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征地款糾紛起訴書

征地款糾紛起訴書

發布時間:2020-12-22 12:24:44

『壹』 不服區政府的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應該向那個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不服區政府《房屋補償決定》的可以在60天內向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回,對行政復議裁定書不答服的可以在15天內向區人民法院行政訴訟。也可以在90天內直接向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在申請復議或行政訴訟時提醒注意的是:主要在徵收程序上找不合法的地方,不要圍繞補償金額的多少談價錢,這個補償金額的多少在行政復議或法院是不管的,因為是通過有資質的評估機構評估得出的金額,一般認為是合法有效的。假如徵收方案未公示,產權人認定有錯誤、評估公司不是由被徵收人選定,也不是公證部門搖號產生,測量評估人員無資質,補償決定書中有錯誤等這些都是 復議或訴訟的內容。程序不合法就可以要求撤銷或糾正補償決定了。供你參考

『貳』 徵收補償決定書補正後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按後者時間計算訴訟時效.

『叄』 區政府給我們家下達了《拆遷補償決定書》,我們進行訴訟,一審二審我們都敗訴了,現在法院要強拆,咋辦

從法律層面來講,二審的判決屬於終審判決,作出即生效的;依據生效的判決,徵收拆遷方有權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在此情況下,如果有異議,建議盡快申請再審,如果再審法院立案,可以中止強制執行。

『肆』 不服法院房屋徵收行政裁定書,怎樣上訴

對房屋徵收的行政訴訟案件你最好的方法是對政府的《房屋補償決定》提起行專政訴訟,這屬樣當地法院在審理此案時對你提出的異議會逐一審理,這樣法院才能比較合理、公平、公正的糾正政府在拆遷中的不合理補償決定,如果你沒有提起訴訟法院在審理這類案件是作為非訴案件進行一般性的審查作出行政裁定書,其裁定理由是你在規定期限內沒有對《房屋徵收決定》提出異議,你沒有異議法院當然會支持政府的行政決定了。
現在作出了裁定書了你仍然可以上訴到上級法院進行二審,但必須要有新證據表明一審法院的載定存在錯誤認定,因為是行政訴訟是不考慮房屋補償價格的合理不合理的,主要是從徵收程序上找有沒有不合程序的地方,比如評估程序、房屋產權人的認定、公告送達程序、補償方案徵求意見程序公示時間等方面有沒有程序不合法的地方。如覺得能勝訴可以請個律師幫助你辦理比較規范的法律文書比較好點。供你參考。

『伍』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一、關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的基本原則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應當以是否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是否依賴於農村集體土地作為生活保障為基本條件,並結合是否具有依法登記的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作為判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一般原則。

二、關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

1、父母雙方均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或者父母一方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且依法登記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則該父母之子女自出生時起認定取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2、因合法的婚姻、收養關系,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生產、生活,並將戶口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的人員,認定取得本集體組織成員資格。

3、因國防建設或者其他政策性原因,通過移民進入本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生產、生活,並將戶口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的人員,認定取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三、關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喪失

1、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死亡,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自死亡時起喪失。

2、取得其他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自取得其他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時起,其原有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喪失。

3、遷入本市各區縣(自治縣)所轄街道辦事處或者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地鎮,轉為非農業戶口的,自取得非農業戶口之日,其原有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喪失。

4、遷入第七條以外的其他城鎮,轉為非農業戶口,且納入國家公務員序列或者事業單位編制的,其原有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喪失。

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喪失的確認,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未改變戶籍性質和退出承包地之前,一般不宜認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喪失。

四、幾類特殊人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

1、農嫁女或入贅男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應當以是否在配偶對方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是否依賴於對方農村土地作為生活保障為基本判斷標准。

(1)農女嫁出後,在男方較為固定生產、生活,並依賴於男方土地作為基本生活保障的,無論其戶口是否從原集體經濟組織遷出,均應認定具有嫁入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2)農女嫁出後,戶口仍在原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地亦未收回,但本人或者與其配偶均外出務工,並未在男方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應認定具有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3)農女嫁到第八條所稱的城鎮,戶口遷入男方,無論其在娘家生產、生活,還是在城鎮生活,只要未納入國家公務員序列或者事業單位編制(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除外)的,應認定具有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4)農女嫁出後,因為離婚,又回原籍居住生活,但戶口未遷回,應認定具有嫁入地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但在原籍重新分得了承包地的,可以認定為具有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入贅男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參照上述精神確定。

2、外出就學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畢業後在城市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基本條件,不依賴於農村集體土地之前,不應認定其喪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3、服兵役人員,應當保留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其中任幹部的,或者按政策應當進行轉業安置的士官,一般應認定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喪失。

4、勞改、勞教和服刑人員應當保留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5、非因生活需要,而是出於利益驅動或其他原因,僅將戶口掛在集體經濟組織的,不應認定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6、將非農業戶口遷回原籍,成為農村戶口,但不承包經營集體土地,而是以退休工資等其他穩定性收入作為基本生活保障的回鄉退養人員,應認定為不具備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5)征地款糾紛起訴書擴展閱讀: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概念:

雖然現有法律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卻被大量的法律法規所使用。《憲法》、《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物權法》都有相關規定。從中可以看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以土地等集體所有財產為根本,以農業等生產經營為目的,以一定范圍內的農民為其成員的經濟合作組織,其有權對農村土地進行發包,組織生產經營、管理,進行收入分配。

在現階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一般表現為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及村合作社等形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其成員之間具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某些程度上類似於公司與股東的關系,只有具有成員資格,才享有相關成員權。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集體土地等財產的集體所有權,有將這些財產交由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管理的義務,並享有土地承包、收益分配等權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簡要地定義為,具有該村合法村民資格在該集體經濟組織所在的村、組居住生活,並以該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依法登記常住戶籍並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權利義務關系的當事人。

參考資料:網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北大法律信息網- 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問題的紀要

『陸』 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

對政府作出的徵收補償決定書你可以在60天內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不服的可以在15天內行政訴訟,也可在90天內直接行政訴訟,以事實為依據,推翻政府的補償決定,核心問題你那無證的49平方房屋屬不屬違章建築,如果這49平方房屋是很久以前由於自家住房緊張早就建成實際居住,從來也沒有任何部門提出異議作為違章拆除,依據《物權法》精神是應該給予補償的,如果這房屋是近期建設的,就是為了增加拆遷補償的,周邊其它住戶類似的建築都沒有得到補償,你訴訟和復議就都不能勝訴了。分析下來沒有勝訴把握就不如協商盡量多點補償,確實是很久之前建的房屋周圍沒有可比性當然要訴訟爭取合理補償。
行政訴訟後法院會下達准許或不準許強制拆遷裁定書的。要強拆前還有十天的催告。完全有機會避免強拆。

『柒』 我這拆遷是政府徵收不找你談就給你下政府徵收補償決定書不去訴訟就把你起訴到法院強制執行我們該怎麼辦

根據法律規定,納入拆遷范圍,啟動拆遷後,應當依法發布《徵收決定公告》,專根據公屬告的方式實施並落實補償。這個過程是可以不協商談判的;如果《公告》規定的日期後未簽訂補償協議,徵收方可以依法做出《徵收補償決定書》,被拆遷人收到該補償決定書後,在6個月內未提起行政訴訟的話,徵收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這是法定的程序。如果收到法院的強制執行裁定,從法律層面來講,只能是接受補償決定書的結果,即使對於結果不滿,也沒有其他的法律方式維權了,因為已經過了起訴期限了。

『捌』 政府可以強制性拆房么

政府可以強制性拆房屋。房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經協商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同時經過一方當事人向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申請行政裁決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沒有在行政裁決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搬遷的,可以依法強行拆遷房屋。

法律上可以強拆房屋范圍:

(一)對於違法建築物、構築物和設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組織強拆;

(二)對於作出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補償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經人民法院裁定準予組織強拆;

(三)依據《行政強製法》第三十四條「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後,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章規定強制執行。」

(四)對於違法建築物、構築物和設施、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已作出徵收補償決定國有土地上的房屋經過司法訴訟,已產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書,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組織強拆。

(8)征地款糾紛起訴書擴展閱讀:

政府部門強拆的條件規定:

(1)房屋拆遷首先相關拆遷文件要齊全。(建設項目批准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等;)

(2)房屋拆遷需要有《拆遷許可證》,拆遷公告(現公布)。(30日內進行審查,頒發拆遷許可證。)

(3)房屋拆遷的拆遷人委託評估【發送評估報告及通知(5日)】。(評估委員會由三名以上國家注冊的房地產估價師組成。)

農房拆遷補償的組成:

1、房屋補償。對房子本身的補償,具體如上。

2、院內土地補償。對宅基地院內的土地補償。

3、院外小菜地補償。對宅基地院外小菜地的補償。

4、裝飾裝潢補償。吊頂、地板、門窗、牆紙、牆磚、吊燈、馬桶、灶台等。

5、地上(下)附著物補償。禽舍、水井、地坪、院牆、院內花草樹木、空調、水電表移裝、鋁合金等。

6、異地安置補助費。每戶2萬元,包括宅地、配套設施、租房費等。

7、搬家費。搬家產生的車輛費。

8、搬遷獎。對積極響應搬遷的農戶給予的獎勵。

『玖』 侵佔外嫁女征地後分配權,民事訴訟狀例文

首先,根據《土地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回;協商不答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其次,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閱讀全文

與征地款糾紛起訴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