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王艷社律師解答:股權糾紛怎麼解決
股權糾紛怎麼解決:
(一)股權如何確定的問題。
股權是指股東按其投入公司的資本額所享有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股權是股權轉讓的前提,轉讓人如不享有股權,自然不能進行股權轉讓。認定股權的存在,是審查股權轉讓效力的先決條件。在審判實踐中,絕大多數轉讓人都是公司章程或股東名冊及工商登記載明的、並享有公司合法股權的股東,但在極少數案件中,遇到了這樣一種情況:轉讓人與其他股東共同出資設立了公司,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全體股東共同約定不將轉讓人的名字載入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及工商登記資料,後來轉讓人將股權進行轉讓。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認定股權的存在並進而判定股權轉讓的效力?根據《公司法》第22條規定,公司章程應記載股東姓名或名稱;根據第31條規定,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並記載股東的姓名或名稱及股東的出資額。從上述規定來看,一般情況下,確定股東是否享有股權,應從其是否實際出資、公司章程和公司股東名冊上是否記載其姓名或名稱等幾個方面進行考察。就上述情況下,轉讓人是否享有股權,我們應該視股權轉讓是在股東間進行還是股東與非股東間進行而定。如果股權轉讓是在股東間進行的,雖然轉讓人的名字或名稱並未記載於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也未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但是由於全體股東對轉讓人是實質意義上的股東並無異議,我們也應確認其股東的身份及其享有的股權;如果股權轉讓是在股東與非股東間進行的,即使轉讓人實際出資了,我們也不能認定其享有股權,因為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及工商登記資料上未記載其姓名或名稱,其身份對外沒有公示,也就不具有公信力,受讓人可以以此進行抗辯。當然,如果受讓人明知轉讓人股東的身份沒有公示,經其他股東同意,仍然願意與其交易,我們就應當尊重各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確認並維護既有的交易。
(二)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問題。
在我院審理的股權轉讓糾紛案件中,以這類問題最為突出。無論是轉讓人還是受讓人,當其認為轉讓合同對其不利時,經常會以股權轉讓違反法定程序或未經股東變更登記,受讓人更多地則是以轉讓人出資不實或抽逃出資為由,要求確認股權轉讓合同無效或是要求撤銷合同。
1、未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向非股東轉讓股權時的效力問題。
《公司法》第35條第2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讓。但在實踐中,時常會發生未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而向非股東轉讓股權的情況,這時股權轉讓的效力如何便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
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又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雙方對法律規定的「過半數」理解不一,即一方認為是全體股東人數過半數,另一方則認為是全體股東出資比例過半數;另一種是未經股東過半數同意而轉讓股權的,雙方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存在爭議。
首先,我們認為對《公司法》規定的「過半數」應理解為全體股東人數的過半數,而非出資比例的過半數。理由如下:第一,從文義解釋的角度來看,「全體股東過半數」只能是股東人數的過半數;第二,此條是規定在《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一章中,我們知道,有限責任公司不僅具有「資合」的性質,更主要的是具有「人合」的性質,而此條對股東向非股東轉讓股權予以限制的原因就在於有限公司責任公司的「人合」性,目的在於維護公司股東之間的信任及穩定關系。
再者,未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權轉讓是否就當然無效?顯然,未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而向非股東轉讓股權的行為,因違反法律的上述規定,不可能是具有完全效力的法律行為,但我們認為也不能因此就認定該行為是完全無效的行為。《公司法》第35條對股權轉讓的程序進行規定,其初衷是為了保障股權轉讓的順利進行,而不是為了限制股權轉讓,所以,不應因為程序上的缺陷而影響當事人實體上的權利。而且,其他股東同意股權轉讓,既可以在股權轉讓合同簽訂前,也可能會在股權轉讓發生後表示追認,在其他股東未明確表示不同意轉讓前,還存在其他股東同意轉讓,或雖不同意轉讓但也不同意購買而視為同意轉讓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律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可能會損害其他股東追認同意轉讓的權利;從社會效益的角度看,也不符合社會活動的經濟與效率原則,不利於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2、未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時的效力問題。
在實踐中,由於情況復雜,特別是公司經常怠於履行股東變更登記的義務,可能會出現轉讓人與受讓人已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而且已經部分或者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但並未到工商管理部門進行股東的變更登記。我國《公司登記條例》第31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股東發生變動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的身份證明。對此規定,實踐中並無爭議,問題在於,如果未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公司法》對此並未明確規定。在審判中存在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股權轉讓未經登記就應認定為無效;另一種意見認為股東變更登記並不是股權轉讓合同生效的要件,也不會影響股權轉讓的效力。
我們比較贊同第二種意見,因為股權轉讓合同作為一份合同,首先應該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股權轉讓人與受讓人就股權的轉讓達成一致意思表示,股權轉讓合同就成立,而現行法律法規並無規定,股權轉讓須經登記始生效,所以,股權轉讓合同應自成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而股東變更登記是對已經發生股權轉讓事實的確認,要在股權轉讓合同生效並履行後才可進行。辦理股東變更登記主要是出於行政管理的需要,其功能是使股權的變動產生公示的效力。如果以股東變更登記作為股權轉讓合同生效的要件,則合同永遠也無法生效,因為股東變更登記必須以股東確實已經變更也即股權轉讓合同已經生效為前提,如果股權轉讓合同是否生效又要以是否辦理股東變更登記為要件,就會產生邏輯上的悖論。質言之,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與股東變更登記是兩個層面上的問題,兩者在順序上具有先後之分,在審判中不應以順序在後的股東變更登記否認順序在前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3、股權轉讓人不實出資或抽逃出資時的效力問題。
要解決股東不實出資或抽逃出資是否影響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問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不實出資或抽逃出資的事實是否影響股東的權利。《公司法》第25條規定:「股東應當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資額。……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所認繳的出資,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第208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未交付貨幣、實物或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欺騙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的,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209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上述規定,我們可以認為,股東並不因不實出資或是抽逃出資而喪失股東權。而且,股東權的認定,應當依據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的記載為准,因為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具有公示的效力,受讓人有理由按照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的記載來確認股東的身份。據此,確定股東是否享有公司的股權,應以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為依據,而不是看股東是否出資,出資是否達到其所認繳的數額以及出資後是否抽逃出資。
B. 目前公司股權轉讓是不是要出具律師事務所見證書
公司股權轉讓要出具律師事務所見證書分兩種情況:
1、如果不涉及國有產權,直專接簽訂轉讓合同就行了。不屬需要見證書。
2、如果涉及國有產權轉讓,就需要在產權交易所進行掛牌,掛牌的時候交易所需要一份律師事務所出具法律意見書,說明股東和標的企業主體情況、產權情況、標的企業債權債務情況等。
C. 股權轉讓協議糾紛,請律師要多少錢
該股權轉讓協議中的主體不適格,才導致糾紛產生。原先轉讓股權的雙方主體應回該是受讓方和出讓方(顯答明股東作為工商部門登記的股東,應該具有名義上的轉讓主體資格),現由於隱名股東作為出讓方,導致在法律上看來有一種無權處分的情形發生,有可能導致該轉讓協議無效。受讓方有可能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合同無效,並要求隱名股東退還轉讓費用。 再次,時間上來說,雖說協議是兩年前簽訂的,具體不能判斷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沒有超過訴訟時效(協議約定了具體的履行期限,發生了其他中止、中斷事由)。 最後你所說的費用轉嫁給原告方,具體不知道指什麼?如果在勝訴的前提下,要求敗訴方承擔訴訟費、保全費等費用是可以得到法院支持的。但是如果要求敗訴方承擔律師費、車旅費等其他費用的,一般要在雙方之間的協議中約定,或者一些極少數案由的訴訟中可能得到支持,例如擔保糾紛,撤銷權糾紛,人身侵權糾紛(上海地區),知識產權糾紛。由於你的案件屬於股權轉讓協議糾紛,所以不在這些范圍之內,除非雙方有約定,不然要想費用轉嫁給原告方,無依據。
D. 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律師代理收費標準是怎樣的呢
一般都是按涉訴金額的百分比來提,不同水平的律師收費也不同。一般而言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如果是風險代理的話那就高多了,一般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
E. 股權轉讓糾紛案件找哪家律師事務所好
最真的實的回答,就是實地考察。
當地法院附近有很多律師事務所。
可以就地咨詢委託,方便溝通辦理。
避免異地委託,產生不必要的費用
F. 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糾紛律師代理收費標準是怎樣
律師按照訴訟標的收取律師費用,各地標准並不完全一致。北京地區十萬以下收取10%,10萬至100萬元,收取百分之六。
G. 法律咨詢黃謀慶律師:股權糾紛怎麼解決
股權糾紛是抄指在公司存續過程襲中,股東通過不斷行使各種權利來推動公司的運作,股東之間或股東與非股東之間也時常發生股權轉讓的情況,由此而引發的股權爭議案件,並且逐步成為公司法案件的主要類型之一。
公司股權糾紛主要分為四類,即股東出資糾紛、股權確認糾紛、股權轉讓糾紛、股東權利糾紛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公司股權轉讓糾紛、股權確認糾紛。在司法實務中,股權糾紛主要發生在投資和轉讓兩個環節。
H. 股權糾紛有哪些求專業的律師
你好!
比較常見的股權糾紛主要有:
1、股東資格確認糾紛
2、股東出資糾紛
3、股權轉讓版糾紛
根據《民事案件案由權規定》,從242到266個案由都是與公司有關的糾紛,幾乎都和股東權利的行使相關。
從你的問題看,也許是想咨詢相關風險,比如股權轉讓糾紛有哪些,如何規避風險?
因無法確定你想咨詢的具體問題,只能簡單作答。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如有其他具體問題,可私信或追問。
I. 7.5億的公司股權轉讓需要律師費比例多少需要多長時間完成轉讓無糾紛正常轉讓
這個可以和律師協議收費。可以按照0.5%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