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亂罰款,該如何投訴
公司企業,不具有罰款權利。
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沖裁追究用人單位民事責任
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賠償。
用人單位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對仲裁結果不服還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訴。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企業只是一個企業法人或非法人組織,不是行政機關,所以無權實施包括罰款在內的任何行政處罰行為,這種行為是違反《行政處罰法》之規定的。
(1)對公司投訴擴展閱讀:
小林自2010年開始就在昆明的一家機械廠工作,前段時間因為工作瑣事和同事發生爭執,小林在沖動之下打了同事幾拳,但對方並未受傷。第二天,單位以小林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並造成惡劣影響為由,對小林處以1000元罰款並予以開除。
小林覺得疑惑,單位因為這樣的事對員工罰款真的合法嗎?據昆明市勞動監察支隊介紹,其實法律並未賦予用人單位經濟處罰權。最終,小林的原單位處罰並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違法,需退還小林的1000元罰款,並支付經濟補償金。
據了解,不少用人單位為了保障規章制度的執行效果,都會在規章中列明多項經濟處罰條款。但是,現行的《勞動法》並未賦予用人單位經濟處罰權,所以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中的經濟處罰條款因缺乏法律依據而無效。
不過用人單位也有方法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雖然沒有了經濟處罰權,但現行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並未排斥用人單位通過與經濟掛鉤的方式行使管理權。
用人單位可以運用基礎工資加績效工資相結合的方式,將其對勞動紀律、工作質量、安全保護等方面的要求納入績效考核。另外,如果勞動者的違規行為確實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用人單位仍然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
2. 投訴對企業與客戶服務人員有什麼影響
客訴對企業來講負面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1、客訴過多或者客訴影響很大,肯定是影響企版業是行業內權部的聲譽,間接會影響銷售量;
2、客訴過多,直接的原因就是企業內部質量控制和生產運營系統問題及漏洞多,不解決直接影響生產經營;
3、客訴是客戶直接的抱怨,直接影響該客戶和企業的合作關系,輕微的只是抱怨,嚴重的可能會導致退貨、索賠等
4、客訴直接影響客戶滿意度,如果不改進,逐漸會被客戶減少採購量,直到被踢出供應系統。
3. 企業如何面對與處理投訴
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企業如果能真正領會這部標準的內涵,那麼將會使企業在服務觀念上由「投訴的都是挑剔的顧客」轉變為「顧客投訴是對我們的信任」;在處理過程上由「投訴是找我們工作的過錯」轉變為「投訴指明了我們改進的方向」;在管理績效上由「投訴對公司來說是一種負擔」轉變為「投訴對公司來說是一種資源」,從而更好地利用消費者在投訴中反映出來的信息,增強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著名企管專家譚小芳老師表示,對於惡意的投訴,我們要義正詞嚴,令其立即放棄惡意投訴。如果惡意投訴情節惡劣,或對本企業造成不良影響,或對本企業銷售造成損失,則直接拿起法律武器,通過法律渠道來解決。對於善意投訴,譚老師建議服務人員對待顧客投訴切忌躲、拖、哄、嚇,「躲」躲不住,「拖」拖不掉,「哄」哄不好,「嚇」嚇不跑,只有認真負責、及時處理,才能讓顧客滿意,真正解決顧客投訴問題。
4. 到當地投訴公司以後對你個人有影響嗎
如果公司確有問題,基本沒啥影響,因為員工是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如果誣告陷害,可能要承擔侵權等法律責任。
5. 因投訴被公司辭退,我是告公司還是投訴人對質
投訴他人抄的過錯、不當襲、不作為、侵權、違法行為,是公民的權利,只要不是誣告或誣陷都是投訴人的正當權利,你如何能告投訴人?
至於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依法、遵照公司的管理制度、或按照合同約定而解除,你告也得不到支持。如果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6. 員工投訴公司會對公司有哪些影響
公司應員工入職起月內(試用期內要與員工簽訂勞合同)與員工簽訂書面勞合同若版沒簽訂書面勞權合同應第二月起支付員工雙倍工資
社保強制險公司必須要員工購買公司應員工入職起月內與給交社保若公司沒買社保或沒按實際工工資交社保員工向社保局要求公司補交2社保員工向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公司補交社保仲裁委事仲裁委受理范圍處理
沒買社保深圳實踐做員工能直接迫提離職員工要發函給公司要求公司補交社保若公司月內沒補交員工再提離職
要求經濟補償金每工作月工
7. 被投訴後對企業影響大嗎
如果投訴成功,投訴內容涉及企業信譽,對企業會有影響。
如果投訴沒有成功,或者不是關鍵問題,可能對企業影響很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