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規避圖書出版合同中常見的糾紛
1、圖書出版合同糾紛,通常就是違約。
2、違約的引發,沒有履行版合同,履行合同不按照約定,圖書權本身侵權、出版不符合約定要求,圖書內容違反國家的相關政策。
3、針對各種違約原因,積極履行合同,不抄襲,不惡搞,內容積極向上,不違法犯罪等,這就是規避糾紛。
2. 圖海書城的采購員張某在為該公司購買一批法學圖書時,與某出版社簽訂了一份買賣合同,後在合同履行過
就題干來看,個人認為答案為B。
采購員為該公司購買,說明是職務行為。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糾紛,說明書城與出版社為合同當事人。
糾紛沒說張某有越權代理等其他行為,說明糾紛應為一般合同糾紛。
3. 圖書的營銷渠道之間會產生沖突嗎,沖突的主要表現有哪些,解決沖突的辦法
會產生沖突。
圖書營銷渠道合作所產生的效益大於各成員企業個體行為的利益之和。但是,由於圖書營銷渠道成員各自的目標差異、各成員所承擔的渠道功能差異及認識上的差異等都會導致渠道沖突。因此,渠道沖突管理成為圖書營銷渠道管理上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解決出版社營銷渠道沖突的方法:
1.建立渠道客戶經營檔案,動態掌控渠道成員經營行為
延邊大學出版社營銷部根據客戶屬性、信用等指標將全國468家經銷商全部建立了客戶經營檔案。在客戶檔案中詳細記錄了客戶的建檔時間、等級、首次發貨數量、平均發貨折扣、發貨的實洋、發貨的頻次、退貨的數量、退貨的實洋、退貨的平均折扣、退貨頻次、退貨率以及本月回款截止日期應收欠款和該客戶業務往來時間、違規記錄等等內容。
客戶經營檔案的建立由出版社做為渠道領袖將渠道內的所有成員掌控起來,根據屬性、等級確定渠道角色,加強渠道成員的優患意識,刺激渠道成員銷售創新,使各層次渠道成員必須遵守游戲規則。
另外,由於渠道成員經營檔案的建立,使出版社的業務人員都有了一本清晰的賬目,每到月底,所有銷售經理必須將自己分管的片區客戶銷售檔案進行匯總、上報,不僅僅業務員清楚自己的客戶經營情況,營銷總監更能通過檔案掌握所有的客戶經營狀況,渠道系統整體是否運營順暢,為減少沖突降低經營風險,上了一道保險。
2.加強社店雙方的溝通
出版社渠道成員之間往往由於各自的特殊情況而缺乏了解,即使進行溝通有時難以消除誤會。例如,書店做為經銷商總覺得出版社給予的銷售折扣不合理,反之,出版社認為書店的胃口越來越大,雙方出現目標不一致,感知偏差。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社店之間相互派遣管理人員到對方去工作一段時間,讓有關人員親身體驗對方的特殊性。溝通是雙向的,既要積極傾聽,讀懂對方;又要善於傳達自己的信息,使對方了解自己,有效的溝通是解決沖突的重要途徑。
3.勸說、清理渠道成員
通過勸說來解決沖突其實就是在利用出版社作為掌握渠道的領導力。從本質上說,勸說是為存在沖突的渠道成員提供溝通機會,強調通過勸說來影響其行為而非信息共享,也是為了減少渠道系統級別分工引起的沖突。既然大家已通過目標結成利益共同體,勸說可幫助渠道成員解決有關各自的領域、功能和對顧客的不同理解的問題。勸說的重要在於使各成員遵守自己曾經做出的關於超級目標的承諾。對於不遵守渠道規則,屢犯不改的經銷書店勸說失敗時,出版社作為渠道上游必須對該客戶進行重新審查,將不合格的書店清除系統,在過去的幾年中,我社根據渠道系統內客戶經營檔案違規記錄,累計清理違規、不合格渠道成員231家,清欠實洋256萬元,保留了237家運轉良好的客戶,將沖突和經營風險降至可掌控的范圍之內。
4.進行協商談判
協商談判的目的在於停止成員間的沖突。妥協也許會避免沖突爆發,但無法解決導致沖突的根本原因。只要壓力繼續存在,終究會導致沖突產生。其實,談判是渠道成員討價還價的一種方法。營銷渠道沖突管理常有之事。在談判過程中,每個成員會放棄一些東西,從而避免沖突發生,但利用談判或勸說要看成員的溝通能力。延邊大學出版社在運用上述方法解決沖突時,往往將系統內發生沖突的每一成員都召集在一起,共同研討協商,三方或幾方進行談判。每一位成員都形成一個獨立的實施方案以確保能解決談判問題。
5.運用法律手段
渠道內沖突有時要通過政府來解決,訴諸法律也是藉助外力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這種方法的採用也意味著渠道中的上游出版社領導力不起作用,即通過勸說、談判等途徑已經沒有效果。運用法律手段是解決沖突的最後選擇。延邊大學出版社2002年成立法律顧問室,幾年來通過運用法律手段,有效地監管了渠道成員的經營行為,避免了多起因發生沖突而造成的損失。
6.退出沖突
解決沖突的另一種方法就是退出該營銷渠道。事實上,造成退出某一營銷渠道是解決沖突的普遍方法。當水平性、垂直性、多重性渠道沖突處在不可調和的情況下時,退出是一種明智的辦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從現有渠道中退出可能意味著中斷與某個或某些渠道成員的合同關系,出版社要對由此產生的影響有一定的准備。
7.合理利用渠道沖突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出版社與出版社、出版社與書店、書店與書店之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這既緣於強烈的逐利動機,又迫於殘酷的市場競爭,但是並非所有渠道沖突都是有害的。有些渠道沖突不過是激勵市場競爭環境中的一點小摩擦而已,有時這樣的磨擦會對那些不積極或運作不順暢的書店具有制約作用,從而對出版社有利。良性的沖突只要其適度,對出版企業而言,未嘗不是好事。因為它可以激發渠道成員之間的競爭意識,促使其主動求變,挖掘渠道的覆蓋能力與市場開拓潛力,從而增強活力和競爭力。通過經銷商的內部競爭,可以降低總經銷商或獨家代理商的談判力及話語權。不僅如此,還可以迅速啟動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有利於渠道創新,有可能一種新的渠道運作模式將取代舊有模式,從長遠來看,這種創新對出版企業是有利的,同時有利於檢驗渠道成員的實力和忠誠度。
4. 避免圖書版權糾紛應注意些什麼
您好!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回》第二十條答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出版者應當根據其過錯、侵權程度及損害後果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出版者對其出版行為的授權、稿件來源和署名、所編輯出版物的內容等未盡到合理注意義務的,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由以上規定可知,出版者應盡合理注意義務的范圍包括:出版者對其出版行為的授權、稿件來源和署名、所編輯出版物的內容等。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5. 醫療糾紛的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醫療糾紛和醫患關系概述
1.什麼是醫療糾紛
2.什麼是醫患關系?醫患關系的法律屬性是什麼
3.在醫院掛號後,患者能「退號」嗎
4.什麼是醫療事故
5.什麼是醫療過錯和醫療侵權?怎樣理解醫療侵權和醫療事故的關系
6.醫學美容中出現糾紛,是否屬於醫療糾紛
7.寵物醫院的過失醫療行為給寵物造成傷害或導致寵物死亡的,是否屬於醫療糾紛
8.院前急救組織的過失行為給患者造成損害引發的糾紛,屬於醫療糾紛嗎
9.非醫院工作人員以醫院的名義從事醫療活動,發生醫療事故與醫院是什麼關系
10.外請醫生發生醫療事故,責任誰負
第二章 患者和醫療機構的權利和義務
11.做不做手術,誰說了算
12.治療過程中,醫生能否不徵得患者同意擅自採取其他治療措施
13.醫院能否將自己掌握的患者的個人信息出賣或曝光,謀取利益
14.醫院能否為了醫學教學的需要,隨意地將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向醫學生展示
15.患者以各種理由拖欠醫療費,醫院可以要求其支付嗎
16.發生醫療糾紛,患者及其親屬能否圍堵醫院討說法
17.患者在醫院住院治療,身體或財產受到非醫療行為傷害的,醫院是否應承擔責任
18.醫院對患者在住院期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在「合理范圍內」負有保障義務,是不是只要患者在醫院出了事,醫院就該承擔責任呢
19.患者到醫院就診,如果醫院不具備治療該疾病的條件,醫院應採取何種措施
20.患者到醫院就診,如果情況十分危急,醫院不具備救治條件的,醫院能否將患者拒之門外
第三章 醫療糾紛的技術鑒定
21.什麼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22.醫療損害賠償訴訟必須以醫療事故鑒定為前提嗎
2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與司法鑒定是什麼關系
24.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哪些啟動方式?不同啟動方式需要分別注意哪些問題
25.醫學會在受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後應當開始哪些
程序哪些申請可以依法不予受理
26.當事人如果不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怎麼辦
第四章 醫療糾紛的證據和舉證責任
27.發生醫療糾紛後,患者應當注意保存、提供的證據有哪些
28.對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情形,患者應如何保存證據
29.病歷是醫療糾紛訴訟中極為重要的證據之一,了解病歷的書寫對於患者來說也是很有必要的,那麼,病歷的書寫應當符合哪些規定呢
30.糾紛發生後,患者沒有及時要求復印或封存病歷,病歷上發現有改動的痕跡,應該如何處理
31.患者有權復印或復制哪些病歷資料
32.什麼是屍檢?屍檢應在患者死亡後多長時間內進行
33.「醫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34.「手術公證」能否作為醫療機構不承擔責任的證據
35.醫療侵權糾紛中患者一方的舉證責任有哪些
36.如何理解醫療糾紛訴訟中醫療機構的「舉證責任倒置」
第五章 醫療糾紛的免責事由
37.由於病情和患者本身體質的復雜性,醫療活動中的難以預見和避免的意外情況發生,導致患者身體受到傷害或死亡的,醫院能否免責
38.並發症對患者造成人身損害的,醫院需要承擔責任嗎
39.患者由於輸血感染病毒的,醫院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40.患者不配合醫生的診療活動,導致不良後果的,醫院是否應承擔責任
第六章 醫療糾紛的特殊類型
41.醫療產品引發的糾紛一般如何處理
42.因人體醫療廢物引發的糾紛一般應如何處理
43.因對屍體的解剖和檢驗引發的糾紛一般如何處理
44.誤診導致患者的身體損害或死亡的,醫院總是要承擔責任嗎
45.精神障礙者住院期間傷人、被傷或自傷(殺)的,醫院是否應承擔責任
46.醫療活動中,出現其他突發事件時,導致患者身體傷害或死亡的,醫院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
第七章 醫療糾紛的解決程序
第八章 醫療糾紛的損害賠償
……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大大增強,患者及家屬處處注意維護自己的利益。醫院和醫務人員尚不能正確認識這一點,從而處於被動局面。1.醫療工作和醫療行為更多的受到社會規范的強制性制約。而我們有相當多的人對此沒有清醒的認識。
2.服務質量不高,服務態度不好。醫務人員在醫療服務中不能尊重並平等對待
患者,而易出現糾紛。
3.社會對醫療工作存有認識上誤區,很多醫學上正常的事情,卻引起糾紛
6. 圖書署名權糾紛
作者享有署名權,你們應該遵守法律的規定,將作者的名字寫在封面上,否則侵犯作者的署名權。
7. 問下大家我拿下面這張圖去做新書的封面的話,會不會引起版權糾紛呢
如果圖片為原創的攝影作品,那麼是可以作為圖書封面的;如果是網上下載的圖片,由於涉及版權問題,不能擅自使用做商業用途,必須購買或獲得許可。
版權許可是版權貿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可分為一般許可和集體許可兩類。
(一)一般許可
一般許可是版權許可中最常見的,包括三種基本形式:
1.獨占許可
它是指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版權所有人授予引進方使用該版權的專有權利,版權所有人不能在此范圍內使用該版權,更不能將該版權再授予第三方使用。
2.排他許可
它是指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和范圍內,版權所有人授權引進方使用其版權的同時,自己仍然保留繼續在同一范圍內使用該版權的權利,但不能將該版權授予第三方使用。
3.普通許可
它是指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版權所有人授權引進方使用其版權的同時,自己仍保留在同一地區使用該版權的權利,也可以將該版權授予任何第三方使用。
(二)集體許可
當某些作品使用的范圍很廣泛,也很頻繁時,版權人可能需要就同一作品簽訂成千上萬的合同,而這在實際操作中又很難做到,於是一種新的貿易形式——集體許可就在實踐中產生了。集體許可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1.一攬子許可
版權所有人和引進方都以集體或組織的形式出現,在兩個組織之間制定一個一攬子的許可協議。通過這個協議,許可方向引進方授予版權的使用權,並獲得相應的報酬。對於一些經常使用的作品來說,一攬子許可是非常方便的,在實踐中,一攬子許可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2.中心許可
這是一種以組織對個人的形式出現的貿易形式,版權所有人一方以組織的形式出現,而引進方是以單個個體的身份出現,也就是版權所有人組織向單個個體授予版權使用權並獲得報酬的貿易形式。這種許可多用於表演權、錄制權、廣播權方面。
8. INSERT 語句與 FOREIGN KEY 約束"C3"沖突。該沖突發生於資料庫"圖書_讀者",表"dbo.讀者", column '編號'
插入的數據『讀者編號』在『讀者』表找不到
先查一下讀者表有沒有編號為'1000001'的數據
9. 拆遷補償糾紛實用法律手冊的圖書信息
書 名: 拆遷補償糾紛實用法律手冊
作者:《常見糾紛法律手冊》編寫組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509316023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 元
10. 如何規避圖書出版合同中常見的糾紛
常規的出抄版合同分為2種,1種是梯級版稅,出版社與作者約定利益分成,2作者自費出書,
作者對出版圖書自負盈虧。因為作者掏錢,所以基本不會產生利益上的糾紛。因此 可以看出,樓主所的合同糾紛主要發生在第一種,往往出版社霸王條款很多,需要仔細甄別,不懂的一定要他們解釋清楚,更多出版相關問題可以咨詢我們,樹上微出版很高興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