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祖國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在科技研究上,1964年,中國成功研發了第一顆原子彈,並試爆成功。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70年4月24日,這一天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唱著《東方紅》飛向了太空,開啟了中國航天技術的進程。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射衛星的國家。1979年,「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1980年5月,向太平洋海域發射大型運載火箭,標志著中國運載火箭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中國研製成功了長征一、二、三、四號等4種長征系列火箭。
二、在農業技術上,中國做為農業大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對世界減少飢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三、工業技術方面,1957年7月,昆明機床廠是試製成功中國第一台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1958年6月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試製成功中國第一輛國產高級轎車。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廠製造成功中國第一台萬噸水壓機。中國通過61年的歷史進程,現中國工業技術有一部分步入了世界領先行業。
四、在通信技術方面,中國在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研究院研製出被命名為「銀河」的大型計算機系統。從此,中國踏進了世界研製巨型機的行列。2010年,中國成功研製出世界上最快速度的大型計算機——天河一號。
祖國重大改變事件:
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使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
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政府下令修好了路,農村基礎設施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② 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建黨日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念日是1921年7月1日,星期五;中國共產黨建黨日是1921年7月23日,星期六。
建黨日的由來: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遊船上繼續進行。
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
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
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准確日期(後經過考證,得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四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2)專題組織生活會成果擴展閱讀: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
提起「七·一」這個日子,可能所有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人們都知道它是中國共產黨的生日。
其實,熟知黨史的人都清楚,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日子,應該是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日期,也就是1921年7月23日,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1921年7月1日。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紀念日,不過紀念日不等於誕生日,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是第一次代表大會。
這次代表大會於1921年召開,過去人們都把1921年的7月1日作為代表大會的召開日,但是真實的時間在很長時間內人們並不清楚,其實為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時間在1938年以前也沒有一致的意見,這是由於建黨本身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並不是像人的嬰兒那樣有一個從母體中間誕生的准確日子。
中國共產黨一大以後,長時間處於秘密狀態,早期的黨員大部分都犧牲了或者脫黨了,早期的文獻在國內也大多數都沒有保存下來,1937年中中共中央進入延安以後環境了,需要在全國擴大影響並凝聚全黨。
1938年春天,毛澤東決定舉行建黨紀念,並把黨的一大作為黨的正式誕生日,當時在延安參加過一大的只有毛澤東、董必武兩個人,他們兩個人又都沒有當年的文字材料,只記得7月間到上海開會,毛澤東、董必武經過研究決定取7月月首這一天,也就是7月1日為建黨紀念日。
1938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的演講中正式提出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17周年紀念日,應該說這句話的用語還是很慎重的,只認為這一天是紀念日,不過後來一些宣傳材料的撰寫者想當然的理解毛澤東這句話,把紀念日寫成誕生日。
因此一直到1980年以前,國內的史書都把一大寫成是1921年7月1日召開,其實解放初期一些領導人曾做過一大的考證工作,在50年代參加過一大的李達夫婦和已經脫黨的包惠生、劉仁靜等人都在回憶錄中間講,一大是在暑假期間召開的。
因為當時毛澤東在內的多數代表都在學校里頭讀書或者教書呢,只有放假才能脫身,而當時的國內放暑假時間是在7月中旬以後。
1957年當時的蘇共中央把共產國際中間的中共檔案移交到北京,其中就有一大的重要線索,可惜的是當系的國內黨史界鑒於中央已經確定7.1是建黨日了,就沒有人認真考證蘇聯帶來的那些材料來研究准確的日子。
1978年末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撥亂反正,對黨史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科研。
1979年中央黨校集中了一批史學家,以解放軍後進學院教員紹為正為首的小組負責考證一大的具體情況,他們首先從1957年蘇聯移交的檔案中找到了一大召開的日期是7月23日。
因為當時蘇聯有代表來參加,不過需要國內的材料佐證才能最後認定,根據眾多的當事人回憶和國際代表的報告都說會議在上海開了8天,研究人員就開始查找當年的報紙。
果然在1921年8月初的申報上查到了大東旅館謀殺案的時間就是在7月31日凌晨,7月31日再往前推8天,正好是7月23日,有關一大召開日期的研究成果在1980年就上報了中共中央。
當時中共中央書記處還討論了是不是修改建黨紀念日,但是考慮到幾十年來的習慣,再加上毛澤東當時只確定了七一是紀念日,因此中央最後決定還是不予改變,不過在中共黨史年表中間和後來的黨史書籍中間把黨的誕生日寫成為7月23日。
③ 會議紀要範文
1 、「關於開展爭當敬業的電建精英主題」活動。結合「世博會與上海新一輪發展」大討論活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培育城市精神,爭當敬業的電建精英」大討論;二是「發揚誠信精神,建設用戶滿意工程」;三是「發揚敬業精神,推進職工素質工程」。
2 、黨員民主評議工作。要求 5 月 30 日以前結束。 7 月 1 日評比優秀黨員,每個支部推薦一名。
3 、黨員發展工作。二季度要發展的黨員,要求 6 月 10 日以前完成。
4 、積極分子培訓工作。
5 、根據市工業黨委的要求開展「組織生活創新實例」活動。
6 、公司控制管理費用,今後各項目購買辦公用品、生活用品、發生業務招待費都必需先向辦公室提出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使用,緊急情況可採用電話申請的辦法。
7 、項目承包方案的討論,各部室 5 月 16 日前交出討論意見。
8 、 6 月份群防群治月,公司將到各施工點開展檢查,要求各項目做好自查。
9 、 6 月下旬將組織一次紀檢講座,請各部門安排出席。 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會議紀要模板,之所以這里的會議紀要模板比較全,其他地方的會議紀要模板網,可能不如這里的會議紀要模板全面,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會議紀要模板,原因是會議紀要模板很容易找的,而且會議紀要模板現在也不是太難找。關於找具體的會議紀要模板,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會議紀要模板,之所以這里的會議紀要模板比較全,其他地方的會議紀要模板網,可能不如這里的會議紀要模板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