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在東莞工傷九級,現在工廠拒絕賠償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醫療補!我該怎麼辦到勞動局投訴有用嗎
你好!
1、你要的這兩項的條件是解除勞動合同才有的。
2、你到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會支持你的請求的,但前提是解除勞動合同。
希望能幫助你
❷ 東莞工傷十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十四條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❸ 東莞市工傷賠償標准
傷賠償標准(工傷保險待遇標准)
一、醫療保險待遇
(一)醫療費 第29條第3款
1、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要求:(1)在簽有服務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2)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二) 伙食補助費 第4款
1、標准: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
2、要求: 住院期間。
(三)食宿交通費 第4款
1、標准: 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2、要求:(1)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2)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
(四)康復治療費 第6款
1、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要求:( 1)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2)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五)輔助器具費 第30條
1、標准: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要求:( 1)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2)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
(六) 停工留薪 第31條
1、標准: 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
2、要求:(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2)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七)生活護理費 第31條
1、標准: 完全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
大部分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
部分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
2、要求:(1)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2)已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八)工傷復發的費用 第36條
1、標准:享受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一條規定的工傷待遇。
2、要求: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
二、傷殘保險待遇
(一)傷殘補助金
1、標准:一級 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 22個月的本人工資 三級 20個月的本人工資 四級 18個月的本人工資
2、要求:(1)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醫療待遇。(2)致殘被鑒定一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3)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一次性支付
(二)傷殘津貼
1、標准:一級 本人工資的90% ;二級 本人工資的85% ;三級 本人工資的80% ;四級 本人工資的75%。
2、要求:(1)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2)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3)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4)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三)傷殘補助金
1、標准: 五級 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 14個月的本人工資。
2、要求: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一次性支付。
(四)傷殘津貼
1、標准:五級 本人工資的70% ;六級本人工資的60%。
2、要求:(1)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2)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3)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五)工傷醫療補助金及傷殘就業補助金
1、標准:五級、 六級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2、要求: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❹ 東莞八級工傷賠償標准
東莞市工傷職工鑒定為八級級傷殘的,除工傷醫療和停止工作治療工傷期間工資福利待遇之外,享受以下待遇:
1、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11個月本人工資;
2、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4個月本人工資,用人單位指定一次性就業補助金15個月本人工資。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以上費用均由用人單位支付。
法律依據
《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四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十三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十一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九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七個月的本人工資。
七級至十級傷殘職工依法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終結工傷保險關系:
(一)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六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四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二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一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二十五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十五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八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四個月的本人工資。
第三十五條 計發本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規定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工資低於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前本人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的,按照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前本人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為基數計發。繳費工資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實際繳費月數計算本人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平均月繳費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計算;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計算
❺ 東莞工傷死亡賠償
請分兩種情況處理:
一、由於非法用工單位回,根據《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答賠償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令第19號),按東莞市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
即960*12*10=115200
二、如果屬於工傷而不是非法用工單位,一般父母計算到70周歲,子女計算到18周歲,具體月份的計算公式:
成人供養親屬的撫恤金計發月數=[出生年份×12+出生月份+840]-[工亡下一月所在年份×12+工亡下一月月份]
未成年供養親屬的撫恤金計發月份=[出生年份×12+出生月份+216]-[工亡下一月所在年份×12+工亡下一月月份]。
❻ 關於工傷賠償問題。朋友在東莞上班。工作十五天受工傷。傷殘鑒定十級~!
你好,不知道你朋友是否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如果解除,那麼,十級傷殘支付12個月的本人工資,按照廣東省的標准,應該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1個月的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4個月的本人工資,合計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
解除勞動關系的話,十級傷殘支付12個月的本人工資沒錯,但是,用1100元計算賠償的基數不合理也不合法。按照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計算的本人工資,見第六十六條(一)規定:「是指工傷職工在本單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單位為工傷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實際月數計算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計算。」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計算的本人工資,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本人工資低於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前本人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的,按照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前本人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為基數計發。繳費工資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實際繳費月數計算本人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平均月繳費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計算;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計算。」
按照你所說的本人工資不論是1100,還是1500,如果低於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那麼,可以要求按照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支付。2011年東莞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200元,4200X60%=2520元,你可以要求單位按照2520元為基數計算賠償:2520X12=30240元。
早就想回答你的問題,因網路改版前兩天發不上帖,所以回答遲了。供你參考吧。
❼ 2016東莞市工傷賠償一覽表
工傷賠償都以國家的《抄工傷賠償標准》執行的http://ke..com/view/2001275.htm
地方政府根據自身的財政狀況給予一定的調整,《廣東省工傷賠償標准》http://ke..com/view/4438589.htm
❽ 東莞工傷五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三條、三十六條、六十二條、六十四條和《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東莞市工傷職工鑒定為五級傷殘的,享有以下待遇:
1、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規定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每天70元的標准支付住院伙食補助費;
3、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醫療器械的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標准支付;
4、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住院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階段護理由用人單位負責;
6、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勞動能力鑒定費;
7、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本人工資18個月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8、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本人工資70%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10個月本人工資,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50個月本人工資。
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所有費用。
計算一次性餐傷殘補助金的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❾ 東莞工傷十級賠償標准怎麼算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四條和回《廣東省工傷保險答條例》之規定,東莞市工傷職工鑒定為十級傷殘的,除工傷醫療和停工留薪期工資福利待遇之外,享有以下待遇:
1、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為7個月本人工資;
2、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時,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1個月本人工資,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為1個月本人工資。
所在單位沒有參保的,均由所在單位支付。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❿ 東莞工傷賠償勞動爭議案例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2015年勞動爭議典型案例
老闆惡意注銷公司 難逃工傷賠償責任
張某某於2013年8月1日入職某公司,擔任釘架工,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某公司未為張某某辦理工傷保險。張某某於2013年8月6日發生受傷事故,2014年1月4日經東莞市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2014年5月7日經東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七級傷殘。張某某於2014年6月18日以該公司為被訴人申請勞動仲裁,該公司與張某某於當日解除了雙方之間的事實勞動關系。
該公司為自然人獨資有限公司,投資人為張某,注冊資本為10萬元。法院一審判決該公司承擔相關工傷待遇後,該公司被注銷,清算期間,清算組通過公告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張某某未申報債權。清算報告顯示,該公司財產用於支付相關債務後,剩餘財產為91204.93元,全部分配給張某,未預留張某某的份額。
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由於該公司於上訴期間隱瞞債務情況,未經依法清算即被注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六十四條規定:「企業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並注銷前,以該企業法人為當事人;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銷的,以該企業法人的股東、發起人或者出資人為當事人。」因此,市中院將該公司變更為張某參加訴訟。根據清算報告顯示,張某保證企業債務已清償完畢,並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故張某應當承擔該公司對張某某的債務,故二審判決張某應當向張某某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32578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15036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62650元、停工留薪期工資差額9589.78元、2013年8月1日至2013年8月5日期間工資519.6元;傷殘鑒定費用436元。
【法官說法】
非法注銷 罪責難逃
本案二審承辦法官說,首先,關於訴訟主體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規定,本案的關鍵在於該公司的注銷是否經過了依法清算。該公司與張某某正在訴訟中,其明知張某某的聯系方式,應當通知其申報債權。清算人員並未通知張某某,屬於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銷,故應變更其股東繼續進行訴訟。法官提醒,公司進行清算時,必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為了逃避債務而惡意注銷公司。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進行訴訟的過程中,應當時刻留意用人單位的經營狀況和注冊登記情況,並及時向人民法院報告。
其次,關於張某的責任范圍問題。該公司的注冊資本僅有10萬元,在張某某發生工傷,並經一審判決該公司敗訴後即被注銷,並將剩餘財產91204.93元分配完畢。由於該公司未經依法清算,到底該公司的剩餘財產是否僅有91204.93元,是不確定的,不能因為張某惡意注銷公司而減輕其債務,而且張某保證企業債務已清償完畢,並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的承諾,所以二審認定張某需對該公司負有的全部債務承擔賠償責任。法官提醒,惡意注銷公司既不能逃避責任,也不能減輕責任,勞動者可以向有關人員追償,並可依法運用財產保全等手段以保證將來判決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