如能抱定與長沙共存亡之決心,必能摧毀強敵,獲得無上光榮。」電中有七個「我第十軍」,何等親熱,士氣大震。經一日之壯烈犧牲,死傷二千餘,我寸土未被奪……。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在常德保衛戰中,當日軍一一六師團傾其全部兵力圍攻常德時,此役雖經我余萬程師與敵死戰十餘日,並因第九戰區四個軍赴援而獲勝,但是役,三位師長壯烈犧牲,第五十七師則遭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傷亡,一萬五千名將士中,生還者僅三百人。 一九四四年夏,當日軍為開拓大陸交通線,裨與南洋聯系而分兵三路四犯長沙時,衡陽外圍國民黨軍隊曾與敵軍多次激戰。衡陽城裡國民黨守軍一萬餘人,在外有援軍不能接濟,內乏糧彈無以為繼的情況下,孤軍喋血,一心死守,苦戰四十八天,直至傷亡殆盡,陣地全沒,竟無一降者。 同年春月,在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向滇緬邊境及緬甸北部反攻的戰斗中,其翻越崇山峻嶺,強渡怒江,疊克敵軍堅固據點龍陵、騰衡,直搗畹町之艱苦作戰,及其「穿越山野,沿途給養不繼,所受飢渴不是筆墨所能描述的」。對此,美國聯絡參謀組組長吳德贊揚說:「中國軍隊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戰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中國大陸著名雜志《當代》所發表的長篇歷史紀實文學《中國遠征軍》一文,即將其艱苦與壯烈作了充分的描述與歌頌。一個曾親眼觀察一九四四年四月雲南西部怒江戰役的美國人,亦在描述中國軍隊之勇敢作戰精神的報道中寫道:「在以一個班一個班的對敵軍碉堡的自殺性沖鋒中……絕大部分傷亡皆產生於企圖沖過或更准確地說是爬過機關槍火力網的封鎖地帶。作為一種純粹的勇敢的顯示來說,進攻是壯烈動人的……一些排長被打死在距敵人槍眼的一兩米距離內,一些優秀的連長、營長在親自帶隊作戰中死去或受傷……」史迪威則評論說:「如果得到好的訓練、裝備和領導,中國軍隊能夠與任何國家的勇敢軍隊相匹敵。」 誠然,中華民族的軍人正是有著這樣的熱血氣質,才使我們積弱的祖國在頑敵面前表現出了無畏的犧牲精神與沖天的英雄氣概,才能戰勝頑敵的長期侵略和可怕侵略。 應該一提的是,在抗戰中,國民革命軍 —— 「國民黨軍隊」五十二師的女機關槍手唐桂林,因其女扮男裝、代兄從軍、屢建戰功的動人事跡,曾被譽為中華民國偉大衛國戰爭中的「花木蘭」。她與一九四八年犧牲在太原保衛戰中的另一個屢立戰功的女機關槍手喬應秀,曾同被視作國民革命軍的驕傲。 必須指出的是,在八年抗戰中,除中共以外,可以說不論中央軍、地方軍或系原軍閥部屬的舊軍隊,甚至是曾經屢屢製造過叛亂的「叛軍」,他們在抗日救國的偉大精神感召下,絕大多數都成了抗日的英雄和抗日的英雄軍隊。「一般人的觀感,都說抗戰中,中國的軍人進步了;其實,豈止是進步而已,我們的軍隊,在抗戰的烘爐中,熔化成了國家的軍隊,我們的軍隊,鍛煉成為現代的軍人了。這是國家統一最基本的一步。」

Ⅶ 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情報機構在抗戰中各有什麼成就

軍統:鋤奸黃浚 與汪偽政府在上海大戰 有關制裁漢奸部份以及破壞、擾亂等案件,除了已經記述過的,及留待另作詳述者外,對於格殺日軍官兵項目,茲照該「統計表」所列,概括有如下者:
「被害者」姓名 時間 地點 死傷 行動者
磯部芳衛 29/9/29 北四川路武昌路 死 第三隊蔣安華
佐藤精一 29/9/30 滬西鎮寧路 死 第三隊蔣安華
中村尚雄 29/11/6 北江西路老靶子路 重傷 第二隊趙聖
石橋信 29/11/14 虹口嘉興路附近 死 第三隊蔣安華
富永貴 29/11/17 蓬萊路海xx 死 第三隊蔣安華
久保田 29/11/30 虹口施高塔路 無恙 第三隊林煥堯
佐佐木 29/12/1 滬西汪家弄 重傷 第三隊蔣安華
野村正雄 29/12/17 濤朋路華xx 死 直屬一組畢高奎
宮崎敏 29/12/22 南市文廟路 死 第三隊蔣安華
高橋勝村 30/1/1江 灣附近 傷 第三隊蔣安華
西岩 30/1/13 南京路山西路 死 第六隊潘紹岳
出光正三 30/1/19 滬西日華紗廠 傷 第三隊蔣安華
戶田正一 30/2/22 平涼路齊齊哈爾路 重傷 第三隊蔣安華
石中巽 30/2/26 同上 死 第三隊蔣安華
五十嵐翠 30/4/10 公共租借狄思威路 無恙 第三隊蔣安華
本田等數人 30/4/15 滬西勞勃生路 傷二人 第三隊蔣安華
東和劇揚 30/4/26 虹口乍浦路海寧路 輕重傷廿二人抗團孫大成
村山秋常 30/4/28 閘北海軍哨所 重傷 第六隊潘紹岳
渡邊實 30/5/5 光復路三興麵粉工場 重傷 直屬第一組
晨美憲兵分遣隊30/6/11法租借金神父路 無恙 抗團孫大成
笹井等三人 30/6/15 地址不詳 一死二傷第三隊蔣安華
赤木親之 30/6/17 愚園陸地豐路 死 第三隊蔣安華李亮蒸
德賢藏 30/7/26 虹口愛而琴路 死 第三隊蔣安華
式部清一郎 30/7/27 徐家匯天主堂附近 死 第三隊蔣安華
板井一 30/7/31 南市憲兵分遣隊前 死 第四隊封企曾
青木武重 30/8/16 楊樹浦平涼路 死 第五隊
日下都信吉 30/8/25 楊樹浦西華德路 死 第三隊蔣安華
中共特克

Ⅷ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功績

第一個來,網路找吧,要是三年源前,我可以很詳細的告訴你的。現在忘了。關於第二個,哈哈,不用說也是國軍啊。你以為游擊戰、地道戰、地雷戰真的能把上百萬鬼子打走啊。放心,歷史會還國軍一個公道,給國軍一個公正的評價的。他們的血當然沒白流,老百姓都清楚,只是當前的環境下,沒法客觀的說出來而已。

Ⅸ 國民黨在抗戰期間貢獻多少

貢獻其實跟共產黨差不多,畢竟當時共產黨的武器方面落後很多。

擴展回資料:人,答可以從生物、精神與文化等各個層面來定義,或是這些層面定義的結合。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人科人屬人種,2號染色體和猩猩甲條染色體著絲粒融合(平衡易位)締合模式接近度超過16N,並臂間多次倒位,其餘染色體都有很強的同源性,是一種高級動物。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

Ⅹ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

國名抄黨是當時的政府,無論內外戰場都起主導作用,對外孫立人的支援緬甸的戰場,獲得了東方隆美爾的稱號。對內李宗仁的台兒庄戰役,張自忠以身殉國。。。你可以查查那段歷史,國民黨才是真正的抗日英雄,至於平型關大捷只是太原會戰的一部分,戰勝的只是日本的壓糧運草的!!!歷史書上的真的是共產黨美化的,以前我不信,後來看了史書後,我知道了誰是抗日的中堅力量。。。

閱讀全文

與國民黨抗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