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療糾紛案例論文2000字左右
也許能在(法學)這類的文獻上參考學習下,都是免費查閱的
Ⅱ 關於2011年到2015年的醫療糾紛案例,受害主體為患者,要查的內容有事件名稱,發生時間,醫院措施
Ⅲ 如何看待醫患糾紛問題
醫患糾紛是很難過的事情,醫生在治病救人從死神手中搶人,經歷了一番折騰,最後可能被患者家屬發泄怒氣,很讓人心涼。不過這次疫情之後應該會好很多了。
Ⅳ 李夢楠發生傷醫事件是醫療糾紛嗎
不屬於醫療糾紛,屬於刑事案件。
1、醫療糾紛的法律主體是患者與醫療單位,所以版從法律權上講雖然與醫生脫不了干係但主要還是醫院的責任。(醫生即使存在過錯也是職務行為,且一般無主觀故意)
2、殺醫傷醫屬於主觀故意的刑事案件,兩者存在本質的區別。
Ⅳ 福建南平醫患沖突事件的家屬索賠
據南平市政府2009年7月1日給福建省政府的《關於處置「6·21」醫患糾紛情況的報告》中稱,楊俊內斌入住南平市第一容醫院泌尿外科,醫生告知了患者家屬術後風險,家屬也簽了字。手術順利,但患者突發變症,搶救無效於21日死亡。死者家屬拒不移屍,扣留泌尿外科主任胡言雨和醫師王波,提出高額賠償要求。 21日,死者家屬將4名醫務人員滯留在死者病房內。家屬和院方大打出手,均有人受傷。後經多方做工作,死者家屬與醫院達成初步協議。23日,醫院的80餘名醫務人員聚集到市政府門口集體上訪,要求「嚴懲兇手,打擊醫鬧」。當晚7時,上訪人群散去。
Ⅵ 作為一名護士,如何在醫患糾紛事件里保護自己
你只是一名護士,醫患糾紛只要你不去瞎摻和就不會跟你有關,你就明哲保身就是了,假裝不知道,惹不起躲得起。
Ⅶ 關於醫患關系的著名事件
緹縈上書救父:
公元前167年,臨淄地方有個小姑娘名叫淳於緹縈(緹縈音tíyíng)。她的父親淳於意,本來是個讀書人,做過太倉令,因為喜歡醫學,經常給人治病,出了名。
有一次,有個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請淳於意醫治。那病人吃了葯,病沒見好轉,過了幾天死了。大商人仗勢向官府告了淳於意一狀,說他是錯治了病。當地的官吏判他"肉刑"(當時的肉刑有臉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長安去受刑。
淳於意幾個女兒都低著頭傷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兒緹縈又是悲傷,又是氣憤。她提出要陪父親一起上長安去,家裡人再三勸阻她也沒有用。
緹縈到了長安,託人寫了一封奏章,:"我叫緹縈,是太倉令淳於意的小女兒。我父親做官的時候,齊地的人都說他是個清官。這回兒他犯了罪,被判處肉刑。我不但為父親難過,也為所有受肉刑的人傷心。一個人砍去腳就成了殘廢;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後就是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我情願給官府沒收為奴婢,替父親贖罪,好讓他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這個小姑娘,又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們,對大臣說:"犯了罪該受罰,這是沒有話說的。可是受了罰,也該讓他重新做人才是。現在懲辦一個犯人,在他臉上刺字或者毀壞他的肢體,這樣的刑罰怎麼能勸人為善呢。你們商量一個代替肉刑的辦法吧!"
大臣們一商議,擬定一個辦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緹縈就救了她的父親。
這起醫患關系的著名事件直接導致了漢文帝廢除肉刑。
Ⅷ 近年來醫鬧事件頻發,這到底是為什麼
醫鬧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醫院管理不嚴格,一部分醫生的醫德比較差,這些醫生缺乏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二是患者方面的原因「不鬧不解決,一鬧就解決」這樣的行為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醫療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醫鬧會嚴重干擾醫院正常的醫療秩序,損害患者們的就醫權利,破壞社會和諧的醫鬧行為。一方面會導致醫院不能正常運行,影響廣大患者就醫,甚至會損壞醫院的公共財物,更嚴重的是一些人混淆視聽,故意煽動不明 的群眾對醫院產生敵對情緒,甚至引起較大規模的「打砸搶」等群體性事件,威脅到社會的安定團結,後果極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