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學素描最好的方法是
怎樣在短時間內學好素描 ——淺談高考素描的學習方法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因此作為高考美術的必考內容之一的素描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好素描,在高考美術中取得好的成績呢?這是學生、家長、老師共同關注的話題。針對目前的現狀,我來談談這幾年帶學生的體會。 首先:教師教學觀念和方法1.指導學生多練,善於總結。藝術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長期轉化和適應的訓練過程,而不是機械的死打硬拼,但是基於目前美術高考的現狀,很多學生是到高三才開始學美術的,所以基本功方面的訓練就大打折扣。我認為在學習素描上還是要多放時間,加強基礎的練習,打好扎實的基本功。在練習畫的時候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多思考、多總結,這才是關鍵,美術高考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個「捷徑」,這是一個特殊的學習過程需要高效率。教師應該在每張畫結束之後都要統一評講,讓出現過的錯誤在下一張畫上少出現或不出現。另外教師還要教學生學會相互學習相互評畫,善於總結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制定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2.做好引導和榜樣作用。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引導作用。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都不一樣,不是每個學生對教師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都能全部接受,這就需要老師個別輔導,針對不同的學生再講解。當然在講解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示範,這樣更利於學生的接受。對教師自身來說也會起到鍛煉自我和提高自身素質的作用。有一位大師說過「一天不畫落後於自己,兩天不畫落後與別人,三天不畫全還給老師」。所以教師也應該經常練習畫畫,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做好學生的榜樣。古今中外的繪畫大師們之所以能畫出經典作品很大程度上還是勤奮的結果。3.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要「松」「緊」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好知識。繪畫是一門特殊的語言,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教師應該多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和靈感。在學習素描過程中長時間練習,學生可能會產生厭倦心理。教師就應該適當地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余時間,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畫外功夫」正確引導,鼓勵他們多掌握一些課外知識。這樣能夠使學生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增強學習興趣,有助於提高繪畫水平。作為教師不僅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以一份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見,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尊敬,並從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其次:素描教學方面的幾個重要環節構圖飽滿,結構准確,虛實處理得當,整體效果好。這就是素描教學方面的幾個重要環節。1.構圖完整飽滿,輕重得當,主體突出是試卷完整性的一個決定因素。如半身像就要求不能畫的太大,太大了構圖太滿很可能手畫不下,太小了構圖又不飽滿不好看,所以要大小適中給人視覺上的均衡和美感。2.結構准確,就是要比例、透視准確。這也就是學生們所謂的「像」,這是寫實手法的要求,要求主觀認識服從客觀規律,表現物象的真實感受。在基礎訓練的階段不主張採用變形的手法,也不能明知形不準湊合了事,這樣會造成不善於敏銳准確地表現物象特徵的缺陷。3.物體的明暗虛實關系指的是光線作用於物體的內在結構的外部表現。想要深入的刻畫對象,就要了解事物的本質,研究其內在的結構關系。有些同學無論是臨摹還是寫生,看到什麼就畫什麼,機械被動的抄襲對象,不去積極主動地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對象。最後就會出現畫面無主次,或畫面亂、花,體積感不強一些問題。學生們要多思考才能深刻地、真實地表現對象。4.最後要強調的就是整體,它是貫串於整個繪畫過程的理念。不少初學者和考生的共同毛病就是缺乏整體觀念,在繪畫過程中不是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全面推進,而是急於求成,急出效果,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從而造成局部間沒有主次不能很好的銜接。有人說:「素描就是比較,比較,再比較。」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繪畫就是要比形體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比透視關系的遠近,比色調的深淺、明暗的虛實。只有這樣畫面才能主次突出,結構准確,有秩序感,才能算是一張成功的素描作品。總之,要在短時間內學好素描,就是要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勤奮多練,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