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銀行卡糾紛案例

銀行卡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21 19:06:49

⑴ 冒用他人身份證銀行卡信息被抓 有相關案例嗎

一,冒用他人身份證做事,本身就是違法的。二,現實生活中大有人在,但是,一般情況下,誰也不敢,敢了就會被抓。所以,希望你千萬不能做,不能因小失大。祝你好運!!!

⑵ 老公欠人錢,現在被起訴了,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那法院也會凍結我的銀行卡嗎,還有我的支付寶里的錢

一、丈夫的債務一般被推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法院是可以凍結其妻子的存款的。

二、我國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的法律規定:

我國現行《婚姻法》第 41 條就夫妻共同債務則進行了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償還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而 1993 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 17條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

「第 17 條還就個人債務進行了規定,明確規定下列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一方以個人財產清償:

(1)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

(3)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營活動,其收入確未用於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4)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第 18 條規定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房屋等財產已轉化為夫妻共同的財產的,為購置財物借款所負債務,視為夫妻共同債務。

(2)銀行卡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婚姻法第十七條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應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范圍作出了規定,即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貼;

(2)生產、經營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和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對於繼承遺產的所得,指的是財產權利的取得,而不是對財產的實際佔有。

即使婚姻關系終止前並未實際佔有,但只要繼承發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繼承的財產也是夫妻共同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6)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7)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8)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得部分夫妻共有。

⑶ 我在法院有經濟案例,所有銀行卡受監控,不知道什麼銀行卡不受控制

並不是你需要有個人的經濟糾紛,銀行卡裡面的賬戶才會被銀行凍結的。 可能是你個人給其他人擔保,對方逾期沒有歸還,你作為擔保人有責任歸還義務,所以會產生銀行卡賬戶被銀行凍結的情況。

⑷ 調查網上案例,說明目前銀行卡使用安全存在哪些安全問題

有些不法分子會通過盜取持卡人的銀行卡賬戶
信息,偽造假卡後盜竊持卡人賬回戶資金,還有竊取他答人身份信息資料後假冒他人申請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消費。因此,持卡人需要保護自己銀行卡賬戶信息(卡號、密碼等)和個人信息資料安全。
防範小技巧:
1、 巧設密碼很重要。持卡人拿到新的銀行卡後,要立即修改密碼,並應定期修改密碼。設置一些相對復雜的密碼,不要設置123456、888888等簡單密碼,並應定期修改密碼;不要用自己的生日、家庭電話號碼等作為密碼,同時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銀行卡密碼等賬戶信息。記住,任何人(包括銀行工作人員)都無權詢問您的個人密碼。
2、捂住自己的個人信息。持卡人應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資料,防止個人資料被不法分子濫用。如不要把個人資料隨便留給不熟悉的公司或個人,不要隨便在互聯網頁留下真實個人身份資料(包括家庭、工作信息),如為辦理某項業務需要留下身份證復印件時,最好在復印件上標明用途,如「僅用於招聘」等字樣。

⑸ 求關於銀行的外部欺詐案例~~~

沒現成的 在網路上找查吧

⑹ 銀行卡詐騙案例20字

電話詐騙,即利用電話進行詐騙活動。電話詐騙蔓延全國,常見的有12種詐騙手段,提醒市民防騙小心電話詐騙,遇到這類情況,要三思而後行,別輕易相信對方,如發現有詐騙嫌疑

⑺ 牽扯一個經濟案件,被起訴法院了。一朋友同樣案例財產被凍結過,我平常銀行卡里有過幾千,萬把塊錢沒有被

只有原告提出保全申請,法院才會凍結賬戶。這是時間概念,與賬戶錢多少沒關系。

⑻ 男子銀行卡被盜刷34萬的案件如何判決的

武漢市民潘先生凌晨在家中睡覺,突然接到簡訊提醒,他的銀行卡被人在澳門盜刷了34.6萬余元。潘先生當即報警,並與民警在當天上午趕到銀行。但此後,該款仍被犯罪分子在澳門提走。潘先生遂提起訴訟狀告該銀行。昨日,硚口區法院認定銀行應負全責,一審判決銀行向潘先生賠償本金及利息34.8萬余元。據介紹,銀行卡被盜刷判銀行全賠案例實屬罕見。

⑼ 銀行卡多出錢取走被判幾年的案例有沒有

這種事多啊

閱讀全文

與銀行卡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
關於公司知識產權的內控管理制度 瀏覽:72
矛盾糾紛專項排查工作方案 瀏覽:103
法國發明家巴耶爾首創 瀏覽:561
油條機我愛發明 瀏覽:648
北京品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40
著作權共同所有 瀏覽:778
二手途達轉讓 瀏覽:518
馬鞍山市花湖 瀏覽:480
永樂票務投訴 瀏覽:951
龍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186
興國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131
開封計程車投訴電話是多少 瀏覽:101
甘肅省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台 瀏覽:612
馬鞍山父子身份 瀏覽:192
觀通杭州知識產權 瀏覽:10
認繳資本期限 瀏覽:855
黑龍江企業培訓師證書查詢 瀏覽:16