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技術文件類成果

技術文件類成果

發布時間:2021-01-14 22:44:22

1. 做科技成果鑒定書要提供哪些文件材料

申請復科技成果鑒定應提制交的必備資料:
(1)計劃任務書或技術合同書。
(2)研製工作總結。
(3)技術或研究報告[內容包括:
①立項依據及國內外技術背景;
②技術特徵、主要技術指標及創新點;
③與國內外同類典型產品技術性能的比較;
④解決關鍵技術的具體措施和技術方案;
⑤技術成熟程度;
⑥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意義;
⑦推廣應用的條件和前景;
⑧存在的問題等]。
(4)查新報告。
(5)應用情況報告。

2. 資料整理與成果提交

(一)資料整理

1.收集資料整理

對任務書、設計書,以及所搜集的地質、地球物理等各類資料,按要求進行分類和歸檔。

2.野外採集資料整理

測量資料整理包括,勘探區調查資料、實際控制點(網)測量數據的整理。相關數據和記錄應按照施工的順序整理,並標明場地、測量單位和施工時間等信息。

野外採集數據整理、班報記錄應按場地測線及施工登錄的順序裝訂,並標明場地、施工單位和施工時間等信息。記錄數據的存儲介質粘貼標簽,並標明場地、施工單位和施工時間等信息。

3.數據處理技術文檔整理

數據處理技術文檔包括處理和解釋方法闡述、處理解釋參數的選擇依據以及處理和展示解釋中間結果的文檔和圖件,根據技術規范進行分類整理,並標明場地、處理和解釋單位和完成時間等信息。

(二)成果提交

(1)CO2地質封存場地選址地球物理勘探提交的成果包括最終成果報告、圖件和相關文檔。

(2)成果報告應包括以下一些內容:(1)前言:敘述場地概況、目的任務、工作日期、工作量完成情況和質量評述。(2)場地地質背景:敘述與地球物理工作有關的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和地球物理條件的一般情況,重點分析場地特定地球物理方法的地質與環境條件。(3)技術方法:敘述野外工作技術方法、測線布置、觀測系統的選擇依據、儀器性能、因素選擇、數據採集方式和質量保證技術措施等。(4)資料的整理、處理和解釋:敘述採用的處理和解釋方法,選擇處理解釋參數的依據,著重處理結果的地質解釋,並對解釋精度和可靠性進行分析。(5)結論和建議:闡述相關工作的技術和地質結論,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議。

(3)圖件應包括:工作布置圖、剖面圖和平面圖、地質綜合解釋圖、其他圖件。

(4)相關技術文檔包括:原始數據採集工作總結報告和數據處理和解釋技術文檔。

3. 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業績除了一個證明文件之外,還需要些什麼佐證材料

需要聘請書。

實行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後,各級國家機關的技術職務實行任命制,實行任命制的部門,應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行政領導向被任命的技術人員頒發任命書。

事業單位的技術職務實行聘任制。三線、邊遠地區和不具備聘任條件的事業單位也可以實行任命制,但應創造條件逐步實行聘任制。實行聘任制的單位,行政領導應向被聘任的技術人員頒發聘書,雙方簽訂聘約。

(3)技術文件類成果擴展閱讀:

工程技術人員職務的相關要求規定:

1、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負責受理評審范圍內各單位報送的申報材料,並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申報材料不完整、不規范的,應當在規定期限內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放棄申報。發現弄虛作假行為,取消申請人參評資格。

2、申報人所在工作單位應當按照程序對申報材料和履職情況進行審核,擇優推薦並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工作單位按照管理許可權將個人申報材料逐級上報。

3、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以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可以適當放寬資歷、年限等條件限制。

4. 中國的一帶一路從提出到現在取得了哪些成果

1,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

2016年1月10日,在距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50多公里處的吉拉姆河畔,三峽集團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這是絲路基金首個對外投資項目。

中國政府已承諾在2030年前向巴基斯坦投資至少350億美元,為建造發電廠提供融資。通用電氣表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訂單金額已升至超過10億美元,而五年前還不足1億美元。

2,德黑蘭至馬什哈德高鐵

2016年2月6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出席了德黑蘭-馬什哈德鐵路電氣化改造項目的開工儀式,項目預計將在42個月後竣工,隨後還有5年的維護期。該項目將由伊朗基礎設施工程集團MAPNA和中國中機公司及蘇電集團承建。

3,寮國鐵路

2016年12月25日,寮國北部琅勃拉邦,一支築路隊伍整裝待發。寮國總理通倫親自揮鏟破土,鳴鑼九響,標志著中國寮國鐵路全線開工。根據規劃,中老鐵路將於2021年全線貫通,屆時從中國邊境到萬象只需4個小時,多山缺路的寮國將實現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的夢想。

4,衛星通信

為保障「一帶一路」通信衛星信號無障礙,國內的相關企業和政府機構已經對「一帶一路」的衛星發射進行了規劃和研究,未來三年到五年內,將發射多顆通信衛星,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途經國家的通信信號也將逐步實現全覆蓋。從而在通信領域為「一帶一路」鋪平道路。

5,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涵蓋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 ,以及亞歐區域的大部分國家,成員遍及五大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今後仍可以作為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

4月28日,為期兩天的亞投行第四次談判代表會議在北京閉幕,這是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最終確定後首次齊聚北京,

代表們對多邊臨時秘書處起草的《亞投行章程(草案)》修訂稿進行討論並取得顯著進展。各方商定將於2015年年中完成亞投行章程談判並簽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亞投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帶一路

5. 求申報科技獎用的「研究技術報告」和「工作總結報告」的模板!(醫學用)怎麼寫啊

其實你到你們單位的主管部門科技局網站里會有相關的通知文件和附件的,裡面會有編寫提綱以及相應附件的要求:
技術總結報告編寫提綱及附件要求
一、成果名稱
簡明扼要,體現出該項技術的實質和它的特點及其研究的范疇,一般不要超過35個漢字。
二、摘要
對該成果進行總的描述(500字左右)。包括成果採用的技術原理、解決的技術關鍵或難點、主要技術特點及在生產、科研等方面的價值。突出技術內容的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文字精煉簡潔,高度概括。
三、正文
1、立項依據及國內外技術背景
2、技術特徵、主要技術指標及創新點
3、與國內外同類典型產品技術性能的比較(列表、用數據進行比較)
4、解決關鍵技術的具體措施和技術方案
5、技術成熟程度
6、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意義
7、推廣應用的條件和前景
8、在技術方面(市場方面)存在的問題等
四、檢測報告
凡需測試的項目,須經國家、省科技行政部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定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測試分析報告,建議對體現成果創新優勢的個性化性能參數做量化檢測。
社會發展類項目如無法提供測試報告則需提供主要實驗、測試記錄報告(含原始記錄)。
五、行業特殊要求的有關文件
行業主管部門特殊要求具備的有關文件。涉及污染環境和勞動安全等問題的科技成果,需有關主管機構出具的報告或證明。
六、相關專利及發表的相關論文
已獲專利的須提交專利證書復印件;已發表的文章須提交期刊封面及文章復印件。
七、其它說明
1、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員上報名單必須准確無誤。完成單位應寫明單位全稱(不包括一般協作單位),兩個以上單位共同完成的成果,第一完成單位列前,其餘單位按在項目中承擔任務份量及貢獻依次進行排序。主要完成人員名單,按解決該項成果技術問題所做貢獻大小排序,研究成果一經鑒定,排序原則上不能變更。
2、提供的資料和有關文件的內容必須真實可靠。
3、驗收通過文件指科技行政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下達的驗收文件。
八、應用單位證明材料
用戶意見由直接使用的單位提供,需附兩個單位以上應用證明。

6. 主要技術文件目錄及來源 怎麼寫

主要技術文件目錄及來源格式:

項目名稱:

項目負責人:

項目單位專:

聯系電話:

辦公:

手機屬:

起止時間:

批准金額:

填表日期:

主要技術文件目錄詳細情況:





(6)技術文件類成果擴展閱讀

資信部分包括公司資質,公司情況介紹等一系列內容,同時也是招標文件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等相關內容,包括公司的業績和各種證件、報告等。

目的為使公司的技術文件得到有效控制,確保生產現場所用的技術文件為最新有效版本。范圍本制度適用於公司所有技術文件的管理。

技術文件內容及編碼原則技術文件是指用於產品實現的相應技術文件;文件類別及編碼原則詳見《技術文件類別清單》。職責技術質量部負責技術文件的歸口管理。負責內部技術文件的編制、審批、發放、歸檔和借閱的管理;負責外來技術文件的識別、轉換、發放和歸檔。

7. 做科技成果鑒定書要提供哪些文件材料

科技成果鑒定所需材料和文件明細

一、工業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材料
1、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
2、項目合同書(自行研究開發的科技成果無需提供上述文件);
3、資料目錄;
4、研究工作報告(工作報告是對成果研究過程的工作總結。其主要內容包括課題研究任務來源、立項或選題背景、研製工作的組織過程,成果的主要創新性和先進性以及成果推廣應用前景。);
5、技術研究報告;
6、標准及質量檢測報告 ;
7、設計、工藝及質量檢測文件;
8、查新報告 ;
9、應用單位證明材料;
10、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分析報告及證明材料;
11、涉及污染環境和勞動安全等問題的科技成果,需有關主管機構出具的報告或證明;
12、行業特殊要求的有關文件;
13、科技成果鑒定證書電子版。

二、農業科技成果鑒定資料要求
1、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
2、項目合同書(自行研究開發的科技成果無需提供上述文件);
3、資料目錄;
4、研究(推廣)總結報告。包括研究方法、試驗數據、試驗結果及結果分析等,採用技術路線有何突破性進展和創新,推廣應用的范圍、措施,取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等進行系統論述;
5、栽培技術規范(要點);
6、與國內外同類技術、方法對比情況;
7、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報告;
8、測產驗收意見或權威部門出具的實打實收報告;
9、應用證明;
10、查新報告;
11、附件:論文、專利、評價證明等;
12、科技成果鑒定證書電子版。

三、醫療衛生科研成果鑒定資料要求
1、科技成果鑒定申請表;
2、立項文件、項目合同書;
3、技術工作總結報告;
4、經濟及社會效益分析報告(側重社會效益);
5、科技成果查新報告;
6、臨床資料及推廣應用證明(推廣應用證明需兩份以上);
7、項目組成員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論著、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一年以上;復印刊物封面、目錄及論文內容;
8、其它證明材料。

8. 急需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與生產、技術、質量管理制度文件

你需要的東西太多了,建議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相關的網站,上面會有很多相關的知識,生產設備和質量相關的制度你可以搜索一下設備人-資產管理,上面有很多,希望可以幫到你。

9. 對企業研發項目成果進行技術成熟度和價值評估,應該准備什麼材料文件

對新材料技術成熟度的衡量有了統一的標准,有助於技術和工程研究的評估,更有助於成果轉化和投放

10. 請問誰有關於技術轉移中心的管理制度、員工激勵制度和用戶管理制度文檔么想參考參考,謝謝

給您提供一些(轉載)參考資料:

第一章 宗 旨
第一條 中國科學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下簡稱「技術轉移中心」或「中心」)的指導思想是:遵照新時期辦院方針,面向國家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利用全院研究機構的科研、技術和人才等資源,並通過加強與其它分院和轉移中心的合作,推動研究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資源與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結合,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通過與社會各種資源的結合,藉助產業孵化、院地合作等平台,組織、指導、促進中科院研究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工作,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與市場經濟的對接,形成技術成果持續再生、開放流動和有效轉化的技術轉移新機制。
第二條 技術轉移中心的主要任務:
(一)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及技術轉移;
(二) 為研究所和企業提供綜合服務;
(三) 促進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
(四) 加強國際技術創新合作;
(五) 組織與協調集成項目。
第三條 技術轉移中心的主要工作要求:
(一) 以市場需求、企業需求為工作目標;
(二) 按中介機構方式運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技術轉移中心的有效運行機制和發展模式;
(三) 面向全院相關領域研究所,充分利用現有技術優勢和科技資源,在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方面積累成功的經驗;
(四) 加快培養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

第二章 中心組織架構

第四條 中科院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應借鑒國外科研機構和大學的技術轉移辦公室、國立技術轉移中心、專業性管理咨詢公司以及國內其它技術轉移中介機構有效可行的方式,探索適合國情與院所實際的新模式。中心按照不以贏利為根本目標、半官方辦市場(中心與公司並存)、單元動態聯合的中介機構方式運行。發揮群體優勢,體現綜合功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技術優勢,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發揮示範和導向作用,注重突出技術、領域和區域特色。
由分院牽頭成立技術轉移中心理事會,下設上海中科國嘉技術轉移有限公司,發掘現有機構的人力資源,經過調配、整合,組建中心綜合辦公室,並輔以知識產權部和數個專業部。
第五條 中心理事會:是中心最高權力和決策機構。
第六條 技術轉移中心設在中科院上海分院。
第七條 綜合辦公室:組織協調院地合作與共建分支機構,環境分析調研、政策研究,成果和技術鑒定、合同認定等。
第八條 知識產權部: 專利及新科技成果跟蹤與分析、代理專利權申請;協助或受託代理專利權轉讓、實施;知識產權管理並協調相關事務。
第九條 專 業 部: 由中心或相關研究所的指定部門組成。開展技術營銷,技術咨詢、評估,商務策劃,企業管理、咨詢,項目推介等。
第十條 人員配置: 轉移中心的工作由專職人員組成,並聘用若干名科技管理人員,以及法律顧問和財務顧問等。

第三章 中心分支機構

第十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與浙、閩、蘇等上海周邊地區的科技合作,以聯盟化、制度化地組織技術交流與合作,中心將有選擇地在這些地區建立非獨立法人分支機構。中心分支機構的建立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 能得到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並提供相應優惠政策;
(二) 同意中心章程和實施細則所明確的工作目標與任務,與中心保持一致;
(三) 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辦公設施;
(四) 有專職的工作人員(中心派人員兼職並參加領導班子);
(五) 有運行經費(一般不低於20萬元/每年);
(六) 有項目轉移的配套資金和適量的風險投資能力。

分支機構實行企業會員制,由中心綜合辦公室統一管理。建立獨立法人的中心分支機構必須由中心理事會討論通過。

第四章 中心運作模式

第十二條 中心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推進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實施工作,一方面是按照科學院對上海分院院地合作的重點地區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為切入點,與現有的共建科技園區、骨幹企業結成技術轉移的戰略同盟,形成規模化的技術轉移和應用;另一方面是運用市場行為的新機制,不受地域限制,根據立足上海,面向華東,輻射全國,瞄準國際的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規模總量和質的提升方面來發展與企業的技術轉移。力圖把握技術轉移的重要環節和關鍵要素,探索建立「組織、技術、資金」三個平台的技術轉移運行模式。
第十三條 組織平台 為了推動技術轉移的多樣化、規模化發展,將探索建立產學研協作聯盟的會員制。會員制是建立起一種研究所與企業及企業間的協同創新機制,與會員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深層次合作關系,其主要作用,一是利用研究所已有科技資源為企業解決共性技術難題,實現企業間的協同與若干技術的資源共享,相應提升整個相關企業群的技術水準;二是形成技術創新和轉移的規模效應,避免企業低水平重復技術開發,降低企業使用先進技術的門檻和成本;三是幫助企業提高技術轉移的吸收能力和應用水平,包括技術培訓,使企業切實掌握高技術應用的能力。目前擬建立三種模式的會員制。
(一) 行業會員:主要圍繞是行業的若干共性技術需求,建立行業技術轉移聯盟,例如,上海光電子科技產業發展基地。
(二) 區域會員:重點開展與重點區域的科研合作,以聯盟化、制 度化地組織技術交流與合作,例如建立上海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分中心(現初步考慮建立:杭州、寧波、蘇州、溫州、宜興分中心),以及在這些地區與科學院聯合成立的科技園(杭州、金華)等。中心將重點以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進行合作,為地區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三) 企業會員:以研究所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今後的重點仍是要加強與企業共建研究中心的工作,形成更多的與企業緊密合作的研發基地。
第十四條 技術平台 技術轉移來源於研究所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持,需要搭建以科學院技術、人才和社會資源為依託的技術平台,形成技術成果的持續再生、開放流動和有效轉化。
(一) 技術項目資源:
A:儲備全院眾多具有創新意義和產業化前景的技術和項目。
B:聯合上海科學院所屬各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C:聯合上海市技術市場管理辦公室的信息資源(每年有幾千項技術開發與轉讓的項目)。
(二) 科技人才資源:技術轉移需要多學科協作人力資源的有力支持,科學院匯集了一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學科和大批優秀科技人才,具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已形成了對企業技術轉移的有效支撐。
(三) 國際合作資源:科學院與國外有關科研機構學術和技術交流頻繁,中心將逐步與國外著名的技術轉移機構進行合作,有助於掌握最新的高技術動態,也有助於國內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轉化為國內的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能力。
第十五條 資金平台 技術轉移是一個技術與資本結合的過程。為此,必須按市場化的運作吸收社會資金,構建促進技術成長和創業的資金平台。該平台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投資公司:暢通社會資金和院所技術嫁接的渠道,形成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特殊模式,由院所提供創新成果,投資公司投入資金進行中試孵化,孵化成功後,將技術成果整體轉讓給企業。
(二)爭取政府提供的各類資金,例如國家級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和上海市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等,以幫助研究所和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加快產業化過程。
(三)地方政府提供的「種子資金」,現已有寧波、杭州、金華等地每年向科學院提供「種子資金」,中心將協助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切實將這批基金落實到當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過程中去。

第五章 項目管理及分配機制

第十六條 項目的來源 中心的項目來源主要分為三類,根據項目的不同來源渠道,實施不同的管理辦法。
(一)由中心組織實施,經費直接來自於國家、地方政府、科學院、企業的項目稱為一類項目;
(二)由理事單位提供信息、以中心出面協調組織並落實經費的項目稱為二類項目;
(三)由中介方(社會團體及個人)提供信息,由中心出面組織協調的項目稱為三類項目。
第十七條 項目承擔方的責、權、利
中心在各理事會員單位設立專業部。各專業部接受中心的統籌管理,負責相關領域的業務工作並具體承接實施各項目或分項目任務,中心負責指導、協調、檢查項目實施情況。
(一)由中心牽頭組織實施的項目,中心有權據實提出並確立項目總體單位和其它參加單位。項目實施由總體單位和參加單位共同完成。中心應對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指導、協調、組織、檢查。其落實、計劃、組織、協調責任由中心承擔,具體的責、權、利應在與總體單位及各方所簽訂的《項目協議書》中明確;
(二)總體單位是指完成項目任務指標50%以上或主要任務承擔者的會員單位。總體單位的職責是:
1. 協助中心對項目實施管理、檢查、驗收;
2. 負責制定項目實施計劃、節點安排,任務分工;
3. 按照《項目協議書》的要求,按時高質量地完成項目;
4. 協助、配合中心對項目研究成果的鑒定、驗收。總體單位應對項目的進展承擔責任,並擁有其研究成果和知識產權。總體單位與各方的責、權、利應在分簽的《項目協議書》中具體明確。
(三)參加單位是指參與項目研發和實施的所有單位,參加單位的職責是:
1. 接受中心和總體單位的指導和檢查;
2. 按照計劃要求,完成本單位所承擔的項目任務;
3. 支持配合中心的其他工作。參加單位具體的責、權、利應在與總體單位所簽的《項目協議書》中明確。

第十八條 項目的組織與管理
(一) 項目的洽談階段:
1. 一類項目:中心為牽頭單位,負責組織技術專家針對需求單位的要求,與甲方(技術需求方)進行談判,與此同時,中心據實確立技術攻關總體單位,並提出相關參加單位;
2. 二類項目:由理事單位提供信息並參加項目實施,且需要中心出面協調、組織的項目,中心要根據甲方的技術要求與提供信息的理事單位共同聯合相關技術持有方進入洽談階段,同時確定總體單位,並由總體單位負責具體參加單位的項目運作。
3. 三類項目:由中介機構提供信息,並由中心組織協調的項目。中介方按辦法規定比例提取中介費。

(二) 項目簽約階段:
因中心為整體組織牽頭單位,具有一定的責任,但技術成果擁有者為完成項目的總體單位,故項目簽約方為總體單位簽字蓋章生效。

(三) 項目的實施階段:
1. 中心為整體組織的牽頭單位,有責任對項目的執行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或必要的抽查,按時向中心理事會通報項目的實施情況,及時溝通上、下渠道,交流信息和經驗。項目主要負責人應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分階段向中心理事會提交項目總結報告和經費使用報告,接受中心理事會和全體會員的檢查、質詢。
2. 中心出面協調、組織、匯集各會員單位的科技優勢,進行攻關,具體管理方面由總體單位執行,並保證任務的完成。中心將不定期地詢問、抽查項目實施情況,向理事會通報。
凡納入中心的項目,各單位應對項目加強管理,確保該項目按計劃完成。完成項目各方應嚴格按照國家新頒布的《合同法》執行和管理,及時對技術合同進行認證和登記。中心將針對重點項目採取有效形式加以宣傳,擴大影響,並視情況組織跨地區或全國范圍的交流推廣,使其產生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第六章 財務管理制度

第十九條 經費管理原則:
項目經費按「誰簽約,誰管理」的原則進行。由中心牽頭並以中心名義組織實施的項目,其經費原則上由中心分配調撥。中心將秉承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根據項目的內容和技術要求合理分配,面向全體理事單位和社會公開競標,確立項目的實施單位,各實施單位要按「專款專用」原則進行支配管理。在財務制度規定和本辦法規定的范圍內,由項目主要負責人全面負責經費的使用。項目主要負責人必須根據項目經費預算嚴格控制經費支出,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使用項目經費。
第二十條 中心對經費管理實施監督檢查,確保經費使用有效合理。所有參與項目實施的單位和個人均應自覺接受中心的財務監督。
第二十一條 項目管理費的提取規定:
(一)由中心接題並負責組織實施的項目,中心按不高於合同額的5%提取管理費(具體比例可根據項目的特殊性另行商定,下同)。
(二)由理事單位提供的項目信息,以中心負責組織協調完成的項目, 中心按不高於合同額的3%提取管理費。
第二十二條 對中介人提取中介費的規定:
經中介實現的以中心出面組織簽訂的橫向技術合同項目,合同款到達帳號後,可提取不高於到款額的5%或其他事前與中心商定數額的中介費發給中介人。中心鼓勵院內外人士、團體及各方中介,積極與中心聯絡,推動我院科技成果的轉化。
第二十三條 中心每年從管理費中提取不高於30%的費用作為獎勵基金,以獎勵對中心作出貢獻的人員(包括全體理事會成員)。
第二十四條 對違反財務制度的規定:
對因嚴重違反財務制度、貪污挪用等而被撤銷的項目,承擔單位負責追回並償還全部不合理開支。
第二十五條 對項目完成、中止等內容的規定:
對按預期目標完成了的項目,結余經費留歸各參加項目實施單位,各參加項目實施單位的項目組成員有優先使用權和支配權;對未按項目合同執行的項目,中心有權凍結項目經費支出,對確需調整計劃的項目,在調整計劃得到正式批准後解除經費凍結;項目因故中止,項目負責人須配合中心財務部門及時清理經費帳目與資產,編制決算報表及資產清單,中心綜合辦公室負責組織項目的清查處理,並將處理意見報中心理事會。
第二十六條 中心要求各承擔項目的會員單位,嚴格按照與技術需求方所簽署的技術合同條款履約。中心及會員單位均以技術需求方的項目驗收、認證為標准。
第二十七條 中心財務接受中科院上海分院、中心監事會的監督和管理。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開始執行,由中心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

閱讀全文

與技術文件類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
王者達摩大發明家 瀏覽:904
金庸為什麼不要版權 瀏覽:305
蘭州經濟糾紛律師 瀏覽:994
沈陽盛唐雍景糾紛 瀏覽:973
工商局生態市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757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規定 瀏覽:553
招商地塊南側公共服務項目批前公示 瀏覽:208
盤錦公交投訴電話 瀏覽:607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