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姚明侵權案判決書

姚明侵權案判決書

發布時間:2020-12-22 23:04:18

❶ 姚明代言成被告因為什麼 法院如何判決揭事件始末

事件:自稱沖著姚明代言並看了產品宣傳冊才購買湯臣倍健魚油軟膠囊,而服用後無效,馮某以虛假宣傳為由,起訴葯房以及姚明,要求葯房退還貨款88.2元,並賠償500元。同時,馮某還要求姚明承擔連帶責任、賠償精神損失費1分錢,並賠償取證費1萬元。三月十四日上午,市二中院對此案進行終審判決,葯房需退還馮某貨款88.2元,駁回馮某其他訴訟請求。

起因:告葯房和姚明虛假宣傳
2014年2月20日,馮某在百姓陽光大葯房花88.2元購買了一瓶湯臣倍健牌魚油軟膠囊。馮某說,他購買時通過葯房銷售人員拿到了一份該產品的宣傳冊,裡面介紹該膠囊的建議人群為血脂高、心腦血管健康有問題的中老年人;記憶力衰退、視力衰退及有老花趨勢者等。
馮某自稱記憶力不好,眼睛也花,該產品適合自己,而且是姚明代言,所以就購買了。但食用後反而記憶力、視力更不好,因此產品宣傳冊名不符實,存在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的情形。為此,馮某起訴要求百姓陽光大葯房退還貨款88.2元、賠償500元;姚明承擔連帶責任並賠償精神損失費1分錢和取證費1萬元。
一審中,馮某提交了他在廣州、長春、哈爾濱等地購買涉案產品的發票和「宣傳冊」等,證明全國各地都在賣同樣產品,發放了同樣的「宣傳冊」。

庭審 姚明稱原告缺事實依據
百姓陽光大葯房稱,「宣傳冊」中有「僅供員工內部培訓使用」的字樣,應統稱為「圖冊」,其並未印製和發布過,「圖冊」中也並未出現公司名稱,不能說明與公司有關。而「圖冊」上寫明是內部資料,也不能說明是用於向消費者進行宣傳使用。
姚明表示,其確系湯臣倍健公司的形象代言人,但湯臣倍健公司並沒有向其出示或告知有類似的宣傳手冊,且姚明也並未參與印製,因此稱他參與百姓陽光大葯房的虛假宣傳,缺乏事實依據。
因百姓陽光大葯房同意以負責任的態度,向馮某退還購貨款88.2元,一審判決百姓陽光大葯房退還馮某貨款88.2元,駁回馮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後馮某上訴至二中院。

審理 法院認定不屬虛假宣傳
針對百姓陽光大葯房是否存在虛假宣傳行為,二中院在判決書中指出,涉案保健品包裝瓶上的產品功能介紹與《國產保健品批准證書》中批準的內容一致,亦未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
同時,馮某並未舉證證明 「宣傳冊」系從百姓陽光大葯房取得,即大葯房利用虛假宣傳方式向其提供商品。此外,馮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購買保健品時,理應詳細閱讀相關產品說明。馮某表示,其購買時沒有看過包裝瓶上記載的內容,僅由於相信姚明而購買,亦與常理相悖。依據現有證據,無法認定百姓陽光大葯房存在虛假宣傳的行為。
馮某自述食用後沒有效果,並不能說明該保健品對其身體健康造成了何種傷害。而在百姓陽光大葯房同意退還貨款的情況下,馮某並未遭受金錢損失,對其所稱遭受的其他損失,其亦不能提供充足證據,故要求百姓陽光大葯房賠償500元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

延伸 何種情況代言人需擔責
庭審中,馮某曾表示,他非常喜歡姚明,如果沒有姚明的推薦,他根本不可能購買。姚明應否對馮某主張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二中院認為,根據法律規定,廣告代言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前提是廣告或宣傳構成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且造成消費者損害。就本案而言,百姓陽光大葯房將涉案保健品銷售馮某時不存在虛假宣傳的行為。馮某因購買、食用涉案保健品並未遭致實際損害。此外,依據姚明一方的陳述,湯臣倍健公司並沒有向其出示或告知存在馮某提交的類似宣傳冊,姚明更未參與印製,馮某提交的所謂宣傳冊中對姚明形象的使用並未獲得姚明授權。因此,馮某要求姚明承擔連帶責任並賠償的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據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判決書還指出,明星背負公眾信任,在用自己的形象和公信為產品代言時應謹言慎行,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而明星出鏡代言是一種「信任消費」,消費者的維權舉動體現了公民的理性認知和維權意識,應予肯定和鼓勵。當然,訴訟的目的應系維護自身權益、打擊弄虛作假,而非為了賺取眼球讓明星「陪綁」。

侵權案件中,原告與部分被告達成調解應如何製作裁判文書

被告吳某從被告李某(個體戶)處買了若干違禁爆炸品——「魚雷」,並邀請原告王某一起去河邊炸魚。原告在點燃魚雷時,魚雷在其手中爆炸,致原告重傷。原告住院治療花去巨額醫療費並落下終身殘疾。原告出院並經傷殘鑒定後,起訴被告吳某與李某,要求兩被告賠償其因此遭受的損失。庭審後,經主審法官做工作,原告與被告吳某最終達成調解協議,但被告李某與原告協商不成,此時應如何製作法律文書? 筆者認為,原告王某已經與被告吳某達成調解協議,法院就應當審查該調解協議,並製作民事調解書,送達原告王某與被告吳某。在法院的主持下,被告李某與原告王某分歧意見過大,為能達成調解協議,法院就應當根據庭審查明的事實,及時下判,製作民事判決書。 根據「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裁判原則,為了徹底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實現案結事了,維護社會和諧,對於給付之訴,包括侵權類訴訟,法院在查明案情的基礎上一般都注重調解工作。若只有部分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根據民訴法的相關規定,法院就應該在審查協議合法性的基礎上,根據協議內容,製作民事調解書,並及時送達當事人。當然若符合民訴法第九十條規定的可以不製作調解書的情形,可以不另行製作調解書。對經法院做工作未能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他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法院就應當及時製作判決書,予以明確,只是為了保證整個案件的完整性,應當將已經與原告方達成調解協議的被告也應在判決書中列明,但在主文中載明已經達成調解協議的事實。

❸ 姚明代言成被告怎麼回事啊

據uc頭條報道:

自稱沖著姚明代言並看了產品宣傳冊才購買湯臣倍健(300146,買入)魚油軟膠囊,而服用後無效,馮某以虛假宣傳為由,起訴葯房以及姚明,要求葯房退還貨款88.2元,並賠償500元。同時,馮某還要求姚明承擔連帶責任、賠償精神損失費1分錢,並賠償取證費1萬元。昨天上午,市二中院對此案進行終審判決,葯房需退還馮某貨款88.2元,駁回馮某其他訴訟請求。

❹ 如何查詢著作權侵權判決書

如果是向法院起訴後獲得判決,判決書可以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若查版詢特定案件的權判決書,可在檢索欄輸入當事人名稱;若查詢著作權侵權類案件,可在檢索欄輸入著作權侵權或者知識產權侵權。
如果是向行政機關投訴後獲得的相關文書,需到該行政機關查詢。若相關當事人為公司或者企業,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查詢該公司的行政處罰信息。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❺ 姚明一代的侵權

2011年6月15日,姚明訴 「姚明一代」生產廠家——武漢雲鶴大鯊魚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侵權一案,在(武漢)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除要求對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登報道歉外,姚明還提出1000萬元高額賠償金。
姚明的代理律師稱,姚明是中國國家隊和美國休斯敦火箭隊的主力中鋒,是中國籃球的標志性人物,為中國公眾熟知,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被告在沒有任何合法授權及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在其經營活動中擅自將「姚明」、「姚明一代」作為商業標識使用,足以使普通消費者誤認為被告的商品來源與原告有關聯,進而發生誤買誤認,這是一種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原告代理人稱,被告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將原告的簽名及包含原告姓名的「姚明一代」作為商業標識在其生產的服裝、運動鞋等商品上及網站宣傳等商業活動中使用。此外,被告還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將原告的肖像在其生產商品上及其宣傳活動中使用。
原告認為,被告既侵犯了原告的姓名權、肖像權,也構成不正當競爭。要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侵權行為,在《中國工商報》、《中國體育報》等媒體上刊登聲明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0萬元。
被告武漢雲鶴大鯊魚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辯稱,其使用「姚明一代」作為商標,是經過香港姚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授權許可。該商標由文字、圖形形成一個整體,並非突出使用「姚明」字樣,不會誤導消費者,其行為不構成不正當競爭。「姚明一代」並非針對特定個體,被告沒有盜用、假冒原告姓名,不存在侵犯姓名權問題,公司也沒有在產品上使用原告肖像,沒有侵權行為。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請求。
庭上,原被告雙方激辯近2小時,法庭將擇期宣判。

❻ 侵犯著作權13萬怎麼判決書

以法院生效判決認定侵權額度計算,如果最終認定就是13萬元人民幣(大於5萬且內不足15萬人民幣),則容根據最高法、最高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4)第五條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❼ 侵權案件,法院寄來判決書,不理睬會怎樣

到期你不上訴,判決書生效,你就必須執行這個判決。

❽ 求郭敬明抄襲案法院判決書

其實郭敬明吧精品區就有,還是給你復制過來了。
======================================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5)高民終字第53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庄羽,女,漢族,1979年8月1日出生,自由職業者,住北京市宣武區右安門內西大街。

委託代理人邢鳳華,廣東江山宏律師事務所北京分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郭敬明,男,漢族,1983年6月6日出生,上海大學學生,住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花園路。

委託代理人吳名有,北京市信達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丁玎,北京市信達立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春風文藝出版社,住所地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十一緯路25號。

法定代表人韓忠良,社長。

委託代理人劉蕾,北京市藍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陳光,遼寧昊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17號。

法定代表人魯傑民,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李龍,男,漢族,1964年8月12日出生,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業務部副經理,住北京市海淀區馬甸電信局宿舍北樓5門402號。

上訴人庄羽、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簡稱春風出版社)因侵犯著作權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4)一中民初字第4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2005年3月23日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於2005年6月21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庄羽的委託代理人邢鳳華,上訴人郭敬明的原委託代理人馬曉剛、滕莉,上訴人春風出版社的委託代理人陳光、劉蕾,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圖書大廈公司)的委託代理人李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2002年8月14日,小說《圈裡圈外》(簡稱《圈》)在天涯社區網站發表。2003年2月,《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其版權頁署名作者庄羽。《圈》以主人公初曉與現男朋友高源及前男朋友張小北的感情經歷為主線,在描寫初曉與高源之間的愛情生活及矛盾沖突的同時,描寫了初曉與張小北之間的感情糾葛,同時還描寫了初曉的朋友李穹與張小北的婚姻生活以及張小北與情人張萌萌的婚外情,高源與張萌萌的兩性關系及合作拍戲等。2003年8月19日,郭敬明與春風出版社就出版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簡稱《夢》)一書訂立圖書出版合同。2003年11月,春風出版社出版了郭敬明的《夢》一書。《夢》以主人公林嵐與現男朋友陸敘及前男朋友顧小北的感情經歷為主線,在描寫林嵐與陸敘的愛情生活及矛盾沖突的同時,交替描寫了林嵐與顧小北的感情糾葛,顧小北與現女友姚姍姍的感情經歷,林嵐、聞婧、微微及火柴之間的友情以及她們和李茉莉的沖突等。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作品構思和語言風格不屬於作品的「表達」,庄羽關於郭敬明侵犯其作品獨創性構思和語言風格的主張於法無據,不予支持。庄羽指控郭敬明作品侵權的主要人物特徵描寫簡略,致使人物形象不夠鮮明。這種對人物特徵的一般性描寫,不能突出人物的特徵,不足以使該人物特徵本身成為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表達形式。因此,庄羽關於郭敬明侵犯其作品主要人物特徵著作權的主張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從兩部小說的人物關系看,《夢》中姚姍姍與顧小北的關系是《圈》中張萌萌與高源關系的翻版,《夢》中林嵐與陸敘的關系是《圈》中初曉與高源關系的再現,《夢》中林嵐與顧小北的關系與《圈》中初曉與張小北的關系相似,此外,《夢》中的火柴與《圈》中的奔奔也非常相似。郭敬明在創作《夢》時,剽竊了庄羽作品《圈》中主要人物關系的描寫,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權。具有獨創性的故事情節應當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庄羽列舉的《夢》中侵權的12個主要情節,均與庄羽作品《圈》中相應的情節相同或者相似。由於《圈》發表在《夢》之前,應推定郭敬明接觸了庄羽的作品《圈》,在兩部作品存在12個主要情節相同或實質上相似的情況下,認定《夢》中的上述情節來源於《圈》,構成對庄羽著作權的侵犯。在庄羽列舉的《夢》中侵權的一般情節、語句中,共有57處相同或近似。郭敬明雖然辯稱上述情節、語句或不具有獨創性,或不相同或相近似,但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對其主張不予支持。故認定上述相同或相似的情節、語句系來自於庄羽的作品《圈》,構成對庄羽著作權的侵犯。庄羽所列舉的其它相同或相似的一般情節、語句,或不具有獨創性,或不相同和不相近似,或沒有相應的對比內容,或在列舉的主要情節侵權事實中已出現,故庄羽指控《夢》的該部分內容侵犯了《圈》的著作權,無事實依據,不予支持。庄羽雖然在起訴狀中主張《夢》侵犯了《圈》故事的主要線索,但其在訴訟中並未對此舉證,故不予支持。綜上所述,郭敬明未經庄羽許可,在其作品《夢》中剽竊了庄羽作品《圈》中具有獨創性的人物關系的內容及部分情節和語句,造成《夢》文與《圈》文整體上構成實質性相似,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權,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春風出版社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致使侵權作品《夢》得以出版,其行為存在過錯,除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外,還應當與郭敬明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圖書大廈公司銷售的侵權圖書是從正規的圖書批發市場購進的,進貨渠道合法,不存在過錯,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應承擔停止銷售侵權圖書的責任。

2 郭敬明抄襲一案終審判決書(轉貼)
關於賠償數額,由於庄羽未提交其經濟損失的證據,亦未提交郭敬明、春風出版社違法所得的證據,法院綜合考慮郭敬明、春風出版社的過錯、郭敬明所獲稿酬及春風出版社因侵權可能獲得的利潤等因素酌情確定。因庄羽未舉證證明涉案侵權行為給其造成了精神損害及嚴重後果,故對其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關於庄羽要求賠償律師代理費2萬元的訴訟請求,因其未提供律師費支出的相關證據,故不予支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第四十八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判決:一、郭敬明、春風出版社立即停止侵權,即停止《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的出版發行;二、郭敬明、春風出版社共同賠償庄羽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三、郭敬明、春風出版社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向庄羽賠禮道歉;四、圖書大廈公司停止銷售《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五、駁回庄羽的其他訴訟請求。

庄羽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理由是:1、郭敬明和春風出版社侵權情節嚴重,作品發行量巨大,侵權行為持續時間很長,事發後又在全國主要媒體大肆炒作,在社會上給原告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過錯程度很深,且因侵權行為獲得了巨額利潤,因此理應在法定賠償額上限確定賠償數額;2、上訴人及委託律師系按照風險代理方式收費,故不能當場提供律師費支出的有效憑證,如上訴人勝訴,該費用必然發生,一審判決以未提供律師費支出的相關證據為由不予支持有失公允;3、郭敬明、春風出版社的侵權事實必然會導致上訴人嚴重的精神痛苦,如果將上訴人內心感受等方面的精神痛苦的舉證責任分配給上訴人,顯為其難,不符合證據規則;4、構思作為思維活動本身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但由於每部文學作品都有各自不同的構思活動,最終通過各自不同的情節作為載體,將這些構思結果展現、表達於作品當中,即作品的布局、框架。構思結果是從整體考察侵權與否,對文學作品的著作權保護具有特殊意義,上訴人的相關主張應予支持。故請求變更一審判決第二項,判令郭敬明、春風出版社共同賠償上訴人經濟損失50萬元;判令郭敬明、春風出版社共同賠償上訴人精神損失費1萬元、律師代理費2萬元。

郭敬明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理由是:《夢》是上訴人獨立創作的作品,《夢》與《圈》的主要人物、情節、語言上並無實質性的相似之處,一審判決據以認定事實的三個附表之證據不僅不能與一審判決認定結論相互印證,恰恰可以證明涉案兩部作品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一審判決對普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一般情節素材和流行語言,只因原被告作品中均有體現,就武斷的將這些公有領域中的素材作為原告創作的作品保護並認定被告剽竊,這違背了基本的客觀事實。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品的表達形式,而非作品的思想內容,一審判決將著作權法的保護范疇延及作品的思想內容及公有領域,是對法律的錯誤理解和適用,將嚴重損害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與傳播,違背著作權法的立法目的。故請求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或依法改判。

春風出版社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理由是:1、本社出版《夢》一書嚴格依照著作權法、出版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履行審查注意義務,沒有發現該作品有法律法規禁止的內容,也沒有其他證據表明該作品存在侵權問題,符合出版條件。本社無過錯,盡到了合理的注意義務,不應承擔責任;2、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應有法律的直接規定或合同約定。一審判決引用的法律條款,並無出版社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規定。因此,一審判決本社承擔連帶責任於法無據,屬適用法律錯誤;3、賠禮道歉是指給他人的人格、精神造成損害後而承擔的民事責任。一審判決既然沒有認定給原審原告造成精神損害,則不應再由本社對其賠禮道歉;4、《夢》是郭敬明獨立創作的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權。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品的獨創性,即使兩部作品相同或相似,只要是各自獨立創作的,也不能認定是剽竊。故請求依法撤銷原判。

3 郭敬明抄襲一案終審判決書(轉貼)

圖書大廈公司服從一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

2002年8月14日,庄羽以「許願的豬」為筆名將小說《圈》在天涯社區網站(網址:http://www.tianyaclub.com)舞文弄墨版發表。2003年2月,《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作品署名「庄羽」。《圈》以主人公初曉與現男朋友高源及前男朋友張小北的感情經歷為主線,在描寫初曉與高源之間的愛情生活及矛盾沖突的同時,描寫了初曉與張小北之間的感情糾葛,同時還描寫了初曉的朋友李穹與張小北的婚姻生活以及張小北與情人張萌萌的婚外情,高源與張萌萌的兩性關系及合作拍戲等。

2003年8月19日,郭敬明作為甲方與作為乙方的春風出版社就出版郭敬明的《夢》一書訂立圖書出版合同。合同第十一條約定,乙方以版稅方式向甲方支付稿酬,版稅的計算方式是:圖書定價×10%的版稅率×100 000冊印數。2003年11月,春風出版社出版了郭敬明的《夢》一書。該書版權頁有「郭敬明著、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2003年11月第1版、2003年11月第1次印刷」等字樣。《夢》以主人公林嵐與現男朋友陸敘及前男朋友顧小北的感情經歷為主線,在描寫林嵐與陸敘的愛情生活及矛盾沖突的同時,交替描寫了林嵐與顧小北的感情糾葛,顧小北與現女友姚姍姍的感情經歷,林嵐、聞婧、微微及火柴之間的友情以及她們和李茉莉的沖突等。

2003年11月17日,庄羽在圖書大廈公司購買了兩本《夢》,每本價格20元。

2004年3月22日,圖書大廈公司從北京市新華書店批銷中心以6折購入《夢》共1040本,實際支付12 480元。

庄羽未向法院提交其律師費的支出憑證。

在一審訴訟中,庄羽指控小說《夢》抄襲了《圈》一書具有獨創性的構思、故事的主要線索、大部分情節、主要人物特徵、作品的語言風格等,甚至還照搬了《圈》的片斷以及能夠表達作品內容的部分語句等。同時,庄羽就其指控郭敬明侵權的事實分別列表予以明確,包括主要情節侵權事實12處(見附表1);一般情節、語句侵權事實98處(見附表2)及主要人物侵權事實8處(見附表3)。

在二審審理過程中,上訴人庄羽表示放棄關於保護作品《圈》的構思、語言風格以及一審法院未予認定抄襲的一般情節、語句的主張,具體包括:不具有獨創性的9處(即附表2中第2、5、7、8、11、12、48、51、70)、不相同和不相近似的21處(即附表2中第6、10、15、17、22、23、24、36、40、41、57、63、65、66、68、74、77-80、82)、無相應內容的1處(即附表2中第30)、在主要情節侵權指控中已出現的10處(即附表2中第20、21、25、62、83、85、86、89、93、95)。庄羽二審堅持指控抄襲的內容為:主要侵權事實12處,一般情節、語句侵權事實57處(即附表2中第1、3、4、9、13、14、16、18、19、26-29、31-35、37-39、42-47、49、50、52-56、58-61、64、67、69、71-73、75、76、81、84、87、88、90-92、94、96-98),主要人物的人物關系。

上述事實有小說《圈》及《夢》、海南天涯在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2月4日出具的證明、2003年郭敬明與春風出版社簽訂的圖書出版合同、圖書大廈公司購物小票及發票、北京市新華書店批銷中心發貨單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

對於郭敬明創作的小說《夢》是否抄襲了庄羽的作品《圈》,首先要結合庄羽的指控對涉案兩部作品的部分內容進行對比。

關於「主要情節侵權事實」部分,庄羽對兩部作品的相應內容進行的概括個別內容不完全准確:例如,庄羽認為《圈》中有「高源因與初曉口角,失手將初曉推倒,導致初曉骨折」的情節,《夢》中有「陸敘因為與林嵐口角,失手將林嵐推下樓梯,導致林嵐骨折」的情節(見附表1中第2)。但在《圈》中的實際描寫是:高源一甩胳膊,初曉被嚇了一跳,往後一退,踩在可樂瓶上,倒在地上,導致骨折。在《夢》中的實際描寫是:陸敘一甩手,林嵐順勢滾下樓梯,導致骨折。可見,兩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骨折都並非因男主人公「推」後所導致,庄羽的概括不盡准確,存在一定的主觀色彩。但從整體而言,附表1中所列的12個主要情節的概括與原作中的描寫基本相符。參考附表1 的內容,將涉案兩部作品中的相應情節進行對比後可以認定,上述12個主要情節明顯雷同。以第一個情節為例,《圈》中描寫張小北請初曉為張萌萌幫忙,因最終沒有辦成,初曉被張小北誤認為沒有給錢而故意拖著不辦,初曉十分郁悶。與之相應,《夢》中的情節發展及結局均與《圈》中相同。本院對郭敬明關於上述情節沒有獨創性,且情節的表達形式完全不同的主張不予支持。

4 郭敬明抄襲一案終審判決書(轉貼)

關於庄羽二審訴訟中堅持指控的57處「一般情節侵權和語句」中,部分內容明顯相似,例如:《圈》中有「怕什麼來什麼,怕什麼來什麼,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見原作第153頁,附表2中第60),《夢》中有「怕什麼來什麼,怕什麼來什麼,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啊!!」(見原作第91頁,附表2中第60);部分內容比較相似,例如:《圈》中有「我特了解李穹,她其實是個紙老虎,充其量也就是個塑料的」(見原作第6頁,附表2中第31),《夢》中有「像我和聞婧這種看上去特二五八萬的,其實也就嘴上貧,絕對紙老虎,撐死一硬塑料的」(見原作第54頁,附表2中第31)。郭敬明雖然辯稱上述情節、語句是一般文學作品中的常見描寫,但未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明,本院對其主張不予支持。

小說是典型的敘事性文學體裁,長篇小說又是小說中敘事性最強、敘事最復雜的一種類型。同時,文學創作是一種獨立的智力創造過程,更離不開作者獨特的生命體驗。因此,即使以同一時代為背景,甚至以相同的題材、事件為創作對象,盡管兩部作品中也可能出現個別情節和一些語句上的巧合,不同的作者創作的作品也不可能雷同。本案中,涉案兩部作品都是以現實生活中青年人的感情糾葛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從以上本院認定的構成相似的主要情節和一般情節、語句的數量來看,已經遠遠超出了可以用「巧合」來解釋的程度,結合郭敬明在創作《夢》之前已經接觸過《圈》的事實,應當可以推定《夢》中的這些情節和語句並非郭敬明獨立創作的結果,其來源於庄羽的作品《圈》。

同時,對被控侵權的上述情節和語句是否構成抄襲,應進行整體認定和綜合判斷。對於一些不是明顯相似或者來源於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如果分別獨立進行對比很難直接得出准確結論,但將這些情節和語句作為整體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具體情節和語句的相同或近似是整體抄襲的體現,具體情節和語句的抄襲可以相互之間得到印證。例如,《圈》中有主人公初曉的一段心理活動:「(高源)一共就那一套一萬多塊錢的好衣服還想穿出來顯擺,有本事你吃飯別往褲子上掉啊(見原作第79頁)」。這一情節取自生活中常見的往衣服上掉菜湯的素材,同時加上了往高檔服裝上掉菜湯的元素,因此使其原創性有所提高。而相應的,在《夢》中,也有主人公林嵐的一段心理活動:「我看見他那套幾萬塊的Armani心裡在笑,有種你等會兒別往上滴菜湯(見原作第38頁)」。顯然,如果單獨對這一情節和語句進行對比就認為構成剽竊,對被控侵權人是不公平的。但如果在兩部作品中相似的情節和語句普遍存在,則應當可以認定被控侵權的情節構成了抄襲。故本院認定《夢》中多處主要情節和數十處一般情節、語句系郭敬明抄襲庄羽《圈》中的相應內容。

在小說創作中,人物需要通過敘事來刻畫,敘事又要以人物為中心。無論是人物的特徵,還是人物關系,都是通過相關聯的故事情節塑造和體現的。單純的人物特徵,如人物的相貌、個性、品質等,或者單純的人物關系,如戀人關系、母女關系等,都屬於公有領域的素材,不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但是一部具有獨創性的作品,以其相應的故事情節及語句,賦予了這些「人物」以獨特的內涵,則這些人物與故事情節和語句一起成為了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因此,所謂的人物特徵、人物關系,以及與之相應的故事情節都不能簡單割裂開來,人物和敘事應為有機融合的整體,在判斷抄襲時亦應綜合進行考慮。本案中,庄羽在《圈》中塑造了初曉、高源、張小北等眾多人物形象,圍繞這些人物描寫了一個個具體的故事情節,通過這些故事情節表現出了人物的特徵和人物關系。例如,在《圈》中,男主人公高源出車禍受傷昏迷,住進醫院,女主人公初曉來看望,高源蘇醒,兩人開玩笑,初曉推了高源腦袋一下,導致高源昏迷。這一情節既將人物的個性表現出來,同時也將二人的戀人關系以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在《夢》中,在男女主人公之間也有幾乎相同的情節,只是結果稍有不同。將兩本作品整體上進行對比,《夢》中主要人物及其情節與《圈》中的主要人物及情節存在眾多雷同之處,這進一步證明了郭敬明創作的《夢》對庄羽的作品《圈》進行了抄襲。故本院對郭敬明和春風出版社關於《夢》系郭敬明完全獨立創作的作品的主張,不予支持。

因此,一審判決認定郭敬明未經許可,在其作品《夢》中剽竊了庄羽作品《圈》中具有獨創性的人物關系的內容及部分情節和語句,造成《夢》文與《圈》文整體上構成實質性相似,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權,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是正確的。春風出版社作為專業的出版機構,應當對其出版的作品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權進行嚴格審查,但其並未盡到應有的注意義務,導致侵權作品《夢》得以出版,與郭敬明共同造成了對庄羽著作權侵害結果的發生,因此,春風出版社不僅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還應當與郭敬明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春風出版社的上訴請求和理由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於賠償數額,由於庄羽未提交其經濟損失的證據,一審法院綜合考慮郭敬明、春風出版社的過錯、郭敬明所獲稿酬及春風出版社因侵權可能獲得的利潤等因素酌情確定20萬元的賠償數額於法有據、並無不當。庄羽關於應當賠償50萬元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庄羽請求賠償律師代理費2萬元,但並未提交任何支付律師費的相關證據,故對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侵犯著作人身權情節嚴重,適用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仍不足以撫慰權利人所受精神損害的,還應當判令侵權人支付著作權人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抄襲是一種既侵犯著作財產權,又侵犯著作人身權的侵權行為。本案中,郭敬明創作的《夢》在整體上對庄羽創作的《圈》構成了抄襲,其侵權主觀過錯、侵權情節及其後果均比較嚴重,因此需要通過判令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對庄羽所受精神損害予以彌補,同時,亦是對郭敬明抄襲行為的一種懲戒。故本院對庄羽有關判令精神損害撫慰金的上訴請求予以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則根據侵權行為的嚴重程度予以酌定。

綜上,一審判決部分事實認定不清,適用法律不當,應予糾正。上訴人庄羽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上訴請求於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上訴人郭敬明、春風出版社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4)一中民初字第47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即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侵權,即停止《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的出版發行;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共同賠償庄羽經濟損失二十萬元;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向庄羽賠禮道歉(致歉內容須經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核,逾期不履行,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將刊登本判決的主要內容,費用由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承擔);北京圖書大廈有限責任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銷售《夢里花落知多少》一書。

二、撤銷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4)一中民初字第47號民事判決第五項,即駁回庄羽的其他訴訟請求。

三、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共同賠償庄羽精神損害撫慰金一萬元。

四、駁回庄羽的其他上訴請求。

五、駁回郭敬明的上訴請求。

六、駁回春風文藝出版社的上訴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10 310元,由庄羽負擔300元(已交納),由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共同負擔10 010元(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7日內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10 310元,由庄羽負擔300元(已交納),由郭敬明、春風文藝出版社共同負擔10 010元(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陳錦川

代理審判員 張雪松

代理審判員 焦 彥

=========================================
順便附上證據對比

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834b00100lbck.html
二 http://sl.iciba.com/viewthread-58-540286-1.shtml
三 http://dzh.mop.com/whbm/20081011/0/855z5lI1b84bd3z8.shtml
四 http://..com/link?url=3stm9oVERp_qmbd5O3zNCh1jS1mC8zuZec5D5t9-YDuF9O3157khVB_PWy5hI8pOiSz-F4-Ks9J6rs2i67JSJ_ 歡迎轉載

❾ 誰幫我找一篇公眾人物隱私權侵權的法院判決書,我請他吃飯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
(2003) 西民初字第6631號

原告方是民(筆名方舟子),自由撰稿人。 委託代理人王京武,北京市華鵬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馬紅民,北京市華鵬律師事務所助理律師。 被告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住所地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號乙。 法定代表人王邦佐,副主席。 委託代理人富敏榮,上海市新文化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屠銘,上海市新文化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方是民與被告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名譽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原告方是民及其訴訟代理人王京武、馬紅民,被告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訴訟代理人富敏榮、屠銘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方是民訴稱,被告主辦的《探索與爭鳴》雜志在2003年第3-5期連續刊登署名「野鶴」的文章:《關於方舟子現象的反思與斷想(一)——令人生疑的反腐英雄》、《關於方舟子現象的反思與斷想(二)——洋奴氣十足的絕對真理觀》、《關於方舟子現象的反思與斷想(三)——為辯而辯的偏執狂》。文章使用大量侮辱性的言辭點名指責、謾罵原告。如將原告稱為「假洋鬼子」、「學術警察」、「江湖騙子」等。文章還捏造事實,惡意誹謗原告為了政治目的或為了獲得政治權勢而從事學術打假活動。文章斷章取義,無中生有,對原告進行惡意誣蔑和誹謗。如「……(原告)也唱起了『反愛國主義』的『高調』了」;「真正是個洋奴氣十足的、打著科學旗號反科學的江湖騙子」等等。由於被告未履行對其主辦雜志的監督、審核職責,致使該雜志連續三期發表無中生有、捏造事實、斷章取義的文章,對原告進行侮辱、誹謗、謾罵、誣蔑,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名譽權,對原告的人格和名譽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並給原告身心造成巨大傷害。原告請求判令被告在《探索與爭鳴》雜志顯著位置連續刊登三期致歉聲明,向原告賠禮道歉;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7041.23元;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金人民幣10萬元;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

被告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辯稱,被告下屬《探索與爭鳴》雜志社在2003年第3-5期《探索與爭鳴》雜志上刊登的《關於方舟子現象的反思與斷想》一組文章系由作者投稿而來,具有合法來源,文章內容並未超越學術爭鳴的范疇。本案爭議文章經過雜志社審核予以刊登,已盡到出版單位審慎的義務。文章所批評的問題是真實的,引文也有合法的出處,並且模仿了方舟子等慣用的筆法和文風。本案爭議文章始終圍繞對方舟子有關言論的學術批評,文章批評的是方舟子現象,而非原告個人,不存在惡意中傷、攻擊原告人格的文字。其中一些尖銳的字眼也源自於原告批評他人的文章,或出自其他作者批評原告的文章。這種文字表現方式是文人慣用筆法。本案爭議文章沒有侮辱原告人格的內容,原告並沒有因為被告刊登的文章而名譽受損,被告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被告下屬《探索與爭鳴》雜志社在2003年第3-5期《探索與爭鳴》雜志學術爭鳴欄目分別刊登署名「野鶴」《關於方舟子現象的反思與斷想(一)——令人生疑的反腐英雄》、《關於方舟子現象的反思與斷想(二)——洋奴氣十足的絕對真理觀》、《關於方舟子現象的反思與斷想(三)——為辯而辯的偏執狂》的文章。上述文章以學術打假的實質、反腐與國情、不計目的的辯論狂、運用自如的詭辯術等為題對方舟子的一些觀點及方舟子現象進行批評。該組文章中多處引用原告及他人的文章、觀點,其中有少部分內容涉及對方舟子為人的評價。《探索與爭鳴》雜志社經過三審後在上述刊物分期編發該組文章。庭審中,原告提出調查費、交通費等經濟損失7041.23元。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當庭陳述、稿件審理單、2003年第3、4、5期《探索與爭鳴》雜志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爭議的文章刊登在《探索與爭鳴》雜志學術爭鳴欄目,該文主要涉及對原告一些文章觀點的反駁與批評,也涉及對方舟子現象的批評,屬於爭鳴性質。因文引到人,雖個別文字對原告有過激評價,但該文文風是開展批評,屬於學術爭鳴的范疇,不構成對原告名譽權的侵害。原告之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方是民之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用八十元,由原告方是民負擔(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曹寧審判員:劉紅代理審判員:王建

二OO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閱讀全文

與姚明侵權案判決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